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烟十叁
大俞太子俞风蟒袍披身,端坐龙椅之上。
殿中,好一些老臣纷纷站出来,老泪纵横,声泪俱下,还是因为俞风放弃乌关以外大片国土,将百姓迁进关的那件事。
“太子殿下,祖宗留下来的疆土,怎可说弃就弃,我们大俞这几年本来就发展不顺,如今连关外肥沃土地都拱手放弃了,吾等死后,如何见列祖列宗啊?”
“俞太子,还请您收回成命吧,即便晋国来攻,我们派兵反击就是了,况且晋国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攻打我大俞?殿下何至于如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殿下,如果晋国真的来攻,末将请战,末将宁愿战死在沙场上,也不愿意看着我大俞这么窝囊,还请殿下收回成命,让百姓们返回关外!”
“这该不会又是大夏太子爷叶洵的主意,他当初可是一把火......唉......怎可如此轻易相信他的话......”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文武百官纷纷上前请命,大有一副俞风若是不答应,他们就撞死在朝堂的架势。
俞风望着殿中众人,波澜不惊,静静的看着他们表演。
这些老臣就是这样,认死理,根本就不懂得变通。
俞风真是懒得跟他们对线。
与此同时。
大俞宰相薛居面淡如水,站起出来,转身看向殿中文武官吏,缓缓道:“诸位大人,这件事确实跟洵太子有关,殿下也曾跟本相商议过此事,本相的意见跟殿下是一致的,同意放弃关外国土,让百姓迁回关内。”
此话落地,殿中哗然一片。
文武百官没想到一向以刚正不阿,正气凛然,分土必争的宰相薛居正,竟然也主张放弃如此之多的国土。
三朝老臣,侍中邢右一脸惊叹的望着“薛丞相,你......你怎么也如此胡闹......”
“晋军未来,我们只是从大夏洵太子那里听到消息,就如此迫不及待丢弃关外无数城镇与良田,让百姓迁到关内,如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宛如惊弓之鸟一般。”
“你知道百姓们是怎么议论朝廷的吗?”
邢右说着,眉头深锁,面色铁青。
侍中邢右乃是典型的保守派老臣,他足够清廉,对俞风也足够支持,但有些时候,认死理的厉害,能为玉碎不为瓦全。
薛居正看着邢右,眼眸淡漠,沉吟道:“百姓有意见无妨,我们抚恤民心便是了,但朝廷明知道无法抵御晋国铁骑,却依旧应战,这才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
“邢大人,你知道我大俞现有兵甲几何吗?你知道这些兵甲中,有多少是连一次战场都没上过的新兵吗?你知道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抵御晋国的冲击吗?”
“难道,等晋军真的杀到西疆,将我大俞西疆军民屠杀干净,你才觉得应该将百姓迁到关内吗?”
邢右眼眸低垂,继续道:“证据,薛相有证据吗?难道现在我们只是听到风吹草动,还是从大夏传来的有关晋国的风吹草动,就要做出如此剧烈的反应吗?”
“我们是一个国家,拥有数万万子民的国家,如此之大的国策,怎可儿戏?晋国怎么可能连理由都没有,就这么无脑攻打我大俞?”
此话落地。
文武百官纷纷附和,站边邢右。
他们都感觉俞风在没有确凿情报下,如此大动干戈的放弃关外城镇和土地,大肆迁民,实乃杯弓蛇影,有失大国风范。
最关键的是,叶洵支援了二十几万大军,竟只守着乌关寸步不出,这令好一些官吏十分愤怒,觉得叶洵不是真心实意支援大俞。
俞风扫视殿中百官,眉梢微蹙。
这种情况他早有预料,但他确实无法解释。
难道解释说,因为叶洵三番五次戏耍晋皇,导致晋皇勃然大怒,雷霆大发,打不到大夏,而打大俞泄愤?
若是这么说,这些老臣更炸窝了,非要让他跟大夏断交不可。
再者说,这事哪里会有这么简单,等晋军杀来再撤?那还来得及吗?
俞风正想着如何跟百官解释。
与此同时。
一骑快马向大殿狂奔而来,“乌关急报,晋国小兵仙柴英耀率五万精骑,带着屠杀令,已奔袭至席西疆地区,沿途烧毁城镇无数,由于军民撤退的及时,并未造成伤亡。”
此话落地,满朝骇然。
俞风更是激动的站了起来,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他就知道叶洵绝不会骗他。
晋国小兵仙柴英耀!
五万精骑!
屠杀令!
邢右和一众官吏,只觉老脸一红,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他们真是没有想到,晋军还真来了,还来的这么快,而且是带着屠杀令而来。
这么说,晋皇是一点情面都没给他们大俞留。
若不是俞太子几个月前就筹备此事,在三个月内,严令关外军民务必撤入关内。
关外军民必将受到大肆屠杀,其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此时,邢右和一众官吏,也惊叹于洵太子的神机妙算,他怎么就能知道,晋国会奔袭他们大俞呢?
最近一点时间,大俞和晋国相安无事,晋皇根本就没有理由这么干啊?
薛居正扫视众人,沉吟道:“邢大人,诸位大人,这次你们总该相信了吧?五万晋军精骑,还是由小兵仙柴英耀带令,还是带着屠杀令而来,这次你们对晋皇还抱有其他幻想吗?”
“如今已是烽火狼烟,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想要坐收渔翁之利,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洵太子派一支神机营和二十万乾军精锐守关,我们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第1012章 太子妃动怒(2/5)
听着薛居正的话。
邢右和那些老臣,没有再多说什么。
俞风扫视百官,缓缓道:“本宫下的每一道政令,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不会拿百姓开玩笑。”
“但本宫也知道,诸位爱卿是好心,今日之事已有论断,今后此事就不要再提,将迁入关内的百姓安顿好才是当务之急。”
邢右抬头看向俞风,问道:“殿下,洵太子送来的杂交水稻种子,真的可以令水稻产量翻倍吗?”
听闻此话。
文武百官亦是抬头看向俞风,他们对此事也很好奇。
水稻产量翻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
俞风看向他们,重重点头,沉吟道:“这当然是真的,大夏已经成功种植并有了收获,关于杂交水稻,本宫对洵兄是非常信任的。”
原本俞风想着将杂交水稻拿出来说事,证明叶洵的诚意,可文武百官根本就不信。
但这倒也不怪他们,别说他们不信,若不是俞风对叶洵有着绝对的信任,就连俞风的都不信。
从古至今,哪里有产量这么高的水稻?
但俞风对叶洵是无脑信任的,所以可以直接保证。
邢右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虽然此事令人惊叹,但叶洵确实没有骗他们的必要。
与此同时。
武昭公牛经武站出来,揖礼道:“殿下,末将有一事不明,还请殿下解惑。”
俞风一叹,这一个个的没有一个省油的灯,随即道:“武昭公但说无妨。”
武昭公牛经武也算是一名老将,当年是大俞赫赫有名的战将,后来年迈又有旧疾在身,便留在了久安城。
如今虽已是两鬓斑白,但依旧虎背熊腰,孔武有力,但就是脑子有点简单,一根筋。
牛经武眉头深锁,问道:“既然洵太子支援了我大俞一支神机营和二十万乾军精锐,那他们为何不肯出关护我大俞土地,守我大俞百姓呢?”
“我们身为盟友,不就应该肝胆相照吗?若是夏乾联军肯帮忙, 我们何至于放弃如此大片的土地?晋军不也才五万精骑吗?”
俞风望着他,眼眸一沉,刚要斥责,话还未说出口。
殿内便有传令兵冲入,“启禀太子殿下,洵太子来访,此时已到皇宫前。”
牛经武听着,眼眸一横,“来的正好,末将正好亲自问问洵太子。”
俞风一听,心中笑了,叶洵可没有他这么好的脾气,牛经武这话就是没经过大脑,让叶洵进来震慑他们一下也好。
他懒得跟牛经武废话。
随即,俞风看向传令兵,沉吟道:“好,就随了武昭公的话,将洵太子请进来吧。”
“是,殿下。”传令兵应声,随后向殿外而去。
牛经武剑眉横竖,等着跟叶洵对峙。
片刻。
叶洵带着穆凌霜和苏瑾两人,自皇宫而来,向大殿而去。
穆凌霜转头看向叶洵,疑惑道:“夫君,俞太子竟然请你去大俞朝堂,这是什么意思?”
苏瑾亦是一脸好奇的望着叶洵。
他们此次前来,并不是以使团名义来的,所以用不着上朝等繁琐的流程。
叶洵想着,沉吟道:“估计,俞风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吧。”
“麻烦?”穆凌霜一脸惊奇的望着叶洵,问道:“大俞朝廷的麻烦,夫君如何解决的了?”
叶洵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沉吟道:“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管他什么麻烦,反正本宫是大夏太子,谁找事怼谁就是了。”
叶洵云淡风轻的说着,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中。
不过俞风的性子叶洵理解,八成是让文武百官给难住了。
不多时。
在传令兵的带领下,叶洵三人入了大殿。
刚一进大殿,大俞文武百官那一双双锐利的目光便向叶洵射来。
他们对叶洵的感情是复杂的,喜忧参半。
他们一面记恨当初叶洵火烧湘江的仇恨,一面又感激叶洵这两年对大俞的帮助。
尤其是这次出军二十万驻守乌关,还提供了杂交水稻的种子。
叶洵带着穆凌霜和苏瑾走上前去,微微拱手,“俞太子。”
俞风脸上噙喜,更是从御阶之上踱步而下,“洵兄,你可是想死我了,终于肯来大俞看我了,快来人赐座。”
大俞文武百官看着俞风对叶洵这态度,气势一下就弱了一半。
监国太子对洵太子都如此客气,那他们这些当臣子的。
叶洵微微点头,随后带领穆凌霜三人坐到了御阶旁的座位上。
牛经武面色铁青,站出来看向叶洵,揖礼道:“洵太子,在下武昭公牛经武,有个问题想向洵太子请教。”
叶洵一愣, 眉头微蹙,随即道:“当然。”
既然他敢站出来问,那一定是俞风搞不定的。
牛经武继续道:“洵太子,晋国小兵仙柴英耀率五万精骑奔袭我晋国西疆之事,您可知道?”
叶洵道:“知道。”
牛经武脸色一沉,又问道:“既然我大俞跟大夏是盟友,晋军如此侵略我大俞,洵太子在乌关驻兵二十万之多,为何不出关防守,致使我晋国丢失大片领土, 百姓被迫迁徙!”
“难道这就是洵太子对待盟友的态度吗?”
话落。
牛经武脸上满是严肃,一本正经。
好一些官吏都被他感染了,感觉他说的非常对,若是夏乾两军肯迎战晋军,那未尝不能打败晋军。
叶洵抬头看着牛经武,眉头微蹙,沉吟道:“本宫听明白了,你这是向本宫兴师问罪来了。”他没有兴趣回答牛经武这么白痴问题,随即看向俞风,沉吟道:“俞太子,既然......牛将军对夏乾联军来大俞有意见,那本宫就让大军撤退算了,省的受累不讨好。”
上一篇: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下一篇: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