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品御猫
大夏现在真可以说是幅员万里,万国来朝。
各地每日送来的公文哪怕经过了六部内阁的筛选梳理,也足以让皇帝老爷睡不了几个时辰。
能送来东宫的,还都是皇帝老爷让人专门挑出来不算重大紧急的军政事,说是让太子来练练手。
但皇帝老爷到底是为了让儿子练手,还是单纯的因为太累坑儿子,他自己心里有数。
就这,也让两人在东宫忙碌了整整一个上午,才算处理了个七七八八。
宫娥送来简单的午膳,两人围着桌子边聊着方才处理的公务,边往嘴里扒拉饭菜。
“唔唔~万国博览会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广州那边,有不少夷商跟广州市舶司的人抱怨说朝廷没有提前通知,导致他们错失了这个良机……这烤鸭肉不错,琮哥儿你尝尝。”
贾琮也看到了那本奏章,是广州市舶司与广州府府衙共同联名送来京城的。
主要是说广州的各国夷商请求市舶司与府衙出面,想要上奏朝廷,希望能够延长这一次万国博览会的会期,他们正火急火燎的往京城赶。
庞大的天朝市场,对于这些小国寡民的夷商来说,简直跟天堂没有什么两样。
当初有个姓马的菠萝从天朝回到西洋,写了一本游记,书中记载的中国繁盛昌明。
天朝有着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
等他们抵达中土后,他们最想干的就是去踢一脚马可波罗的屁股……
“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文明的国度,马可波罗那干瘪的文字,根本没有描绘出天朝的万一!”
在天朝的城市中,他们不用穿着可笑的高跟鞋,因为地上不会有人畜的粪便。
他们不用担心可怕的黑死病,因为这里有最为先进的医术,不需要动不动往自己的身上割一刀放血……
大夏的贵族们喜欢他们这些夷人带来的新奇之物,甚至是大夏的普通百姓,都有着不错的经济实力,去购买他们认为有用的商品。
这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国度,最文明的天堂……
与公文一同送至京城的,还有那些夷商的贡品,以及言辞夸张的书信。
太子爷或许不怎么理解,这群夷人为何如此的看重这场万国博览会。
但贾琮很清楚他们的想法,只要能在这场盛会中拿到一个小展台,他们就有机会将自己的商品展示给整个东方世界。
这可比他们一步一步的去叫卖方便实惠的多,而且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别说给宫中送了价值五六十万的贡品,就是用一半的钱财来疏通,只要能打通这条路,他们都觉得值得。
贾琮给刘弘仔细分析了一下这场万国博览会的影响力,以及夷商的心思。
向来对商贸经济不怎么敏感的太子殿下也看出了其中的玄机,呼啦呼啦的将碗中的饭菜扒拉完。
“琮哥儿咱们走,去南城瞅瞅万国博览会的准备情况!”
……
户部拨出了整整百万两白银,招募了大量的人手与工匠,在工部的配合下,只用了半月多就在永定门外建造了几乎占地有一坊之地的崭新坊市。
在微服出宫的刘弘眼中,此时的万国博览会会展中心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里面不但有黑头发黑眼睛的国朝百姓,还有大量的夷人商客。
他们已经从户部那里领到了自己的凭证,不顾天气的炎热,带着人手布置属于自己的商铺、展台甚至是小小的摊子。
林老爷还算克制,没有想过竭泽而渔。
这群夷人商客虽然花了不少银子,有些肉疼。
可一想到后日就要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一个个激动的不行,呜哩哇啦的指挥着手底下的人,将自己的珍品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贾琮领着刘弘慢悠悠逛着纷乱却处处散发财富味道的坊市,小声解释着各种毛的夷人。
“按照户部的统计,国库支出总计一百一十万两不到,光是这些铺子、展台以及摊位,至今收入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两白银。这还不算从这个月开始的商税收入,我那岳父这回真的赚麻了!”
一间小商铺就敢挂出一万两白银,岳丈老子是真的够狠!
这群夷商也是敢买,他们笃定了这笔花费绝对值得,他们相信大夏的庞大市场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
老刘家这三代君主都有一个“贪财”的毛病,在听到贾琮的介绍后,刘弘感觉自己的耳中老是出现铜钱碰撞的声音,悦耳啊~
原本觉得奇葩诡异的红毛、蓝毛、黄毛都觉得亲切了不少,甚至跟贾琮讨教了几句嘤语、法语、什么牙的语言,跑去人家还未准备的铺子中询问商品的价格。
两个外语半吊子,用了半个多时辰的时间逛完了半条街的商铺,大致明白了这些商铺的经济实力,开始推算这里的税收将能达到多少。
这一算不要紧,两人都惊呆了。
“林公怕不是打算在京城养一只会下金蛋的鸡吧……”
“四哥,说鸡不说吧……”
贾琮吐槽了半句,扶额道:“我也没想到,不过是一场临时起意的万国博览会,会招来这么多的夷商!怪不得姑父会将坊市建在城外,人一多就容易生事,更何况是夷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群毛的商人可不仅仅是商人那么简单,能带着船队出海“淘金”的,几乎都是西洋各国的贵族或是贵族的代表。
上了岸人畜无害,出了海用布条裹住一只眼睛,就是杀人劫掠的海盗。
林如海在江南任上整整十年,太清楚中外海商的德性了。他可不想啥时候京城里出现夷人作乱的事,还是扔城外吧。
反正城外的地皮更便宜,十两的地皮卖他一万的价钱,我林如海的算盘珠子拨的够不够响?
刘弘已经在盘算要不要在坊市中买间铺子,交给手底下的內侍去经营,好赚几两银子填补“家用”,却见一名身着青袍的官员气喘吁吁的跑到了跟前。
“臣户部员外郎罗素拜见太……”
贾琮连忙将正要作揖拜见的罗素拉住,小声道:“殿下是微服私访,别闹得人尽皆知。走,去僻静处再说。”
就方才那短短一小会,罗素这位坊市中最大的官,就让整条街的目光聚集在了几人的身上。
若是让他喊出来,今后他们哥俩还怎么在坊市扮猪吃老虎?
罗素也醒悟过来,惶恐中将两人请到了户部临时搭建的坊市管理处。
清茶一杯,明显是各国夷商上贡的各色果子端了上来。
在这喧闹的坊市中能有这么一处悠闲地,这罗素还真是捡了个肥差啊!
不过无论是刘弘还是贾琮,对于这点小毛病不怎么在乎。
罗素的能力确实没的说,贾琮翻了翻罗素送上的账册、记录,这位刚刚从泉州市舶司提拔上来的五品员外郎,不但理财上有一手,便是处理繁杂纷乱的坊市交易、税收都是有好几把刷子。
这厮竟然还懂得收取少量的卫生管理费,招募百姓成立卫生队,维护坊市的干净卫生。
就这一点,可比朝中那些因循守旧的死脑筋难得多了。
刘弘对此也是赞不绝口,方才还在担心忐忑的罗素总算放心了不少,开始有条不紊的给两位大佬介绍坊市的情况,以及诉说他对坊市今后运行的看法。
“这群夷人不只是打算带他们国家的商品来咱们大夏卖,这个可能会赚些银子,但绝对不会多。他们最主要的目的是从咱们大夏收购精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天朝特有之物,带回西洋去换取金银。夷人已经借着大海捞了不知多少财富了……”
罗素在泉州市舶司跟夷人打了好几年的交待,太明白夷人的赚钱手段了。
粗糙,却也极其有效。
他朝着北方拱拱手,向刘弘谏言道:“天佑大夏,圣君在朝。陛下下旨开海,这回轮到咱们天朝了。殿下,臣有意在坊市中设立一个商品交易之地,专门负责集中我朝的各宗货物,让夷人更为便捷的与天朝的商人进行贸易……”
嗯?
刘弘有点懵,这有什么用?
贾琮却已经大概明白了罗素的想法,好家伙,这不就是贸易中介嘛~
“有朝廷背书,这个商品交易处可以保证生意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监管大宗商品的贸易流通,最主要的是,商品交易处不可能白白干活,贸易两方,都需要缴纳一定的银钱。”
刘弘皱了皱眉:“不妥,这不是与民争利吗?朝廷诸公不会同意的。而且,你若收的多了,那些商客不会乐意。若收的少了,又能赚几个银子?为了那点银子弄得一身铜臭,不值当!”
啊?几个银子?殿下您是不是想的太简单了?
罗素很想直言不讳,可又担心折了太子爷的面子,惹了他不高兴,只好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一旁的琮小伯爷!
伯爷您是懂技术的,帮帮忙~
刘弘不是很精通商贸中的玄机,但贾琮懂啊。
他在收到罗素求助的目光后,就在刘弘的耳边小声道:“四哥,京城那些牙人就是干的这种类似的活,他们一个个都富得流油。商品交易处有朝廷背书,可比那些牙人强太多了,相信不仅仅是西洋的商人,成立的商人都会涌到此处来交易。”
刘弘瞬间就懂了,眼睛一亮。
“这样一来,那个什么……商品交易处岂不是赚的不比收到的税少?”
罗素一听就知道有戏了,不过还是没有蠢到哄骗储君。
他连忙躬身道:“这倒不会,商税将是此处坊市收益的最大来源,其次才是商品交易处的收入。臣还在琢磨增加几个项目,譬如这群夷人对咱们天朝宫廷、贵人的生活比较感兴趣,特别喜欢效仿天朝贵人的生活方式,臣打算设立华族衣食住行展会,展示售卖最流行的精美华服、车驾、器皿……”
不等刘弘反应,贾琮站起身来,一巴掌狠狠拍在正躬身禀奏的罗素肩膀上。
“你他娘的就是个商业天才!”
这群夷人怕是怎么都不会想到,在他们身旁,正盘卧着一只呲着牙的饕餮,打算想尽办法把他们吞食干净。
刘弘刚算是理解了商品交易处的经营模式,又听到了一个新词。
他疑惑的看着兴奋的贾琮,问道:“有赚头?”
贾琮重重点头:“绝对能赚麻了!”
听到有钱赚,太子爷就咧着嘴笑了。
他也学着贾琮,在罗素另一个肩膀上重重拍了两下:“那就去做,孤给你撑腰,放心大胆的去做!”
第四百六十三章 谁赞成?谁反对?
城外坊市的规模很大,新奇的万国商品让京城的百姓颇为好奇。虽然还没真正开市,就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百姓跑去看稀奇。
这几年朝廷的新政不但让户部的银库愈发充实,更是让百姓的荷包鼓了起来。
那些精贵、奢华之物买不起,但坊市中亦是有着大量各地商人带来的物美价廉之物,仅八月十三这一日,负责坊市管理的罗素就已经预估了将近十万两的交易额。
按照平均十税一的收税标准,坊市日收商税一万两,那一个月就是三十万。
罗素甚至感慨万千的跟太子爷与贾琮说了一句:“这……这还收什么田赋,土匪抢银子都没这个快啊!”
终于得空回了家的贾琮,与林老爷闲谈时说起城外坊市的人和事,罗素的那句感慨林如海颇为赞同,并且深思许久。
“姑父,您不会真想着取消田赋吧?这可使不得!”
倒不是贾琮非要“压榨”土地里刨食的农人,而是当下的土地制度还不够完善,还不到取消农税的时候。
等什么时候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就可以实施免除农税,甚至是以国家财政贴补农人。
这个时候取消田赋,好不容易才抑制住的土地兼并问题,立马会再次起头。
林如海当了这么久的户部尚书,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他还是对这件事上了心,沉吟许久说道:“彻底取消的确不是时候,不过倒是可以试试再次减租减赋……”
嗯?
贾琮有些懵,好像跟免税没有什么区别吧。老丈人不可能看不到这些,为何会想到这个?
他疑惑万分的说道:“这样好像没有什么区别,朝廷一减赋,土地得的利就更多了,不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林如海摇了摇头:“你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是在想,朝廷可以按照田产的多少、肥沃程度等划分等级,穷苦百姓可免除田赋,拥有田产众多者不免,良田改稻为桑者,苛以重税……”
“贫农、中农、富农?这样很容易出问题,比如划分等级的人,会不会借此牟利?万一因为此事生了民怨,我怕有人会借此攻讦于您,毕竟这件事太大了……”
贾琮一想到吏治的问题就头疼,这算是历朝历代的老大难了,哪怕前世那个时代,都拿这种事没办法。
往往政策都是好的,一到下面,就会有大量的人渣畜生借此害民。
这一回反倒是林如海颇为诧异,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一旁静静给两人煮茶的黛玉歪了歪脑袋,默默将茶水放在两人面前,坐于一旁看着这爷俩大眼瞪小眼。
“琮哥儿,为政者,当为民而争,岂可因噎废食?”
林如海的严肃不是为了什么吏治的问题,而是贾琮突如其来的退缩。
这些年他也算是看着小女婿一步一步变得成熟,可这种畏惧谋身的“成熟”,让他颇为不喜。
更重要的是,那个敢把老天爷捅个窟窿也要为民做主的贾琮,竟然在这一刻有了要消失的可能。
难道这小子随着长大以及在朝堂这个大染缸厮混,被世俗尘土蒙了心?
林如海的手指在桌子重重的敲了好几下,凝重的训斥道:“当初在扬州,有不少人劝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可以带着百万金银离开江南那个是非窝,甚至能更进一步。可我不能看着盐商在秦淮河边一掷千金,百姓连一粒盐都买不起……”
“你姑姑就是到死,都跟我说莫要忘了金殿唱名时发的誓,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扬州巡盐御史位高权重,同时也是危机重重。
林如海为此死了妻子、儿子,差点把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就是为了让百姓吃得起盐。
有人曾笑他傻,说他不识抬举。
可江南的那些穷苦百姓一直记得他的好,那柄离任时的万民伞,就是对他的最高赞誉。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