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382章

作者:飞花逐叶

  不是因为他不优秀,而是此人办事周全牢靠,朱景洪怕宝钗会无人可用,所以专门把他给留了下来。

  江林家里穷苦异常,吃不饱饭才净身入宫,如今在襄王府当差日子好了,便将其老娘和小侄子接到了京中。

  此人虽沉默寡言,但对家人却是极好,每次休沐都未曾与其他宦官鬼混,而是选择了回家侍奉母亲。

  这样的人,确实靠得住……宝钗如此想到。

  莺儿离开后,宝钗走到书案后面,提笔给朱景洪写了信。

  但在信上,和以往一样说的是琐事,但却用了不同的笔法,意味着这是一封藏头信。

  关于“加密通信”,朱景洪也是早有准备,利用的是特定字位来通信。

  比如宝钗此时洋洋洒洒几张纸上,真正有用的字连起来就一句话。

  “幕后为高书言,其仍妄言你欲染指兵权,我已命人除之!”

  把信折好放进信封,宝钗才叹了口气,而后低声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此时撵出这一句,多少显得有些讽刺。

  她的这番祷念,和皇后颇有些殊途同归,后者这位靖王妃在东华门事变前后,帮朱咸铭处死的人多到难以计数。

  相比之下,就宝钗的这点儿手段,比起自家吃斋念佛的婆婆,那真是相形见绌得很。

  收拾好了心情,宝钗便又起身返回了后园,此时众人是一边说笑一边打闹,而她也很快融入了其中。

  众人言笑晏晏之时,外面却有人来禀告,说是荣国府有人来传话。

  王熙凤本想要出去,但宝钗却让她不必麻烦,直接让人进来传话就是。

  被荣国府派来的却是小红,她因其能力出众,所以深受王熙凤倚重。

  但此番她前来,却不是来传达宝玉被打之事,而是贾母和王夫人编了其他理由,来让王熙凤和探春三人回去。

  毕竟看贾宝玉这样子,或许不一定能留得性命,所以贾母才极力要王熙凤几人回去,好见自家兄弟最后一面。

  之所以没让平儿等人来,除了小红办事足够牢靠,还因为她不知此番内情,如此才不会因撒谎被看出破绽。

  没错,在府里的贾赦问明情况后,知道此事牵扯重大,所以选择了封锁消息,对家里人只说贾宝玉是骑马摔了。

  贾赦比自家老娘清楚得多,谩骂王妃这等罪名,尤其还是朱景洪的王妃被骂,这一后果荣国府担待不起。

  所以他一方面尽力管控消息,同时还得跟自己兄弟商议,要请太子妃尽力把此事压下来。

  至于向朱景淳追责,那是贾家万不敢想的事。

  且说林红玉被带进王府,这里比之荣国府更显威严深重。

  被沿途着甲带刀的侍卫审视,被带进重重把守森严的府门,林红玉多少被震慑到了。

  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姑娘。

  被领进王府后园,来到一众贵人跟前,林红玉很识趣的下跪参拜。

  眼看林红玉要一一磕头,接下来又要耽搁不少时间,于是宝钗方说道:“起来罢……赶紧把话给你们奶奶说了,好让我们继续罚她的酒!”

  “谢王妃娘娘!”

  林红玉行礼后,方起身看向了王熙凤,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虽然她要说的事无关紧要,但终究也属于王熙凤的私事,所以这是在询问该不该当众说出。

  “有什么事就快说!”王熙凤催促道。

  “启禀二奶奶,后廊三奶奶遣人来说,四奶奶把二姑奶奶家里地占了,去讨被四二姑奶奶拉着三姨奶奶给骂了,四奶奶气不过……”

  好家伙,林红玉一开口就是十几个奶奶,听得现场众人全都惊呆了,即使如宝钗这般急智也差点儿没听明白。

  以至于在林红玉滔滔不绝说完后,一旁的杨静婷仍不住感慨:“这丫头……爷爷奶奶说一大堆,把我都绕晕了!”

  这时甄琴也跟着点头,她在听到了第五个“奶奶”时就晕了,后面完全就跟听天书一样。

  当然了,荣国府家大业大,亲戚多才会有如此事端。

  说起来虽复杂,但作为家里人的管事人,王熙凤便很容易听懂了这场纠纷。

  这里面牵扯到几家人的恩怨,而且是素来已久的矛盾,一时间要说清楚也难。

  “回禀娘娘,就是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丫头分不清轻重……才会跑来说这些扫兴的话!”

  “待我回去,定会好好罚她!”

  这其实是王熙凤的心里话,此刻她对小红确实很不满,因为她说的琐事确实很不合时宜。

  林红玉也是极聪明之人,见王熙凤的眼神都不对了,便知今日自己惹这位不高兴了。

  “有这般伶俐的丫头,乃是你的福气,若是给我宝贝还来不及,你可倒好还要罚人家,真是不懂得珍惜!”

  这话乃是宝钗所言,对小红这丫头她很欣赏,毕竟不是谁都能把绕口令一样的东西,说得条理分明而且还神色自若。

  所谓投其所好,眼见宝钗看得起小红,王熙凤当即说道:“既然王妃喜欢,臣妇便把这丫头送给王妃吧!”

  到了宝钗这等层次,可以说是什么都不缺,给她送礼要别出心裁实在是难。

  眼下难得碰到自己有的,偏还是宝钗看得起的东西,即便是人王熙凤也可轻易送出,只因荣国府不缺使唤丫头。

  “你当真舍得?”宝钗接话道。

  王熙凤自己没有想到,宝钗真的会接话。

  但她反应很快,当即答道:“只要是臣妇所有之物,娘娘喜欢直管拿去便是!”

  在王妃的位置上待得越久,宝钗才感到人才有多重要,眼下她现在就急缺能办事的人。

  所以,当王熙凤愿意送人时,她是真的想把这伶俐丫头留下。

  “那也得看人家姑娘愿不愿意!”宝钗目光扫向了林红玉。

  此刻她只觉得自己的提议很幸运。

  “既是贾老太太召你回去料理,那你还是回去。”

第479章 大地为床

  这突如其来的询问,是宝钗给林红玉的考验,她要看看这丫头的临场反应。

  如果不能让她满意,那还是哪来的回哪去。

  入职襄王府,乃至于留在王妃身边听用,这当然是林红玉所愿意的。

  如果能实现这一点,堪称她人生的第二次腾飞,且腾飞高度比前番入职王熙凤处大得多。

  只有留在王妃身边,她才有望追上心仪男子的身影,才有机会能鱼跃龙门得偿所愿。

  然而,即使此刻满怀憧憬,林红玉也意识到若自己明言背离原主,也很可能不会让王妃喜欢。

  在简单思索后,她便勾着腰答道:“回禀娘娘,二奶奶叫奴婢做什么,奴婢都会尽全力做好!”

  “二奶奶对娘娘有孝心,若娘娘留奴婢在王妃,奴婢会全心全意伺候王妃,定不让二奶奶失望!”

  这番话,既表明了她愿留王府,又表达了自己对“旧主”的忠心,以及对宝钗这位新主的心意。

  总体来说,林红玉短时间能想到这些,已越发让宝钗看重于她。

  宝钗遂笑道:“你这么好的人,只怕你们二奶奶舍不得!”

  此时王熙凤连忙说道:“娘娘这是哪里话,您愿留她在身边伺候,乃是看得起我们荣国府,臣妇高兴还来不及呢!”

  确定宝钗是真喜欢这丫头,王熙凤哪会不知该怎么做。

  “蠢丫头,还不赶紧跪拜王妃!”王熙凤拧了林红玉一把。

  看那样这件事便定下来了,一场简单传话却迎来此等际遇,林红玉此时激动之心难以言喻。

  “奴婢叩见王妃娘娘!”

  “好好……”宝钗面露笑容,此时她确实很高兴。

  接下来她会好生考验这丫头,首先是看她能否值得相信,然后才是其能力究竟如何。

  “莺儿,待她下去安顿好,往后让她在同心殿当值!”

  王府侍女一百多号人,但能留在同心殿当值的人,除了莺儿文杏也就还有四人,都担着随侍宝钗左右的差事。

  所以听到这话,连王熙凤都大感吃惊,意识到日后要跟小红搞好关系。

  曾经的丫头成了王妃身边人,身份地位顷刻间已发生极大变化,以至于让王熙凤大感失落。

  上位者改变世事操弄人心,就是这般简单且粗暴,而宝钗自己感受不到这些,唯有当事人感触深切。

  “好了……既是贾老太太让你们回去料理,那伱们就先回去吧!”

  相比于跟贾家众人说话,宝钗更喜欢跟好闺蜜谈心,所以此刻她便提起了正事。

  听到这话王熙凤也意识到,家中的事或许并不简单,否则老太太不会非得让人叫她回去。

  既然宝钗说了这话,于是王熙凤答道:“既如此……那臣妇就先回去了!”

  她这嫂子要走,三春自然也得跟着回去,其中唯有探春十分不情愿。

  好不容易参与这等高端交际,她又怎会愿意直接离去,这样未免太过可惜了。

  “嫂子你且回去,我再陪陪王妃,晚些回去也不迟!”

  王熙凤愣了一下,随即答道:“如此也好!”

  正当她告辞要离开,却听迎春起身道:“二嫂子……我先跟你回去吧!”

  老实说,迎春这话格外不合时宜,弄得王熙凤和探春都很尴尬。

  可她一个社恐晚期的人,又哪里会想到这些人情世故,此刻她只觉得待这里很难受,想回到属于自己的闺房舒适区去。

  宝钗也知道她们尴尬,于是她主动开口道:“也罢……就探丫头留下,你们且先回去吧!”

  “是!”王熙凤松了口气,心里只叹迎春烂泥扶不上墙。

  本来今日大好的事,却被迎春掺了些不痛快的东西。

  王熙凤领着迎春等人告辞了,少了她在这里插科打诨,现场谈话氛围为之一变,格调顿时高出了许多去。

  哪怕是学问最差的英莲,在诗词歌赋上也能说几句,而探春在其中中则显如鱼得水。

  然而,众人没聊了多久,青阳王府就派了人过来,说是有要事向王妃禀告。

  每天来禀事的人极多,但青阳王府却极少来,所以听到这话让宝钗很意外。

  但她面子上不动声色,起身去了同心殿听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朱景淳进了皇宫,才想起可求宝钗来帮忙平事,所以他才派了人来禀告情况。

  得知内情后,宝钗是真的被惊讶到了。

  但她没有埋怨朱景淳的意思,对贾宝玉这个蠢货,她其实早就看不顺眼了,只是顾忌元春所以未曾出手。

  而此时她也意识到,贾家为何召王熙凤回去。

  得知朱景淳去了东宫请罪,宝钗知道自己也该去一趟东宫,把这件事尽快处理好。

  和贾家想的一样,宝钗也倾向于将此事件压下,不能让某些人拿来做文章。

  所以此时已耽搁不得,毕竟有些误会一旦出现,隔阂也就随之而产生,想要消除就得花费更多功夫。

  所以此时,宝钗也顾不得宴会了,直接命人转告杨静婷让其主持,而她本人则是动手往东宫去了。

  在宝钗赶到东宫时,朱景淳正守在外面不敢进去,身旁还陪着小兄弟静海王朱景浩。

  见到宝钗赶到,这厮才从角落冒出来,而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苦。。

  “嫂子,事情就是这样,全怪那小子出言不逊,小弟实在是看不下去,所以才动手打了他……”

  “哪知此人如此弱不禁风,我还没发力他就倒下了……”

  朱景淳述说之际,一旁朱景浩也跟着帮腔:“嫂子,十四哥虽急了些,可毕竟也是出于义愤,您可得帮帮他……”

  一边往东宫里走,宝钗一边教训道:“让你们在上林苑磨性子,半年时间做什么去了?还是这般毛毛躁躁……惹出祸来又哭哭啼啼,这皇家脸面都被你们丢尽了!”

  “若是你们十三哥在,见你们这般烂泥扶不上墙,我看你俩又得挨揍!”

  宝钗的教训,她二人自是老实听着,而朱景淳却已不太慌了,反正这件事有襄王府来撑着。

  他们一行进了东宫,而此刻荣国府邢夫人,已经在跟元春禀告情况,并向其道明了贾家的想法。

  元春何等机敏之人,当然知道把事情压下,对荣国府和东宫都是好事。

  但想到亲弟弟被打得要死,她心里就跟针扎了似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