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00章

作者:楚国隐士

  宋利闻言顿时一愣,额头上的冷汗唰的一下就下来了。

  而后忙不迭的解释道:“皇爷,您贵人事忙,怕是忘了,上次胡大人来宫中的时候,就跟您说过,他以后无要事就不上朝了。”

  “而后皇爷您就恩准了!”

  “自那时候起,无大事召唤的话,胡大人就不曾来过朝会了!”

  朱元璋闻言老脸一黑。

  敢情胡惟庸这老小子偷懒还是咱放纵的?

  不过,不要紧!

  无所叼谓!

  反正惟庸哪怕不来上朝,照样不耽误他给大明干活、做贡献啊。

  瞧瞧,这不就是了嘛。

  这才刚去工部,就给咱一个大惊喜啊。

  嗯,还得是咱啊!

  这一下子就让惟庸这个懒出病的玩意儿出来做贡献了。

  朱元璋是会转变思路的。

  这一不留神的转了个圈,不让胡惟庸上朝居然就成了他的英明之举了。

  要是胡大老爷在此,怕是高低给给他鼓个掌,然后顺带让朱元璋给自己赶紧开除了。

  他这会儿就想在家打打麻将钓钓鱼。

  这不比特么的在工部舒坦?

  别看胡惟庸在工部那喝茶、吃点心、晒太阳的状态,看得一众工部眼珠子都红了。

  可在他自己看来,他还是委屈了。

  凭啥不让他在家待着啊。

  他在家不比这个舒服?

  在家的话,这会让旁边不得挤过来两个香喷喷、软软糯糯的美人儿?

  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就自己孤零零一个人。

  话说朝堂之上,朱元璋终究还是回过神来了。

  “嗯,如果是惟庸弄出来的,咱倒是没那么惊讶了!”

  “毕竟,惟庸虽然性子懒散了……一点,但他立下的功劳可一点都不少来着。”

  “因此,这事儿如果是惟庸弄出来的,咱还真挺期待的!”

  ;“这样,伱们工部先把这个什么东西先弄出来,咱们试一试!”

  “如果真如惟庸所说的那般,那咱们再大量生产!”

  朱元璋这话一出,在场的朝臣恨不得当场翻个白眼。

  娘的!

  这就是老兄弟、老臣子的待遇?

  还是说,这是因为跟陛下结成了儿女亲家才有的待遇?

  不然的话,为何他们就要做牛做马,胡惟庸胡大老爷就能美滋滋的翘班、迟到早退不干活?

  不过,刚刚朱元璋有句话倒是让众人无话可说。

  那便是胡大老爷摆烂归摆烂,可功劳却没少立下。

  当然了,一应官员该酸的时候照样酸。

  因为有些事情在他们眼中其实算不得功劳来着,可如果是胡大老爷干的,那在朱元璋看来就是功劳了。

  唉,没办法啊!

  人跟人始终还是有差别的啊!

  散朝之后,回到工部的章善当即开始调拨人手忙活了起来。

  工部上下,此时也非常的兴奋。

  傻子都知道,若是这叫混凝土的玩意儿能成的话,那么工部上上下下都会沾点功劳。

  而之后的改变或者功劳,怕是会更多。

  因此,这次忙活起来,压根就不是一两个人在忙,而是所有人都凑了上去。

  可此事真正的核心,明明刚来工部当侍郎,却压根没干过活的胡大老爷,此刻却半点没有其他人那般激动的模样。

  胡大老爷此刻云淡风轻的站在众人当中,明明众人此刻激动得满脸通红,可他却悠哉悠哉的捧起手中的茶壶滋溜了一口。

  斯哈……

  这天气喝点枸杞茶,倒是能温养一下哈。

  嗯,虽然咱已经被系统强化过了。

  但养养生总是好的嘛!

  更何况,这年头的枸杞,那可都是半点农药没有纯野生的好货色来着。

  他这些还是他从宫里摸来的呢。

  反正这会儿对于他来说,只需要看一看然后动动嘴就是了。

  难不成,还得他这个前任丞相、现任工部侍郎亲自下场干活不成?

  那其他人的功劳到时候怎么算?

  因此,对于此时胡大老爷的表现一应人等表现的格外满足。

  就这样,挺好!

  胡大老爷指指点点,大家伙埋头苦干!

  到时候有功劳落下来了,那在场的都有份,挺好!

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将

  第二百八十一章惟庸是老朱家福将

  对于胡惟庸来说,水泥这东西,实际上在上辈子见过太多了。

  但是具体的土水泥怎么做。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怎么生产出来,胡惟庸真的只知道个大概。

  就这,还是他在某本据称写手查资料查得特别厉害、特别谨慎的网络小说里看到的。

  这不,胡大老爷此时就在指指点点的让人开始试制了。

  “嗯嗯,生石灰,就是这玩意儿,先把它磨碎!”

  “得弄细一点,弄得越细越好!”

  “还有黏土,也得用碾子碾几遍,反正这俩玩意儿都得弄细,你们赶紧弄!”

  胡大老爷此时真就只负责动嘴了。

  他此时其实也是在尝试。

  毕竟,他虽然大概知道怎么做。

  可是具体的比例,他实际上是不怎么清楚的。

  更何况,这年头的测量器械,也委实让人没法信任啊。

  真要精密测量的话,怕还是得用那种小秤一点一点的慢慢来呢。

  不过,至少大概试试还是没问题的。

  或许前期弄出来的水泥效果没有他印象当中的那么好,但绝对比现在靠黏土当粘黏剂要好得多。

  此时干活的,都是工部手艺最好的一批工匠,旁边甚至还有几个官员负责打下手同时也是监督和学习。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他们是真心喜欢动手自己干点什么。

  眼见着生石灰和黏土被碾子给碾得如同能入口的面粉一般,胡大老爷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这样,刚刚让你们准备的煤渣和铁渣呢?”

  “拿过来,同样碾碎,还是跟刚刚一样的要求,得碾得细细的!”

  “而刚刚碾出来的生石灰和黏土,按照一比一的分量掺和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放到窑里面烧去!”

  胡大老爷不愧是只负责动嘴的,这几句话就把满场人都给安排上活计了。

  得益于早就说过其中有煅烧这一道工序,因此,工部早就把原料和一应工具给搬到了火窑附近。

  因此,这边胡大老爷才刚刚一吩咐,那边就开始细细的称量出合适分量的生石灰、黏土,而后放在一起搅和了起来。

  工部这一次试制弄得很严谨,基本上每一步完成以后都得让胡大老爷看上一眼。

  只有胡大老爷点头了,他们才会进行下一步。

  同时一旁还有两名专职的记录员。

  他们手拿着纸笔,但凡胡大老爷吩咐点什么,他们都会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

  显然这就是最最原始的试验记录了。

  对于工部的这番安排,胡大老爷自觉还不错。

  至少对于胡大老爷来说,能够只动动嘴就把事情干了,那还是不错的。

  反正只要这一次试制成功了,那之后的事情就跟胡大老爷没关系了。

  胡惟庸其实很有自知之明。

  他就是个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混子而已。

  上辈子带给他的,固然有超越整个时代的见识和各种乱七八糟的知识。

  但他绝对不会因为这点就小看古人。

  在朱元璋高高举起的鞭子的催促下,这帮人绝对能把事情干得非常好。

  无论是找矿、备料还是建设工坊,对于这些工部官员来说,他们反而比胡大老爷这个压根没在工部工作过的大佬更加熟悉。

  这样就很好了嘛。

  只要这次事情办好,那剩下的活儿包括剩下的功劳,都是这些人的。

  胡大老爷可不在乎这点事情。

  接下来,胡大老爷又开始指指点点的让人再次开始煅烧煤渣、铁渣。

  这两个东西也是要掺和进去的。

  而等到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以后,胡大老爷这次也难得的激动了不少。

  在他的细细叮嘱下,手最稳的老匠人,把四样东西按照比例小心的放到一个大盆里,而后慢慢的搅和了起来。

  等反反复复的搅和了好些遍,感觉基本上到位了以后,胡大老爷终于松了口气。

  “嗯,本官觉着差不多了,弄点水过来,咱们先试一试效果!”

  一听这话,一旁等了半天的工部官员们眼睛都亮了。

  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溜溜。

  甭管之前胡大老爷说得多好。

  这玩意儿到底如何,还是得看效果啊。

  不少人其实心里也在暗戳戳的想着,或许,弄不好就是个笑话呢?

  可实际上,不知道该说是运气好,还是胡大老爷上辈子了解到的知识太过精辟。

  反正,仅仅只是放在那儿半天时间,大家伙吃了个午饭回来。

  原本如同稀泥一般灰扑扑的水泥,就已经勉强凝结成硬块了。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