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73章

作者:楚国隐士

  娘咧,天知道皇爷暴怒之下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自己可千万别撞在枪口上。

  朱元璋固然不好拿胡惟庸撒气,可他绝对不会舍不得一个老太监的性命。

  而就在宋利躲在一旁,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个球之时,朱元璋略有些为难的说道。

  “呃,惟庸呐,要不,这事儿伱再琢磨琢磨?”

  “标儿固然胖了一点,但为人、学识什么的,绝对没话说。”

  “你往日里也是当过他先生的,你当是知道的!”

  显然,朱元璋这是想歪了。

  在他看来,胡惟庸这是嫌弃自家胖儿子啊!

  若是旁人有这意思,朱元璋当场就得把人全家老小都送到刑场走一遭去。

  可偏生这人是胡惟庸啊。

  他的老兄弟、老臣子,还是刚刚立下进献仙粮大功的胡惟庸!

  胡惟庸一听朱元璋这话,顿时心里一个咯噔。

  要死要死!

  这要是让朱元璋认为自己看不上他儿子,这罪名可就大了啊。

  当即,胡惟庸脑筋疯狂转动,嘴里也忙不迭的说道。

  “陛下何出此言?”

  “臣怎生会看不起太子殿下?”

  “殿下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监国执政,臣看着也不是一两天了。”

  “所以,臣其实心里是有本账的。”

  “刚刚臣之所以拒绝侄女嫁入皇家,其实真就是觉着臣那侄女配不上太子殿下。”

  “太子妃之位,牵扯的可是大明国祚传承,岂容儿戏?”

  “臣那侄女,真心不是这块料啊,还望陛下明鉴!”

  朱元璋见胡惟庸到了这时候还是这么说,他心里也彻底明白了。

  看来,胡惟庸是真心不想他侄女嫁到老朱家来啊。

  甭管理由到底是什么吧。

  反正结果就是,这事儿,暂时怕是进行不下去了啊。

  毕竟,这东宫纳太子妃可不是强抢民女,总得讲究个两厢情愿才行哪。

  正如刚刚胡惟庸所说,这早已经不是两家或者两个小儿女之间的事儿了。

  这关系的乃是大明国祚!

  想到这儿,朱元璋只觉着脑瓜子都在嗡嗡响。

  唉,自己也是昏了头了。

  怎么就稀里糊涂的认定了胡惟庸这个倔种家的闺女的了呢。

  这下好,事后还不知道怎么跟皇后还有标儿说呢。

  麻烦哦!

第110章 胡惟庸和如诗的新方式,荡秋千

  !

  第一百一十章胡惟庸和如诗的新方式,荡秋千!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若谈论的是国事,那不管朱元璋和胡惟庸君臣二人怎么不乐意,该谈的还是得谈。

  可如今聊的既然是私事,而且还聊进死胡同,聊不下去了。

  那这场谈话自然就散场了。

  看着胡惟庸那规规矩矩告辞离开的身影,朱元璋久久的沉默着。

  良久,他两眼放空的看着前方问道:“胡惟庸可曾替他那侄女相过人家?”

  宋利哪怕明知道朱元璋没看向他这边,仍旧规规矩矩的躬身答道。

  “回皇爷,据奴婢手下探查的情况来看。”

  “最近一段时间那位胡家小姐除了跟胡大人去上过一次香,以及参加过皇后娘娘的宴会之外,并无一次外出。”

  “至于胡大人,同样深居简出,并未发现有跟人谈及结亲之事。”

  朱元璋听完宋利的汇报以后,再次陷入到了沉默。

  显然,有了这个情报,他多少心里舒服了一点。

  他刚还以为胡惟庸这是提前给胡馨月看好了婆家,所以看不上自家儿子呢。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别管什么老兄弟、老臣子了,也别说什么仙粮之功了。

  暴怒的朱元璋,绝对会记下胡惟庸的过错!

  可如今看来,倒显得刚刚胡惟庸所说的那些话多了几分可信度。

  就在华盖殿再次陷入沉默之际。

  “皇爷,皇后娘娘求见!”

  “嗯?皇后?快宣!”

  “喏!”

  马皇后迈着步子走进华盖殿后,左右看了眼后,诧异的问道。

  “重八,惟庸呢?”

  朱元璋老脸一跨:“人都走了!”

  马皇后闻言一愣:“走了?定亲之事就说好了?”

  朱元璋的老脸拉得更长了,没好气的哼了一声。

  “哼,人觉着自家侄女高攀不上咱家,所以咱才开口,他就给拒绝了!”

  “啊!?”

  马皇后显然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么个结果。

  甚至她之前压根想都没想过这个可能。

  “那……重八,惟庸可是在自谦?”

  朱元璋烦躁的摇了摇头:“不是,咱之后又问了他一次,他还是拒绝了。”

  “至少眼下来说,他是真心不想他侄女嫁到咱家来的!”

  话说到这份上,这夫妻二人都沉默了。

  显然,原本一件志在必得的事儿,在他俩意想不到的地方,给出了大叉子了。

  之后这事要怎么办,他们得好好琢磨琢磨才行。

  朱元璋夫妇二人的郁闷、感慨什么的,跟胡惟庸半毛钱关系没有。

  此时的他,已经回到自己府上了。

  坐在书房内,捧着一杯热茶,胡惟庸慢慢的开始复盘今日里自己的一系列话语、操作。

  可想着想着便觉着头疼。

  娘咧,今天多少还是有些冲动了啊。

  毕竟,若是胡馨月嫁给朱标的话,那将来自己绝对安稳无忧。

  可偏偏,自己因为不想小丫头将来守活寡,还真就拒绝朱元璋了。

  这行为,简直不符合自己的人设啊。

  往日里的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要么离朱元璋远远的,要么就是尽可能的低调并且搞好关系。

  可今日呢?

  自己不但直接拒绝了朱元璋的提议,让老朱有些下不来台。

  同时,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往日里自私、谨慎的风格来算的话。

  自己原本应当毫不犹豫的认下老朱这儿女亲家的。

  这才是最符合自己人设的嘛。

  结果……

  唉,说起来都是泪啊。

  不过,反过来想的话,走到如今这一步,其实自家小侄女的命运已经跟原来大不一样了。

  历史上她可是年纪轻轻的就被牵扯了李善长的案子里,然后香消玉殒了。

  可如今,都差点成为太子妃了。

  就冲着这点来看,自己的出现,还是改变了胡氏一族的命运。

  想到这,胡惟庸坦然一笑,抿了口茶水,感受着微烫的茶水自口腔慢慢流向胸腹。

  以后胡馨月的路,还是让她自己多琢磨琢磨吧。

  嫁个普通人也好,或者在家里当个老姑娘也罢,都无所谓。

  只要平平安安、高高兴兴的,就行了。

  想通了这点,胡惟庸怅然一叹。

  得!

  儿孙自有儿孙福,能替胡馨月做的,也就这些了!

  抛开今日里的烦心事儿以后,看着略有些空荡的书房,胡惟庸两眼放空慢慢的喝着茶水。

  可往日里最能让他静下心来的书房,今日里不知怎么的,却反而让他有些心浮气躁。

  放下茶碗,随手拿起一本书坊里寻来的话本。

  可看了不到三页呢,胡惟庸便随手往旁边一扔。

  不行,还是烦躁!

  胡惟庸总觉着今儿在皇宫之中跟朱元璋那番面对面的交锋,太过惊险了。

  当时并不觉得,可如今真正离开皇宫,安稳了,反倒是觉着后怕了。

  这种感觉让胡惟庸总有种一股子邪火直冲脑门的意思。

  想到这儿,胡惟庸干脆一摆手,直接溜出了府。

  如今的胡大老爷,终于想起自己是个有外室的时髦人士了。

  这家里呆的不开心,那便来外室这里乐呵乐呵嘛。

  一路溜达来到如诗的小院,刚进门,便被听到动静跑来迎接的如诗一把抱住了。

  “老爷,您来了!”

  “嗯,有些累,到你这儿散散心!”

  胡惟庸连身份都不曾跟如诗交底,那自然不会把真正的情况说出来。

  可如诗那在青楼便是自幼学着察言观色,更是在青楼长大之时便见识过世间百态的七窍玲珑心。

  因此,她只是瞄了一眼,便知道,自家这位老爷,十有八九是遇到烦心事了。

  不然,不会这般毫无兴致的。

  可愈是如此,如诗反而愈发的高兴。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