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09章

作者:楚国隐士

  ‘这胡惟庸到底是真的知道了重八的想法,不敢跟咱结交还是对咱有怨气呢?’

  ‘而且,这里头是不是有重八的意思在?’

  ‘那老小子难不成真打算不管不顾的冲着咱下手了?’

  ‘他真就一点都不顾忌自己名声还有这朝堂上下的稳定不成?’

  ‘不行,此事还是得多做计较才行!’

  ‘哼,你朱重八固然杀气冲天,可你总不能把所有朝臣都杀了吧!’

  ‘你若真有那本事、真有那气魄,那有那么多人给咱陪葬,咱都认了!’

  想到这儿李善长看着背后那张胡府大门,愈发的忌惮了。

  一个念头始终在脑海里盘桓着。

  这胡惟庸,到底是真的咸鱼成如今这个样子了,还是看到了什么他不曾看到的东西呢?

  这里边,到底有什么风险在?

  一时间,李善长总觉着自己遍体生寒。

  没用多久,李善长登上了自己的马车。

  哪怕上了马车,他仍旧时不时回头看着那已经紧闭的胡府大门。

  他不断的告诉自己,他虽然没有和胡惟庸成功结亲,但仍旧不用担心。

  毕竟朝中的势力,他已经交好了大半。

  就算朱元璋再狠,也不可能将这么多人全部杀了吧?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李善长已经没办法再让自己相信朱元璋对自己是一番好心了。

  他此时所有的举动,其实都只是在自救、自保而已。

  但是他又哪里知道。

  他眼下所做的所有动作,放在朱元璋眼里其实都是在减分呢?

  或者说,如今他多做多错,甚至已经不只是做错不做错的事了。

  他如今做的那些所谓的“自保措施”,在朱元璋看来,或许反而是挑衅吧!

  李善长满脸失意的坐着自家马车离开了胡府。

  可他压根没注意到的是,就在他离开之时,一位一直低头在那儿摆摊的小贩,看着他驶离的马车眼中闪过了一道寒光。

  “愣子,伱帮俺盯着看会儿摊子,俺回家拿点东西去!”

  这小贩交代了一旁的另一个汉子一声,扭身钻进了一个小巷。

  等他钻进巷子里头一间民房里,再出来时,他已经改头换面的穿上一身锦衣卫制服了。

  这汉子一路小跑着来到了禁宫,从怀中掏出一块腰牌递给禁宫守将。

  “麻烦通报一声,锦衣卫有急报呈报陛下!”

  禁宫的守将看了眼手中的腰牌,转头吩咐了一声。

  不多时,一个内侍便急匆匆的小跑到了宫门口,看着等候在此的锦衣卫急声道。

  “赶紧跟咱家进去,皇爷正等着你们的报告呢!”

  这锦衣卫汉子闻言赶紧一低头,随着这小内侍的脚步急匆匆的跑进了禁宫。

  端坐在谨身殿御案背后,正在处理着今日份政务的朱元璋,看着来人直接一挥手。

  “直接说,有何急务?!”

  锦衣卫汉子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沉声道。

  “下官奉指挥使之命负责李相的行踪,今日李相忽然拜访胡相,此事乃重大事项,故此下官第一时间前来禀告!”

  没错,锦衣卫汉子乃是专职盯着李善长的锦衣卫之一。

  很显然,李善长的举动,都在朱元璋监视之下。

  因此,当听到李善长居然跑到胡惟庸家去了以后,朱元璋本能的皱起了眉头。

  他瞥了一旁的宋利一眼。

  显然,宋利最是明白朱元璋的心思,当即拱了拱手后掂着脚就飞快的离开了谨身殿。

  不多时,宋利拿着一份刚刚出炉的封着红漆的信封双手递到了朱元璋面前。

  “皇爷,此乃锦衣卫方才对胡大人府上监视的记录,皆在此处!”

  朱元璋半点不奇怪的拿起信封一把打开,而后细细看了起来。

第293章 胡大老爷有点烦

  第二百九十三章胡大老爷有点烦

  对于胡惟庸府上的监视,一直都有。

  甚至这一点连胡惟庸自己都知道。

  但君臣二人似乎都没把这件事情看得太重。

  这就仿佛是君臣之间的一个小默契一般。

  毕竟胡大老爷主打的就是一个摆烂!

  他可不想把关门闭府的摆烂变成躲在家里“密谋”!

  因此,锦衣卫你爱监视就监视,反正甭管你之前是什么身份,只要你别忘记了拿了咱的俸禄,记得干活就好。

  也正因为胡大老爷的这番作派,李善长今天被坑了啊!

  李善长府上有没有锦衣卫?

  当然有!

  只不过李善长自有一套应付锦衣卫的手段。

  跟锦衣卫斗智斗勇,乃是不少官员必学的手段之一呢。

  李善长哪里会想到还有胡大老爷这种?

  真就是摆烂得连藏都懒得藏的那种啊!

  因此,李善长这都还没到自家府上呢,他方才跟胡大老爷交谈的所有内容便已经送到朱元璋面前了。

  看着手中这封略有些潦草的奏报,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而后把这奏报放到了一旁。

  没必要看了!

  李善长已有取死之道!

  如今看来,李善长这老小子还真就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啊!

  都到了如今这地步了,居然还想着拉上惟庸?

  哼,好一个狼子野心的骄纵之人啊!

  李善长这段时间的那些举动,朱元璋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以说,朱元璋就是眼睁睁的看着李善长把朝堂之上的不少人勾搭在了一起。

  可朱元璋就这么看着。

  半点提醒的意思没有,更没有什么警告。

  因为他就想看看!

  看看这天下的官员,对于他朱元璋、对于他老朱家究竟还有没有一点敬畏之心。

  或者说,这就是朱元璋给这些官员们的一道考题。

  只不过,若是答得不符合朱元璋的要求的话,那可能结局不是太好!

  毕竟,作为从元末乱局当中一路走来的朱元璋,徒手建立起了这个庞大的汉家王朝。

  他真的不介意先杀掉一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再另外选上一批想要当官的。

  反正按照朱元璋朴素的认知,就没有不想当官的。

  既然反正后面有无数人等着,那还在乎什么呢?

  这帮子在朱元璋无君无父的蠢货,杀了反而对大明更有好处吧!

  朱元璋此时心中满满的都是庆幸。

  看了那么多官员跟李善长勾搭上了,这转过头来一看,反倒是跟李善长最有渊源的胡大老爷半点重新结交的意思都没有!

  这就让朱元璋非常满意了啊!

  说白了,胡惟庸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牵连甚广、权势滔天的重臣那么简单了。

  身为朱元璋的儿女亲家,同时还是朱元璋的老兄弟,胡大老爷早已经不仅仅是臣子一个身份了。

  或许朱元璋自己都没意识到,在某些时刻,他实际上是真心吧胡大老爷当做朋友的。

  如果连这么一个朋友都没有了的话,那朱元璋难免会格外的失望的。

  如今看来,自己当初暗示李善长断了跟胡大老爷之间的亲事,简直不要太明智啊。

  不仅让自己给自家胖儿子收获了一个好媳妇儿。

  同时,还斩断了李胡两家之间最根本的联系。

  没有这份儿女姻亲在,或者说,有了退婚这个隔阂在,两家就绝对不可能联合在一起了。

  最妙的是,如今看来,当时的胡大老爷很可能早就看到一些东西了。

  当时的胡大老爷很可能就是顺势而为啊。

  不然的话,无法解释为何如今的胡大老爷直接对李善长避如蛇蝎的模样。

  当然了,朱元璋也明白,以胡大老爷那咸鱼摆烂的性子,他是半点都不想掺和到李善长的破事儿里头的。

  毕竟,如今的胡大老爷连个侍郎都不想当,就想着赶紧辞官走人。

  这等表现,岂会跟李善长勾搭在一起?

  图啥啊!

  想到这儿,朱元璋也终于放下了最后一点担心,转而吩咐道。

  “宋利,去,跟毛骧说一声!”

  “李善长那儿跟咱盯紧了!”

  “咱要知道李善长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眼下弄出来的各种事情!”

  “甭管是跟谁接触,说了啥做了啥,咱都要知道!”

  “眼下李善长闹出来的动静还不够大,所以,咱需要个大料,让毛骧看着办!”

  宋利闻言心中猛的一个咯噔,可脸上却半点不显的躬身领命。

  作为伺候朱元璋的身边人,没有谁能比宋利更加清楚朱元璋这话的意思了。

  说白了,那就是朱元璋对于李善长最后一点怜悯或者说人情已经不在了。

  如今的朱元璋,只觉着李善长犯的事还不够大。

  而等到毛骧那边搜集到足够的证据,或者说李善长主动闹出足够大的动静……

  那到时候就是李善长的死期了啊。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把李善长当做一个死人来看了。

  心里明白这一切的宋利,半句多话都没有的赶紧跑出了谨身殿。

  这些事儿,跟他有什么关系,他终究只是个内侍、老朱家的家奴而已。

  而另一边,今儿个事情的另一个主人公胡大老爷,此时也脸色不咋地的坐在了书房之中。

  “淦,李善长这个老瘪犊子阴老子啊!”

  “怎么这个逼玩意儿就阴魂不散盯着老子了呢?”

  “咋地?”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