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68章

作者:三月啦

  伴随着学术解禁,儒家又又又上了一波大分。

  虽然目前的大秦依旧法家占据主导地位,但因为赵泗的原因,诸子百家都得以保留,生存环境获得了相当大的改善。

  而其中生命力最顽强也是最懂的变通的儒家又上了一波大分。

  齐国大儒浮丘伯,历史上旧儒学到新儒学的代表性人物,正式提出了大一统理论。

  当然,因为时代的不同,浮丘伯的学术理论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相比较于历史上儒家提出的观点,浮丘伯的观点更加激进也更加膨胀,这主要是因为秦国国力太过于强盛。

  历史上秦汉之交,中原深受重创,以至于蛮夷得利……所以大一统理论带着一股子憋屈复仇的滋味。

  而现在……

  浮丘伯提出来的学术理论说起来复杂,但理解起来却很简单。

  说白了就是正式将秦朝列入诸夏历史的主导地位,承三皇五帝乃至于夏商周之制。

  简单来说,凡诸夏历史影响的地域民族政权,大秦都理所应当得对其进行统一。

  也就是后世常说的自古以来……

  譬如箕子朝鲜……箕子,殷商贵族,纣王的叔父,同时也是箕子朝鲜的建立者。

  本来和秦国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按照浮丘伯的理论,那就是自古以来,大秦作为承上之制,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统一。

  再譬如蛮夷戎狄……作为曾经在中原和诸夏进行角逐的对手,大秦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统一。

  而且还不仅仅是地域的统一,而是人种的统一。

  简单来说,以前的蛮夷戎狄生活区域其实已经往外迁移了上千里了,譬如秦国建国之初,此处本是西戎的聚集地。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被赶走了……

  但这不重要,根据浮丘伯的理论,你们生活在哪里,大秦就有义务征服哪里……直至完全统一。

  当然,严格意义上现在已经没有西戎了,但这不重要,你的祖先是,那就没问题了……

  嗯……总之儒家激进起来也很可怕,当然浮丘伯不能全面代表儒家,但是很显然他的思想更符合始皇帝以及赵泗的需求。

  可惜浮丘伯致力于学术发展,不愿意出仕,不过他的弟子申培公,白生,穆生却因此被赵泗破例提拔为郎官,正式进入大秦的朝堂之中。

  说白了就是建立一个强宣战理由,只要这套理论足够完善且足够普及,大秦开疆扩土就是理所当然。

  不论是从道义还是从任何方面……

  “孔雀国那边呢?打了这么久……如果再没有成效,国内就要加征了,你打算如何?”始皇帝继续开口问道。

  “按计划来呗……以四万攻敌三千万之众,还是跨海兴兵,能立于不败之地都算是难事,想一战打出来决定性战果哪有那么简单?

  再说了,巨车王真要是牙够硬,他就咬死不服软,难不成指望李信用这四万人马把孔雀国灭掉?”赵泗翻了个白眼。

  攻打孔雀国……开疆扩土是别想了,大秦的目的就是亮肌肉。

  但这玩意怎么说呢,人家家大业大,真要是足够嘴硬,就是不低头服软,那你短时间之内也没办法。

  这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一场消耗战,谁也打不疼谁。

  大秦不可能以四万人马覆灭孔雀国,孔雀国也不可能因为打赢了而让大秦伤筋动骨。

  双方互相放血,大秦底子足够,巨车王就是纯粹的嘴硬,这位不愧是亡国之君,脑子几乎约等于无。

  “谁让他嘴够硬呢?话说回来,那真要是大秦把孔雀国灭了,他还是嘴硬不服,又能有什么办法?”赵泗笑道。

  “不过……成效倒也不是没有,目前的局势其实已经明朗了起来。”赵泗揉了揉眉心整理了一下最近孔雀国的战况。

  “到目前为止,孔雀国所有可以出海的船只几乎完全被大秦摧毁,海上的用兵渠道算是彻底断了,总歼敌数加起来也有六万多人……孔雀国为了动兵耗费颇大,国内已经出现了不小的动乱,而且最关键的是有几个偏远之地的势力,已经和大秦开始接触……”

  “其实打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完成了我的预期了,巨车王现在也算是骑虎难下,孔雀国外强中干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各地诸侯都已经窥见其空虚,开始暗作准备接触大秦,咱们这边是没几个,但是驻叶调国的大使馆已经接触了不下十几个地方势力,虽然话说的模棱两可,但是心思已经很显而易见的。

  最关键的是叶调国,根据最近的汇报,叶调国最近有了和大秦一同兴兵联合的意思,很显然,叶调国也看出来了孔雀国的外强中干,在得知大秦即将撤兵以后,想要趁机咬一口肉下来……”

  赵泗简略地汇总了一下孔雀国的情报以后感慨了一声。

  “很显然,孔雀国已经到了存亡之际了……”

  事实上孔雀国就是在巨车王的领导下灭亡的,至于灭亡的原因自然也是因为中央政府控制力不足,地方势力做大,矛盾日益增多无法调和……

  这是历史的轨迹,但是秦国的突然开战让孔雀国更早暴露出了其空虚,也让更多人因此萌发了野心……

  正如六国旧贵族亡秦之心不死,孔雀国的建立本就是阿育王南征北战强行兼并的结果,其中各地的老牌贵族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忠心耿耿接受孔雀国的统治?

  如今这个局面对于大秦来说已经很乐观了。

  首先秦国的威名已经实打实的打出来了,接下来哪怕巨车王依旧嘴硬,恐怕也拦不住孔雀国的地方势力和秦国展开贸易。

  其次因为大秦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以及大秦距离孔雀国遥远,没有实际利益冲突的原因,本地势力也会更加倾向于和大秦展开合作来对抗中央政府。

  大秦已经达成了扮演战争操控者的所有角色。

  所以,虽然打了两年,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战果,但实际上赵泗的目的已经达成。

  “也就是说,现在可以撤军了?”始皇帝开口问道。

  “再等等,总之粮食还够用,按原定计划来吧,什么时候准备好粮食打光什么是撤兵,虽然说不差这一年半载,但我总感觉到了这种时候,李信会给我一个惊喜……”

第二百三十三章 兵临孔雀国王都!

  “废物!都是废物!”

  孔雀国,宫殿之内,巨车王满面狰狞,手持利剑,华贵的衣衫染满了鲜血。

  就在刚刚,他亲手杀了他的大将军。

  秦人远渡重洋,凭借区区几万人,纵横孔雀国的海域。

  而他,却无可奈何……

  起初,秦人的宣战在巨车王看来不过是一个敢于触怒自己的小小蝼蚁的闹剧,而现在事实告诉他,他错了!

  从他做出和秦国开战的决定的那一刻,他就已经错了。

  两年……整整两年……

  整个孔雀国,三千万人不能奈何……

  整个孔雀国可以下海的船只都在他的王令之下发动,最巅峰时期,十万兵马出海……

  可是秦人太过于狡猾了……他们的船只更大更快。

  他们一点一点的蚕食着孔雀国仅有的能够出海的船只,直至……彻底摧毁了孔雀国所有的海船。

  孔雀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国家,同样,孔雀国所谓的海船,实际上仅仅能够支持近海航行罢了。

  而秦国的海船是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海船……看起来孔雀国人够多,船只也不少,但实际上在海面上孔雀国从始至终都处于劣势。

  整整两年的时间,人口高达三千万的庞大帝国彻底成为劣势,时至今日,孔雀国已经无力出海作战,毕竟造船是需要时间的,而如今,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秦人的船只长驱直入,悬在海外,防备着秦人时不时抽冷子来一下。

  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也就意味着只能被动挨打,好在秦人不占据地利,固守的情况下秦人很难攻克重城。

  但沿海一带的乡村城镇的生态依旧被秦人折腾的一塌糊涂。

  最要命的是,伴随着秦人闹出来的动静越来越大且无法平息,已经开始有人对巨车王提出了质疑,并且开始劝说巨车王收回成命和秦人停战签订契约。

  这是巨车王所不能忍受的……

  “王上!收手吧!”

  一个老臣悲呼叩首:“秦国和我国并无深仇大怨,如今混乱迟迟不平,四方皆生疑虑,再打下去,天下人都会受不了……所有人都会质疑王上的威严,趁现在还没有失败……”

  话说了一半,老者却再也无法开口,因为巨车王已经持剑刺穿了他的胸口。

  老者不可置信的看着胸口的长脸,一只手握住剑刃,抬头看向巨车王,嘴唇嗫嚅了两下,血沫自口角溢出。

  “王……休战吧……再这样下去,会乱的……”

  老者还有很多话想说,但也都来不及说了。

  实际上他已经做好了被巨车王惩罚的心理准备,因为他在来的时候就做好了劝说巨车王停战的准备。

  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天下即将波动的乱相。

  这场战争看起来不大,但是却拖了足足两年,而最要命的还是孔雀国一直处于劣势。

  中央政府的镇压效率低下,战斗力不复以往,让地方势力已经起了动摇的心思。

  而原本附属孔雀国的小国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已经开始渐渐和远道而来的秦国眉来眼去,甚至已经开始暗中为秦国提供战争物资。

  尤其是叶调国……根据可靠消息,叶调国已经有了出兵协助秦国的打算。

  现在孔雀国的损失严格意义上不算大,但是名誉的损失和威信的沦丧却最为致命。

  所有人都蠢蠢欲动了起来……

  而实际上看出来端倪的人并不在少数……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聪明人,望着老者倒下的身影,有人缄默,有人默哀,有人窃喜,却无人再开口质疑孔雀王的决定了。

  “继续加征!出不去那就想办法把秦人放进来!把他们一网打尽!”

  巨车王以王的身份下达了最高指令。

  这场战争!他绝不停息!

  于是继巨车王亲手杀死自己任命的大将军以后,新的大将军又飞速的走马上任,关于对秦国战争的第二回合宣告正式开始。

  ……

  “巨车王急了……”

  海船之上,李信笑着看向王离。

  “粮草剩的不多,按照太孙殿下的嘱咐,三个月以后,不论战果如何,槐里侯都得收兵。”王离一板一眼的开口。

  他并不关心李信打的怎么样有怎么样的战果。

  他关心的是自己的任务,尽管王离来和度假并没有什么两样,尽管李信达成的战果看起来确实很给力。

  但是王离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孔雀国肉疼,支撑着五万人马在海外作战,大秦也同样靡费颇大。

  “三个月够了……”李信讪笑了一下悻悻的说道。

  “李叔不要见怪……我毕竟是受殿下所托,殿下说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因此从不横加干涉,但是到了时候,该回去就得回去……”王离摊了摊手。

  这是原则,王离虽然憨,但是认死理。

  按照王离的理解那就是,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是输是赢都无所谓,哪怕五万兵马全部打空,粮草全部用光,甚至大败,都无所谓,但是到了定好的时间,该走就得走。

  虽然这或许并非赵泗的本意,但王离知道自己不该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也不该去尝试分辨什么前景利益。

  他只需要把自己该做的给做了,做好做坏都是其次。

  按照王离对自己的认知,赵泗让自己督军那是信任自己。

  成事败事无所谓,自己不能辜负小伙伴对自己的信任。

  什么是信任?不论成败,皆按约复命。

  “孔雀国还在加征,据说兴兵六十万,有大船千艘以正面击溃我们……”李信看着一脸耿直的王离揉了揉眉心。

  “但我估计这只是个幌子,首先孔雀国根本没有千艘大船……其次就算孔雀国有千艘大船,六十万士卒,只要进了远海,依旧是我们说了算……所以如果孔雀国想赢的话,战场只能放在近海,乃至于陆地。

  如果巨车王想要全歼大胜的话,那只有在陆地上对我们形成合围。”李信的手指在船只之上叩动。

  “李叔还为孔雀国考虑上了?”王离笑了一下。

  “虑敌亦是虑己……”李信开口说道。

  “那按李叔的话,以巨车王的秉性,恐怕恨不得将我们挫骨扬灰,难不成要把咱们放进去?”王离挠了挠头。

  “这一招他们用过啊,咱们又不是畜生,哪有见到圈套还往里面跳的?况且只要立足海上,我们就处于不败之地……”王离开口说道。

  “所以他们会放饵……”李信开口说道。

  “李叔你可别犯糊涂……”王离到底也是将门世家,李信开口一瞬间就理解了李信的意思。

  孔雀国唯一能够全歼大秦海军的只有在陆地上,只要在海上,秦国的海军都是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主动权在大秦,孔雀国唯有给足诱惑秦国才有主动登陆的可能。

  李信好用奇兵,王离下意识的以为,李信要玩一手吃干抹净拍屁股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