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51章

作者:三月啦

  若非如此,为何赵泗不同徐福留在扶桑?

  若非如此,为何赵泗能够在百死一生的海上波涛之中死里求生?

  若非如此,为何赵泗能够穷极天地,带回来亩产几千斤的神粮?

  这三种新粮不仅能够缓解大秦目前剧烈的压力和矛盾,也能够大幅度改善大秦的舆论处境。

  如今三种新粮的高产已经板上钉钉,不管出于任何角度,大秦都有必要打出逆转舆论的第一拳。

  始皇帝转头看向驺奉,驺奉脸上亦是满面春风。

  “陛下,十日之内,风和日丽!”

  驺奉,阴阳家当代代表人物,观星是核心技能,他说十天之内不会下雨,那就一定不会下雨。

  “善!”始皇帝颔首,尔后同蒙毅一同,离开田地。只不过手里的红薯土豆和怀里的玉米却没有放下。

  赵泗默默的让开道路,打算目送始皇帝离去,却不料被始皇帝当场点名。

  “随朕同去!”

  始皇帝开口,赵泗即刻躬身领命,亦步亦趋的跟随在始皇帝脚步之后。

  直至来到驾撵之后,始皇帝却并未上车,也没让蒙毅继续为自己驾车,而是看向赵泗开口问道:“近来可学会驭马驾车?”

  “略有所得!”赵泗点了点头,内心之中有点忐忑,这是始皇帝一个多月前交代下来的事情,赵泗当然没有任何轻视。

  好在小伙伴王离是个驾车高手,蓝田大营虽然经过大量撤裁,但是也不缺少战车,赵泗每天又没什么事情,驾车驭马读书,偶尔解决一下生理问题,一个多月的学习,虽然不能算是个老司机,但是平常上路也没任何问题,偶尔还能整一手花活。

  “为朕驾车!”始皇帝开口,尔后在赵高的搀扶之下进入马车。

  原本驾车的蒙毅笑着拍了拍赵泗的肩膀,立定在副驾之位。

  赵泗,抬脚踏上主驾驶的位置,握起缰绳的那一刻,内心之中居然有些忐忑。

  车里面坐的可是始皇帝,尽管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和始皇帝接触,但是为天子驾车这种事情,依旧是难得的殊荣,尤其是被始皇帝钦点驾车。

  “凝神!”站在副驾的蒙毅轻声开口。

  他能够感觉到赵泗的情绪,眼前这一幕太熟悉了,曾几何时,自己第一次为始皇帝驾车,表现的比赵泗还要不堪。

  赵泗点了点头,看向驾撵之前蓄势待发的六匹一水纯黑的健壮战马催动缰绳。

  “驾!”

  大秦最为尊贵最为核心的战车被赵泗催动!

  ……

  驾撵疾驰,赵泗的技艺算不得太过精湛,但是好在道路平坦开阔,一路上中规中矩,不快不慢,也并无颠簸,有蒙毅在一旁指引道路,赵泗很快的就驱车来到皇宫。

  始皇帝自驾撵之中踏出,面露满意的看了一眼赵泗,一个多月的时间,驾车能够到如此地步,说明赵泗并没有任何松懈学习。

  “随朕来!”

  始皇帝开口,蒙毅和赵泗二人跟在始皇帝身后。

  赵高则负责将驾撵驱至中车府。

  说起来,这还是赵泗第一次踏入大秦的皇宫,独属于始皇帝的宫殿之中。

  赵泗虽然脑袋没动,但是眼睛却不停的左右转动,这可是秦皇宫啊,两千多年前的秦皇宫!

  一路行进,其实并无过于奢华之处,整体带给赵泗的感觉就是古朴和大气。

  路基本上都很宽,也很直,转弯之处,大多数都是工工整整的直角。

  入目所见,布局都是以方圆为主。

  色彩较为冷淡,就连花草都修剪的颇为工整,一块一块的,仿佛历代秦君都有强迫症一般。

  宫殿也是以大为主。宫殿大,内部活动空间大,设施物件少。

  颜色多为黑灰二色,点缀的其他颜色也有,略微能够带来一丝活泼的气息,但整体还是显得比较肃穆。

  就连路面上铺着的石板,都是工工整整的长方形,大而整齐,严丝合缝。

  一路走,一路看,直至进入一处宫殿之内,始皇帝才停下脚步,赵泗下意识打量内里布局。

  灯柱,案几,屏风,奏折,香炉,书架……

  赵泗注意到,案几后面的墙壁之上,居然还悬挂着一个自己眼熟无比的东西。

  正是自己亲手绘制的世界地图!

  那份略显潦草的世界地图就那样被悬挂在墙壁之上,之前的褶皱似乎已经被慰平,偶有边角缺失的地方也被补好,上面一些墨迹不清的地方也被重新临摹。

  赵泗心中没来由的浮起一丝异动,其实从本心上来讲,他知道假如献给始皇帝一份世界地图这个话题本质上就是一个笑话。

  但凡有点理智的人都知道,大秦不可能征服世界。

  别说征服世界,穷极一生之力,大秦能否踏出天地四极都尚未可知,要知道如今大秦帝国的版图其实算不得太大,眼下的大秦只是征服了六国,对外只占领了河套地区,百越仍在征伐当中。

  可是当看到自己出于上辈子的恶趣味绘制的世界地图被始皇帝如此珍而重之的悬于墙壁之上,赵泗还是有些动容。

  始皇帝的房间,很单调……

  赵泗四下打量,入目所及最多的东西就是竹简……案几上的,书架上的……

  始皇帝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赵泗,却发现这小子又在鬼头鬼脑的眼珠子乱转。

  只不过上一次是看自己,这一次是看自己的宫殿居所。

  仿佛……很好奇?始皇帝能够感觉出来,赵泗并没有不尊重自己的意思,始皇帝也能够感觉得到赵泗丝毫不加掩饰的好奇。

  略有冒犯,但是始皇帝并不讨厌,只是脸带笑意的看着赵泗滴溜乱转的眼睛,直到赵泗眼睛转到了始皇帝似笑非笑的面孔之上。

  赵泗讪笑一下,脚趾头扣住鞋底,低下脑袋一言不发。

  “你很好奇?”始皇帝自顾自的于案几之前坐下,尔后示意赵泗也坐下。

  “准备祷告山川告祭先祖,通知文武百官,急发天下各郡县官员!”始皇帝对蒙毅说道。

  亩产千斤的神粮,放在封建时代绝对值得大书特书,尤其是尚显蛮荒,平均亩产一百斤上下的秦朝。

  在这样一个时代,亩产千斤就意味着天命,尤其是这三种新粮泊来大秦的经历本就带着浓厚的传奇色彩。

  徐福出海求仙……欺瞒天子,自立为王!

  忠君之士赵泗,不负王命,夺船出海,寻来仙种!

  不动则已,动,就要轰动天下,要彻彻底底的打一场舆论的翻身仗,始皇帝就是要明晃晃的告诉世人,告诉六国余孽,天命在秦!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封建时代,始皇帝的传国玉玺之上都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赵泗的归来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不确定因素!

  凭什么赵泗一个童子会不负王命?他出海的时候明明才不满十岁。

  凭什么赵泗能带着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夺船出海!

  凭什么他们能够在海外如此广袤的天地,那么恰好的找到了这三种新粮?

  凭什么他们还能找到回到大秦的路?

  凭什么,这三种新粮在海外的长势不如大秦?

  哪怕是始皇帝,也很难不觉得,这就是天命在秦,天命在朕!

  天底下所有人,亦都会如此觉得。

  比舆论更有效的东西是实际产物!

  “唯!”蒙毅躬身领命告退。

  始皇帝这才笑眯眯的将目光再次转向赵泗,等待着赵泗的回答。

  很明显,始皇帝还惦记着上次睡觉自己偷看那件事呢,赵泗脑子转了半天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狡辩。

  “嗯……臣少时出海,十余年未能得见陛下风姿……”赵泗开始绞尽脑汁的编。

  始皇帝见赵泗一脸为难的笑容哑然失笑。他是能够感觉出来赵泗并无窥探恶意,只是特意打趣一下。

  见赵泗窘迫,小小的恶趣味已经得到满足,始皇帝这才面色严肃的看向赵泗开口:“玉米,亩产远高于五谷,却只需要三月即熟,可否将麦栗豆之谷,皆换为玉米耕种?”

  这年头,好吃不好吃都是其次,能吃不能吃才最重要。

  真要说好吃,麦也好吃不到哪里去,这个时代的麦饭可是不脱壳的,吃起来口感甚至不如玉米。

第八十六章 始皇赐玉,直入宫禁,自由行走!

  始皇帝的想法很简单,眼下五谷,麻是纺织用,暂且不提,其余四样,产量远低于玉米。

  更不用说玉米杆玉米芯能当柴火,玉米麸子能够喂牲畜等种种好处,而且玉米生长周期更短,产量几乎是其他谷物的两倍。

  从任何一个角度上来说,玉米都吊打眼下其他谷物,始皇帝是一个讲究实用的人,什么好吃不好吃,经济,方便,产量高,能吃,方便储存,运输,这就够了。

  赵泗一听,第一反应就是始皇帝被玉米大帝附体了。

  尔后赵泗立刻摇头:“陛下……五谷皆有其用,玉米并非适宜所有地区,况且单种一种谷物,若遇病害,很有可能举国上下颗粒无收……膳食太过单一,也容易引起疾病。”

  其实最开始赵泗想说的是玉米不好吃,这玩意相比于白面也好,大米也罢,确实口感很差,玉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但是生产力高速发展以后,玉米基本上就沦为了用来喂养牲口的东西。

  但是赵泗刚要开口就意识到玉米不好吃在这个时代压根站不住脚。

  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黎庶是没有资格任性的根据口味去掘弃一种粮食的。

  事实上平民百姓哪怕到了明清时期,大部分也吃不上白面馍馍,最多也就是给小麦脱壳但不脱皮,口感和窝窝头也差不到哪里去。

  黎庶哪能奢侈到把小麦磨碎以后再筛去外皮去顿顿吃白面馍馍?

  赵泗之前给始皇帝做菜的时候就用过白面粉,那是用硙磨出来的,上面是石碾,下面是磨盘。

  磨碎以后再人工筛出白面。

  但黎庶用不起硙,因为这个时代的工业并不发达,硙又造价昂贵。

  对于黎庶来说,容易去掉外皮的玉米粒和不去壳的麦饭,哪个好吃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玉米确实吊打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农作物。

  但是,赵泗依稀记得,玉米大帝之后,毛熊盲目普及,发起全国种玉米的热潮,最后惨遭粮食危机。

  单一农作物的抗灾害能力太低太低。

  始皇帝眉头微皱。

  赵泗说的意思始皇帝能理解,因为始皇帝曾经看到过。

  那是农家书籍上记载的,每一种谷物都有可能害病,有的病来源于虫,有的病来源于谷物自身,有的病所有谷物都会害,有的病只有单一一种谷物会害。

  赵泗的说法和农家在这方面的观点几乎完全契合,始皇帝沉吟过后,还是打消了全国上下种玉米的打算。

  不过以玉米目前的优势,广种玉米,压缩其他谷物的种植数量是必然的。

  五谷,可能迎来新的伙伴,变成六样。

  不过,四大天王有五个,五谷有六种,这也很合理。

  “既然如此,就广种玉米,其余小麦栗米稻种略减……”始皇帝是个听劝的人,当然,这种事情始皇帝打算再询问一下农家学者的建议,虽然始皇帝不太喜欢农家的治国理念,但是农家耕种土地的经验和学问还是值得肯定的。

  和墨家一分为三一样,农家在大秦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分裂。

  有的支持六国维持天下格局,有的支持秦国一统天下,自商鞅提出重耕重战以后,秦国就已经开始吸收农家学者,不过农家君民同耕的思想观念过于超前,哪怕是早早投靠秦国的农家学者,也只存在于大秦权利中枢的底层。

  农家本就非显学……其超前的治国理念同时被儒家法家等显学攻击,不是始皇帝刻意维护,农家早就被打成了下九流之说。(汉时农家被儒家定为下九流。)

  赵泗对始皇帝的决定不置可否,不过赵泗自己心中也打定主意,自己的璞玉光环既然对农作物也有用,回头在自己的十几顷耕地上种上麦稻粟豆,每天没事就去溜达两圈权当强身健体,说不定也能够诱发基因突变,虽然不可能做到如袁老一般的稻下乘凉,但是提高一倍的产量并非痴人说梦。

  现在长出来的红薯土豆和带回来的原生种都完全是两个物种,麦稻栗在自己璞玉光环的影响下发生点基因突变也很合理。

  “晒盐法已于齐地实行,如今广开盐池,你有何看法?”始皇帝看向赵泗。

  毕竟赵泗才是晒盐法和食盐提纯的首倡者,晒盐之法又关系甚大,如今已经打算开始全面取代煮盐法,再询问一下赵泗,也好防止出现纰漏。

  “那倒没有,晒盐之法远胜以前的煮盐法。”赵泗摇了摇头忽然又想起来了什么。

  等等……盐铁专政……

  “臣倒是有个建议。”赵泗抬头。

  “讲!”始皇帝点了点头。

  “盐金可由官府管控,实行专卖制度,不准民间私相售卖,如此寓税于价,民不得不税,又不见税,商不得囤货居奇,若有居心裹测之辈,亦不能大量私买金铸甲胄凶器……”赵泗侃侃而谈,却没注意到始皇帝的脸色越来越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