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色江南
谁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就会得到更多。
而百姓看到‘头羊’赚的盆满钵满,他们自然动心,也会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去做一些生意。
朱瀚把他的想法告诉朱元璋,朱元璋听得是若有所思,朱瀚继续道:“而且地方企业做的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能不赚钱?”
“有第一个人做,就会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乃至更多的人都参与其中,等到全民都开始学着做生意,那时才会是我们征服世界的时候,到时候不用我们去引领百姓,百姓自己就会做!人口、土地、商业、向外扩张……都会存在。”
“等等,你先等等。”
朱元璋抱着脑袋,他被朱瀚说的话给吓住了,全部的老百姓都去做生意,哪有这么多生意做?
不过,听起来好像很有意思的样子。
朱元璋看着朱瀚:“七五,你说的这些,咱这辈子能看到吗?”
“当然能看到!”
后世也是这么做的,不少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地方的支柱企业,所以朱瀚对此了解不少。
至于朱元璋的身体……朱瀚一点都不担心,老朱作为历史上少有的肝帝,都能够活很多年,现在的情况可是比当年好多了,不听话的武将都被赶出去到海外当祸害去了,也没有让朱元璋烦心的事情,他岂不得比以前活更久?
听到朱瀚这么说,朱元璋有了兴趣:“七五,你给咱详细说说。”
“行。”
朱瀚并没有说太多,只是用现实来举例子:“比如,应天府需要织布坊,但他们没有那么多钱,可以找商人合作,按照投资比例进行股权划分……或者说,地方上必须占据绝对的控股权,钱可以没有,但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比如应天府本地的织布坊,可以少收税,外来的织布坊还是按照原计划交税……这么一来差距就出来了……”
在向朱元璋说明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速方式后,朱瀚也对朱元璋说道:“这样做会有一定的弊端,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想要直接做到完美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我们只能在后续再做补充,哥,这就是我的建议,盐、铁、糖这些生意必须是朝堂的公司掌控,接受朝堂的政令,其他生意安全可以交给地方,这样做可以活跃地方经济,促进他们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找出最适合大明的人才,一举两得!”
“嗯,你这么说……倒是有点意思。”
朱元璋挠挠头,对朱瀚道:“人选的话,你觉得韦成波和孟端怎么样?这两个人才是你发现的,咱现在把他们俩交给你。”
“这俩人一个激进,一个老道,尿不到一个壶里。”
朱瀚不觉得把韦成波和孟端捏到一起是好事,韦成波处事激进,讲法无禁止即自由,做事比较容易剑走偏锋,孟端是老家伙了,做事四平八稳,就算想找他问题都不好找,说难听点,这老家伙就是个老兵油子。
他们两个在一起,吵架的时间得比他们两个合作的时间多。
不过,朱瀚并没有驳朱元璋的话,而是对他说道:“哥,我们可以让他们两个主政一方,韦成波去两广,孟端调任齐鲁,齐鲁是北方的出海口,有优良港口,两广地区在南方,外出的商船基本上都在那儿,双方各有优势,我们可以让他们两人都去试试,看看能做到什么样子。”
“嗯,这个办法不错。”
朱元璋一拍大腿,满意的说道:“就这么办!”
地方发展的事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远征大军的问题:“还有远征大军的事,我们已经派出大军二十万,现在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各地都在和当地人打仗,要么就是怀柔的政策让他们屈服于大明,但发展始终都是问题,这怎么办?”
“好办!”
朱瀚笑了起来,笑的很阴险:“咱们国内,不是有很多贪官污吏吗?把他们派出去,大明不允许有这些蛀虫的存在,但他们都是饱读诗书,并且有做官经验的人,带领一群蛮子去发展地方也是不错的,最起码让外面打仗的军队不至于饿肚子……同时许诺好处,让他们带领那些地方发展起来,《警示录》是对他们做错事的惩罚,我们也可以做一部《忏悔录》,有把地区发展的不错的官员,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么好的机会,我想很多人都想抓住,他们完成了目标,我们可以给他们回到老家养老的机会,如果不行,干脆就让他们在外面的蛮荒之地终老吧。”
“哈哈哈哈,七五啊七五,你这个主意,真阴损……不过咱喜欢。”
朱元璋开心的拍大腿,然后大手一挥:“好,咱就这么干!那群蛀虫就得榨干他们的所有油水!”
朱元璋手放在桌子上有规律的敲击着,看到朱元璋这副姿态,朱瀚也知道他在思考,坐在一旁喝茶也没有打扰他:“这个主意不错,咱就这么干,哈哈……不出三年,外面就能发展起来。”
“三年?哥……时间有点长,最多一年,他们就要完成这些任务。”
朱瀚伸出一根手指,“咱们打下来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四季如春,一年四季都可以种粮食,如果一年的时间他们还不能满足军队的需求,他们也就没有回来的必要了。”
“行,就一年。”
朱元璋十分爽快的答应了朱瀚,他愿意无条件的相信朱瀚。
说完国家大事,剩下的就是私事了,看着朱瀚,朱元璋说道:“那两个异邦女子都怀孕了?”
朱瀚点点头:“嗯。”
“唉,你说你……那异邦女人有啥好,咱老朱家以后怎么容得下她们?”
朱元璋也很头疼,老朱家世世代代的族谱里,也没有像朱瀚这般的人啊,以后把朱瀚写进族谱,总不能把那两个异邦女子也写进去吧?怎么都觉得膈应。
朱瀚却不满了:“哥,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咱这叫为国争光,咱不仅能把他们的国家打垮,也能把他们的女人征服,咱是为大明争光好吧?大哥……要不我回头给你找两个,让你带到宫里去试试?别有一番滋味啊。”
“咳咳……”
朱元璋被朱瀚说的脸通红,狠狠地瞪了一眼朱瀚,责怪他口无遮拦,但随即却有些不好意思:“咱、咱宫里有。”
“呦?可以啊哥!”
朱瀚哈哈笑着,对朱元璋说道:“那咱哥俩一起为国争光!”
朱元璋的脸皮没有朱瀚厚,他听到朱瀚的话有些不好意思:“去去去,这算哪门子的为国争光?还有个事差点忘了,蓝玉这小子被咱敲打了一顿,这小子取得点成绩就翘尾巴,当初你把他送出去真是对的,如果把他放在国内,他不知道得捅多大的篓子呢。”
朱瀚点点头:“蓝玉那小子……他就不能回来,性子急,又小心眼,被人一激将他就上头,这小子……得找个人好好看着他才行。”
“这话说的不差,但能看住他的,也只有你了。”
朱元璋顿了一下,然后对朱瀚说道:“你以后不是想去殷州吗?让他跟着你过去吧,跟着你他还能收起尾巴。”
“行。”
朱瀚点头答应,随后对朱元璋道:“没事了吧?没事回去吃饭成吗?想嫂子做的饭了。”
“早就等着你呢。”
朱元璋拉着朱瀚向外走,“你嫂子知道那俩异邦女子怀孕后,可是抱怨你了好久,说你这么大人了还毛毛躁躁,当时她差点就去找你了,嘿嘿……到时候少不了听你嫂子唠叨。”
“长嫂如母,我听着就是。”
朱瀚笑着回应,然后和朱元璋朝着马秀英住的坤宁宫走。
吃饭的时候,听着马秀英的唠叨,还有旁边朱元璋帮忙打掩护然后一起被唠叨……朱瀚感到无比温馨。
只是……马秀英的身体,一定要照顾好。
朱瀚可是记得,马秀英去世的很早。
蓝玉从应天府离开的时候,朱瀚还没有回来,这让蓝玉感到非常的遗憾。
本来想着,自己见到朱瀚后请罪,向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以后绝不再犯……蓝玉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是小心眼,别人对他有丝毫不尊敬,他就会想方设法的报复回去,可如果你对他有恩,他就会时刻记着,并且十倍奉还。
况且,朱瀚对蓝玉不光是有恩,而且还有提携之情。
当初他带兵出去,其实有很多比他资历更深的武将更有资格带兵出征,可朱瀚却力排众议,选择了蓝玉,听说还有很多武将对朱瀚有了些许的不满。
正是朱瀚的力排众议,才让蓝玉有了带兵打仗的机会,所以蓝玉也一直记着朱瀚的恩情。
现在呢?
活还没干好,就做错了事,换句话说……蓝玉现在是戴罪之身,他非但没有用实际行动回报朱瀚对他的信任,反而惹了一大堆的麻烦,这让心高气傲的蓝玉哪里人得了,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向朱瀚道歉,可是却没有等到朱瀚回来,他只能把这份情藏在心中,等着与王保保的战斗过后,打了胜仗再和朱瀚说。
来到东印度,是因为这里是最前线了。
其实,从陆上进攻东罗马是更好的选择,但朱元璋并没有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朱元璋要练兵,尤其是水师。
在陆上,大明军队可以横扫一切,可水师的战力并不是很强,而且从陆军转成水军,将士们在作战方式和作战技法上,都还有一定的差别。
朱瀚告诉过朱元璋,未来的战争,虽然最终都要在陆地上解决,但海上的战争才是最重要的,大明需要一支无敌于天下的海军,去争夺未来的世界。
第296章 蓝玉的成才之路
朱元璋对朱瀚是百分百信任的,所以他把这场战争的发起点放在了海上,他告诉蓝玉,打王保保,不必在意会打多久,但一定要打的漂亮,赢的彻底,决不能让王保保再当漏网之鱼。
所以,蓝玉赶到东印度的时候,他是带着朱元璋的命令,怀着敬畏与谨慎来的。
蓝玉接到的命令是消灭王保保,可王保保和印度,中间还隔着很大一片地方,蓝玉想收拾王保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倒是在印度的陈友谅,可以顺带着一起消灭……也算是大战前的一个小小开胃菜吧。
蓝玉想要一战功成,他就必须要想的多,想得远。
所以来到以后,蓝玉并没有急着去发动进攻,甚至连陈友谅都被蓝玉扔到一边,而是放平心态,克制自己急切立功的心理,在军营中把手底下能用兵马的情况摸清楚。
这里驻扎的兵马,算是大明外谴兵马中最多的地方,这里是朱瀚规划的重要战略点,也同样是因为这里是大明进攻西方的桥头堡,这里必然要当成重中之重。
当然,也有东印度公司的原因在里面。
这块土地距离大明不远也不近,只是中间有一座大山阻挠,无论是海路还是陆路,都必须绕远路,这片土地是天然的良田,也有非常优质的港口,将其打造成一个战略要地再合适不过,故而朱瀚非常看重这块地,并且提出要求,让他们务必把这里经营好。
无论是在这里的驻军,还是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全都按照朱瀚的要求去做。
王保保现在在罗马,中间隔着波斯王国和奥斯曼帝国、伊尔汗汗国……其中最强大的是奥斯曼帝国,波斯王国已经分裂成好几个小国家,伊尔汗汗国同样是内忧外患。
想要从海上走,这三个国家是避免不了的。
还好,印度的人比较听话,他们见到大明军队使用的火器后,就把大明的军队当成神明。
蓝玉也很是不解,这里的人为什么那么相信所谓的神明,虽然大明也说什么老天爷之类的,但也不至于这么狂热。
不过,蓝玉并没有参与毁灭土著信仰的事情中,因为朱瀚之前就提醒过他们,当地人愿意信什么就信什么,所有人都不要参与,只是把孔氏的儒学传过去,谁愿意读谁就读,不愿意读就继续去信奉他们的教。
反正有一大批土著,是注定要被淘汰的,朱瀚可不会去细致的规定要死的人是谁,反正能把一部分人同化过来就足够了,就算同化不过来……那也没啥,现在的大明人口已近超过两亿,用个几十年,生下来三代孩子,全世界不得到处都是大明人?
别的不说,就说对土地的热爱,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得上大明。
蓝玉用了七天的时间,把手底下的兵马情况摸了个差不多……不得不说,在海外的情况比国内的麻烦多了。
虽然有八万兵马,但这些兵马蓝玉并不能完全动用,因为还有不少兵马还在继续西进,还有的兵马在已经控制的区域驻守,那儿也并不平静,得需要更多的军士来维护治安。
所以,蓝玉能动用的兵马,不过五万之数。
有火炮之利,还有火铳之威,蓝玉有信心和王保保斗一斗……不止是和王保保,在去和王保保正面硬刚之前,他还要先把波斯、奥斯曼和伊尔汗王国。
这么多敌人,只能动五万兵马,蓝玉觉得不是那么的保险。
再继续向国内申请调兵?
也不是不行,但运送物资消耗的钱粮太大,而且要时刻规避海上的风浪,万一出了差池,会很容易导致物资的运送不能及时运达。
从大明调兵,成本太高,而且这么打……蓝玉不喜欢。
自己作为被朱元璋亲自点将的主帅,蓝玉更想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遇到什么事就去找朱元璋和朱瀚寻求帮助,那还要他这个主帅干什么?
既然军士不够,那就想办法再增加一些数量。
蓝玉把目光盯在了东印度公司上。
东印度公司属于商行不假,但这是有着官方背景的公司,而且无数商人都购买了公司里的股份,他们在行商的时候,也有着自己的商贸护卫团。
比如,周氏商行,他们的商船上就配备了火炮,而且有些商船比大明的战船都要好……但是蓝玉也清楚,他们之所以能拥有这些超级商船,是因为朱瀚的缘故,所以他觉得自己这是在为老朱家办事,周氏商行理应支持。
为了自己的计划,蓝玉是做足了准备。
他喊来了周氏商行在东印度公司的负责人,开口就是借炮。
蓝玉要把他们家商船上的炮全都拆下来,当做战备物资用。
周氏商行的负责人,是也是周家直系中的一位,叫周胜,他听到蓝玉的话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不不不,蓝将军这样是不行的,我们商船上的炮,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准备的,如果把炮都拆下来,以后我们商船就不用在海上行走了,你不知道啊蓝将军,那些海盗都不是人,他们都是疯子……对金钱充满贪欲的疯子,为了抢到大明商船上的生意,他们连死都不在乎……我们行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遇到过这么难缠的对手。”
“蓝将军,不是我们不帮你,而是……我们真不能帮,现在我们家所有的钱都压在了海上贸易上,经不起任何闪失。”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不管周胜有没有说实话,但其中必然有三分是真的。
其实,还有另外一点拒绝的要求周胜没有说,蓝玉是大明官府的人,他手眼通天,把炮借走了不还怎么办?这些炮都是真金实银买回来的,如果被蓝玉借走后不给了,那就是天大的损失。
蓝玉听到后,却显得胸有成竹:“我今天喊你过来,不仅是为了要你们的炮去打仗……你们船上的炮,整天风吹日晒的,船上的海浪又大,不少炮都生锈了,如果不是从国内运到这儿时间太长,我才不会用你们的炮。”
说这些的时候,蓝玉还是一副嫌弃的样子,让周胜看到后觉得分外无语。
你既然这么嫌弃,那你不借啊!
在这里说这些干啥?
“周胜,你不要觉得,我是白借你的炮,我要告诉你,这次我的计划,可以保你们的商船三年内无忧!”
蓝玉伸出三根手指,骄傲的对周胜道:“至于三年后……三年后的航线上,将再无海盗!”
周胜没有说话,用沉默表示他不相信。
如果现在坐在周胜面前的是朱瀚,他答应都不带犹豫的,或者说是徐达、常遇春,又或者是最早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冯胜、汤和、赵庸,周胜稍稍犹豫后也会答应。
但蓝玉……不行。
倒不是不相信他,而是蓝玉名声不显,说的话又像是在吹大话一样。
还三年之内海盗不敢找麻烦,这怎么可能?
那些海盗一个个都是要钱不要命,蓝玉他能让海盗不找麻烦?
完全就是在吹牛。
周胜不相信,但蓝玉随即拿出他手书的政令让周胜看:“你看看这个,再回答我的问题。”
什么?
上一篇: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下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