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209章

作者:飞花逐叶

  皇后却道:“成日你说我不尊重伱,如今亲自出迎……难道还有错了!”

  “如今天寒地冻,你又何必亲自出来,受了凉可怎么得了!”

  听到这老两口秀恩爱,朱景洪只觉得心中泛酸,他这堂堂皇子亲王级的人物,如今却连个女人都没有。

  这该死的皇家规矩……朱景洪只能在心里不忿。

  没再理会皇帝,杨清音冲其后方招了招手,说道:“椿儿樁辖艄矗 �

  朱慕椿乃是太子嫡长子,也是朱咸铭的嫡长孙,此刻遭受冷遇皇后自然不满。

  两个孩子来到皇后身边,恭恭敬敬喊了一声祖母,便被皇后一左一右牵着进了殿内。

  看了眼怀中抱着的小孙子,皇帝自然明白皇后何意,他虽不满也只能憋在心里。

  “还愣着做什么,都进去吧!”朱咸铭放下怀中小孙子。

  众人哪敢违逆他的旨意,一个个都进了大殿里去,并在女官指引下各自落座。

  坐在最前方的,自然是太子和睿王两口子,其下两张桌子则是朱景洪和朱云笙,再往下便是一众皇孙们。

  别看刚才这些孩子追逐嬉戏,此刻在殿内个个都是正襟危坐,甚至连说话声都变得极小。

  朱景洪也已落座,在她对面是朱云笙,再后面还站着几位侍读。

  待帝后二人落座之后,只见朱景源第一个提杯起身,其余众人也都跟着起身。

  这是家宴的例行礼仪,只见朱景源面向主位,恭敬说道:“祝父皇母后,身体康健,万寿千秋!”

  其余众人也都跟着拜祝,待帝后二人举杯回应之后,众人方才举杯饮尽,而后各自回了位置上。

  “老四,你最近身子骨如何?”皇后出言关心。

  朱景源答道:“回禀母后,儿子近来还算康健,只是不时有些咳嗽!”

  太子没有说实话,现场众人心里都清楚,皇后发问也只是找个说话的由头。

  下一刻便听她说道:“看来元春这丫头,把你照顾得还算不错,我没有看错你!”

  这个时候表扬元春,让睿王身侧的陈芷心里更酸了,毕竟她才是现场唯一的正经儿媳,元春不过是个侧妃罢了。

  “母后过誉了,照料太子本为儿臣分内之事,儿臣岂敢居功!”

  杨清音笑了笑,随即看向身侧的皇帝,说道:“您看看,这孩子多明事理!”

  朱咸铭应了一声,没有对此多说一句,他知道皇后是什么意思。

  关于册立元春为太子妃的事,他现在还处于纠结状态。

第310章 爱极必伤也

  坐在位子上,朱景洪没理会女人的事,而是一心对付起桌上吃食。

  他力气大消耗也大,食量差不多是普通人的三倍,吃起饭来就跟打仗一样。

  这样其实也挺好,有吃饭这么一件事做着,他就不必掺和老四老六的事。

  比如此刻,老六就主动提起了,有关东宫属官的一些逸闻,

  明着是为了说笑,实则是给太子上眼药。

  当然了,太子本人也不是真的傻,也紧着朱景渊那些破事来说,只是手段稍微差了些。

  这边两家人面对面互损,朱景洪一人吃得正香,倒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致。

  本不是来吃饭的众人,也被朱景洪的吃相刺激到味蕾,一时间对桌上美味产生了想法。

  虽然是腊八节,但皇家赐宴自不可能仅有一碗腊八粥,每个人案上的食物都有差别,基本都是按其各自喜好来安排。

  “先别说话了,吃饭……”朱咸铭出言道。

  言罢,他便亲自拿起了筷子,一旁宦官根据其视线所指,迅速夹了菜放在皇帝面前碟子里。

  见皇帝也吃了起来,朱景源二人才停下争斗,皆目光不善给自己夹菜。

  这一幕,看得皇后忧心不已,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本来热闹的坤宁宫,一时间变得安静下来,气氛反而让人更难受了。

  “十三哥,你看你那个吃相,未免也太不雅了!”

  大殿内响起朱云笙清脆的声音,将沉重的气氛驱散了不少。

  “三妹,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这吃相怎么了?难道犯了哪一条王法?”

  本来是兄妹二人拌嘴,谁知皇帝此刻却插了一嘴:“小子,难道笙儿说错了?”

  “爹……三妹她当然说的对,儿子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您别跟我计较啊!”

  听到朱景洪这浑话,朱咸铭气得吹胡子瞪眼儿,正要训斥时皇后却开了口。

  “行了……多大点儿事,也值得伱如此生气,十三爱怎么吃就怎么吃,有什么大不了的!”

  听到皇后这话,现场众人想法各不相同。

  站在朱云笙身后的宝钗,只感慨皇帝说得没错,这果然是“慈母多败儿”。

  若非皇后一味宽纵,朱景洪这皇子亲王的人物,又岂会变成这般无礼之人。

  且说朱景洪瞧了眼老头儿,见其被皇后给劝住,悬着的心才落下了地。

  便听他压低声音道:“笙儿,你前面那一道生烤狍肉,若是不吃何不给我端来?”

  见朱景洪鬼鬼祟祟的,杨清音便笑着说道:“笙儿,既然你十三哥喜欢吃,你何不成人之美?”

  这道菜朱云笙还没动过,既然哥哥喜欢又有母亲招呼,朱云笙又哪会舍不得一道菜。

  “母后说得是!”

  应了这一句,朱云笙便回过头去,大有深意看向宝钗,说道:“那我就成人之美吧!”

  “宝姐姐,劳烦你把这道生烤狍肉,给十三哥端过去!”

  什么叫成人之美?说菜还是说人呢?宝钗觉得难为情,因为此刻甄琴几人都看着他。

  公主为何不让我去送?

  这个问题,同时在杨静婷和甄琴心中呐喊,唯有湘云对此没多大感觉。

  虽是难为情,但这毕竟是公主所命,宝钗也只得起身上前,端着菜肴走向了朱景洪。

  “来来来,放这儿放这儿……拿小刀给我把肉剔下来!”

  见宝钗过来,朱景洪可是毫不客气,立马给她安排了任务。

  真把自己当丫头了……宝钗虽心中不满,但还是接过了朱景洪递来的小刀,站在其身旁替他片起肉来。

  虽已经开始干活儿,但宝钗亦不免觉得荒唐,自己这手提笔执棋抚琴做针线,但就是没想过给人剔肉吃。

  看着眼前吃得正香的朱景洪,宝钗心中亦不免感慨,自己真是中了这人的邪,否则岂会心甘情愿做这事。

  “十三弟,听说你要出宫去见洋人?”朱景渊突然提起了这件事。

  朱景洪要出行,旗手卫得安排仪仗戍卫,五城兵马司要负责沿途防务。

============

刺猬猫,菠萝包..全网小说资源共享,每月更新1500+,复制下面群号加入群聊

分享废鹿,刺猬猫,次元姬,菠萝包等等全网小说资源,每日更新1500+,从此告别书荒(之前群没了,以下是新群)

【千寻新小说中转群:312814139】

【千寻新免费满文件小说外群:950180909】

资源来自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小说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本仅供个人学习和试读,如果喜欢该资源,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

  程序相对来说复杂,虽说有保密的原则在,但还是瞒不过朱景渊。

  “这是奉爹的意思,去跟洋人接触接触!”

  朱咸铭却没想到,自己人在这里有人都敢说假话,这小子是奉自己的意思?难道不是他死缠耐打磨出来的?

  “爹,好端端的,为何去跟洋人接触?”朱景渊感到格外不解。

  “哪是我的意思,是老十三自己在折腾,一心说什么洋人好,还要跟人学习……你说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只听朱景渊笑着说道:“爹,十三弟做事,总是有其道理,儿子却觉得……他未必是瞎折腾!”

  老实说,朱景渊说的话言不由衷,因为他从心底也认为朱景洪在瞎折腾。

  为拉拢这位十三弟,他才说了这些违心之言。

  “还是六哥了解我,咱们兄弟喝一杯!”

  面对朱景渊释放的善意,朱景洪适时做出回应,始终给这位六哥以希望。

  “十三弟,请!”

  眼看这兄弟二人一唱一和,朱咸铭也没心思多问此事,便跟一旁的杨清音说起话来。

  而朱景渊对面坐着的太子,见老六跟十三弟说得热闹,心里顿时就不舒服了。

  “十三弟,那些洋人……有什么可学的?我大明哪样不如他们?”朱景源开口问道。

  他受的儒家正统教育,天朝上国的想法深入骨髓,自然不会赞同朱景洪的看法。

  在这一点上,朱景源跟朱景渊难得想到一处,偏偏二人还是因立场不同,此刻互不相让争论起来。

  以至于作为当事人的朱景洪,此刻跟个没事人一样吃肉。

  “子曰,割不正不食……”

  “宝丫头你看看,这块肉你是斜着切的,这叫我怎么吃?”

  没办法,两个哥哥对喷起来,朱景洪只能自己找乐子,于是便撩拨起身侧的宝钗。

  “那十三爷还是自己来吧,人家帮你切肉……反倒帮出错处来了!”宝钗面带不满,却也显得娇俏可人。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宝钗仍旧细心切着,手上已经沾上了油渍,这是她以往不敢想象的。

  朱景洪转过头来,看向宝钗道:“你看看……不过提醒你一下,谁说你错了!”

  “那我既帮了你,可有什么好处?”

  朱景洪不由问道:“你要什么好处?”

  “我哥做事难免有不妥之处,十三爷这次去见洋人……可否对他宽容一些!”

  宝钗试探着问,显然她没有十分把握,能让朱景洪答应请求。

  显然宝钗明白,她跟朱景洪关系好是一回事,自家兄长又是另一回事了。

  以她对朱景洪的了解,在正事上极难讲情面。

  “小事而已!”

  朱景洪随口答了,紧接着问道:“对了,让你做的香囊,怎么现在还没音讯,你不会是忘了吧?”

  宝钗当即解释:“谁忘了?只是今日娘娘盯得紧,公主那边事情多……这才耽搁了!”

  “说起来……倒还有件事要求您帮忙!”

  “何事?”

  “此番您出宫,帮我带些东西到家,可好?”

  “肉也切不好,香囊也没做,还求我办事……宝丫头,你欠我人情可还不清了!”

  看着笑意盈盈的朱景洪,宝钗平静答道:“依着十三爷的算法,那是算不清了……”

  端起酒杯,朱景洪饮下一口之后,说道:“慢慢还嘛……总能还得清!”

  当他二人言笑晏晏之际,对面站着的杨静婷跟甄琴,那真是觉得心如刀绞一般。

  此之谓……爱极必伤也!

第311章 阁楼上有火药

  腊月初十,下着小雪。

  南城一处酒肆内,柳湘莲与友人告别后,便漫步往北走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