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77章

作者:飞花逐叶

  “还行!”

  “那就好!”

  放下书册,朱咸铭看向朱景渊,面无表情问道:“你过来就是问这个?”

  有了陈锦昀前车之鉴,朱景渊虽已打好了腹稿,此刻又那敢提半个字。

  “额……对,儿子就是怕您喝不习惯,所以专程过来问问!”

  朱咸铭沉声道:“都喝光了你才问,来得可真是时候!”

  “儿子下次多送些来,这些茶叶是专程由……”

  “你还有事?”

  本来朱景渊还打算介绍,这些茶叶种植是何等之难,自己又是如何费尽心思,才得了这些极上等的茶来孝敬。

  听到皇帝问话,朱景渊连忙答道:“没……没事了!”

  “没事就该干嘛干嘛去!”

  “是……”

  朱景渊麻溜的又离开了,这次觐见没超过一分钟,这不是一般的简短。

  当他走出大殿,却见迎面有宦官匆匆而来,神色格外焦急。

  “怎么回事,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朱景渊恢复了神气。

  “回禀王爷,是金陵来的紧急军情……”

  (本章完)

第111章 优势在我

  2023-06-17

  正统十年,七月十三,这是朱景洪掌权的第二天。

  此刻京城之内,针对如何收拾金陵的烂摊子,朝堂上下正在商议方略。

  而此刻在溧阳前线,一群军官正往一小镇汇聚,所有人都面带愁苦之色。

  没办法,近期全打的是烂仗,谁还能高兴得起来,不早日将倭寇剿灭,所有人都有可能被问罪。

  好不容易奋斗上高位,谁又愿意失去拥有的一切,众人心里发苦也很正常。

  想的越多,他们心里埋怨也就越大,尤其是对外行指挥内行的人。

  当然了,现在稍好的情况是,朱景洪已经授权各卫所,可以择机对倭寇发动攻击,不必时刻等待都司的命令。

  而在第二次围剿开始之前,朱景洪要召开一次军事会议,为的就是提振军心士气,一鼓作气将残留的倭寇剿干净。

  今日能来参会的,便是各卫指挥佥事及以上军官,人数差不多有二十来个。

  会场设在一处宅院,屋主人逃难离开了,于是被朱景洪临时征用。

  众人到场之后却发现,两天前被问罪的滁州卫指挥同知王扬,还有镇江卫指挥佥事陆长信,也出现在了议事厅内。

  “二位,太子赦你们无罪了?”

  罪虽然是高书言定的,却是以太子的名义,众人自然以为是太子赦免了他们。

  “十三爷体谅,将我二人放了!”镇江卫指挥佥事陆长信说道,他的儿子便是陆育新。

  立时有人说道:“原来如此……十三爷是个明白人,知道咱们不容易!”

  这话引得众人共鸣,也让众人心中怨气,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

  “唉……这次打成这个样子,即使十三爷体谅,只怕圣上也饶不了咱们!”

  此前倭寇惊扰陵寝,就已经杀了一批人,如此他们仗打得稀烂,皇帝极有可能再砍几颗人头。

  说到这些,众人更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难以言喻。

  “十三爷到!”

  外面的呼喊声,让院子内安静下来,所有人按品级各自站好,等待着朱景洪的到来。

  脚步声逐渐传来,身着甲胄的朱景洪出现在院门处,身后跟着四名武将。

  这四人分别是金陵都司王全义和孔金山,以及京营参将裘鸿和杨仁忠。

  走进院中,朱景洪步伐极慢,左右观察着一帮武官,然而这些人都低下了头。

  院子正房的台矶上,设了一张太师椅,朱景洪直接绕到了后边儿。

  按道理说,这时众人该行礼参拜,但朱景洪此刻并未落座,众人只能继续等着。

  转过身来,看着在场众人,朱景洪沉声道:“诸位……”

  众人凝神静听,神色越发恭顺。

  “这些天……往来征战,你们都辛苦了,坐吧!”

  一众将领身后,都放有凳子或椅子,所以朱景洪才让他们坐。

  在一众将领预想中,朱景洪来了要么是把他们骂一遍,要么是直接安排作战任务……

  谁能想到,朱景洪开口第一句,竟是理解众人的辛苦,还让大家伙儿坐下。

  虽是收买人心之举,但在场众人还是有些感动,至少这位比太子那帮人强多了。

  待众人落座后,朱景洪沉声道:“金陵都司,自太祖爷设立以来,历经战役数十上百,功勋卓著着不计其数……”

  “三百年来,你们的先辈奉皇命,弹压匪患剿除叛党,中间涌现了无数能人志士,封侯拜将光宗耀祖……”

  这次议事的目的,宣布作战方案倒在其次,关键是要提振军心,所以朱景洪才出言表扬。

  “六十多年前,胡虏大举犯我疆界,世祖爷提三尺剑讨平天下,领都司卫所之兵与敌血战,蒙古大汗兵败如山退逼千里,最终分崩离析……”

  在场将领的先祖,基本都追随朱审焯打过硬仗,这些话对他们确实有触动。

  众人脑中不由联想出,父祖随世祖皇帝征战沙场,气吞万里如虎的景象。

  见众人面露思索,朱景洪走下了台阶,目光如炬扫向众人,沉声道:“在尔等先祖征讨之下,伪帝逊位而自裁,神州大地归为一统……”

  “王师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竭诚欢迎,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走到院子中央,朱景洪语气放缓道:“先人功业在前,尔等本该效仿笃行,击寇杀敌以报皇恩……如今只因小败几场,就士气低落一蹶不振士,仿佛这金陵战场,对我们注定凶多吉少!”

  “当年威压天下的虎狼之师,难道竟成了待宰羔羊?”

  “伱们……羞不羞愧?”

  最后一句,直让众人羞愧难当。

  无论从军队荣誉,从国家实力,从武器装备,还是兵力对比,朝廷官军都完胜倭寇,而且某些方面还遥遥领先。

  可堂堂天朝之师,竟被一帮贼寇打崩了心态,说出去都是个笑话。

  想到这些,一众将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实在是太丢人了。

  他们几十岁的人来,却连十几岁的孩子眼界心胸都不如,岂不是白活了这么多年。

  相较于正感慨的都司众将,在场侍卫和两位京营参将,则再度刷新了对朱景洪的认知。

  这也导致,他们越来越看不透朱景洪,似乎近在咫尺又似遥不可及。

  行事莽撞是他,胸有韬略是他,张狂跋扈是他,爱护军民是他,胸无点墨是他,侃侃而谈也是他……

  众人心思各异之时,朱景洪已走到自己椅子前,正背着手看向众人。

  “我常听圣上教导,失败耻辱都不可怕,但要知耻而后勇……”

  “你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拧下倭寇脑袋,用他们的鲜血洗刷你们的耻辱!”

  “而不是哀鸿遍野,垂头丧气像个娘们儿!”

  说完这话,朱景洪走到椅子后方,看了一眼悬挂的地图,而后回过头来。

  只见朱景目光坚定,语气坚决道:“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三万对四千……优势在我!”

  最后四个字,朱景洪加重了语气,表明了他决战必胜的信心。

  回到椅子前坐下,朱景洪接过陆育新递来的茶杯,声音低沉道:“王都使,宣读军令吧!”

  被点名的王全义站了起来,手拿文书走到中间,面向众人朗声念道:“总督金陵剿倭帅令……”

  一众将领尽皆起身,按照排班躬身肃立,以表达对军令的尊重。

  “着高邮卫防御东北,着扬州卫防守东南,着镇江卫……”

  每一个卫所,都被分配了作战任务,一个新的包围圈已酝酿出来。

  这一次的作战计划,是由王全义几名武将制定,可行性和周密性都无可挑剔。

  在堂堂大势之下,将倭寇重新围困起来,可以说只是时间问题。

  站起身来来,朱景洪重新走下台阶,目光扫向现场每一个人。

  这些人已不在低头,而是敢于跟朱景洪对视,可见方才讲话还是有用的。

  停在院子中央,在一众将校环绕之中,朱景源表情严肃道:“诸位,剿灭倭寇,洗刷耻辱,以慰圣心……”

  “我军必胜!”

  (本章完)

第112章 决战

  三万对四千,在武器装备水平基本相同时,这确实是很大的优势。

  只需各部协同配合,挤压倭寇活动范围,称得上是轻而易举。

  从议事当天开始,定下的计划就开始执行,金陵诸卫可以说是齐头并进。

  刚开始包围圈比较大,各卫之间有一定间隔,倭寇有借此逃窜的可能。

  京营骑兵派上了用场,他们游走于各部之间,对想见缝插针的倭寇碰见就打,使得包围圈可以稳固收拢。

  一共三天时间,从方圆近百里的圈子,缩小到了二十里不到,这确实称得上是兵贵神速。

  这得益于各卫配合默契,为家族荣耀和当下权位,他们拼尽了一切手段计谋,他们真正做到了知耻而后勇。

  在这三天时间内,大的战斗基本没有,却也有四五百倭寇殒命,官军这边基本没有伤亡。

  而到了今天,倭寇已被围在茅山区域,兵力已折损至三千来人。

  决战的时刻,已然来临。

  当然了,按照朱景洪的意思,最好是能多围两天,等倭寇粮草消耗尽自会不战而溃。

  然而倭寇一方也不傻,他们不会傻傻待在山里,而是在僵持一天后决定行险一搏。

  所有倭寇都知道,兵败之后必死无疑,所以他们已经豁出命去。

  倭寇进行战前准备,自然瞒不过斥候的眼睛,消息很快传到朱景洪这里。

  “困兽之斗,不可小觑,你们立刻前往各卫,一定要把口袋给我扎紧!”军帐之内,朱景洪语气严肃。

  他所在的地方,距离倭寇被困的山坳,直线距离不过四五里,这已经是非常近的距离。

  此刻他的命令,是说给王全义和孔金山听,调度各卫配合还得他们来。

  这三天时间内,朱景洪带着他二人,就是游走在各卫之间,协调各卫密切配合。

  “是!”

  “去吧!”

  王全义二人出了军帐,随即分东西打马离去。

  他二人都表情凝重,只因今日之战绝不能败,否则他二人必将会被问罪。

  太子和朱景洪是皇帝儿子,有罪也不过是罚俸禁足,他们这些人可动辄砍头抄家。

  等王全义二人离开,朱景洪本人也没闲着,带着侍卫直奔前线。

  骑马赶路速度很快,二三里距离也就几分钟,朱景洪便来到了京营步军驻防处。

  这次来金陵有两名参将,骑兵是由裘鸿领兵,而步兵则是由杨仁忠率领。

  和裘鸿不同,杨仁忠是底层军户出身,而后考的武举出任为官,是一路尸山血海杀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