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69章

作者:三月啦

  亩产两千多斤的土豆!

  亩产五千多斤的红薯!

  凭什么,在这种风云动荡之际,矛盾积压长期处于爆发边缘,秦国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时机,出现这么不讲道理的粮食!

  完全超出了常理,完全不讲任何道理!

  要知道,现在的粮食产量大约也就一百来斤罢了……

  就是哪个地方精耕细作仔细操弄,水利方便气候宜人,粮食产量也不过是两百多斤。

  偶尔有个例,粮食亩产能够超过三四百斤,但那也只是个例……

  本来秦国都要死了……

  就硬生生给续了一波命?不合理,很不合理,没有任何征兆。

  不是派出徐福出海寻仙嘛?不是找长生不老药去了么?

  怎么带回来了个这么玩意?

  张良,到底还算年轻……

  站在原地,沉默良久,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机关算尽……却……”张良默默躬身,将踹翻的案几扶起来。尔后将地上散落一地的竹简一一捡起。

  门外,响起了沧海君爽朗的笑声。

  “子房何故如此?闹的恁大动静?”

  张良闻听沧海君之声,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

  曾几何时,沧海君也同自己一般,矢志复国?

第一百零九章 张良的毒计

  很显然,张良急了!

  尽管他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莽撞少年,但是当骤然得知秦始皇莫名其妙的得到了如此为国续命的神粮,依旧急了。

  但是沧海君并没有急,他是东夷秽人……被灭国时他的国家加起来也才十万多人。

  说实在话,如今混进了中原落魄贵族圈子里以后,沧海君的日子还变好了。

  “秦法严苛,庶民无立锥之地,或沦为氓隶,或承服劳役,六国苦之许久,如此长使以往,必民怨沸腾,我曾去过关中,便是关中秦人,不堪忍受劳役沦为氓隶者都不计其数,大多沦为盗匪,六国更是如此,秦王以威,以严,以酷,以厉,天下苦秦久矣,秦国用不了多少年,必沸反盈天!届时只需登高一呼,无数人仁人志士皆不反秦……可有了这三种新粮,唯恐人心向秦!”张良缓和了一下自己的心态向沧海君开口说道。

  秦国确实和张良说的差不多,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在服劳役,说一句天下苦秦久矣真不为过。

  如今秦国尚且能够维持统治并且推行种种政策,建设各种工程,攻城掠地,是因为秦国还有一大批支持者,军功爵制度的受益者,以及秦始皇本人尚在大位镇压。

  实际上在六国余孽不遗余力的抹黑之下,出了关中地区,几乎没有人认秦国的好,矛盾的源头也几乎都被转移到了秦国的身上,在张良看来,秦国灭亡是必然的事情。

  他想要的并不多,只想复国!恢复家世,恢复父辈荣耀。

  他还年轻,他还等得起,秦始皇还能活多久?

  可是现在三种新粮一出现,就相当于硬生生给矛盾重重宛若火药桶一般的秦国泼上了一大盆冷水。

  “照子房如此说来,岂不是大事不好?”沧海君皱眉。

  实际上,沧海君对于复国已经没太多执念,当然,恨秦,是他打入中原贵族圈子的幌子,故而这一点还是要继续维持。

  “秦国必差秦吏于天下推广三种新粮,不若暗中阻挠……”沧海君的思路很简单,无非就是动手搞破坏,他们扎根于本地,倒还真能做的到。

  实际上倘若六国贵族真的戮力同心,哪怕秦国一统天下,也很难在基层推广任何政令。

  问题是……有些贵族,已经开始被秦国的制度所吸引,并且开始融入进去了。

  真正恨秦欲死的是顶级大贵族,如张良,家世显赫,五代韩相,如项家,楚国大将军项燕之后!

  这些都是苦大仇深,且通过常规晋升渠道无法在秦国获得恢复祖上荣光的可能。

  这一群大贵族,因其血脉,人脉,掌控的知识,财富,成为了反秦的主力军。

  再其次就是一部分中型贵族,直接因为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受到了范围性攻击,他们跟在大贵族后面摇旗呐喊,形成了广泛但不密集的组织。

  尔后就是一群未受到太多波及的中小型贵族……想要融入当地贵族生态,必须坚持恨秦这个大前提。

  再然后就是反而在秦国一统以后得到了好处的一批贵族。

  六国余孽的生态组成大概如此,十分松散,没有任何组织,但是你准备干点对秦不利的大事,顺手之余也能帮帮你。提起来了秦国大家都骂两句,也就仅此而已。

  而且六国贵族之间,相互也有仇怨瓜葛……所处地域太过于分散遥远。所以,这股庞大的反动力量迄今为止也没干出来过什么像样的大事。

  也就是在抹黑秦国,往秦国身上泼脏水这件事上保持了高度一致。

  “无用……”张良对于沧海君破坏秦国推广新粮种子的提议表示了拒绝。

  贵族当然是饿不死的,三种新粮最后的受益者是黎庶,而以贵族们松散的力量和复杂的人心,根本无法在这种事情上保持高度一致,就算保持了高度一致也无法阻挠三种新粮的推广。

  “秦国发粮于地方是必然的,沧海君可以想办法弄来一些,低价卖于海外秽人,于秽国之地推行。秦国海事不利,一时之间难以察觉,就算能够察觉,也不会大动干戈,中原之外秽人加起来近百万,沧海君虽已失国,却于秽人口中有贤名,日后若要举事,秽人或许也可以倚仗。”张良认真的开口说道。

  所谓的秽国……也就是朝鲜,东南半岛,扶余等地的东夷聚集地。

  沧海君虽然国家已经被秦国诛灭,但是人家货真价实的是东夷人,而且沧海君没和秽人内卷,反而混进了中原贵族的圈子,常和秽人进行一些贸易买卖,所以沧海君在东夷秽人的群体名望是很高的。

  东夷秽人想要联系中原购买盐铁工具,走沧海君的路子一定是最物美价廉的。

  秽人之间各国各部落狗脑子都时常打出来,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敢不尊重沧海君的客人。

  这也是中原贵族接纳沧海君这个东夷秽人的核心原因。

  人家是真有路子赚钱,其次人家是真能从东夷秽人那里借兵。

  最后,秦国和秦始皇说不定什么时候发疯,真到了那个时候,借助沧海君的路子跑到东夷海岛,也未尝不是一条路子。

  张良更是直接提出,让沧海君想办法走私一些种子,低价贩卖给秽人种植……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扶持海外异族势力,毕竟若论动员兵,大家都是大猫小猫三两只,秽国这地方虽然以前看不起,现在却是货真价实的能借出来几万人马。

  而且远在海岛,易守难攻……

  “秦国一时之间难以察觉,秽国之地的东夷秽人有新粮打底,日后未尝不能以为臂助,况且现在秦国重在南北,就算察觉,也难以跨海兴兵……”张良一边想,一边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应该不至于跨海兴兵吧?又不是什么大事情。

  东夷秽人现在的聚集地,可是没甚么好地方,比起来河套百越远不及也,而且孤悬海外,只要不是犯病进攻中原,秦国也不会劳师远征,实在是没有任何利益……

  “应该是吧……海外贫瘠,秦国没道理兴兵。”张良不确定的想到,总觉得自己疏漏了一些什么东西。

第一百一十章 定策,肃清秽人,张良计划落空!

  “秽人?”

  “就是东夷……”驺奉笑着为赵泗开口讲解。

  “若是真如你所说,海外有庞大的金银矿产,东夷倒不能放纵小视。”驺奉开口到。

  东夷分为东北,东南两个地区。

  如果把混乱的东夷视为一个整体的话,倒是可以拿出来和巅峰时期的高句丽做对比。

  “初时西戎,东夷,北狄,南蛮,占据四方,秦覆西戎,燕赵击北狄,齐平东夷,楚国嘛,本蛮夷也……”驺奉笑着开口。

  “周国定鼎天下,这里是诸夏之国,这些,四方皆为蛮夷戎狄。”驺奉伸出手指自沙盘上画出地图。

  “这么说来,现在的七国,其实大部分疆域都是覆灭戎狄蛮夷得来。”赵泗看着驺奉所画的地图陷入了沉思。

  “合着燕国的国疆都换了大半……”赵泗略微咋舌。

  “如今大秦一统天下,戎狄已有蒙恬所部镇压,蛮夷又有六十万秦军开扩,如今,桂林,象郡,南海郡,皆为大秦所得,大多蛮夷只能躲进深山老林之中,或者退居海外,百越之地,尚在攻伐,沿海一带也已经肃清,剩下的西夷,多集结于海外和北岭一带。”驺奉开口说道。

  “北岭一带酷寒,处处都是深山老林,只能以渔猎为生,海外近岛,倒多有东夷汇聚,部落林立,统称为秽人。

  以前不涉海外,东夷大多已被驱逐,难以再入中原,海岛贫瘠,倒也无所谓秽人于海外聚集,可是倘若事涉海外,秽人汇聚之地,多为近岛,日后总要肃清。”驺奉认真的说道。

  “秽人加起来人数逾百万,部落林立,散步于各个海岛之间,人员分散松散,难以汇聚兵力,打起来倒是不难,就是要浪费不少人力物力,所以……扶桑的金银矿产量多否?”驺奉开口问道。

  驺奉当然想把海事搞得越大越好,最好秦国能够在近海附近再开辟出来一个大工程,宛若南北二地。

  要真是能够在近海开辟出来类似于百越战场和匈奴战场的大场面,那阴阳家作为最先入场的学派,一定能吃的盆满钵满。

  但是,驺奉很不自信。

  近海地区,真的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么?真的值得大秦劳师远征兴兵动力么?

  大秦想要肃清东夷说难不难,就是有点麻烦,东夷部落林立,压根没有成气候的政权,一个一个打就是了,难得就是东夷太过于分散,哪里都他娘的有一点,往返各处岛屿海域,还要持续肃清镇压,再加上制造海船的巨大成本,投入的可能要比百越之地还要多。

  “多!很多!足够多!这么说吧,多到能够买空大秦了……”赵泗面对驺奉不确定的询问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扶桑那小破地方金银矿多到什么地步?客观来说,仅仅是走私贸易涌入明朝的银子,就硬生生把明朝弄成了银本位。

  货币本身虽然不是商品,但耐不住这年头货币是青铜铸造,货币稀缺,严重不足。

  金银可是优质贵金属,这年头贵族浪费的生产力多不胜数,大秦可以用大量的优质贵金属溢价购买。

  只要把扶桑金银矿开发好,贵族能卖多少,大秦就能买多少。

  大量浪费的生产力就能够被重新利用起来,这些,绝对足够支撑近海的初步开发了。

  近海初步开发完成,就到了解除海禁的时候,到那个时候,就是利用贵族多余的生产力来帮助大秦开发近海贸易运输资源。

  “既然如此,只恐要人手不足了。”驺奉摇头笑了笑。

  金银矿多到不可计数,那近海地带可就有了开发的必要了。

  至于那群汇聚于海外零零散散的秽人?

  不好意思……你们侵占了大秦的海洋权利。

  “有三种新粮,外加大量金银矿,应该无虞……海岛虽然狭小,可是三种新粮胜在产量惊人,况且海外岛屿,也并非没有适宜耕种的地方。”赵泗笑着开口。

  “其实相较于百越,海岛除了孤悬海外以外,更不容易形成尾大难掉的势力。星星点点的海岛,有矿开矿,没矿耕种,有的海岛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甚至可以成为大秦粮仓。”赵泗笑着说道。

  拿下近海,再弄个海外农业种植基地,齐活了不是?

  “可惜秽人不擅耕种,不然大秦兴兵海外,即可白得沃土。”赵泗调笑了一句。

  “可并非不擅耕种,粮种,耕具,都得从中原购买,部落大小不一,又时有攻伐,粮食产量又不高,耕种很难养活自己。”驺奉笑着摇了摇头。

  “他们要是有三种新粮,巴不得把能种的地方全种了。”

  “那是好事,回头一块打了,还白得耕地,也省的教那些东夷种地了……”赵泗闻言大笑。

  这两天,驺奉常来拜访赵泗,赵泗也常去请教驺奉。

  驺奉所求无外乎海事,始皇帝有意让阴阳家主导海域之事,驺奉自然很上心,尤其是从赵泗这里得到了大量的信息和一些新奇的想法以后,驺奉对于海外的憧憬,已经不仅仅限于补全大九州说了。

  海外沃土,可大展所求!

  不仅仅是补全大九州说,还有近海一带,以及未来几百年对远海的规划,阴阳家只要能够跟上节奏,这是能够吃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

  说句大不敬的话,只要阴阳家自己不掉链子,对海事的知识和经验传承下去,哪怕王朝更迭,只要新朝有意海外,阴阳家亦要得到重用。

  当然,仅仅阴阳家一家是吃不下这份大蛋糕的,赵泗描绘出来的蓝图太大了。

  不仅仅是放在眼前的近海,还有海外的大九州。

  “如此一来,我倒是要重新上书一封了。”驺奉摸着花白的胡子开口。

  他不仅拿下了远海的探索权,他还想要拿下近海开发的主导权。

  “啧……这算不算顺道把朝鲜和日本灭了……”

  现在的东夷太过弱小,连个像样的政权都没有,人口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万。

  最关键的还是他们自己都难以整合,地理位置十分分散,根本不可能像岭南一样面对压力集结起来。

  现在的大秦对于他们而言,完全就是怪物一般的存在。

  关键是离得也还不算远,恰好海外又有足够的利益。

  硬实力是纯粹的碾压,倘若真的按照计划执行,可以预见的是,近海一带恐怕再无东夷。

  日后会多出来个扶桑郡新罗郡也说不定?

  “那倒是麻烦先生咯……”赵泗笑着,这近海之事,可是个大工程,驺奉有的忙了。

  诸夏对近海盘踞的东夷压根就不在乎,连跳蚤都算不上,甚至都不称呼他们为东夷,称呼他们会秽人,对这群秽人也没有太多的了解也懒得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