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452章

作者:飞花逐叶

  朱景洪说得平静,然则宝钗露出惊讶之色,显然这一结果她也没想到。

  “所以你觉得,陛下不信任你,怀疑你有夺嫡之心,才把你贬出京城去!”

  “难道不是?”朱景洪反问。

  “陛下当年连战连捷,受太上皇猜忌而免职,迫不得已在王府种了几年地,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你现在的日子,可比当年陛下轻松多了,且还允你负责重建水师,这如何能叫不受信任!”

  听到宝钗这般分析,朱景洪心里担忧退去了许多,细细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从古至今,皇帝的儿子沾染了兵权,像他过得这般潇洒的情况,绝对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稍微安心了一些,朱景洪便问道:“那你说……老头子是什么盘算?”

  沉默了一阵,宝钗答道:“想来是这大半年,朝廷内折腾太频繁,陛下为消弭争端……方才有此安排!”

  这一点,朱景洪其实想到了,见宝钗也是如此认为,他心里才安心了许多。

  “但愿如此吧!”朱景洪叹息道。

  只听宝钗说道:“可惜……我不能随你同去!”

  她如今有孕在身,车马劳顿身体根本坚持不住,所以她只能在京城养胎。

  “你打算派谁陪我去?”朱景洪笑着问道。

  “派林丫头如何?”宝钗打趣道。

  “好啊……你们姐妹同心,她去就等于你去了!”朱景洪笑着说道。

  “胡说什么,也不害臊,人家姑娘可还没进府呢!”

  言罢,宝钗忍不住捏了朱景洪腰间软肉,然而后者皮糙肉厚几无所觉。

  “何时出发?”宝钗问道。

  朱景洪答道:“老头子只说了年后,没说到底何时动身!”

  夫妻二人间又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宝钗开口道:“我听你说过,如今西北局势紧张,朝廷已多番调军,说不定年后局势变动,你不是去金陵……而是回西北!”

  相比于去西北,其实宝钗更愿意朱景洪去金陵,至少那边要安全许多。

  但她也知道,西北是建功立业之所在,朱景洪本人更希望去那边,所以她才会说这一句。

  “上午请老头子喝酒,他说了句‘得亏我是他儿子’,可见我已是功高震主了……”

  朱景洪颇为哀怨道:“所以即便西北有变,只怕老头子也不会启用我!”

  当时他听出了这层意思,还得跟没事人一样嘻嘻哈哈,足以说明他演技已是炉火纯青。

  毫无疑问,朱景洪的话比较悲观,显示出他内心有彷徨。

  朱景洪是襄王府的天,更是宝钗这位王妃的天。

  此事“天空”有黑云压城之势,便让宝钗也心感忧虑起来,不自觉的就抓住了朱景洪的手。

  虽然宝钗一句话没说,但朱景洪还是感受到了她的担忧。

  说到底,宝钗虽贵为王妃,本质上仍是个弱女子,关键时刻朱景洪才是主心骨。

  眼前女子怀着自己孩子,我既自诩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又岂能让她为我担惊受怕……朱景洪如是想到。

  于是下一刻,他脸上再度浮现自信笑容,接着他说道:“虽然老头子已防着我,但局面并未太过危急!”

  “一则老头子春秋鼎盛,花落谁家还未可知……”

  “二则如今大明四面起火,外加还有我在到处拱火,偏还只有我能灭火,老头子不用我也不信!”

  “三则,只要早些打算,周密谋划……”

  说到最后,朱景洪目光森寒,语气依然冰冷。

  而他这幅样子,反倒让宝钗安心了许多,下意识的问道:“如何?”

  “假以时日,即便局面于我不利,咱们也能颠倒乾坤!”

  虽然已知道答案,可听到朱景洪这句话,宝钗还是觉得有些难受。

  她虽不是天真的人,此时也不由得扪心自问,难道生在皇家就非得走上这条路?

  即便胜了,人也有老了的时候,难道自己的儿子们,也要经历这样的事?

  见宝钗神色艰难,朱景洪只得将她拥入怀中,说了几句贴心话来安抚她。

  而在外人眼中,只以为王妃夫妻你侬我侬,没有谈什么要紧的事情。

  襄王府发生的情况,在睿王府也差不多上演了一遭。

  但和宝钗不同的是,对于朱景渊要去金陵,陈芷心里是非常的高兴,因为这可以缓解府上财务压力。

  当然,陈芷也清楚朱景渊的担忧,所以此时她正在开解自家男人。

  “不管老爷子怎么想,只要你不断结交官员,壮大自己的声势……那就是稳赚不赔!”

  “既然稳赚不赔,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朱景渊沉声说道:“话虽如此,可我还是不安,或许老爷子另有打算,尤其是太子留在京里!”

  陈芷极为不屑道:“太子留京又如何?他若会结党营私,若会收买人心,若会玩弄人心……你早就败下阵了!”

  “只要你把差事办成了,获得了朝野上下赞颂,那你仍是大明的贤王,声望盖过太子也不是没可能!”

  陈芷的设想很“美好”,也让朱景渊心中阴霾消散了许多。

  “怕就怕……老头子不信我了!”

  (本章完)

第529章 正统十三年

  再说皇宫内,经过朱咸铭的反复劝说,皇后终于同意了这项计划。

  显然在皇后看来,这样安排有利于儿子们的和睦,所以即便不舍她也得同意。

  当然了,所谓的不舍更多是因为朱景洪,至于老六她倒觉得无所谓。

  只过了几天时间,有关朱景渊掌管市舶司的消息,便开始在朝廷内外传开,这当然是朱咸铭有意为之。

  得知消息,太子朱景源非常高兴,随后立刻召集了一众学士议事。

  然而到场的学士们,多数人可没那么高兴,纷纷表示一定要小心提防。

  “老六被赶出京,难道不是好事?”朱景源实在忍不住发问。

  底下有一学士说道:“殿下,虽是好事……然则睿王掌握实权,只怕更会挑起事端来!”

  此人总结得很到位,以前朱景渊主持集贤馆修书,只能借此拉拢官员间接插手事务。

  但现在不同,若其掌管了市舶司,就可以光明正大出手,以整治走私的名义来铲除异己。

  东南沿海士绅官商关系错综复杂,走私的事情多数没少干,哪些查哪些不查……完全是朱景渊说了算。

  “是啊是啊……若让睿王随意罗织罪名,只怕大祸将至……”

  听到底下人的议论,朱景源还是没明白过来,为何朱景渊只要罗织罪名,自己一方就要大祸将至。

  难道说,我东宫的这些清贵学士们,背地里也不干净?

  这是朱景源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恰恰摸到了事情的真相。

  “殿下,我们应该早做打算才是!”徐新安终于开口。

  “嗯!”

  朱景源点了点头,但这一行为违反他的本心,所以他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的基本盘,就是最广大的士大夫阶层,没有这些人支持他早就被废黜,所以即使不耻于这些人,他还是要维护这些人的利益。

  学士们一起商议了一个多时辰,朱景源虽听得烦躁不已,但还是耐着性子熬了下来。

  议事散场后,他便来到了内宅之中,想要找元春说说话。

  屏退左右,朱景源独自往元春寝宫走去,将要到时却发现东侧廊道内,自己儿子正在孜孜求问。

  “所以平民百姓,真的每天都吃不好?”

  “不只是吃不好,许多人都吃不饱,每天都有人饿死!”

  “可朝廷上下都说,如今乃是千古难逢的盛世,既是盛世又如何会有人饿死?”

  “难道官员们说的话,就一定会是真的?”妙玉反问道。

  “他们难道还敢欺君?”朱慕椿极为惊讶问道。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陛下虽然圣明烛照,却也难免会受人蒙蔽!”

  听到妙玉说的这些话,一旁的朱景源也是心惊肉跳,但他也认可这番观点。

  皇家子孙,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又岂会知晓民间之疾苦,又岂会明白天下究竟是怎样的天下。

  “爹……”

  顺着朱慕椿跑开的方向,妙玉便见到太子在远处负手而立,于是她立马起身行礼。

  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妙玉已经完全确认,这位太子是十足的好人,所以此时心里对其格外尊重。

  只有把这样的太子扶上位,施行仁政天下人才能过上好日子……妙玉心中呼喊道。

  白莲教内有两种观点,一个是众所周知的造反,一个是新出的“扶持”。

  前一个经过数百年的实践,基本证明已是走不通了,所以才会生出这第二個观点。

  而所谓的“扶持”,便是指扶持一位真正仁君,对其施加影响造福于天下。

  经过多番权衡比对,白莲教把朱景源当成了目标,然后就派出了妙玉。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妙玉从一开始就暴露了,即使她现在做得非常好,也只会被人当做利用工具。

  而这一切,妙玉并不知道。

  牵着儿子来到了妙玉面前,朱景源面露浅笑道:“民间疾苦,非亲历不可知,往后有时间……多与椿儿讲解!”

  “是!”

  “你们继续,我就不打扰了!”

  “恭送殿下!”

  看着远去的太子,妙玉越发坚定了内心,誓要携全教之力将太子推上帝位。

  时间过得很快,腊月最后的几天转瞬即逝,大明进入了正统十三年。

  和往年一样,皇家的年依旧很折腾,各种仪式各种祭祀各种朝贺……

  这些过程,朱景洪基本都参加了,前后也把他弄得很难受。

  反倒是皇帝躲了清闲,除了祭奠世祖陵寝这最重要的事,其余仪式包括祭天在内,全部都推给了太子主持。

  而今年朱景源也很给力,虽然身子骨依旧不太好,但一连十几天的仪式都坚持了下来。

  老头子真要为太子铺路了……这是朱景洪和朱景渊的共同推测,如此结果让他二人都感到紧迫。

  正统十三年正月十六,也就是上元节后第一天,皇帝便正式发布了谕旨,确定了朱景洪兄弟二人的权责范围,并令他二人在月底动身前往金陵。

  朱景渊当场奉诏,他确实很想快些到金陵,尽快主事好行“损人利己”之事。

  且说襄王府内,接了圣旨的朱景洪,正坐在银安正厅东侧书房内。

  在他面前书案上摆着明黄色的卷轴,这便是他刚接到手的圣旨。

  此刻,朱景洪的目光死死盯着圣旨,神色阴沉目光极为不善。

  好在此时殿内当值宦官侍女已被挥退,否则朱景洪这模样绝对能把人吓死。

  别人或许不敢进银安殿,王妃薛宝钗却不在此列,比如此时她便独自一人进了书房,慢悠悠的坐到了侧边位置上。

  宝钗很明白朱景洪的心情,她知道自家男人不愿任人摆布,不愿意去那难有建树的地方。

  可皇命难违,如今圣旨已下,即便不甘也只能忍着……

  正当宝钗思索着,该如何朱景洪接受现实时,后者却突然开口:“此前你说得没错,西北局势变动,我或许可以拖一拖!”

  如果皇帝铁了心不用他,即使拖延时间也无用处……这一点朱景洪知道。

  可即便如此,他也还是想要拖一拖,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