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58章

作者:楚国隐士

  可忙着忙着就发现不行了。

  无他,来应试的僧人太多了。

  也不知这寺庙里哪来这么多精通儒学的僧人,听着有僧官当,这连蹦带跳、急急忙忙的就跑来了。

  最关键是,这些人是真的读书识字之人啊。

  按照朱元璋的旨意,这等人,你总不能把人拒之门外吧。

  所以,礼部彻底忙成了一锅粥。

  然后,胡惟庸胡大老爷就被一小吏恭恭敬敬的请到了一旁。

  “胡公,部堂有件事儿拜托给您!”

  “哦,部堂大人有何吩咐?”

  看着低眉顺眼说话客客气气的小吏,胡惟庸还真有点好奇。

  这礼部尚书怎么忽然找上自己了呢?

  小吏也没绕弯子,挑明道:“今日里来礼部应试的僧侣太多了,可偏生我部能当考官之人却有限。”

  “胡公如今恰好奉旨在礼部有职司,故此部堂大人便希望胡公能拔冗相助。”

  小吏的话说得很客气,这其实便代表着他背后的礼部尚书对胡惟庸同样客气。

  其实这位尚书大人自己也觉着委屈啊。

  他怎么说也是六部之一的礼部尚书啊,头顶上也就一个丞相之位比自己高半个品级了。

  结果呢,在自家地盘还得跟人客客气气的。

  委屈啊!

  不过谁让他面对的是胡惟庸呢。

  胡惟庸摸了摸下巴颏,咂咂嘴觉着似乎也不是什么困难事儿,帮帮忙赚个顺水人情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索性也没含糊,直接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那边的小吏千恩万谢之后,赶忙跑回去复命去了,而胡惟庸则被另外的小吏带到了另一处院子里。

  礼部占地可不小,虽然在礼部呆了有段时间了,可礼部到底有多大,内里有些什么弯弯绕,胡惟庸至今还没摸明白呢。

  当然了,这也跟他压根没这个心思有关系。

  所以,如今到了这个站满了穿着僧衣披着袈裟的僧人的院落,胡惟庸也是猛然间一怔。

  哟,不曾想礼部还有这等好玩的地方呢。

  行,等有空了来这儿逛逛。

  这院落显然是一出休闲、办公结合在一起的院子,既有鸟语花香,也同样有一间间的职房。

  诸多考官,被分到了一间间的职房里,而后手里捏着报名了的僧人名单,由小吏叫一个进去一个。

  考官会随机的问上一些问题,同时听一听这位僧人讲一讲自己对于儒家经义的一些见解。

  而一旁会有专门的小吏负责记录,这样也是为了事后有据可查。

  如果考官觉着这位僧人答得还不错,那么聊完以后,对方便能进入到下一轮。

  至于到时候再考什么,那就是另外一件事儿了。

  胡惟庸走进一间宽敞的职房,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主位,翘着二郎腿听着小吏殷切的解释完内里的规矩以后,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毫不在意的挥挥手道。

  “就是考考基础,然后聊一聊看是不是草包、是不是滥竽充数便是了!”

  “本官明白了,此事不难!”

  “嗯,开始叫人吧,咱们一个个的来!”

  小吏也没觉着这事儿多难,说实话,之所以礼部忙成这样,一个是因为朱元璋这命令下得太过匆忙。

  另一个则是因为哪怕这事儿不难,那也不是谁都有自己坐在那考官位子上发问的。

  说白了,伱想担这个责任,你还没资格呢。

  而胡惟庸嘛,他的资格简直不要太足。

  随着一个个或宝相庄严或慈眉善目的僧人被叫进来,胡惟庸原本心头那股子兴致,基本上是一路朝着地下俯冲而去。

  “怎么这帮子和尚连装都懒得装了啊!”

  “不是说出家人四大皆空来着?”

  “瞧瞧这一个个满腹经纶的,那话说得多好听啊!”

  “娘的,敢情咱们这些当官的不仅得跟那帮子新科士子们争,如今还得跟和尚争了?”

  趁着中间还没叫人,房间里全是“自己人”的时候,胡惟庸没好气的抱怨道。

  一旁的小吏苦笑着拱了拱手:“胡公,您说可太对了!”

  “可咱们能有啥办法?”

  “你这等陛下心腹都束手无策,我等连置喙的机会都没有啊!”

  胡惟庸也只不过口嗨一下罢了。

  而且,他也是嘴里瞎逼逼。

  他哪里是觉着官场竞争激烈啊,他纯粹是觉着这帮子和尚居然都是想来当官的,骨子里跟俗人没啥区别,忒俗!

  好在就在胡大老爷百无聊赖甚至有点想跑路的时候,又来了一名僧人。

  刚刚在外边叫号的时候,胡惟庸因为走神没注意,可进门通报的时候,他可是听见了。

  “妙智庵道衍和尚”

  嗯?

  就冲着这法号,胡惟庸猛的抬头看了过去。

  好家伙,怪不得这位一手导演了朱棣、朱允炆叔侄之间江山易主的黑衣宰相被叫做“病虎”呢。

  如今看来,这模样,还真有点像啊!

  首先便是高大,这骨架子比起常人来说高大太多了。

  而后就是瘦,比骨瘦如柴怕是好不了多少。

  最重要的是,此人的长相。

  一张瘦削、冷厉的老脸上,那眼眶居然是个三角形,内里的一双眸子,不见半点慈眉善目,满满的都是狠厉和凶蛮。

  这等人,不叫病虎,叫什么?

  不过,又一个历史上知名的人物出现在自己面前,这下子,有意思了啊!

  啧啧,好一个道衍!

  黑衣宰相姚广孝!

第87章 道衍的来意

  第八十七章道衍的来意

  看着站在自己对面满脸凶厉的道衍,再低头看了看手中资料上写得明明白白的“姚广孝”三字,胡惟庸猛然间觉着挺有意思的。

  他头一回发现,原本的历史居然就这么明明白白的在自己眼前拐了个弯。

  胡惟庸上辈子不是啥历史专业人士,对于明史的了解,更多地居然来自于小说和影视剧。

  所以对他来说,除非耳熟能详的重要剧情人物,否则很多事情他哪怕其实已经改变了,他也不知道。

  但病虎道衍和尚、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名号,胡惟庸怎么可能没听过?

  可以说,朱棣能最终成为大明一代永乐大帝,究其根本的话,其中至少得有一半功劳算在了姚广孝,也就是胡惟庸眼前这位和尚身上。

  是他,伴随着在朱棣身旁,不断的撺掇、蛊惑,让朱棣不再甘于老实当个藩王;

  是他,从一开始就帮着朱棣出谋划策,时刻为了谋反而准备着;

  是他,如同一个躲在朱棣背后的影子一般,出奇谋、决方略,挑动天下风云,却从未走到台前。

  这人……甚至在野史上,已经有些神神叨叨的味道了。

  但至少有一点胡惟庸是相信的,那便是这人本事是绝对有的。

  至于说这人来了这里以后朱棣那儿还会不会按照原本的走向走,现在胡惟庸已经想不了那么多了。

  先把眼前的事情应付过去,到时候再慢慢看就是了。

  “和尚,本官问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作何解?”

  “回大人,以小僧看来……”

  胡惟庸信口问,压根没想着故意刁难这人,而从结果上来看,这位黑衣宰相哪怕还没到历史上那等程度,但眼下肚子里的学识也足够惊人了。

  至少应付胡惟庸这等问题是一点问题没有。

  看着道衍和尚也就是姚广孝这一脸淡然、无欲无求的模样,胡惟庸觉着自己牙帮子都是酸的。

  怎么就然跟自己碰上这种混账了呢。

  胡惟庸比任何人都清楚,对于姚广孝这种人来说,功名利禄这些东西,他已经不在乎了。

  或者说,这种人对于物质方面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他想要的,是精神世界的超脱和理想的实现。

  也就是说,他这种人认死理不说,还特么有能力闹出大动静来。

  眼下对于他来说无非就是缺了个渠道和平台罢了,否则,这会儿他已经开始暗戳戳的弄出些动静来了。

  想到这儿,胡惟庸猛的来了兴致。

  如果这么一说的话,似姚广孝这等唯恐天下不乱的“乱臣贼子”,这忽然间跑来“应聘”这么个僧官,这本身就是个很有意思的行为啊。

  他图啥啊?

  胡惟庸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厮不爱财、不好色,甚至连名扬天下这等普通人能想一辈子的好事儿,对于他来说都是无所叼谓。

  这厮,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

  如今这厮跑到自己眼前了,这要是不把对方的目的摸清楚,反正胡惟庸是睡不好了。

  再次选了几个题目,跟姚广孝假模假样的过了一遍以后,胡惟庸略带倨傲的颔首道。

  “道衍和尚,你的学识本官已经见识到了。”

  “比起伱那些同行来说,你确实要强上不少。”

  “这样,你也不用继续等着浪费时间了,本官直接授予你僧官职位,作为你今日里表现优异的奖励!”

  胡惟庸这可不是乱来的,他是真的有这样的权限的。

  “僧官”的考核看似需要好几轮的筛选,可实际上每位考官手里都有几个名额能直接授予自己看中的人。

  这于公来说是为国取士,是为了不让人才沦落。

  而于私来说的话,则是礼部借此机会给自己部门里的人发了点小小的福利罢了。

  而胡惟庸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礼部人士,但既然他也参与进来了,那自然是要分一杯羹的。

  反正僧官这东西,名额又不是那么规范,多上几个罢了,压根不会影响到其他人,那自然就无所谓了。

  可胡惟庸轻描淡写的给出一个僧官职位后,道衍却同样云淡风轻的双手合十微微一揖,就算是谢过了。

  半点都没有旁边看着的那些小吏预料当中的欣喜若狂。

  这对于这几个小吏来说,简直不可理喻,看着姚广孝那模样显然把对方当成了一个恃才傲物的狂徒了一般。

  只有胡惟庸心里明白,这人是真不看重这些东西。

  或者说,他看重的东西,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僧官能改变的。

  可胡惟庸在怎么明白,那也不过是他的猜测罢了。

  所以,他脸色一冷,满脸不耐的厉声斥道:“怎么?”

  “道衍和尚,你似乎对这僧官一职有所不满?”

  “还是说,你这趟应天府之行,只是过来看看热闹?”

  道衍原本低着头在那儿装慈眉善目来着,可听到胡惟庸这番话却猛然间抬起了头,宛若一直真正的猛虎一般直直的看向了胡惟庸。

  三角眼本就凶厉有余而和气不足,此时再无半点收敛,凶煞之气四溢的道衍,简直状若疯虎,嗜血、残暴、凶厉!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