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24章

作者:飞花逐叶

  “谢十三爷!”

  “伱来见我何事?”

  勾着腰,何嘉言陪着笑说道:“草民听说,十三爷喜好武艺,所以收罗了些刀枪弓弩,还请能工巧匠依着十三爷身形,特意打造了一副铠甲!”

  “今日前来行宫,便是将这些东西敬呈十三爷,以表草民仰慕之情!”

  慢悠悠端起茶杯,朱景洪看向何嘉言问道:“所以,你是来给我送礼的?”

  不敢与他对视,何嘉言当即低下头道:“一点儿小意思,还望十三爷不要嫌弃!”

  “这怎么好意思!”

  只见何嘉言越发弯腰,答道:“十三爷若是不收,那草民怎么好意思回去!”

  朱景洪笑了笑,说道:“你这一片真心,我倒也不忍辜负……那我就收下了!”

  “十三爷不嫌弃,是草民的福分!”

  喝了一小口茶,朱景洪挥挥手说道:“礼你也送了,没什么事就回去吧!”

  送礼只是开胃菜,正事儿都还没开始说呢,这就叫自己回去了?

  “十三爷……”

  “你还有事?”朱景洪侧目道,他知道何嘉言过来目的不单纯。

  “草民有件事,想请十三爷解惑!”

  “拿人手短,你有话就说!”

  “日前按察司接了一纸诉状,是金陵薛家状告应天推官胡进安,那薛蟠现今并无官身,一介草民状告朝廷命官,兹事体大……草民父亲不知如何处置,所以请十三爷帮忙参详!”

  朱景洪刚从薛家出来,薛蟠就整出了这等幺蛾子,何顾谨产生联想也很正常。

  “既然薛家上告,按察司按律法审就是了,何故来问我这门外汉!”

  “那胡进安在金陵官场好友众多,在朝中也有些门路……草民父亲担心一旦审问,在官场便会掀起大浪,怕误了太子爷的大事!”何嘉言斟酌着说道。

  “笑话,按律审问还怕掀起浪花,难道大明律是摆设不成?”

  何嘉言并未答话,大明律是不是摆设,这事儿还真说不清楚。

  “我最看不惯作奸犯科之事,你回去告诉你爹……告诉他该怎么审就怎么审,出了事有太子和我顶着!”朱景洪一脸怒容,嫉恶如仇溢于言表。

  “草民替家父,谢十三爷照拂!”言及于此,何嘉言再度跪到地上,向朱景洪磕了个头。

  最后这一句话,其实表达了何郑二人的心意,他们想靠朱景洪度过这次危机。

  当然了,朱景洪并没想这么多,只认为何嘉言说的这次事情。

  “那草民这就回府,告诉家父择日开审?”

  “也别择日了,就明天开衙审问,邀请金陵耆老乡望旁听,公开公平公正嘛!”

  “是!”

  “你回去吧!”

  “是!”

  从朱景洪这里得到准信,何嘉言完成了任务,可他的心却不安宁。

  虽然是纨绔子弟,但他也知道这次案子一起,会在金陵掀起多大风浪。

  朱景洪可以稳坐钓鱼台,笑看风浪卷至天际,可他家作为打鱼人,却得直面这场风雨。

  可以预见,将有无数道折子发往神都,状告他家各种腌臜事,甚至直接泼脏水都可能。

  他何家算得上是一省封疆大吏,如今却也沦为了棋子的角色,不得不说给何嘉言带来了震动。

  以往觉得高枕无忧的人生,如今看起来并非这么回事。

  出了行宫,回望那高不可攀的宫阙,再看那非官员不得擅入的宫门……

  何嘉言第一次觉得,自己要多读书考功名,否则等老爹百年之后,就没有人给自己遮风挡雨了。

  (本章完)

第35章 锦衣卫报

  今天发生的这些事,皆是朱景洪私自定下。

  所以在送走何嘉言后,他便立即去了寝宫,要把这些事向朱景源交代。

  无论是调动裘鸿参战,还是支持按察司审案,都是了不得的大事,必须让朱景源知情,并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

  当朱景洪在寝宫详细解说时,另一头的锦衣卫千户所内,千户李文钊正在整理消息。

  作为专业搞情报的,李文钊整理线索的水平极高,此刻他便从大量汇报中,发现了不太寻常的东西。

  从前两日开始,金陵各地的大量地方官,便以各种理由离开衙门。

  这是很不正常的事,地方官除非有上级行文,一般不会离开治所。

  “这些人给的理由,多数是访友或视察地方!”一旁有百户分析道。

  “事情只怕没这么简单,把他们的去处都理出来!”李文钊沉声道。

  屋内众人只得继续忙碌,在忙碌中还不断接收新反馈的消息。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事情总算有了些眉目,却看得李文钊心情越发沉重。

  只因涉事的几十名官员,几乎都是朝着应天来的。

  太子爷并未召见,这些人不约而同赶来应天,肯定背后有人鼓动串联,存心不良。

  “这事儿得禀告太子爷!”

  想到这里,李文钊也没耽搁,换上官服就往行宫赶去。

  锦衣卫作为上直亲军之首,通行权自是不一般的高,进入行宫畅通无阻。

  当他来到朱景源寝宫外求见,朱景洪兄弟二人正在议事。

  “参见太子爷,十三爷!”

  坐在上首,朱景源平静问道:“你过来何事?”

  “回禀太子爷,今日梳理各方奏报,微臣发现一桩奇事,不敢隐瞒特来禀告!”

  面带好奇,朱景源说道:“什么奇事?”

  “从两日前开始,金陵各府县地方官,有四十多人离衙,如今……或许在来应天的路上!”

  “或许在来应天?”

  “这些有的说是访友,有的说是视察地方,可最终去的方向……都朝着应天!”

  没等朱景源继续问些废话,朱景洪当即开口:“四哥,你还不明白……这些人是来造反的!”

  “咱们定下了期限,到现在还有许多官衙未曾上禀,这帮人恐怕是完不成任务,来逼宫了!”

  又是逼宫又是造反,李文钊既感叹于朱景洪目光如炬,又觉得他过于夸大其词。

  但他转念一想,依太子这等温和性子,不说严重些恐怕根本不会在意。

  果然,只见朱景源看向朱景洪,问道:“十三弟,如此该当如何?”

  这番没主见的问话,既让朱景洪感到好笑,又让一旁的李文钊深感失望。

  “四哥,还能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所以此前我才说,让你早些做好准备!”

  听到这里,朱景源无奈点头,叹道:“父皇令我前来平乱,如今倭寇还未平定,却又闹出这些事端!”

  朱景洪劝慰道:“四哥,该来的迟早会来,若事情简单老头儿岂会让伱过来,毕竟你可是国本太子!”

  听到这些话,李文钊觉得自己太多余,便出言道:“启禀太子爷,衙门里还有其他要务,若太子爷没有别的吩咐,臣就告退了!”

  “你去吧!”

  “是!”

  当李文钊转身要离开,却听身后传来朱景洪声音:“李千户,你给京城传的奏报,里边儿没有乱说吧!”

  转过身来,李文钊郑重道:“臣明白分寸!”

  …………

  这边朱景洪兄弟二人继续商讨,另一头何家也迎来了贵客。

  作为布政使的郑显林,这次到府显得格外低调,只乘了一顶灰布小轿,而且是从侧门进的何府。

  迎接郑显林进府,何顾谨面带不满道:“我说老郑,你这事什么意思,想要跟我划清界限是吧?”

  “你可别冤枉人,我这叫行事谨慎!”

  “如今金陵地面上,有多少人盯着咱俩?那些完不成差事的,巴不得寻咱们错处,想把屎盆子朝咱头上扣!”

  听了这些,何顾谨并不领情,而是冷冷道:“如今薛家告到按察司,你倒是能躲过去!”

  “我若是真想躲,就不会到你府上来了!”

  不想与何顾谨在外争论,郑显林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进去!”

  于是二人闷着不说话,一路进了内宅书房之中。

  待丫鬟上茶离开后,何顾谨才开口道:“这次的案子,毕竟审的是位正六品官员,老郑你也该旁听才能以示公允!”

  “你生怕扯不上我啊!”郑显林没好气道。

  “咱俩是一条船上的人,有你一起咱俩都安全些不是!”

  喝下醇香的茶水,何顾谨叹道:“这次肯定有人闹事,只怕咱俩一起都镇不住!”

  “你也听到风声了?”

  作为本地两位封疆大吏,金陵各地都有他们的故旧,知道些风吹草动实在正常。

  看着一旁茶杯,郑显拨弄杯盖说道:“你就是过多担心了,天塌了不还有高个儿顶着!”

  “可咱毕竟冲在前边儿,只怕没等天塌下来尔,早早会被风浪冲垮!”何顾谨仍面露担忧。

  郑显林仍旧不慌,而是慢悠悠说道:“你放心,十三爷不会让咱俩倒下,至少账清干净前不会!”

  转过头看向何顾谨,郑显林目光深邃道:“咱俩这般好用的刀剑,若是断了他用谁去?”

  细细思索之后,倒也是这么个道理,何顾谨才稍微安静了些。

  “对了,你给十三爷送的东西,全都收下了?”

  “收下了?”

  “那就更不必担心了!”说完这话,郑显林也端起了茶杯。

  书房内沉默了一阵,最终还是何顾谨忍不住开口:“那我就发公文了?”

  “发吧!”

  “明天你可一定得来!”

  瞥了何顾谨一眼,郑显林冷声道:“知道了!”

  “除了我,还有个人你得叫来!”

  “你是说赵旭言?”

  “他是巡按都御史,若到场则更显公允,也算是‘三司会审’了!”郑显林徐徐道。

  思索一番后,何顾谨面带严肃道:“可若胡进安不来,又该如何?”

  严格来说,庭审时胡进安可以不到场,除非他自己甘愿过来,毕竟他还是朝廷命官,除非赵旭言勒令他停职。

  这些都是要走程序的,偏偏朱景洪让明天就审,所以胡进安完全可以不用来。

  此时郑显林拿出一份奏章,慢悠悠递到了何顾谨面前。

  “这是?”

  “太子爷特批,已将胡进安免职!”

  免职比停职更严重,是巡按都御史都没有的权力,必须由吏部或督察院做出。

  但朱景源有这个权力,因为他是带着圣旨来的,四品以下他都能将其免职。

  “老郑,你可帮了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