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色江南
自从石见藩发现了巨大的银矿之后,接二连三又发现了许多储藏丰富的金矿。
这些矿产对于倭寇有很高的开采难度,所以他们原来就算是知道有这些矿藏的存在,也是没有开采的技术。
现在大明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把这些金矿银矿通通给开采了出来,这就导致倭国许多权贵对此产生了极大的不甘心和贪念,甚至有一些倭寇大名藩主已经开始想办法试图从当中撕扯下一些利益。
这对于朱瀚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必须严格掌控倭国南朝的一切动向,防止他们与倭国北朝媾和,威胁大明王朝在倭国列岛上的利益。
毕竟,历史上的日本南北朝虽然彼此之间征战不休,但是倭国最终的结局却是南北谈和,恢复了统一的倭国,尊奉了唯一的天皇。
这就让朱瀚不得不加以小心,防止倭国南北朝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相互妥协。
“蓝大将军说的有道理,那我这就回去禀告藤原太妃和大王。”
小野太郎看到蓝玉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脸色,也就不自讨没趣,找了个借口,灰溜溜的走了。
随后蓝玉便按照朱瀚的要求,先在吉野城内建立了另外一座内城。
这座内城计划驻扎有五百名大明士兵,还有三千名高丽八旗兵。
如此一来,除了石见藩的上万名大明驻军,吉野城又有了将近四千名大明驻军。
两个地方的驻军足以控制倭国南朝的大权。
当然,在名义上来说,这是大明王朝看到藩属国面临着北面的敌人,派遣了驻军用来保护藩国的安全。
吉野城外,一片忙碌的景象。
“不准偷懒,谁敢偷懒就不给他饭吃!”
“天朝上国的将军在那边视察,谁要是敢偷懒就把他的手脚砍断!”
“今天做完这里的活!所有人晚上吃白米饭。”
一群头戴斗笠帽,手里拿着皮鞭的高丽八旗兵监工们正在呵斥着吉野城外工地上忙碌的倭国百姓。
作为朱瀚“蛮夷治理蛮夷”策略的实践,用高丽棒子来严密监控倭国鬼子,可谓是一举两得。
他们两个国家本来就有世仇,如此一来,也就不用担心他们相互包庇串通欺瞒大明军队了。
数百年来一直饱受倭寇袭扰的高丽棒子,如今面对倭国鬼子,因为有大明王朝的撑腰,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严苛和残暴,把这些倭国百姓们给治理的服服帖帖的。
倭国人丝毫不敢反抗,因为这些倭国百姓一旦敢反抗这些高丽八旗兵,那么面临他们的就将会是严酷的斩首、砍脚、鞭刑等一系列残酷的刑法。
利用这些高丽棒子,蓝玉在吉野城周围征召了大批的倭国百姓,在吉野城外修建了一座新型的堡垒。
这座堡垒采用全新的设计结构,外表像一个巨大的五角星,墙面上有许多突出的马面、棱角和垛口等。
“这是英王殿下下令修筑的新型堡垒,你们施工修建的时候,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不要擅作主张,一定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将来英王殿下可是要来这里视察的,谁要是出了半点差池,老子就把他的皮给剥下来!”
蓝玉看着面前初具规模的这座新型堡垒,对手下的高丽八旗兵监工们叮嘱道。
倭国的吉野城实在是小,几千名驻军在吉野城内太过于拥挤。
所以,蓝玉按照朱瀚的吩咐,在吉野城外另外修筑了这一座新型堡垒,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棱堡。
棱堡采用火枪火炮为主要的防御武器,哪怕仅有数百人也可以抵挡一只数万人大军的围攻,而且交战中也丝毫不会落于下风。
只要弹药和粮食充足,理论上棱堡就是无法攻破的。
所以吉野城外的这个棱堡一旦修成,那大明对吉野的影响就会永远维持下去,倭国心腹要害被大明牢牢把控。
修建吉野棱堡,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不过这对于蓝玉来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自从蓝玉上次率领大明军队击退的倭国北朝的军队,立刻就在吉野城有了至高无上的威望,征调一些人力毫无难度。
再加上,朱瀚对于倭国的这一次堡垒建设非常的重视,早已经给蓝玉下了命令,不要吝啬粮食和钱财,招募吉野当地的倭国百姓出人工,那是越多越好,工期是越短越好。
倭国的百姓生活可是穷困潦倒的很,大明军队一天一顿杂粮饭,再加一顿白米饭,就能够让这些倭国百姓死心塌地的卖力干活,再加上有高丽八旗兵的监工,这工程的质量更是没话说,用了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蓝玉就在吉野城下,建起了一座非常坚固的新型棱堡。
倭国的藤原妃和小天皇宽城也终于是回到了之前被赶出来的吉野。
经过吉野一战。倭国北朝的军力大受打击,近段时间内不敢向倭国南朝发动进攻,如此一来,就再也没有倭国人敢来打扰大明在石见开采银矿。
第320章皇家学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门纲目科属种!”
……
大明皇宫的一处角落里,朗朗的读书声从几间屋子里传了出来,朱瀚和朱元璋走在这些学堂的外面,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七五,你的这个新学堂招收的这些学生,可都是学得很带劲啊,不像咱见过的那些老儒生的学堂里面死气沉沉的,除了摇头晃脑啥也不会!”
朱元璋抚摸着刚刚留出来的胡须说道,作为一个皇帝,朱元璋现在非常在意自己的威严仪表,自然也就留起了象征着稳重的胡须。
“哥,你这话可实在是说到点子上了,咱这个新学堂里面教的东西,不仅新奇有用,而且学起来也有趣,不是那些老学究们可以比的。”朱瀚露出得意的笑容说道。
大明的新学堂里教授的新学,都是朱瀚通过系统签到获得的后世最为生动有趣的标准课程,大明的学生学起来自然会非常生动,也有学习的乐趣。
而且,这一所设立在大明皇宫内的学堂,也不是那种普通的学堂,而是冠以皇家名号的‘大明皇家学堂’。
这里面的所有学生,不是王公贵族的子弟,就是皇亲国戚的娃娃。
“叮当,叮当,叮。。。”
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大明皇家学堂的下课时间也到了。
几声铃声的结束,一群十多岁左右的半大孩子们,从学堂中欢欢喜喜的走了出来。
大明皇家学堂虽然建设在皇宫之内,但是地处皇宫偏僻的一角,而且有另外一个半开的小门,所以这些学生们下课之后不会经过皇宫,而是直接小门离开皇宫,各自放学回家。
老哥朱元璋和朱瀚今天没有太多的朝政事务需要处理,两个人便想要来这新学堂视察一番,看一看外甥李文忠和大侄子朱文正的学业情况。
看到一大批的孩子们放学出来。
老哥朱元璋便和朱瀚退到了旁边的一处房间之内。
“小桂子,你去把李文忠和朱文正带过来。”朱元璋对着一名贴身的小太监说道。
“遵旨陛下!”小桂子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很快,背着书包的朱文正和李文忠两个人就一起走了进来。
他们一见到朱瀚和朱元璋之后,立刻就是跪在地上磕头行礼。
不过,朱元璋笑着拜拜手说道,“免了,免了!”
朱文正和李文忠都是十多岁的年纪,按照本来的历史,大明不会这么快建立,他们还有许多的时间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成为大明王朝开国的元勋功臣。
但是,如今因为有朱瀚的存在,大明王朝的开国比历史上提前了十多年,所以也就没有了李文忠和朱文正这两个小辈发挥军事才能的机会。
如今的朱文正和李文忠都是大明皇家学堂的优秀学生,一边学习着物理化,一边学习着传统的经史。
“咱问你们两个,今天在学堂里学了些啥呀?”朱元璋看着这一个外甥和一个大侄子笑嘻嘻的说道。
自从登基成为大明皇帝之后,老哥朱元璋却没有改变重视家人的态度,特别是对朱文正李文忠这两个小辈,更是心中充满了爱护有加。
第141章 大明义务教育,打倒衍圣公孔家【新的一月,求月票!!!】
“舅舅,我今天受到了先生的表扬,他说我在化学这门课上,特别的有天赋呢!”李文忠得意的扬着小脸说道。
“哈哈,好啊!”朱元璋笑着说的。
“先生说你化学有天赋,那你在化学上,到底是怎么个有天赋法?”朱瀚笑着立刻问道。
大明皇家学堂的化学老师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大名鼎鼎的万户陶广义。
作为华夏历史上飞天科技的第一人,万户陶广义,如今已经被朱瀚给影响成了一个物理化学生物全面发展的大科学家。
万户陶广义帮助大明军队改良了火器火药,还搞出了热气球,不久之前,又做出了万户罐头,让大明百姓们保存食物有了一个绝佳的新方法。
对于万户陶广义来说,他可谓是名义双收,已经是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太学教授。
所以这么厉害的一个万户陶广义能够开口夸赞李文忠是一个化学方面的天赋人才,那李文忠这小子肯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朱瀚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大外甥竟然还是一个能够获得陶广义肯定的化学天才。
朱瀚自然就要好好问一问,他是如何获得陶广义的欣赏的。
李文忠就得意洋洋地表示自己刚才在化学课的实验上改进了一个火药的配方,正是这个东西让李文忠获得了陶广义的肯定。
“不错不错,大明以后的军队可都是要用火枪火炮打天下的,你这一身的本事可以为大明造出来更加厉害的火器。”朱瀚笑着勉励李文忠说道。
“小舅舅放心,我一定好好努力学本事。”李文忠说道。
这时候一旁的朱文正也是不甘示弱的大声说道,“我今天也得到了陶先生的表扬!”
“文正,你说说先生是怎么表扬你的?”朱瀚看着朱文正笑道。
“今天的物理课上先生给我们布置了作业,我是第一个解答出来的!”朱文正也是一脸骄傲的说道。
“先生给你们布置的是什么作业?”朱瀚继续问道。
万户陶广义是大明现在领军的技带路人,物理、化学这些课程都需要由他来亲自传授。
毕竟,朱文正李文忠这些大明皇亲国戚子弟们的课程马虎不得。
“先生给我们布置的作业是根据太阳的影子测算着大地的长度。”朱文正一脸骄傲的说道。
“什么?大地的长度?天地之大,应该是没有边没有沿的,怎么可能测算出大地的长度?”老哥朱元璋是一脸的震惊。
“哈哈,哥,这个你可错了啊,文正说的没有错,大地可是能够测出来它的长度的。”朱瀚对老哥解释道。
万户陶广义几乎天天都围绕在朱瀚的身旁,自然而然也就接受了天圆地圆一说,把原来的天圆地方给摒弃掉了。
按照朱瀚提供的天地之说,这大地就是一个球,既然是一个球,自然就是有一个周长和直径的。
朱元璋觉得,这是一个颠覆认知的理论,所以他立刻就向朱文正问道,“大侄子,你快告诉咱,这大地的长度是多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叔,我算出了这大地的长度是八万里!”
朱文正随后又在怀中掏出了一叠草纸,上面写着他根据太阳的影子的推算过程。
也就是根据三角函数,可以推算出来的地球与太阳的夹角,最后就是地球的周长。
如此一来,朱元璋对这个大地长度是八万里的概念,立刻就是有了清楚的认知。
“好啊!了不得了,咱老朱家出了一个经天纬地的大学究了。”朱元璋非常的高兴。
朱文正和李文忠如今都才不过十多岁,比太子朱标刚好大了十岁的年纪。
等到太子朱标继承皇位之后,他们也就会成为大明王朝的股肱之臣,进而辅佐朱标治理大明天下。
朱元璋又是一番考校他们两个人的其他功课。
朱文正和李文中的天资都是比较聪慧的,而且读书刻苦用功,一番考较下来,让老哥朱元璋非常的满意。
朱元璋高兴之下,赏了他们俩每人一小把金瓜子。
“这是你们英王叔,刚刚从倭国弄来的黄金,以后你们好好表现,也替大明去开拓更多的土地,开拓更多的金银。”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儒家新学带来的好处,像是朱文正李文忠这么小的孩子,简单一番学习后,就已经能够拥有厉害的才能。
若是再假以时日培养,等李文忠他们长到二十多岁的时候,肯定一个个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材。
“哥,你觉得这俩孩子怎么样?”
朱瀚看着两个慢慢走远的孩子背影说道。
“都是咱老朱家的孩子,那还能差得了?”老哥朱元璋抚摸着胡须笑呵呵的说道。
“那大明可就指望他们这些栋梁之材了!”朱瀚继续道。
“的确是栋梁之材啊!大明的未来就是指望文正、文忠他们这些孩子了。”朱元璋一脸认真的说道。
“哥,你有这想法,那可就太好了,这仅仅是两个孩子,若是大明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够像他们两个一样学到这些儒家新学,那咱们大明将来是何等的强盛?”朱瀚笑着说道。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朱元璋如何能够不明白朱瀚的心思。
“七五啊,咱知道你肯定要说是那个什么义务教育的事情是吧?”老哥朱元璋问道。
“没错,我想说的就是那件事。”
对于在大明推广义务教育这个事情,朱瀚已经是经过深思熟虑多次了,不过这件事情需要耗费巨大,不仅仅是一个应天府的事。
朱瀚想要把它推广到整个大明疆域之内,一共是十几个省份,上千个州县。
且不说需要多少的教师和官员去办这个事情。
上一篇: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下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