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241章

作者:一品御猫

  不给群臣半点反应的机会,大汉将军就已经将昏迷不醒的黄岱拖出了大殿。

  皇帝扫视殿中,示意道:“十三,你继续说。”

  刘恪白牙一呲,从袖子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奏折,叭叭的念了起来。

  “臣弟遵旨!前些日子臣弟无意间发现开国以来,我朝田赋的变化以及户部所记载的宗室皇亲、武勋贵戚、官绅仕子的免税数据。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吓人一大跳啊。”

  “根据户部记录,太祖开国之初,应该缴纳赋税的田地有八百八十七万七千六百顷。太祖爷当初还有过旨意,凡百姓开荒,可免五年田赋,以鼓励百姓开荒种田。”

  “按照常理,近百年过去,可缴纳赋税的田地怎么也该增多,送入户部的田赋也该越来越多吧。可户部所载的土地数额与每年收上来的田赋越来越少。元祐三年,户部所录之数额,已经减至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顷。”

  轰!

  这些数据殿中群臣还真没关注过,唯有户部的文同轩、林如海等官员神色凝重。

  叮叮叮~

  钟磬之声连响数次,才算制止了奉天殿中的喧闹。

  只听刘恪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各地呈送户部的田赋缩减了将近五成,而免税的人数急剧增多。”

  “陛下,诸位臣工,可知免税的都是什么人?”

  “按照祖制,除宗室皇亲、贵戚、元老重臣分封所得之土地可免税免役外,只有有秀才以上功名者方能免除差役,免户内二丁差役,可报当地官差免除粮役。可本王怎么听说,只要家中出个秀才,他家就能免缴田赋了?而且还有人投献土地,以避朝廷赋税。”

  “还有宗室皇亲、武勋贵戚及诸位臣工之田产、商铺,皆无需缴纳皇粮国税。”

  “甚至有人打着某位宗亲国戚的名头,每年避税多达数万两白银。别瞅了,本王说的就是你家!”

  嗯?

  好家伙,这是在帮我?

  贾琮面露惊讶,张大了嘴巴。

  “十三爷,难道我家还得缴纳田赋、商税?”

  刘恪哗哗翻着手中的奏折,看了眼里面的标注后,摇了摇头:“除了赐田外,你家自己买的地都要缴纳田赋,那些铺子生意也要缴纳商税。”

  啊?

  贾琮一拍脑瓜,顺势朝着皇帝拜下:“还请陛下恕罪,臣不知道这些,回去后就是砸锅卖铁,也会尽快将这些年欠下的赋税交到户部去。”

  殿中群臣一下子被贾琮给架起来了,但他们不能说贾琮做的不对,总不能跟一个孩子较劲吧……

  皇帝老爷嘴角抽抽了两下,忍住笑说道:“别说是你,就是朕也不知道这些事。朕还以为国朝真有律法规矩,免除了这么说的赋税。户部……”

  文同轩出班应道:“臣在!”

  “老十三说的是真是假?”

  “回陛下,忠顺王所说皆是事实。实际上忠顺王有一点没有说清楚,按照老臣的推算,最多百年,国朝可能连宗室皇亲的俸禄都拿不出来了。”

  与其余人不同,文同轩都想抱着刘恪猛亲一口。

  他趁机将自己早前计算过的皇亲人数增减、赋税与支出的情况一一道出,皇帝都震惊的站了起来。

  “爱卿的意思是,我刘氏宗亲已经成了趴在大夏朝廷上吸血的蛭虫?”

  “呃,话虽不好听,但陛下的理解极为正确。”

  文同轩此言一出,站在勋贵最前列的皇室宗亲炸了锅。

  甚至有人目光不善的看向了文同轩与刘恪,早知老十三这狗东西要拿叔伯弟兄开刀,不想这一刀这么狠。

  皇帝陷入了沉默,内阁的几位大佬至今没有站出来表态。群臣沸沸扬扬的吵了起来,反对刘恪谏言的人不少,但支持赋税改革的人也有很多。

  到底是能站在奉天殿上的聪明人,知道一顿饱与顿顿饱的区别。

  若真按文同轩与刘恪的推算,大夏收不上来税,岂不是要国朝不稳,社稷不存?

  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些已经站在权贵圈子的人?

  奉天殿吵成一团,皇帝冷眼旁观坐在龙椅上用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

  他对刘恪与贾琮今日的表现满意的很,这一大一小相互打着配合,完美的将藏在暗中的潜规则彻底摆在了明面上,一下子就暴露出国朝赋税制度上最大的问题。

  “叮叮叮~”

  殿御史再次敲响了钟磬,大殿上快要打起来的文武百官终于安静下来。

  皇帝扫视群臣,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冷笑连连。

  果如徐青藤所言,涉及自己的利益,往日的圣人言根本就会扔在犄角旮旯去。

  “此事事关重大,诸卿先回去好好想想,每人写一份折子呈上来。内阁、六部这几日就忙一些吧,将老十三所奏的数据重新核算,再进行推演看一看,是否真如文爱卿与老十三所言……”

  “礼部、户部,五日后的收获典礼,一定要办好。此事事关天下百姓能否填饱肚子,不可不慎。”

  “内阁、户部、宗正寺留下,退朝!”

  ……

  贾琮出宫后没有停留,登上马车就迅速回了荣国府。

  忠顺王够意思,当殿将荣国府挑出来当娃样子,一下子就让贾家成了老十三刀下的“受害者”。

  “银票送过去了?”

  贾十一点了点头:“银票交给了十三爷的亲兵统领,不过……”

  嗯?

  “崇世子说,十三爷被圣人吊在了龙首宫的树上,一时半会银子也用不上了。”

  “这是人家爷俩做给外人看的,圣人如此一来,谁再去找十三爷的麻烦,就得试试羽林郎的刀利不利了。”

  贾琮太清楚老龙王的脾性了,别看他没事就把老十三往树上挂,实际上老爷子对这个儿子宠的很。

  宫里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老太太的耳中,立马就派人来找贾琮过去。

  不等贾琮劝说老太太舍了暂时的损失,将所欠的赋税送去户部,就见她让鸳鸯拿来一个木匣子,打开后里面是一叠厚厚的银票。

  “这是五万两银票,你赶紧让人送去户部。这事咱家必须站在陛下那边,千万可别学那些糊涂人只顾眼前的利益……”

  果然,老太太精明起来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一番言辞尽显国夫人的超长远见。

  正如老太太所说,银子是个好东西没错,可相比宁荣贾家将来的与国同休,舍一些银钱罢了,将来的富贵万万不能有失。

第三百一十七章 奉天翊运

  老太太挺有钱啊……

  贾琮瞄了一眼木匣子里厚厚一叠银票,有些吃惊。

  他若是没有记错,当时修建省亲园子加上还户部的亏空,老太太就已经给了两个儿子不下十万两银子。

  如今又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掏出来五万两银票,所以说,荣国府最豪的竟然是老太太?

  “别看了,老婆子有钱也没你的份,剩下的银子都是给二丫头她们的傍身银子。”

  咳咳~

  “我不要我不要,您老心疼孙女,孙儿也心疼二姐姐她们。”

  贾琮将银子收了起来就打算离开荣禧堂去户部,不想老太太就把他喊了回来。

  “祖母还有事?”

  老太太转去内堂,不多时就抱着个小匣子走了出来,放在了贾琮的跟前。

  贾琮在老太太的示意下打开,竟然是几处庄子、铺子的地契。

  “这是?”

  “这是云丫头母亲当年存在我这里的,除了我没人知道。”

  老太太的眼中满是复杂,唏嘘不已。

  “那年她刚生下云丫头,我去看她。无人时给了我这个匣子,说是保龄侯府的人不可靠,为防意外就将她早早准备好的几处庄子、铺子交到了我的手中。”

  湘云之父莫名死在军前,大都督府却收到了史家兄终弟及的袭爵申请。

  这其中的诡异之处,京城稍有头脑的人都能察觉出不妥来。

  老太太在湘云母亲自缢殉情后,暗中派人接手这些庄子、铺子,随后大张旗鼓的将湘云抱回了荣国府。

  在之后的十余年中,湘云在荣国府的日子几乎快赶上在保龄侯府呆的时间了。

  贾琮也跟着老太太长叹了一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史家婶娘当年将云姐姐的未来托付给您,这步路是走对了。”

  老太太又递给贾琮几张银票,大概有几千上万两的样子,长叹道:“不说这些了,你去算一下这几处庄子铺子该缴的税,一起交了吧。银子要是不够,你来我这里取。”

  ……

  文同轩不可能真按国朝的赋税制度收了贾琮那么多的钱,皇帝感念老十三跟贾琮在奉天殿上唱双簧,让夏守忠亲自去了趟户部,嘱咐文同轩意思意思就好。

  故而贾琮去时带了近六万两的银票,回到家又将整五万两的银票还给了老太太。

  当然,户部那边登记的是,宁国府、荣国府总计补缴税银八万七千六百五十四两三分二厘……

  有零有整的,直接张贴在户部衙门的大门口,让那些还在观望的人差点没破口大骂。

  唬谁呢?谁家的税银会有零有整的这么奇葩!

  但文同轩真的往上面盖了户部的大印,不是真的也成真的了。

  皇帝老爷的大刀片子虎视眈眈,不少人家已经在咬着牙心中滴着血,凑银子准备送来户部。

  当然,这些事跟贾琮没有关系,至少明面上没有关系。

  他这几日根本不得歇,礼部与户部的人轮番找,不是有关土豆培育种植的事,就是关于初五那日仪式的问题。

  忙碌之下,贾琮根本就顾不上京城愈演愈烈的风波。

  直到六月初五这日清晨,卯时刚到,从宁荣街上走出了一连串的马车。

  今日乃是国朝盛典,又是对宁荣贾家至关重要的大喜事。两府在京之人尽数登上马车跨上马,齐齐往城西走去。

  与此同时,贾敬、贾政作为贾家的代表,早就候在了大夏门外,等待圣驾出宫。

  约莫辰时初,圣驾驾临京城西北处、背靠石景山的贾家庄子。

  “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圣与赶回京城的太子刘弘依次下了马车,被宗室皇亲、武勋贵戚及文武百官簇拥着来到了礼部搭建的皇帐高台。

  庄子里的庄户们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面见圣颜,那个激动啊,甚至有的人把自己瘫痪在床的老父、老母都背出来了,想要沾沾天子气,祛除病灾。

  礼部的仪式很是繁杂,又是祭天又是祭祖的,三皇五帝挨个接受了大夏君臣的香火祭祀,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暂时告一段落。

  皇帝老爷跟夏守忠点了点头,便见夏守忠浮尘一甩,高呼道:“皇帝陛下遵圣人旨意,庄中百姓辛劳,辅佐泗水县子贾琮培育耕种仙粮,赐赏授功……”

  “万岁、万岁、万万岁!”

  震天的万岁山呼令庄子中的气氛开始攀升,等皇帝长袖一挥,喊出那声开始后,整个庄子立马沸腾起来。

  “陛下,您用这个……”

  皇帝老爷看着贾琮递过来的锄头后,额头青筋暴跳,腿一抬就给贾琮屁股上来了一脚。

  “混账东西,谁家的锄头是用金子做的!”

  今日虽说不是烈日炎炎,可透过云层照射下来的阳光,还是令这根黄金打造的锄头快要亮瞎百官与庄户的眼睛了。

  贾琮委屈揉着屁股蛋,幽怨的说道:“您去问问庄子的人,在他们的眼中,皇帝老爷不就是拿着金锄头挖地种庄稼嘛!”

  “哈哈哈哈哈……”

  被刘弘扶着在田间地头瞎转悠的太上皇哈哈大笑起来,因为与贾琮的说法一样,左近的庄户无不是同样的看法。

  还有大胆的老头补充了一句:“皇帝老爷吃面的时候,肯定要吃好几颗蒜瓣,面里要加上好几块大肥肉!”

  老爷子笑得开心,当儿子的也不能坏了老爹的兴致。拿起那把金灿灿的锄头,象征性的挖啊挖。

  贾琮也拿起锄头,哼着小曲开始挖了起来。

  “在小小的庄子里面

  挖呀挖呀挖

  种小小的土豆

  生少少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