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93章

作者:楚国隐士

  居然是迎接使团?

  这个时候胡惟庸才想起两件事儿来。

  第一,大明作为历来得国最正的汉家王朝,那是妥妥的中原正统。

  这不,马上要到春节了,这周遭的小国自然要派遣使臣来给大明爸爸上贡来着。

  甭管东西咋样,你先来,先叫声爸爸,然后咱们再聊其他的。

  否则,你不来,那等着你的可能要么就是大明爸爸一顿揍,要么就是大明爸爸拉着伱邻居家的孩子一起揍。

  其次嘛,这有了外交需求,那自然就要有专门的部门。

  好死不死的,鸿胪寺归礼部管。

  外交就是鸿胪寺负责的。

  对于鸿胪寺一应人等来说,有些来访的使团是真心不怎么好招待。

  毕竟两国相交,还涉及到大明的颜面,这里面方方面面的工作可太多了。

  可以说,从使团的吃穿住行,到面见流程,还有就是两国之间的商谈……

  方方面面都是需要礼部一应官员去参与、考量乃至干活的。

  这也就是为何礼部明明都快过年了还忙成这个鬼德行的原因了。

  一听这消息,胡惟庸本能的转身就走。

  妈的,老子闻到了加班的气息!

  这局,是特么的棺材局!

  可惜,胡大老爷的直觉虽然是对的、敏锐的,但他的动作还不够快。

  以至于他刚刚转身,都没走几步呢,礼部尚书便安排人一把堵住了胡惟庸。

  老头子也是不讲武德,居然觉着自己派出去的人拉不住胡惟庸,所以自己也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虽然他跑来的时候胡大老爷都快在二人的拉扯下到了礼部大门口了。

  “胡大人,给老夫一个面子,如何?”

  “你先说你想让本官干啥!”

  胡惟庸不是不可以给面子,但这面子也不能给的太轻松不是?

  “此事简单,各国使臣来朝,需要一官员领着礼部官员迎接,老夫觉着胡大人就很合适!”

  “给老夫一个面子,帮一把,如何?”

  在老家伙看来,胡惟庸品级不高,不会太给对方面子。

  可偏偏又当过宰相!

  这牌面,还不是妥妥的?

  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胡惟庸咂咂嘴,点了点头。

  “也不是不行!”

第136章 胡大老爷的格局

  第一百三十六章胡大老爷的格局

  最终,胡大老爷还是答应了礼部的要求,接下了这差事。

  倒不是说对面那老头儿在他这儿有多大的面子。

  虽然胡大老爷口口声声对方欠自己一份大人情。

  可实际上,胡大老爷就是琢磨了一会儿以后发现,这事儿其实并不累,只是略有些繁琐罢了。

  正好,出城一趟,就当散散心了。

  而且,他还真想见识见识,这个时代的小国朝臣来大明爸爸这儿上贡的时候,是个什么光景呢。

  作为一个乐子人,有乐子看,怎能放过?

  三天后。

  胡大老爷换上一身官服,早早的便带着一应礼部官员们来到了应天城外的官道上等候。

  出城三里、五里、十里分别有一个亭子……

  这地方本就是专门为迎来送往的人们准备的。

  这不,此时的胡大老爷就带着人站在三里亭这儿等着呢。

  至于说为何不去五里、十里亭?

  呵呵,不好意思,小国寡民,不值当大明礼部如此对待。

  能出城三里已经是给你面子了!

  这要是按着胡惟庸的脾气,老子就在城门口等着,你也得老老实实的过来。

  好在这事儿其实也不麻烦。

  毕竟各路使团无论是从哪个方向来应天,那必然是要走驿站不断传达消息的。

  总不能招呼都不打一个,偷偷摸摸的就跑来应天吧。

  因此,根据驿站传来的消息看。

  自今日起,那些国家的使臣陆陆续续都会抵达应天城。

  坐在亭子里,胡惟庸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茶水。

  这会儿啊,也只能等着呢。

  别看是个亭子,其实这地方还真不冷。

  这个时代固然没有后世各种的房车、太阳能。

  但人力以及手工技艺在有钱有势的人家不考虑成本只图个舒服的前提下,爆发的能量绝对超乎你想象。

  厚厚的木板组装在一起,成了亭子的挡风墙。

  木板背后则是厚厚的褥子,这是为了保温。

  为了不遮挡光线,每块木板还会留出专门的空间放置木窗。

  而这一切,都是从马车上拿下来,现场组装的。

  看着随同而来的工匠掏出那一箱箱玩意儿如同组装变形金刚一般,咔咔咔的现场三两下弄好。

  胡惟庸无语的咂了咂嘴。

  娘的,后世人出门有个房车,有个补给车队,还有一帮子伺候的,已经很牛逼了。

  可看看这个时代……

  啥叫因地制宜啊……

  煮茶的炉子、茶水啥的就不说了,一旁还有专门的厨师给大家伙现场弄点小烧烤呢。

  关键是,这些人,可都是礼部自己带来的,不是胡大老爷养着的。

  礼部自己就有这样的队伍!

  只不过,平日里一般出来办事儿的官员享受不到这样的服务罢了。

  喝着茶水,跟一应官员随口聊聊风月、说说八卦……

  还别说,在这冬日里还真挺有意思的。

  虽不如府上一众美人儿贴心,都是些糙老爷们。

  可这帮人那转着弯拍马屁的功夫,可太特么厉害了。

  真就主打一个润物细无声,马屁暗暗来啊。

  胡大老爷的嘴角压根就没有压下去的时候!

  压不住!

  根本压不住!

  可没等胡大老爷在那儿乐呵多久,就有外边吹着冷风的小吏过来禀报。

  “大人,高丽使团一行人到了!”

  胡惟庸一听这消息,顿时脸色就变了。

  怎么这恶心玩意儿先到了呢。

  不得不说,高丽国识时务的能力还是挺强的。

  中原王朝有实力的时候,他跪下叫爸爸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啊。

  真就是老朱刚建立大明没多久,他就给跪了。

  以至于朱元璋这么好强、好胜的人,特意在皇明祖训里边,在他定下的“不征之国”里,添上了高丽的名字。

  这所谓的“不征之国”,其实朱元璋的意思很简单。

  有些国家是希望子孙别去打,在他看来打了划不来。

  有些国家是希望子孙晚点打,实力不够可能会吃亏。

  朱元璋立下皇明祖训的时候,压根想不到后来的变化。

  他的后世子孙以及一应朝臣,拿着这本“祖训”里的条条框框玩出花儿来了。

  不过,虽然这些年高丽也是一直朝贡不断。

  但胡大老爷清楚的知道,高丽这帮养不熟的狼崽子,怕是又要到龇牙的时候了。

  毕竟,高丽的反骨都特娘的快申遗了,简直都成为国家特性了。

  也正因为对面这帮玩意儿迟早会变成祸害,因此,眼见着一帮子奇装异服的高丽使团来到自己面前,胡大老爷的面色并没有多热情。

  依着大明礼制,胡惟庸一板一眼的跟对方进行完问候、寒暄、示威、迎宾……等一系列环节后,他扭头就把这使团丢给其他人了。

  至于胡大老爷自己?

  呵呵,冷风吹得蛋疼,胡大老爷表示他要多喝几杯茶、多吃几块肉。

  高丽使臣见着大明主持迎接的胡大老爷这幅态度,多少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过,这能带着使团来大明爸爸这儿上贡的,自然也不是什么脑子里面一根筋的蠢人。

  他一把拉住一旁的礼部官员,两手交握之时微微一抖,一个金子做的沉甸甸的小挂坠便到了对方手里。

  然后微微一下,用略有些蹩脚的官话,赶紧打听了起来。

  被他拉住的礼部小官儿准备当场给对方一个正蹬,让他知道知道大明爸爸的武德充沛。

  可一捏到手里拿沉甸甸的玩意儿,脸上的笑容便真挚了几分。

  “刚刚那位,胡大人,胡相,大明宰相,懂?”

  高丽使臣一听这话,忙不迭的点头。

  半点不满都没有。

  宰相嘛,有点脾气很正常!

  他们高丽的宰相说话都得鼻孔看人,更何况还是大明爸爸这儿的宰相。

  他们哪里会有半点怨言?!

  甚至,他们还升起了些小心思!

  是不是,能借着这个机会跟大明爸爸这儿的宰相大人认识认识?

  可进去禀报的官员被胡惟庸毫不留情的打发了。

  胡惟庸直接安排其他官员带高丽使臣进京。

  而他自己压根不出面!

  身边的官员有些好奇,胡大老爷为何对高丽使臣这么冷淡?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