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28章

作者:楚国隐士

  霎时间,胡仁彬真就欲哭无泪啊。

  不是,爹,伱咋把下值的时间,提前到这个时候了?

  这才刚刚过了午休没多久吧!

  合着您上午迟到、下午干脆就不到了?

  连早退都懒得弄了?

  算了……

  爹回来了,看那模样,情绪还不大好,还是赶紧走吧!

  不然啊,说不定就是一顿揍!

  当即,胡仁彬直接一个原地掉头,低着脑袋就准备往后院溜。

  胡大老爷半眯着眼睛看着这小子,从见到自己,到假装没看见想要溜走的全过程,顿时气笑了。

  好嘛!

  正好这一肚子气没地儿撒呢。

  行!

  你这逆子出现得正好!

  “逆子,讨打!”

  “谁让你走的!”

  胡仁斌一听这话,顿时苦着一张脸慢慢的凑了过来,老老实实的自己拎着张条凳,自己趴在了上面。

  虽然此时的他很是无奈,但没办法,自家老爹都开口了,他还能跑是咋地?

  唉,其实最近一段时间,他已经很久没挨揍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的话,他也不会莽莽撞撞的跑到前院来。

  可惜啊,今儿见着他爹第一面他就发现了。

  自家老爹不开心了!

  结果,跑的时候动作慢了点!

  他就知道,碰上老爹不开心的时候还当着面,十有八九没好果子吃。

  这不,挨揍了啊!

  不过还好,太久没挨揍了,这挨上一回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只要别耽误了自己的事儿就行。

  胡惟庸也没下太大力气,反正就是一通乱抽之后,坐在一旁的台阶上,看着自家那逆子,没好气的问道。

  “你那模样,几个意思?”

  “不服气?”

  “没错,你爹我确实在拿你撒气,可你这等纨绔子弟,要不是不时不时的抽一顿,老子还真担心哪天你就得闹出事儿来!”

  胡仁彬一听这话,彻底无语了。

  “爹,我没说啥啊!”

  “我就是想着,你要是抽完了,我赶紧去后面摆弄我那些红薯去!”

  红薯?

  听到这久违的名字,胡大老爷这才想起来。

  哦,对了,好像是去年的时候自己给胡仁斌的吧!

  当时自己觉着自己有了进献土豆的功劳了,红薯的功劳再加在身上有些浪费了。

  因此丢给了胡仁彬,让他去操持去了。

  不曾想,这小子还真惦记上这事儿了,不声不响的都弄出了点结果来了?

  那看来还行啊!

  想到这儿,胡大老爷也没觉着尴尬或者不好意思什么的。

  反正刚刚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爹就是拿你撒撒气,顺便给你个纨绔子弟提提醒了。

  打你怎么了?

  打你,怎么了?

  挥了挥手,让胡仁彬继续去忙活自己的事儿。

  看着这小子脚步轻快的朝着后院走去,胡大老爷也颇为感慨的长出了口气。

  红薯啊!

  有这东西的功劳在,至少老胡家的传承,能保住了。

  这小子以后的性命,也能保住了!

第182章 解缙再过乡试

  第一百八十二章解缙再过乡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胡大老爷过得波澜不惊。

  任凭你外面吵翻天又能如何?

  还能弄死老子不成?

  反正老子就这么直愣着,你们爱咋咋滴。

  而实际上,胡惟庸还巴不得外面能吵得厉害一点呢。

  结果,一个个听到胡馨月即将大婚的消息,全给缩回去了。

  晦气!

  胡大老爷气鼓鼓的回到自己府上以后,压根坐不住,干脆背着双手在府里溜达了起来。

  结果,没走多远,就碰上了坐在树下忧心忡忡的胡馨月。

  “哟,小月儿,怎么愁眉苦脸的,咋了,有啥问题直接找伯父啊!”

  对于自家这小丫头,侄女儿,胡大老爷是真心把她当做自己闺女看待的。

  因此,当看到小丫头愁眉不展的模样时,他那叫一个紧张啊。

  被胡大老爷这么一喊,胡馨月赶忙从椅子上爬了起来,整理了一番易容后规规矩矩一礼。

  “月儿见过伯父!”

  “嗐,跟伯父客气个啥,你还不如赶紧说说到底为何忧心呢!”

  胡馨月闻言俏脸一红,先看了眼胡大老爷,而后又看了看四周,这才小声道。

  “月儿倒不是为了旁的,就是担心去了宫里受欺负!”

  胡惟庸闻言恍然大悟。

  “这样啊!”

  “那咱给伱个保证,以后但凡你在皇宫里受了欺负了,伯父给你出头!”

  胡馨月闻言微微一笑。

  她其实很明白,自家伯父对自己确实是极好。

  但是,怎么可能什么事儿都靠伯父去解决?

  那终究是皇家啊。

  想到这,胡馨月忽然皱了皱眉头道:“伯父,月儿最近跟着宫中的礼教女官学了些大婚的礼仪。”

  “但月儿自觉宫中规矩繁多,咱家既然只有遵守的份儿,那能不能提前学一学?”

  胡惟庸闻言猛的一点头。

  “这个没错!”

  “这样,你等着,我去宫里找几个靠谱的老人出来。”

  “宫中的礼仪、规矩什么的,我都让人给你教得明明白白的。”

  “咱老胡家的闺女,到时候绝不能让人小看了!”

  说完,扭头就朝着外间跑去。

  胡惟庸进宫那自然是容易得不行。

  而且,他非常聪明的没去找朱元璋,而是直接让宋利去找了马皇后。

  让马皇后安排了几个靠谱的女官,跟着他回到了胡府。

  刚进门,二话不说,胡大老爷就一人一个大红包。

  直接挑明道:“你们放心,咱家不是那种痴心妄想之人。”

  “宫中隐秘,咱家压根不感兴趣,咱特意托皇后把你们请来,就一个目的。”

  “你们得把咱家侄女儿给教好、教明白了!”

  “干好了,不仅咱认下了这份人情,月儿这个将来的太子妃,也会记下你们这份人情!”

  “你们可明白?”

  都说到这个份上,哪还有不明白的。

  要知道,这里面可是既有皇后的面子,还有胡惟庸这位前任丞相以及胡馨月这位新晋太子妃的面子在。

  三位一等一的大佬的面子加在一起,何况还不是什么犯忌讳的事儿,她们凭什么不卖力气?

  就此,四名来自坤宁宫的资深女官,开始了在胡府的教学生涯。

  行走、见礼、说话、操持宫内事务……

  可以说,马皇后其实巴不得提前培养一下胡馨月呢。

  只能说胡惟庸来得正好。

  毕竟,太子妃可不就是将来的皇后嘛。

  那进宫之前多学学,这进来以后不就能把东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了?

  不然……坤宁宫的女官啊,哪里是那么容易放出来的。

  这边胡馨月的问题解决了,另一边的胡仁彬倒是没啥问题。

  现在的他,干脆就学着胡大老爷以前的搞法,直接住到了田地旁边。

  每天照料并且记录着红薯田里的一丝一毫变化。

  显然,他心里非常清楚,这就是他爹给他的保命符和功勋表。

  若是这都不用心,那还不如早点一头撞死算了。

  而府上的事儿都消停得差不多之后,乡试的考卷也批改完毕了。

  而至此,乡试的成绩也彻底出炉了,要放榜了。

  这一日,应天府,府衙门口直接张贴出了大大的乡试榜单。

  而一波波的衙役,则举着喜报敲锣打鼓的报信去了。

  这可是个有大好处的差事!

  甭管去报信的是谁家,但凡喜报上门了,那报喜银子可就少不了。

  而若是一不小心去的是大户人家,对方又特别高兴地话,仅仅是一家的报喜银子就足够抵消他们一年的收入了。

  因此,每届科考的时候,光是为了送喜报一事儿应天府衙里就得先争个大半时辰。

  然后才是一窝蜂的送喜报!

  只不过,绝大多数的考生,还是习惯来府衙门口亲自来看看成绩。

  毕竟,都憋了那么久了,谁还能憋得住呢?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