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95章

作者:楚国隐士

  “平日里喊你一声尚书大人,你个老小子还真把自己当老子上官了?”

  “要知道,伱要这么说的话,你当初从中书左司郎中调礼部任尚书,可是老子推荐、点头的!”

  “咋地?翅膀硬了,敢跟老子炸刺了?”

  一听湖大老爷这混不吝的话,平日里在外间威风八面的尚书大人,却唯有一脸的苦笑、练练告饶。

  “我的胡公欸,你这是什么话啊!”

  “借我个胆子,我也不敢给您炸刺啊!”

  “说白了,我到您这儿来,纯粹是因为在下怕啊!”

  章善章大尚书这会儿眼见着没有其他人在场,这是彻底跟自己的老上司摊牌了。

  “胡公,您也不是不知道,我这人历来胆小!”

  “这不,自从坐上这礼部尚书的位子以后,我是吃吃不好睡睡不安呐!”

  “这眼瞅着马上要调任地方经略一方了,那就更不能有失了啊!”

  “哦,你要调走?去哪儿?”

  胡惟庸还真没想到,自己当初随手提拔的一个老小子,居然到了这个年岁了还能经略一方。

  这可是封疆大吏!

  而且说句“天高皇帝远”那是绝对没错的。

  倒是真挺适合章善这老小子的。

  “陛下大概的想法可能是让在下去湖广待一段时间!”

  “嗯,那倒也不错,挺适合你的!”

  听到胡惟庸这番评价,章善老脸一跨,好悬没当场来个老泪纵横。

  “对啊!为了这事儿我可是等了两年了!”

  “这好不容易等来机会了,您这儿折腾起来了!”

  “大人,您就体谅体谅一下属下吧!”

  “咱不是您这种陛下心腹啊!”

  “这种麻烦,您可能啥事儿没有,可属下扛不住、礼部也扛不住啊!”

  胡惟庸这时候才终于明白。

  哦,原来这老小子是担心朱元璋殃及池鱼哦。

  这想法倒也没错,老朱那脾气,还真有些不讲道理。

  “无妨!你不用多想!”

  “些许番邦小国来的蛮夷罢了,不用多在意!”

  “也就是老子还穿着这身官服,不然呐,老子何止不搭理他们?”

  “老子不当场给他们一脚都算老子没吃饭!”

  胡惟庸忿忿不平的说着。

  眼见着章善又要说点什么,他直接一挥手道。

  “你甭问了,老子懒得解释,你就当老子看不惯就是了!”

  “咋了,欺负个把番邦小国的使节,算个屁!”

  就在章善还打算说点什么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太子殿下驾到!”

  一听是朱标来了,章善、胡惟庸都坐不住了。

  毕竟身份有别,他们肯定得去迎接的。

  朱标来礼部,倒也不是瞎逛,他是真有要事和礼部官员商量的。

  那些使臣具体要怎么朝贡,大明要怎么接待,还有具体怎么回礼,都是有讲究的。

  而朱标作为东宫太子,由于其本身也算得上是满腹经纶,对于这些东西了解也比较多。

  所以就被朱元璋给打发到这里,专门负责这事儿了。

  而胡惟庸因为也是此次接待使臣的负责人之一,再加上朱标死死拉着他不让走,索性一脸悻悻地在一旁聆听。

  只不过听着听着,胡大老爷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怎么听这帮人的意思,是要以最高礼仪来接待这些使臣?

  不仅如此,还礼的时候,还要以他们朝贡礼品的数倍返还回去?

  就这,他们居然还担心体现不出上国的气度来?

  妈的,你们这帮逼怎么就一点没有给其他国家当爸爸的觉悟呢!

  这要是按照胡大老爷的想法,你们孝敬爸爸不是应该的嘛。

  夸你两句就得了,你还想咋地?

  可到了朱标以及这帮人嘴里,居然还要亏钱?

  那这爹,不白当了嘛?

第139章 胡惟庸: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尊

  严!

  第一百三十九章胡惟庸: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尊严!

  “太子,此举不妥!”

  朱标的话音刚刚落下,胡惟庸便毅然决然的开口反对了。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一愣。

  而后当众人的视线转移到胡惟庸身上时,那就愈发的诧异了。

  胡惟庸?

  胡大老爷?

  他怎么会开口反对的?

  众人此时都有些不解!

  在他们看来,胡大老爷那可是妥妥的帝党、陛下心腹,甚至跟太子那也是关系莫逆的存在啊。

  怎么会在这种公开的场合跟太子唱反调呢?

  这太不正常了!

  众人此时敏锐的感觉到了不对,赶紧缩了缩头。

  娘的,有大佬出没准备开搞,不想死的赶紧退避三舍。

  都是聪明人,这时候自然知道怎么躲远点。

  一时间,胡惟庸竟是变成了直面朱标,中间再无一位官员。

  朱标倒是对胡惟庸印象相当好。

  他没觉着胡惟庸是在打他脸。

  在他看来,胡大老爷既然在这个时候开声,那就证明自己刚刚的话十有八九出了大问题。

  所以胡大老爷才连给自己留面子的机会都没有,必须当场反驳。

  对于胡大老爷,朱标可是相当敬重的。

  因此,他拱手道:“本宫年少孟浪,还望胡公不吝赐教!”

  朱标客气,胡惟庸也不可能咄咄逼人。

  他冲着朱标还了一礼后,这才朗声道。

  “殿下,臣绝不同意你方才所说的那番观点!”

  “以最高礼仪接待?”

  “视朝贡礼品加倍赏赐?”

  “此乃大谬!”

  说到这,胡惟庸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用力的挥了挥手,接着说道。

  “我大明乃是他们称臣纳贡的宗主国,是他们实打实的上国!”

  “天朝上国,岂能视他们为平等相交?”

  “如果是平等相交,那我等这宗主国,岂不是白当了?”

  众人一听这话,猛然间一琢磨!

  对哦!

  咱都当了人宗主国了。

  说白了,就是人大明爸爸了,怎么还跟人平等呢?

  哪有当爹的跟当儿子的平等的?

  这不特娘的乱了套了嘛。

  大明乃是中原正统、汉家王朝,千年文明流传下来。

  这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一套,那可是融入到了每个人的血脉之中了。

  包含的可不仅仅是儒家书本上的那点东西。

  下到平日里家长里短之中的养老、扶幼、扶贫、济困;

  上到士大夫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切,其实都是汉家王朝的阶层划分以及阶级理论在诠释。

  这要是把周边效果和大明的关系套用到这里面的话,那胡大老爷说的可就太对了。

  哪有儿子在老子面前蹦跶要平等的道理。

  揍不死你个兔崽子。

  不过,也有礼部官员站了出来。

  也不知这人是脑子读书读傻了,还是另有所图想今日里出个头彩。

  他忽然站出来问道:“胡公,我大明乃是汉家王朝、礼仪之邦。”

  “此举若是怠慢了周遭番邦,岂不是贻笑大方、徒增笑话?”

  胡惟庸直直的看向这站出来的中年官员,直到看得对方都有些发毛,忍不住往后退了两步后,这才环视周遭开口道。

  “笑话!”

  “我大明威振四海,万邦来朝,靠的是什么?”

  “你们难不成真以为靠的是礼仪?”

  “或者说是名声?”

  “这都特娘的是放屁!”

  胡惟庸说到这里,直接当场爆了粗口。

  甚至连声音都放大了不少,伸出手直指众人,厉声喝到。

  “尔等需明白!”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火炮射程之中!”

  “为何番邦小国要对我大明俯首称臣?”

  “因为若不跟我们讲道理,我们就用刀剑和火炮跟他们讲规矩!”

  “等用刀剑、火炮教会他们规矩以后,他们就只能按照我们的规矩跟我们讲道理!”

  “这,才是我大明对待番邦邦交之时的核心理念!”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