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133章

作者:虚空圣堂

  如果你干啥啥不行,就算是皇帝,也得不到臣子的真心拥护。

  当然也有部分人冷眼旁观,不表态,不参与。

  几年前的事情历历在目,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别看皇帝现在意气风发,真要是惹怒了太后,恐怕下场会很惨。

  所以,对于李奇维,不少人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就在一旁看戏。

  反正教育自成体系,和他们也产生不了什么交集。

  然而,在袁世凯等真正大佬的眼中,却看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现象。

  皇帝好像变了,变得有策略,有胆魄,又懂得隐忍。

  朝堂的局势朝着扑朔迷离的方向走去。

  没有在乎群臣的想法,光绪到最后,还非常谦卑地来一句,“请亲爸爸定夺。”

  慈禧本来就比较满意这份计划,现在正好给皇帝一个顺水人情,彰显她只是听政,而不是专政。

  “皇帝你做决定即可。”

  光绪大喜,当即就要求奕劻等新政大臣,立刻着手处理此事,继续深入推进新政。

  群臣高呼:“为大清贺,太后圣明,陛下圣明。”

  感谢【20206726】的打赏

第165章 任命下达,启程北上,见大哥,袁世凯相邀

  仪鸾殿内的新政御前会议结束后,清朝政府的职能部门开始高速运转。

  一条条命令以御旨的形式,下发到全国各省,然后是府、县。

  所有层级的官员都要执行命令。

  同时,以清廷中央的名义电告外国使者,展现大清改革之成果。

  新政大臣们更是要讨论商部、学部、废除科举等大事,最后通告全国。

  当然,这种大事肯定不会一蹴而就,至少还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打磨。

  不过,很多事情却都可以提前开始进行或者准备了。

  1903年4月25日,李奇维收到吏部给他发来的通知。

  让他在5月15日之前,进京面圣,然后在吏部挂号授职,出任管学副大臣。

  清朝任用官员有好几种情况,但不管何种方式,有权力任命官员的只有皇帝和吏部。

  对于高级官员的任命,比如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以及各省总督、巡抚、布政使等,吏部没有发言权。

  这一权力是皇帝独有的,官方称为“特旨授”,是指皇帝不经过任何程序,直接任命高级官员,当然也可以任命低级官员。

  光绪封李奇维为管学副大臣,用的就是特旨授的权力。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吏部整理好官员名单,再由皇帝定夺,这种形式称为“开列”。

  若是皇帝不同意吏部的决定,则名单上的人就不能上任。

  因此,清朝吏部的权力十分有限,基本上只能任用中下级官员。

  而中下级官员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吏部要想将他们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就必须根据官员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具体有六种情况,称为“六班”。

  第一种是除班,指官员初次入仕的班次,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入仕,都要进入除班等候初次授职。

  科举、恩荫、捐纳、特旨等等,有好几种方式都可以得到官身。

  当然如果是非科举出生者,则会需要很多考察,名次也会排在后面,分到的官职也属于次一等的。

  第二种是补班,指官员本来就有官职,因为某些原因暂时离开岗位,现在又返回了,需要重新任命。

  第三种是转班,指官员品级不变,在同一个衙门内转任别的岗位,一般而言都是升迁。

  第四种是改班,相比转班,改班的范围更大,不局限于本衙门内。

  第五种是升班,很好理解,就是升迁,是所有官员梦寐以求的。

  第六种是调班,指某些特别的职位,如果原任离职,就需要特定的官员去调任。

  这类情况一般是专业性较强的职务,比如漕运、河道、钦天监等。

  李奇维虽然是光绪特旨授的官员,但是他依然需要去吏部挂号,走个流程。

  他这种情况,就是通过除班的方式去上任,不过职位已经提前确定好了而已。

  李奇维之所以想了解清朝的官员任用制度,就是为了将来给何育杰他们也弄个官身。

  这样自己的黄埔理工大学,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清朝的官,满打满算也只有8年多的保质期了,但是不用白不用。

  于是,李奇维带着已经返回的李三,踏上了北上之路,他决定见光绪一面。

  他倒要看看封建时代的皇帝,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至于自身的安危,目前看已经不用担心了。

  各方势力都没有把他定义为危险人物,只是一个技术性官员而已。

  由于时间充足,李奇维决定达到京城后,先去找自己的大哥李伯开。

  5月7日,李奇维和李三从塘沽下船,然后主仆二人便朝京师赶去,准备先去新军所在地。

  清朝所谓的新军,也经历过一系列的变动。

  1894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溃败后,为了维护统治,开始效仿西法整顿旧军,改练新军。

  同年,清朝任命广西按察使胡燏(读玉)棻(读分),在天津马厂编练新军,称“定武军”,人数为4750人。

  1895年10月,定武军驻地从马厂转移到小站,小站练兵自此开始。

  同年12月,袁世凯接管定武军的督练事宜,重新制定了各种新军制度,聘用德国军官充任教习。

  他对定武军进行了整顿扩编,使人数达到了7000人,并改名为“新建陆军”。

  同一时期,清朝在其他地方,也分别组建新军。

  其中有聂士成的“武毅军”,董福祥的“甘军”,这两军与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并称北洋三军。

  慈禧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务,决定成立一支新军守卫京师。

  1898年12月,清朝任命军机大臣荣禄为统帅,编组北洋三军和部分旧军,成立“武卫军”。

  这也是后世北洋军阀的渊源。

  武卫军分为前后左右中,共五军。其中袁世凯的新建陆军,被编为了“武卫右军”,但其内部组织基本不变。

  在京师大练新军的同时,各省也开始了编练了自己的新军。

  比如湖广总督张之洞创立自强军,两江总督刘坤一也创立新军。

  1899年,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奉命,从天津小站调往山东境内布防。

  这使得他躲过了后来的八国联军入侵,得以保留实力,成为他以后最大的政治资本。

  而且他在山东境内,以剿匪名义,大肆扩充武卫右军,使人数达到了近两万人,成为当时清朝最强的一支军队。

  1901年,袁世凯接任李鸿章,以42岁的年龄,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清末政坛上堪称奇迹。

  他的武卫右军也随他离开山东,前往京师,驻扎在京师南苑,成为朝廷拱卫之军。

  1902年,日俄矛盾加剧,清朝为了加强东北边防,命袁世凯扩充新军,以便扩大驻防区域。

  于是,袁世凯派王士珍选募壮丁六千,带至保定训练,称“新练军”。

  真实历史上,在1904年,清朝成立总理练兵处(奕劻已提出建议),负责训练新军。

  清廷任命奕劻为练兵处负责人,而袁世凯则为实际管理者。

  并正式划定军制,将军队编为常备军、续备军、后备军三等,待遇依次递减。

  接着,在袁世凯的建议下,清朝计划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的新军为地方军,在全国编练三十六镇新军。

  每镇官兵定额为12512人(相当于后世的师),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成。

  并按照从上到下的等级划分管理层次:

  镇(统制)、协(协统)、标(标统)、营(管带)、队(队官)、排(排长)、棚(棚目)。

  1905年,袁世凯的武卫右军,被改编成“北洋常备军第四镇”,也是后来他的北洋六镇的核心。

  六镇内除第一镇由满人铁良任统制外,其余五镇的统制均由袁世凯的亲信担任。

  从此,袁世凯有了争霸天下的雄厚基础。

  定武军、新建陆军、武卫右军、北洋常备军。

  新军的历史,就是伴随袁世凯崛起的历史。

  李奇维的大哥,李伯开,在小站练兵时,就已经跟随袁世凯了。

  如今他就随军驻扎在京师南苑。

  身为一营之管带,李伯开的时间几乎都在军营中度过,不能自由出行。

  而且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所以,即便李奇维从国外归来,兄弟俩六年未见,他也没有请假,而是恪尽职守。

  不过,当李奇维主动找上他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武卫右军驻扎处。

  “三弟!”

  “大哥!”

  李伯开一脸惊喜地看着李奇维,刚刚守卫通报,说有人找他,他还纳闷。

  没想到竟然是自己的三弟过来了。

  他一直为不能去给李奇维接风洗尘而遗憾,如今相见,肯定要把酒言欢,彻夜长谈。

  而李奇维也是第一次真正见到大哥,果然是新军,和清朝的那些八旗兵完全是云泥之别。

  李伯开一身帅气的军装,配上精干的短发,英姿逼人,气势如虹。

  “大哥,你现在好威风啊。”

  “一个管带怕是要管好几百人吧。”

  李伯开身材高大,脸上因军旅生涯而变得刚毅沧桑,他哈哈大笑,震的李奇维耳朵生疼。

  “三弟,要是论文,我不如你,但是要论武,大哥我还是有点底气的,哈哈。”

  “我现在手下有六百人左右,都是我的好兄弟。”

  李伯开豪爽的性格,让他在基层中威望很高,大家都愿意听这位李管带的话。

  李奇维听到李伯开的话,也非常佩服自己大哥。

  这年头,当长官容易,但能让下属信任和听话,就很不容易了。

  李伯开虽然没有受过正统的军事教育,但他自己也摸索出一套带兵方法。

  同时,李奇维心里升起异样心思。

  也许大哥的几百人,在未来能发挥出关键的作用。

  他早晚是要独立出去,在海外建立科学之城,自成一体。

  前期当然就需要一定的武力基础,或许可以考虑说动大哥。

  等到乱世来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手里的兵才是真的。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在李奇维还没有猥琐发育出绝对武力时,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还是很必要的。

  虽然后期,他会与国内合作,寻求庇护。

  但在事业草创时,除了血缘关系的亲人,任何人都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