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也许那个星球上巴掌大的一块物质,甚至比整个地球都要重。”
哗!
厄瓦尔德的猜想让众人哈哈大笑。
克尼平笑道:“厄瓦尔德,我谁都不佩服,就佩服你。”
“你应该去写科幻小说。”
“听说布鲁斯教授就在写一部科幻小说,背景非常宏大。”
“你虽然物理学比不上布鲁斯教授,但也许写小说能超越对方呢。”
“那也可以名扬四海了。”
“比如伱想象的这种天体,我觉得就很厉害。”
众人纷纷起哄,鼓励厄瓦尔德也写小说。
大家不相信布鲁斯在物理领域一骑绝尘就算了,难道写小说还能碾压众人不成。
小说这个东西可跟物理直觉啥的无关。
有些人哪怕脑海里有故事,写出来也是不堪入目。
这时,劳厄忽然又补充道:
“对了,布鲁斯指导的那个美国小子,叫哈勃。”
“他不就是研究天文学的吗?”
“我很好奇,他一个天文学专业的学生,到布鲁斯那里去学习什么呢?”
“难道布鲁斯准备进军天文学了?”
“那也太夸张了。”
“他刚刚解决了微观领域原子的问题,现在就把目光转向了宏观领域的天体了。”
“真不知道布鲁斯教授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史瓦西笑道:“这我可能知道一点。”
“哈勃最近发了几篇关于天文学的内容。”
“通讯作者写的都是布鲁斯,显然是得到了对方的指导。”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布鲁斯教授在会议上隐约提过。”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论研究的是微观领域,相对论研究的是宏观领域。”
“或许广义相对论就涉及到大天体的问题。”
“布鲁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演讲时,曾说过,他的广义相对论可以解释水星近日点的进动问题。”
“我想,这可能就是一个暗示。”
“或许正因为如此,哈勃才愿意跟着布鲁斯学习研究吧。”
轰!
劳厄等人皆是一惊。
布鲁斯不会真的是要踏入天文学吧。
那绝对是天文学的超级大地震。
估计所有天文学家都要乐开花了。
史瓦西也是激动万分。
他抬起头,透过望远镜前的窗户,看向了遥远的天空。
“布鲁斯,你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史瓦西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真实历史上,史瓦西是第一个算出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精确解的人。
那个解也被称为史瓦西解。
这个解最大的意义,就是预言了黑洞的存在。
爱因斯坦给出了方程,但自己却找不出精确解。
而史瓦西通过解方程,发现存在黑洞这样的物体,当时称为“不可思议的天体”。
1969年,美国物理学家惠勒首次正式提出“黑洞”这个词。
而且史瓦西是在参加一战时,在战壕里,趁着两军休战间隙,手撕出来的解。
他寄给爱因斯坦的信件上还带有血迹。
除了对科学纯粹的热爱,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解释史瓦西的行为。
他最终也因为在战争中染病,在1916年就去世了。
很遗憾,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解给天文学带来的震撼。
在他的葬礼上,爱因斯坦悼念道:
“他热爱探索自然界各种事物间的联系。”
“引领他寻找未知动力的是快乐,是艺术家所感受的愉悦,是心系未来的梦想家的想象。”
(本章完)
第306章 广相之后,踏入宇宙学!(感谢【我真是太不稳健了】盟主!)
1912年的前期,物理学界以一种平稳的速度向前发展。
年轻物理学家逐渐占据了主流。
老一辈的退隐则越来越彻底了。
比如洛伦兹,自从玻尔-李模型解释了塞曼效应后,洛伦兹觉得没啥可以研究的了。
于是他辞去了莱顿大学的教授职务,转头去博物馆当顾问了。
当然,每周他也会去学校做一些演讲,算是启迪后辈。
普朗克则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校长了,并且保留物理系主任的位置。
正式从物理研究人员变成了管理人员。
这可能和他在军方的突出贡献有关。
而且以普朗克的声望和地位,这个大学校长非他莫属。
所以普朗克也算是脱离了研究一线,开始纯粹的教育工作。
伦琴则是彻底退休,远离了学术界,进行科普教育方面的工作。
还有其他的大佬们,都或多或少离开了科研一线。
他们的精力实在跟不上了。
不少人发出感叹:“物理学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而这个时代就是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交接点。
以普朗克、汤姆逊、伦琴、洛伦兹等大佬为首。
他们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就像润滑剂一样,让两代物理学的衔接不会那么突兀。
而且给后辈开辟了未来的方向。
虽然他们的成果有着各种各样的局限,但历史不会否认他们的功绩。
接下来,就是现代物理学的深入研究阶段了。
相对论、量子论、原子结构等接连取得突破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深入的细分研究。
即大家开始研究这些理论的各种细节。
虽然单独一个细节看起来无足轻重。
但是正因为有无数物理学家孜孜不倦地追求,才让所谓的理论有了实际的内涵。
变得更加丰富、易用、可拓展。
否则一個空壳理论不管对于学术还是实践,都是毫无用处的。
尽管这些细节理论在物理学史上的名气没有非常大。
可如果一个专业物理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话,那这些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普通人只需要了解几个名词的概念。
而真正的研究则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计算,其实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
但年轻的物理学家们,却甘之如饴。
没有真正的热爱,是不可能享受到科研的乐趣的。
1912年,玻恩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关于空间点阵的振动》的论文。
这是一个关于晶体点阵的理论,它预示着晶体学的快速发展。
二人都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物理讲师,因此关系非常好。
冯·卡门后来成为了力学大佬,尤其擅长流体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
被誉为“超音速飞行之父”。
他教出的一个华夏留学生,后来威名赫赫,家喻户晓。
玻恩和冯·卡门的事例就是一个缩影。
代表着年轻物理学家正式接过大旗。
而且这个时代的科学家经常跑来跑去。
比如劳厄刚到瑞士当教授,爱因斯坦又跑去奥匈帝国的布拉格了。
大佬们的职务变动非常频繁。
但是不管怎么变,物理学界总归是越来越精彩的。
现在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疯狂地做实验搞计算。
就是为了能在第二届布鲁斯会议之前,多出一点成果。
争取那一张难能可贵的邀请函。
而物理学的中心,布鲁斯会议的发起者,所有人心心念念的存在。
布鲁斯·李!
此刻正在奋笔疾书,他的广义相对论也到了关键阶段。
伦敦国王学院,物理系主任办公室内。
助理迪莉娅又轻轻地推开门,给李奇维又续上了一杯茶。
他自己喝的都是从家里带来的上好茶叶。
招待卢瑟福等人就没必要暴殄天物了。
迪莉娅认真地倒着茶水,一股好闻的香水味刺激到李奇维,让他从论文中醒来。
抬头看了眼对方,发现今天的迪莉娅穿的非常精致。
她把一头长发盘了起来,挺拔的身材让人不自觉地想多看两眼。
李奇维看完后,一本正经地说道:
“迪莉娅,最近系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迪莉娅轻声道:“有很多人想要来拜访您,但是我都已经告知他们情况了。”
“然后由巴克拉教授负责接待。”
“这些是需要您签字的内容。”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