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204章

作者:飞花逐叶

  “是!”

  朱景洪也算明白了,他只要稍微心情好了,老头子总会设法搞乱他心态。

  今天这结果,明显又是他故技重施。

  走出乾清门,朱景洪方感慨道:“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说完这话,朱景洪往承明院赶了去,他觉得还是该装装样子,经筵考教听天由命就好。

  在他临时抱佛脚时,前去坤宁宫拜见的陈芷,极为失望返回了王府。

  显然在皇后那里,她是一句话都没套出来。

  陈芷心里忧愁,此刻朱景渊心里也不好受。

  书房之内,看着进来落座的妻子,朱景渊沉声道:“刚传来的消息,老头子打算在北四卫练兵,让老十三负责监督!”

  “练兵这等重要之事,为让老十三来监督?他才多大年纪!”陈芷面带惊讶。

  “在兵事上,老十三有些手段,金陵剿倭和上林苑练兵,他都证明了自己的本事!”

  说到这里,朱景渊面带愁容道:“我所虑的……是老头子的打算!”

  “这几个月来,老头子安排这么些差事,让老十三出尽了风头……你说说,老头子究竟是何打算?”

  “连五军府和侍卫亲军共议,都有让老十三主持的意思……老头子是不是要扶持老十三?”

  这个问题,陈芷也认真想过,只是最终她也判断不出。

  沉默几息后,陈芷答道:“老十三那个性子,让他来掺和储君之位……以圣上之英明睿智,我看不大可能!”

  朱景洪行事莽撞,毫无人主之相,让他参与储君争夺,除非老头子疯了……朱景渊如是想到。

  这样一想,他的担忧便少了许多,同时觉得该拉拢住这小弟,绝不能使其为太子所用。

  “听说水溶这小子,从北边带了些好马回来,等他到京让他带过来看看,若有堪用的便留下送给老十三……”朱景渊低声念道。

  如今太子也在找马,让朱景渊很有紧迫感,他可不愿落于其后。

  看向神色怏怏的妻子,朱景渊问道:“你为何愁眉不展?”

  “今日母后召见了元春,屏退左右不知说了些什么,让我心里一直不得安生!”

  朱景渊笑道:“以往也没少召见,算不得什么要紧事,你何必如此在意!”

  “我总觉得有事,对咱们会有不利!”陈芷直觉如此。

  从书案后起身,朱景渊走到陈芷跟前,扶着她双肩说道:“咱们这疑神疑鬼的样子,就是书里说的庸人自扰吧!”

  …………

  朱景渊很不开心,他的死对头太子也不高兴,只因侧妃王怡告了元春的状。

  在王怡哭闹之后,太子气冲冲来到元春寝宫,表达了自己心中不满。

  “平日你持重守分,今日为何这般冒事?”

  “当着奴才们的面,两位侧妃吵起嘴来,岂非让人说东宫内宅不宁,诟我治家不严!”

  此刻朱景源很失望,元春辜负了他的信任。

  “殿下,臣妾知错了,甘愿受罚……”

  元春并未辩解,因为今天她确实没管住脾气,这不符合太子妃该有的气度。

  此刻元春很担心,若皇后娘娘得知此时,觉得她不沉稳太冒失,免掉她的太子妃尊位,那可就真得不偿失了。

  见元春懊悔至极,朱景源又感到不忍,觉得是自己话说太重了。

  他是个十足的好人,于是又接着说道:“往后……切不可如此了!”

  “臣妾明白!”元春答道。

  此刻她在思索,皇后的意思要不要告诉太子。

  最终,元春还是忍住了,她确实不愿节外生枝。

第302章 到底是谁的侍读

  “外面为何这般吵嚷?”

  坤宁宫小佛堂内,杨清音放下手中经卷,神色间带有不满之意。

  “回禀娘娘,是十三爷来了!”

  “昨天才说了他,今日为何又来了!”

  朱景洪装样子学习准备考试,按道理说他该去文华殿,那里有专门的学士辅导。

  但朱景洪总是往坤宁宫跑,这让杨清音格外不满。

  一个男娃子,天天混在姑娘堆里,这成什么体统……

  那些姑娘都是极好的,若十三总是过来厮混,一则传出去不太好听,二则还把姑娘们给带坏了!

  想到这些,杨清音便吩咐道:“去……把十三给我叫过来!”

  “是!”

  且说坤宁宫东殿内,朱景洪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着红色四团龙圆领袍,难得看起来斯文了许多。

  当然了,客观来说也帅了许多,引得沿途宫女多看了几眼。

  “三妹,我又来学论语了!”

  此刻东殿书房内,才坐下不久的朱云笙,便听到外面动静对左右道:“都听到了……我就说十三哥要来嘛!”

  “你们说他怎么好意思,我未进学时他读论语,我初进学时他读论语,我读论语时他读论语……”

  “如今我四书都读过了,他却还在读论语……”

  听到这话,殿内几位侍读都笑了,恰恰这时朱景洪也进入殿内。

  湘云当先迎了上去,笑问道:“十三爷,圣贤书虽多,您为何独爱论语?”

  朱景洪待人随和,湘云入宫这么些天,相处交流也都熟络了,此刻便敢上前说笑。

  走到书房中间,朱景洪笑着说道:“云丫头,论语乃孔子所著,圣人写的书我如何能不爱!”

  听到这话,众人更是哄然大笑,朱景洪也跟着一起笑了。

  这时甄琴也迎了过来,笑意盈盈道:“十三爷,若论语为孔子所著,那春秋所作者谁?”

  “琴丫头……你这可难不倒我,春秋不就是左传,就是那个姓左的……叫什么……”

  见朱景洪说不上来,杨静婷忍不住开口道:“十三爷是想说……左丘明吧?”

  听到杨静婷也来插言,宝钗便有些心急了,她一直以杨静婷为最强对手。

  “对……就是他,我正想说来着!”

  端茶走到朱景洪面前,宝钗递向前道:“十三爷,您还是少说两句吧,不然在这东殿都成笑话了!”

  接过茶盏时,朱景洪顺手摸了宝钗手指,后者对此反应却也不大,只是微微后退了一步。

  喝了一口热茶,朱景洪便说道:“这倒也没啥,你们高兴我也高兴!”

  谁知他这话说完,书房外便有一女官进来,参拜之后说道:“十三爷,皇后娘娘请您过去!”

  “额……我一会儿过去!”朱景洪应道。

  女官极为郑重道:“娘娘说,请您马上过去!”

  “好吧!”

  转过身来,朱景洪对一众姑娘说道:“诸位妹妹,我先告辞了!”

  “十三爷慢走!”

  湘云第一个开口,还把朱景洪送出了书房。

  只听朱云笙说道:“到底谁是他妹妹,伱们这一句那一句的……我这嫡亲的妹妹,可一句话都没说上!”

  众人皆是浅笑,心思却各不相同。

  见众人不答,朱云笙接着说道:“我十三哥虽不通文墨,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乃天下一等一的豪杰人物,诸位顷心于他……却也人之常情!”

  这话说中了某三人的心思,唯有湘云对此不以为意,她只是单纯的敬佩朱景洪,距离爱上她还需要一段时间。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我十三哥来了,你们一个个都抢着说,我说话你们都不搭理!”

  “你们到底是给谁当侍读!”朱云笙语气中带有不满。

  自己把这几人当侍读,当好姐妹一般对待,可这些人都想做自己嫂子,这叫朱云笙如何能不抱怨。

  再说朱景洪出了东殿,便被引到了正殿后方,东北角的房间便是小佛堂,也是坤宁宫最神秘的地方。

  即使是皇后亲儿子,朱景洪也极少到此处来。

  门被打开,里面如往常一般古朴简单,只有一尊佛像和几个蒲团,皇后杨清音便盘腿坐在正中。

  取下头上冠帽,朱景洪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近前,扔下帽子蹲在了皇后身侧,伸手替老娘捶起了肩膀。

  转头看向嬉笑的儿子,杨清音面带不满道:“你看看你……成什么样子,把冠帽捡起来!”

  朱景洪只得停下,将凉席上的帽子捡起,端正放在一旁的蒲团上。

  “娘……您召儿子过来,有何吩咐?”朱景洪返回母亲身边,继续小心伺候捶肩。

  见他这殷勤的样子,杨清音心情好了一些,随即问道:“十三……昨天跟你说了,让你少到坤宁宫来,你今天就给忘了?”

  一听果然是为这事,朱景洪连忙分辨:“娘……儿子也是为了学习!”

  “放屁,你是来学习的?哼哼……我都不好意思点破你!”

  朱景洪是何盘算,杨清音自是洞若观火。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如今儿子大了,喜欢女子在杨清音看来很正常,但总跟丫头们厮混在一起,也着实不成个体统。

  “娘,我真是为了学习,只有跟笙儿在一起,我才会能认真起来……”

  “小混账,这些话别拿来蒙我,今天我告诉你……往后少去搅扰笙儿!”

  “你不是喜欢野吗?明年三月你加冠受封,出了皇宫随便你野去……我便再也不管你!”

  朱景洪根本不接茬,而是说道:“娘……您这么说,儿子可就伤心了!”

  “难道我出宫去了,就不是您儿子了?”

  本来是为教训小儿子,如今却被这厮逼得无话可说,杨清音心里一时间很不舒服。

  敢跟她讲歪理的人,这世上着实不太多见。

  “小子……看来得让你爹来说你!”

  一听这话,朱景洪瞬间蔫儿了,立马求饶道:“娘……好端端人,您提我爹来干啥,不是平白添堵么!”

  见朱景洪又胡说,杨清音板着脸教训道:“你还敢嫌弃你爹?若不是他护着你,就凭你这几个月闯的祸,早被御史言官给骂死了!”

  谁知朱景洪却道:“不消御史言官骂我,我爹他都得打死我了……”

  “明日文华殿开经筵,我爹说要考教于我,通不过儿子得挨三十廷杖……”

  朱景洪话还没说完,便听皇后诧异道:“才三十廷杖?”

  “娘……您这话什么意思?”

  “我能有什么意思?你爹还是太宽纵你了,我看加到五十廷杖才够!”杨清音极为认真道。

  审视皇后良久,朱景洪忍不住问道:“娘……莫非我是你捡来的?”

第303章 商君之政

  腊月初四,大雪纷飞。

  今天是个特殊日子,皇帝陛下特意下旨开经筵,文武高官们今日都得到场。

  辰时初刻,官员们便已赶赴文华殿,在礼官的指引下排班站定

  因为官员人数众多,文华殿正殿中官员们比较拥挤,但一切也都井然有序。

  站定之后,大殿内格外安静,只等着皇帝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