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260章

作者:虚空圣堂

  他不求胡喜忠要做出多大的突破,只要慢慢积蓄力量即可。

  他又把自己在美国的布局告诉了胡喜忠,让对方从国内抽调实业人才去辅助盛景然。

  二者互相配合,加强业务之间的联系。

  最后就是何育杰等人的教育事业。

  这一块,李奇维倒是很放心。

  毕竟搞教育是对所有人有利的,遇到的阻力很小,按部就班去干就可以了。

  而且经过了这些年的锻炼,何育杰三人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

  至于第二批星火成员也在快速成长,要不了多久,华夏大地的科学种子就会生根发芽了。

  未来李奇维至少需要好几万,相当于后世本科学历的人才,为他的原子弹大业出力。

  这些都已经不再遥远了。

  国内的事情处理完毕后,李奇维又把心思放在了接下来的物理学发展上。

  玻尔在放假回丹麦之前,特意找李奇维谈论了两个小时。

  内容主要都是关于他的论文。

  李奇维早在一年前就对玻尔说出了行星模型的问题,玻尔已经研究的非常深入了。

  如今的他只差最后一环,就能完成论文,但有一个问题他始终想不明白,无法自圆其说。

  李奇维当然知道那是什么,不过他没有点破。

  他对玻尔指点的已经够多了,但过犹不及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本来玻尔想假期留在国王学院继续研究课题的,李奇维却不允许,强制要求他回家好好休息放松。

  玻尔想了想,自己也好久没见父母和女朋友了,于是就不再坚持,回家去了。

  而玻尔这一回,注定就要开启属于他的开挂人生了。

  李奇维也将在接下来的大世中,以玻尔导师的身份,庇护着玻尔,解决量子论的关键问题。

  这一对传奇师徒,将把旧量子论推上巅峰,为量子力学的到来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于此同时,李奇维也会发表广义相对论,朝物理学之神的目标高歌猛进。

  (本章完)

第270章 行星模型的缺陷!玻尔理论的困难!

  1910年12月25日晚,丹麦哥本哈根。

  就在物理学界因为第二届布鲁斯会议而疯狂时,玻尔早已经顺利地回到了家乡。

  住在几千平的郊区豪华庄园内,玻尔的父母准备了丰盛的圣诞晚宴。

  漂亮的女仆不停地穿梭其间,让玻尔无需动手,就能得到一切。

  但是玻尔却兴致不高,只是漫不经心地随便吃点,明显是有心事。

  父亲克里斯丁大概知道儿子在想什么,于是笑着说道:“玻尔,吃饱饭才能有力气思考。”

  “我作为生理学教授,对于世界的研究比不上你;但是对于人的研究,我一定比你深入。”

  “再伟大的物理学家,饿着肚子也思考不出物理难题。”

  玻尔听完会心一笑,“谢谢你,父亲。”

  “我只是最近有一点压力。”

  “没事的,你们不用管我。”

  克里斯丁问道:“哦?是布鲁斯教授给了你什么难题吗?”

  “最近你们国王学院可是频繁上报纸啊。”

  “我甚至还能经常看到你的名字。”

  “或许这给你带来了困扰?”

  玻尔闻言没有说话,而是安静地吃着东西。

  心里则想着这一年半以来的求学经历。

  在布鲁斯教授的七个博士生中,自己无疑是对方最看重的一个。

  哪怕是钱五师等导师的华夏同乡也比不上。

  导师不仅让他作为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记录员,而且美国之行也带上了他。

  这两个机会都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机遇。

  然而自己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

  在实验室内,众人都知道他是布鲁斯教授的亲传大弟子,经常有什么系内会议,都让玻尔主持。

  大家对于这种安排也觉得理所应当。

  因为玻尔确实是最聪明的学生,脑子非常灵活,经常能给出非常超前的想法。

  就比如索迪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解释。

  系里的人都知道,玻尔以前曾经谈过相关的内容。

  不过由于他的课题是原子结构,所以就没有花费精力去深入研究。

  痛惜一个巨大的成果。

  但玻尔毫不在意。

  可是随着钱五师,小布拉格等年轻一代崛起后,玻尔感受到了一丝压力。

  虽然自己被大家戏称为“最聪明的博士生”,但是物理学是讲究成果的。

  伱再聪明,没有拿得出手的论文也没用。

  至于像《自然》子刊那些普通论文,玻尔从来没有考虑过。

  那种就算发100篇也没用。

  就好比自己的导师布鲁斯教授,虽然十年来只发表了不到十篇学术论文。

  但每一篇都是镇压整個物理学界的。

  全世界所有期刊的论文加一起,含金量或许都比不上那十篇论文。

  这才是玻尔追求的境界。

  他一直把布鲁斯教授当成偶像,当成终极目标。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玻尔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他还是微笑着对克里斯丁说道:“父亲,我已经25岁了,可以处理任何我自己的事情。”

  克里斯丁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感觉非常开心和自豪。

  自己的儿子一定是在做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否则以他的聪明才智,早都解决了。

  因此,克里斯丁很感激李奇维,对方是真的花费心思,在用心培养玻尔。

  他决定找个时间专程去拜访感谢李奇维。

  而玻尔母亲则慈爱地给玻尔递上各种他最爱的食物。

  很快,玻尔吃完后,便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静静思考自己的课题。

  李奇维给玻尔的博士课题是,关于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的研究。

  这可是当前物理学界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原子研究!

  按照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预测,现代物理学将以原子为核心。

  而行星模型则是原子研究中的核心。

  由此可见,李奇维对于玻尔的厚爱,这也是玻尔压力大的原因。

  导师把物理学最好最前沿,最有可能出成果的课题留给了自己。

  而导师自己却去研究那难度大到不可思议的广义相对论。

  玻尔无比感恩。

  行星模型很简单。

  原子核位于原子内部的中央,而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做圆周运动。

  类比太阳系,原子核就是太阳,而电子就是地球这样的行星。

  但是这个模型有两个问题无法解释,或者说是两个缺陷。

  第一,行星模型不稳定。

  按照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电子在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会释放出电磁辐射(即辐射能量),从而导致电子坠入原子核。

  但是目前的所有实验都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

  这说明电子的运行是稳定的,但行星模型解释不了。

  第二,李奇维在行星模型中,没有说明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排列的。

  电子是像太阳系一样,每个电子占据一个轨道;还是各自杂乱无章随机分布。

  这些,行星模型都没有说明,也无法解释。

  当然,李奇维发表行星模型时,索迪的改进元素周期表还没有发表。

  但是直到现在,索迪也没有解释电子是如何排列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玻尔丝毫没有头绪。

  但是对于第一个问题,玻尔已经有了想法。

  (真实历史上,玻尔是先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十年后才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玻尔的思考很复杂。

  电子落入原子核是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学的必然结果。

  只要人们相信经典物理学在原子尺度上依然是正确的,那么原子结构必然会坍塌。

  而行星模型又是李奇维提出的,他是玻尔的导师。

  玻尔必须要在经典物理学和自己的导师之间做出抉择。

  要么是经典物理学错了,要么是自己的导师错了。

  但玻尔对于李奇维的尊敬是发自骨子里的。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认为导师错了。

  但经典物理学也不能轻易否定。

  玻尔又想到了李奇维的谆谆教诲和美国之行的见闻。

  经典物理学没有过时!不应该被抛弃!

  它还有太多的秘密等待挖掘!

  因此,玻尔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经典物理学和导师的理论都没有错!

  只不过二者之间需要一架桥梁连接。

  而桥梁就是布鲁斯导师的量子概念。

  玻尔认为经典物理学只是在微观尺度上,有些结论不适用而已。

  但他依然保留了【轨道】这个经典力学的概念。

  玻尔认为想要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坍塌,那就假设电子只要处在某些特定的轨道上,就不会释放电磁辐射。

  他把这些特定的轨道,称为电子的【稳定态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