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168章

作者:虚空圣堂

  只要不是那种反人类、反世界、内心邪恶的物理学家,李奇维都能接受他们。

  毕竟他自己还有两个老婆,实在没脸鄙视别人。

  然而,有些顶级的物理学家,在某方面,可能还不如普通人。

  7月20日,普朗克的第三封信又带来一个悲伤的消息。

  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大佬,玻尔兹曼,在意大利度假时,上吊自杀身亡,享年62岁。

  普朗克提到,玻尔兹曼在1900年也企图自杀过,不过没有成功。

  李奇维知道玻尔兹曼其实是有病在身,根据他晚年的症状表明,他可能患上一种心理疾病。

  这种病在后世被称为抑郁狂躁型忧郁症。

  外人可能不理解,玻尔兹曼作为物理学大佬,功成名就,有什么好忧郁的。

  其实,正因为他对物理学太在乎了,才会得这种病。

  因为玻尔兹曼曾经就原子本质,在十几年前和奥斯特瓦尔德、马赫等人争论过。

  玻尔兹曼认为原子存在,那二人认为不存在,一切都是能量,

  奥斯特瓦尔德是1909年的化学诺奖得主,物理化学的创始人。

  马赫则不仅是物理学家,还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玻尔兹曼和他俩争论,那肯定赢不了,反而自己还得了抑郁症。

  虽然现在已经证明了原子论是正确的,那又如何呢,自己的健康再也回不来了。

  物理学家也是人,物理学家的学术论战,就类似普通人的吵架。

  吵架能力弱的人,往往事后会非常懊恼,痛恨自己当时为什么不说这个,不干那个,不然肯定就吵赢了。

  然后自己在心里不停复盘,反复内耗,最终得了病,典型的一吵二输。

  最不可思议的是,玻尔兹曼有个学生叫埃伦费斯特,也是一位出色的物理学家,继承了老师玻尔兹曼的统计力学研究。

  然而,他在1933年也开枪自杀了。

  事后分析的原因,也是和意志消沉有关,至于什么原因导致他消沉,就不得而知了。

  李奇维看完普朗克的三封信后,也差点变的消沉了。

  任何领域都不是外表展现的那么光鲜亮丽。

  政治的背面有肮脏不堪的内幕交易。

  商业的背面有血淋淋的资本积累。

  艺术的背面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汗水。

  而物理学的背面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李奇维自己倒是无所谓,他心中已经有了足够大的目标。

  在目标完成之前,他应该都不会迷惘,更不会意志消沉。

  但是,他有点担心何育杰三人。

  这几年,三人一直在忙碌,不是学习,就是教书,自己的时间都很少了。

  这样下去,别也再整个抑郁症出来。

  于是,为了给三人缓解心情,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第199章 考察婆罗洲,忽悠英国佬

  1906年8月1日,李奇维带着何育杰、夏元瑮、徐启泰三人,在李三的护卫下,乘坐英国的商船,前往婆罗洲。

  如今正好是暑假时期,李奇维便想着去婆罗洲考察一番,顺带让自己每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他提前联系好了李启国,以教育考察团的名义,二人相约8月5日,在婆罗洲北部沙捞越的古晋汇合。

  时速达到25节的高速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南海上,飞驰前进。

  这里的景色和欧洲的北海截然不同,让李奇维等人心旷神怡的同时,又带着一丝亲切感。

  他在给几人科普目前婆罗洲的情况,方便后续来此处发展。

  婆罗洲北部的沙捞越和沙巴,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并没有派人直接管辖。

  这两处都是由和英国相关的两个势力掌控。

  1881年,英国商人登特,在沙巴成立了英属北婆罗洲临时协会有限公司。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完全占领如今的沙巴地区。

  1888年,沙巴正式成为英国的保护领,直到现在。

  而沙捞越在历史上曾属于文莱。

  1841年,英国人布鲁克因为协助文莱苏丹镇压叛乱,而被任命为沙捞越的总督。

  结果第二年,布鲁克就宣布沙捞越脱离文莱独立,成为布鲁克王朝,并且王朝还得到了英国、美国的承认。

  而布鲁克本人也成为了第一任王公,他是英国人,当然不敢自称国王,否则就是对英国大不敬。

  这也得益于他英国人的身份,要是华人这样做,英国人早都派军舰来镇压了。

  后来在英国的帮助下,布鲁克王朝版图迅速扩展,形成了今天的沙捞越。

  如今的第二任布鲁克王公是布鲁克的侄子,查尔斯,于1868年继位。

  而文莱也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虽然名义上还是苏丹国,但是国家的内政、外交、国防等大权都在英国人的手里。

  面积也从原来拥有整个婆罗洲,到如今只剩下区区5000平方公里,也就是后世文莱的版图。

  而婆罗洲的南部,也就是如今荷兰的殖民地,主要是高山和原始森林,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居住。

  里面生存的都是一些原始部落的人,还没有开化。

  因此南部远远比不上北部的繁华,北部也是华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当李奇维介绍完婆罗洲的历史后,何育杰等人不胜唏嘘。

  不论是兰芳共和国还是文莱,都证明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尊严。

  兰芳鼎盛时,占据婆罗洲的五分之一,而文莱鼎盛时,更是几乎占据整个婆罗洲。

  而如今,两个国家,一个灭亡,一个只剩下巴掌大的地方,还变成其他国家的殖民地。

  简直用凄惨都不足以形容。

  8月5日,李奇维几人所在的轮船平安到达古晋,在李启国的接待下,成功进入城内。

  古晋是沙捞越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地处沙捞越的西部,离海岸线只有35公里,有“水上之都”的美名。

  直通南海的沙捞越河穿城而过,将古晋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南边是古晋的中心,英国殖民者建立的各种建筑,都在这里,这里也是古晋的政治、商业、文化中心。

  目前古晋有约20万人口,其中单单华人就有5万,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现任王公查尔斯,曾在《沙捞越宪报》上公开发文称:“没有这些华夏人,我们什么都做不成。”

  查尔斯在担任王公期间,亲眼目睹了华人的经商能力,和开垦荒地的吃苦耐劳精神。

  和华人一比,当地土著简直蠢的和猴子没有任何区别。

  查尔斯深刻体会到,要想让王国繁荣昌盛,就必须大批引进华人来发展农业和商业。

  为此,他在1874年,在《沙捞越宪报》上刊登了华人移民的消息:

  “毫无疑问,婆罗洲未来只有依靠华人才能发展。”

  “因为他们对于贸易的热爱,是一个国家开发的最珍贵的资源。”

  紧接着,布鲁克王朝出台各种政策,吸引华人移民。

  比如,国家出资报销所有来古晋的老板和苦力的船费,给拓荒者99年租期的土地使用权。

  查尔斯还和当时古晋首富,潮州人刘建发签署合约,引进潮汕地区农民到沙捞越来开垦种植甘蜜与胡椒。

  所以,1871年古晋的华人还只有3000多,到了1900年,就已经达到了45000人。

  如今,更是超过了5万人。

  然而,即便有如此多的华人,整个古晋却连一个像样的华人学校都没有。

  虽然以前曾经有过一两所,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消失了。

  一方面是因为,此刻来古晋的华人基本大多数都是务农的,他们并不重视下一代的教育。

  连温饱都还没完全解决,谁又有心思去上学呢。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时别说古晋,就连清朝还没普及教育呢,这样一个不毛之地,怎么可能更好。

  而且英国殖民者可不是什么大善人,会免费教授华人知识。

  他们想的是如何压榨华人的财富,一个两个都通过教育开化了,还怎么骗。

  这就导致,古晋虽然华人众多,但连小学都没有,更别提大学了。

  一切都要等到辛亥革命成功后,情况才逐渐好转,各种新式学堂在南洋也开始建立起来。

  当李启国把这些信息讲出来后,何育杰三人顿时心凉了半截。

  说好的南洋华侨百万,只要振臂一呼,都是嗷嗷待哺的学子呢?

  这心理落差也太大了。

  清朝随便一个县,恐怕都比古晋要好百倍。

  李启国也是无奈:“这也是为何我想请李校长出马的原因。”

  “换做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在古晋办好教育。”

  “但是不办又不行。”

  “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那些十几岁的孩子,干一辈子的种辣椒,给洋人当苦力吗?”

  “如今整个南洋都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更不用说有名的大学了。”

  “我父亲的目标,就是希望能以婆罗洲为核心,大力发展教育。”

  “因为沙捞越的查尔斯国王,算是对华人比较友好的外国人了。”

  “在这里办教育,我们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也最有希望成功的。”

  “给南洋百万华侨一个希望,给孩子们一个希望。”

  李启国讲的情深意切,就连李奇维也深受感动。

  以对方的家世,完全没有必要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李启国的父亲,还有他本人,却就这样做了。

  李奇维知道,这父子俩绝对没有任何私心,就是抱着很朴素的价值观:希望南洋华人生活的更好。

  所以,即便条件再艰苦,李奇维也不怕。

  无数华人缺少的不是金钱、不是人员,而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只要有一个人带头,以海外华人勤奋进取的精神,李奇维相信,他一定能带领众人,创造出一个奇迹。

  “各位,不必灰心和失望。”

  “万丈高楼平地起。”

  “路虽远,行则将至。”

  “在我李奇维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困难二字。”

  “我会让南洋所有华人知道,我们华夏人能做成任何事!”

  李奇维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李启国和何育杰等人精神一震,被他的气魄所感染。

  瞬间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没有学校那就建学校,没有老师那就招老师。

  李启国激动说道:“李校长,您真是所有南洋华侨的大英雄。”

  “别别别!”李奇维连忙否认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