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102章

作者:风霜半纸

  即便蓟辽总兵戚继光被调到广东去,辽东总兵李成梁的位置都没有动过,可见这个家伙多么善于经营……

  PS:躁动!继续躁动!月票!月票!!

第139章 户部官员以集体辞职来要挟皇帝!陈

  寒和曹正淳即将回朝!

  辽东的李家本来是要策应山西晋商们的行动。

  当时晋商总会给辽东的李家发出了一封信。

  说是这一次山西晋商受到了巨大威胁,需要辽东李家出点力气。

  辽东李家一向与山西这边的晋商眉来眼去,不外乎是走私买卖。

  首先辽东李家那边掌握着大量的人参、鹿茸、貂皮,如果由他们亲自去贩卖,不仅违背朝廷,不允许官员经商的律法,他们自己也很难将如此大量的人参、鹿茸、貂皮贩卖到全天下去,所以只能借助晋商的人手。

  一来二去的,中间当然会有许多的利益往,来互相帮忙的事也时常发生。

  就比如一旦晋商那边遇到了问题,辽东李家就借着女真人入侵的借口,向朝廷要军饷。

  这种情况下,与山西晋商勾结的户部一定会说,户部府库空了,没那么多钱,要筹集钱财的话需要向天下商人借。

  那谁最有钱?

  两个地方——山西的商人和东南的商人。

  这两边的商人,其实都是利益互相关联。

  这就倒逼着朝廷,必须要向这两边的商人妥协。

  妥协的办法是什么?

  比如释放晋商这一边犯了罪的官员;

  又或者给晋商一定的向北贩卖货物的优惠条件。

  不仅是优免税收,更是允许他们夹带一些明令禁止向北贩卖的东西。

  又或者让晋商在盐业这块得到更多的份额。

  为了抵御辽东女真人的入侵,朝廷只能退步。

  勾结瓦剌、鞑靼从张家口进来,也是一个道理。

  不同的可能就是换成宣大总督向朝廷要军饷。

  这种互相联动的方法,他们屡屡得逞,可以说所向无敌。

  而这一次辽东李成梁之所以狮子大开口,一张口就要一百二十万两的军饷,就是为了策应山西的晋商。

  因为他知道朝廷要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

  朝廷每年结余能够有个百八十万两白银就算不错。

  其中还有一大部分要进入到皇帝个人账户里。

  那要拿出来就更加困难,就只能向天下有钱人伸手。

  一旦向有钱人伸手了,那么条件就是,东南那边的浙直总督陈寒要召回来,要不然东南的商人不肯出钱。

  山西那边曹正淳一定要被召回来,要不然山西那边的商人不肯出钱。

  这样他们的目的就会达成。

  只是李成梁做梦都没想到,还没等到他策应山西的晋商,晋商们已经被曹正淳给灭了口。

  而东南那边陈寒经过了三个月,从数省收刮来的白银虽没有晋商那么多,那也达到了四五亿之多。

  从这就可看出,东南即便是靠着海走私,也没有山西的晋商们有钱。

  因为晋商们发家要比东南的买卖人要久。

  而且东南的商人主要是靠走私来赚取大量的利润。

  可是晋商们靠的却是太祖朱元璋搞出来的开中法,为朝廷九边重镇提供粮草,做的是皇家买卖。

  所以为何后世对晋商的痛恨,要比东南的走私商人厉害。

  就因为东南的走私商人,他们虽然走私,但错在明廷故步自封,错失大海的商机,才成就了他们。

  但山西的晋商们,那完全是靠着朝廷的政策起家的。

  那是明廷给的政策倾斜,相当于把钱送到他们口袋里面,让他们发家的。

  可反过头来,他们却把明廷出卖得最惨。

  故而被称作汉奸。

  而东南那边的商人可恶是可恶,恶劣程度却没山西晋商高。

  陈寒这边也开始收网,他杀的官员更多,杀的家族更多,基本上把东南稍微冒头的家族都给灭掉。

  而且东南占地更多更广,影响力也更加巨大。

  通过陈寒在东南数省的行动,以及曹正淳在山西的行动,基本上扫清了改革变法之前的最大障碍。

  于是乎当辽东李成梁那边后知后觉,还敢向朝廷要军饷的时候,听到东南和山西那边已经结束的消息之时,他已经后悔莫及吓得六神无主。

  而最让他措手不及的是,朝廷接到辽东那边催促军饷的奏章之后,户部那边的官员紧急启动起来。

  这些官员很聪明,直接就全体以筹不到军饷为由辞职。

  意思是说:你皇帝陛下看着办吧,没有我们,那你就吃带毛的猪肉去吧。

  这种方法他们也是屡试不爽。

  要挟,这就是要挟。

  以集体辞官,让一个部门瘫痪为由来要挟朝廷。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陈寒这边已经收尾。

  他在朝廷官员面前立下的军令传,是要半年之内荡平倭寇海盗的袭扰,可是他仅仅用了三个半月,就已经完成。

  那些没有被杀的商人哭爹喊娘,亲自写了一封万民书给朝廷,说浙直总督陈寒大人精忠报国,已经将倭寇给荡平。

  因为他们知道陈寒要再不走,打完了那些大老虎,那接下来的小苍蝇,也就是他们,也会被陈寒给拍死。

  陈寒没有绝了东南商人的根,是因为这些商人走私是走私,但以后还用得着他们。

  毕竟他们是第一批下海闯荡的人,对海洋比较了解。

  所以他给曹正淳的命令是将晋商荡平,收刮掉所有钱财。

  而在东南,他只是把为恶的那些士绅集团摧毁,剩下的他倒没有赶尽杀绝。

  当陈寒押送着五六亿白银,浩浩荡荡回朝之时,曹正淳也在回朝廷的路上。

  而在这个过程中就赶上户部官员集体辞职威胁万历帝。

  万历帝可是陈寒的傀儡,两个人思维是相通的。

  所以陈寒对他们露出了冷笑。

  怪就怪这些人探听消息的本事还是弱一点。

  怪就怪在当今的通信条件实在有限。

  朝廷官员还在想着如何策应东南和山西,却不知道山西和东南的行动已经结束。

  这中间五六天的时间差,就足够害死这些自以为是的官员。

  户部尚书也是山西蒲州人,和张四维那是老乡。

  他听说大同府晋商全被扫空之后很是焦急,想着如何阻挠。

  于是在辽东那边传来急报后,他直接就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在乾清宫大广场开朝会之时,对万历帝说了一番话。

  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老臣年迈衰老,已无力承担户部重责,如今户部府库已空,辽东所需一百二十万两的军饷,实在难以筹集。

  臣深感失职,故请求陛下放臣归隐家乡。

  接着户部的各司堂官,更是纷纷联名上奏。

  说户部没有能力筹集这么多的军饷,要集体辞职。

  整个户部上百号人,齐刷刷跪倒在了广场上,那场面很是浩大。

  在场不少官员看到后都露出了冷笑。

  那意思是说:你皇帝陛下有能耐,就光靠陈寒和曹正淳这两个人吧,就不要靠我们。

  张居正看在眼里也很无奈。

  心里面多多少少有点责被皇帝和陈寒他们操之过急了……

  PS:再次五章爆发!!不负诸位读者老爷!!

第140章 拉着二十亿两白银到午门打脸文官!

  !

  坐着回京师的马车上,李如松看着对面百无聊赖看车窗外风景的陈寒颇有一些不好意思。

  他已经得知自己的父亲在辽东,居然敢向朝廷开口要一百二十万两白银的军饷。

  虽说他没有具体执掌辽东军务,但是从小在辽东长大的他,怎能不知道,这么多军饷辽东消耗的完吗?

  其实消耗不完。

  而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故意为难朝廷而已。

  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因为东南和山西同时受到朝廷的重压,为了策应这两个地方,自己的父亲居然堂而皇之的狮子大张口。

  如果是之前,他也不会觉得父亲这么做是错的。

  毕竟官场为官,不能意气用事,还是得讲究一些策略,还是得讲究人脉关系,这样才能够保住辽东李家的地位。

  但现在他却不这么认为。

  他知道陈寒这位雄才大略之主,绝不会如此妥协。

  而且做的事情也令他颇为佩服,为民做主、惩治贪官、惩治奸商,哪一件做得不是酣畅淋漓。

  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如是。

  而父亲这么做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所以他张了几次嘴,终于还是说道:“缇帅,我为家父的无知,感到抱歉。”

  陈寒斜过头撇了他一下,“你能做得了你父亲的主吗?”

  李如松摇摇头。

  “那你为何要替他道歉?”

  “可我父亲他……”

  陈寒摇头,“这不关伱的事,你跟在我身边做了这么多事,表现还不错,有勇有谋,

  最主要是心中分得清大义和亲情,这就够了。

  至于朝廷与你父亲的事,你暂时不要插手。”

  李如松听到陈寒这么说,也不好再说下去。

  而他不知道的是,陈寒嘴上说叫他不要插手他父亲李成梁与朝廷的事。

  但如果仔细想想,陈寒一向喜欢美女,但为何这一路上却让他作陪?

  其中还是有深意的。

  ……

  用了十来天时间,陈寒他们终于到达了京师附近。

  永定门外。

  还是那片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