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二十多年前的特斯拉,最终就是受不了爱迪生的脾气而离职的。
真实历史上,后世研究者认为特斯拉的埋没,是因为他和爱迪生的性格迥异。
爱迪生善于商业运作,有经营头脑;而特斯拉只顾埋头发明,不考虑用专利发财。
特斯拉在给爱迪生打工期间,还被爱迪生欺骗过,最终没有支付报酬。
所以后来,双方爆发了“电流之战”,当时也轰动了整个世界。
爱迪生和特斯拉的关系虽然谈不上仇人一样的老死不相往来,但总归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爱迪生本身骄傲自大、固执己见的性格,是重要的导火索。
如今不知怎么了,他又看李奇维不顺眼了。
因为爱迪生不相信,一个清国人,竟然能解决自己耗费了无数个日夜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后世,爱迪生和灯泡的故事,几乎在华夏人尽皆知。
课本里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只要认真,就一定会有回报。
如今爱迪生竹篮打水一场空,怎能不恼。
经济利益倒是其次的,关键是他无法忍受,有人能在电学、在灯泡上超越他。
在爱迪生看来,李奇维肯定是不知从哪看到了他的专利,然后经过简单的几次实验,恰好找对了工艺。
完全是瞎猫碰着死耗子。
李奇维要是在这里,一定会对爱迪生说:抱歉,你猜错了,我连实验都没做。
马可尼也无可奈何,他都劝对方不止一次了,但是没用。
还好爱迪生和李奇维两人相距很远。
马可尼可以两头都不得罪,反正二人又不认识。
“爱迪生,我不是为布鲁斯·李说好话。”
“但是,以他的物理学术造诣,我不认为一个钨丝灯泡有多么难。”
“前期的工作,都已经被你做完了,只是差临门一脚的灵感而已。”
“而布鲁斯·李又是公认的物理学第一天才,我想这对他而言,应该没有必要冒着剽窃的风险。”
“他只是在你的基础上,进行一点创新而已。”
马可尼果然人精,话说的非常漂亮,两边都不得罪。
爱迪生忽然笑道:“呵呵,物理学第一天才,好大的名头啊。”
“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内容,我也看了。”
“里面全都是关于学术物理的内容,根本没有把我们的应用物理放在眼里。”
“马可尼,你也是物理诺奖得主,为什么他没有邀请你参加会议。”
“额”马可尼顿时语塞,想了一会儿说道:“我的学术水平离物理学家确实有不少的差距。”
“实在不适合参加这次会议。”
爱迪生不满道:“错,大错特错。”
“水平高低,不能全看纯学术的内容。”
“麦克斯韦方程组再优美再伟大,没有我们这些搞应用物理学的发明家,人们能用上灯泡、留声机、电影吗?”
“更不用说电话、电报等。”
留声机是爱迪生最引以为傲的发明,也是对世界而言很重要的发明。
“我知道,你一直感激布鲁斯·李,曾经对你的无线电全球传播,用理论证明了其可行性。”
“但是我想,即便没有他的参与,你最后一定也会去尝试的。”
“马可尼,我们这么长时间的交情,我了解你的性格。”
马可尼说道:“但无论怎么说,布鲁斯在物理学上的造诣,是业内公认的。”
“它确实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爱迪生反驳道:“但是他对应用物理学的偏见,我是无法容忍的。”
“我知道布鲁斯·李申请过不少专利,但最后都转手卖给公司了。”
“可见,他根本看不上这些东西,认为只是他赚钱的手段而已。”
“还有这次会议,我认为不邀请应用物理学家,足以证明了他的傲慢。”
好家伙,兜兜转转。
马可尼这才知道老朋友为啥生闷气了。
原来是这个原因。
布鲁斯没有邀请爱迪生参加第一届布鲁斯会议。
这让爱迪生很不爽。
他成名时,李奇维还只是个小屁孩呢。
如今,爱迪生是千万富翁、发明家、企业家、物理学家。
在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都称得上家喻户晓,名气一点也不比那些顶尖的物理学家差。
但是他竟然没有收到李奇维的邀请。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爱迪生认为李奇维认为他对物理学无足轻重,不值得参与到构建物理学未来的宏大会议中。
马可尼想通了这点,顿时觉得好笑。
看来人一老,就会变成小孩子脾气了。
他敢保证布鲁斯根本没有恶意,也不会这样想,纯粹是爱迪生自己想多了。
不过,他还是安慰道:“哎呀,我的老哥,你多虑了。”
“我了解布鲁斯,他不是一个孤傲的人。”
“他对我们这种科技领域的企业家非常尊重。”
“他曾经对我说过:“我非常想有朝一日能和爱迪生先生见一面,他的发明改变了世界。”
爱迪生闻言有点怀疑,“他真是这么说的?”
马可尼说道:“我肯定没记错。”
爱迪生闷哼一声,没有继续说话了。
随后,马可尼便向爱迪生告别,他还要去美国各地推广自己的业务呢。
第227章 震惊!人工合成氨实现突破!这也与布鲁斯有关?
1909年的物理学界沉浸在一种喜悦的氛围中。
顶尖大佬汇聚一堂,为物理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此举让其它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无比羡慕。
物理学的突破就好像没有瓶颈一般。
从牛顿到麦克斯韦,现在又横空出世一个布鲁斯·李。
物理学大厦已经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美,成为自然科学的象征。
而化学领域,自从1869年门捷列夫首次发表元素周期的成果后,好像就再也没有什么重大突破了。
居里夫人的放射性倒也能算一个。
但是即便加上放射性,也远远无法和物理学比较。
因此,索尔维在去请那些化学家,准备举办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时候,不少人兴致缺缺。
有了布鲁斯会议的珠玉在前,一个不受重视的化学会议,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
然而,就在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结束后的一个月,无数人还处在对物理学的震撼中时。
一个让世界上所有人更加震惊的成果,公开发表了。
1909年12月15日,《自然》杂志封面刊登了一篇论文。
作者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化学教授,弗里茨·哈伯(第79章)。
论文用大量实验数据证明了,哈伯带领的团队,成功实现了从空气中制造氨这一人类伟大的壮举。
虽然目前是在实验室合成的,但是方法已被验证是完全正确的。
哈伯甚至公开宣称,将会在5年之内,实现工业化生产。
从此人类可以摆脱天然氮肥的限制。
这意味着人类将有吃不完的粮食,再也不会饿死人了。
论文一出,举世震惊!
轰!
首先是化学领域的从业者们,无不欢呼雀跃。
哈伯的成功无疑是化学界的伟大里程碑事件。
人工合成氨这一化学突破,无论怎么夸赞都不为过。
它将深刻改变人类的历史,全球人口从此有了大爆发的保障。
伦敦大学学院,化学系。
第四届化学诺奖得主,拉姆齐,正和其他几位化学诺奖大佬讨论事情。
当他们知道哈伯发表的论文成果后,震惊过后就是无尽的喜悦。
拉姆齐兴奋地说道:“哈伯的这个成果,足以载入史册了。”
“瑞典诺贝尔委员会,肯定已经为他预定了化学诺奖了。”
“他也会像布鲁斯一样,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
“甚至,比布鲁斯还要出名,毕竟他的成果是与无数普通人息息相关的。”
第一届化学诺奖得主范托夫笑道:“真是大西洋后浪推前浪啊,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
“哈伯这小伙子今年才41岁吧。”
“如此年轻就能取得震惊世界的成功,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第三届化学诺奖得主阿伦尼乌斯接着说道:“这下我们的会议终于可以高调的召开了。”
“让那帮物理佬看看,我们化学家可不是他们的附庸。”
“相对论再厉害,也变不出粮食。”
几位化学大佬哈哈大笑,显得非常开心。
随着时间推移,哈伯实现人工合成氨的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无数人都疯狂了。
“哦,我的上帝,这是一项堪比无线电的发明。不,甚至它比无线电还要重要。”
“人类没有无线电,只不过是交流麻烦一点;但若没有人工合成氨,则人类永远会被粮食束缚。”
“仅凭这项成果,哈伯就是当世最伟大的科学家。”
“现在的世界太疯狂了,刚刚布鲁斯会议才结束,物理学搞个大新闻,化学就搞了个更大的新闻。”
“这些科学家们一个个太厉害了,什么时候我也能发表这样伟大的成果。”
“.”
无数人议论纷纷。
甚至有不少看不惯李奇维的人,此时都跳出来冷嘲热讽了。
“布鲁斯·李这下还狂吗?他的相对论和量子论,连给哈伯提鞋都不配!”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