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然而此刻,他们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或者刚刚崭露头角,想要在学术上扬名立万。
李奇维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咱老李现在也是这些大佬仰望的对象了。
他忽然有了想法,准备给看顺眼的人回信,邀请他们来参加第一届物理和化学青年学者交流会。
没错,这就是他和索尔维商议后的名字,会议时间定在8月30号。
李奇维对人员的年龄做了限制,必须是35岁以下的才可以。
索尔维一开始表示不解,为何会有这个奇怪的要求。
李奇维解释说,科学领域,有时候年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因素。
年龄越大的学者,他的思维不仅开始退化,而且往往更容易偏向保守。
所以,创新的科学思想经常是由年轻人提出的。
并且,年轻人也需要一定的话语权。
如果总是让行业宿老讨论问题,那么所在领域就会逐渐僵化,最终成为各利益方的自留地。
年轻人的加入就是一个刺激,让行业能摆脱一潭死水的困局。
最重要的是,投资未来才是最疯狂,杠杆最大的投资。
就这样,李奇维成功说服了索尔维。
而索尔维选择物理和化学两个领域的理由很简单,他自己的产业就是化学领域的,当然希望结识化学家。
至于物理则是他的爱好,因为不用做实验就能研究。
果然有钱人的想法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后人无法理解,为何这个时代的大佬对科研的兴趣那么大,财富自由了不去享受,就想做研究。
李奇维也赞同索尔维的安排,因为化学家相比物理学家,对于物质生活的贡献绝对更大。
化学所催生的各种化工体系,是他未来的战略重点,所以多认识一些化学家十分必要。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李奇维最近有时间就会思考科学之城的建设问题。
其中一块核心的内容就是人员组成。
本来他的想法是,科学之城只接受华夏人,外国人最多只能有几个。
但现在他的想法变了,如果排挤非华夏人,那么科学之城的“科学”二字就名不副实了。
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后人,固步自封和骄傲自大带来的都是灭亡。
科学本来就是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如果人为加上限制,那就不是科学,而是政治学了。
只要设置一定的标准和底线,就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让全天下的科学家为己所用。
他想建立科学之城的目的,不是称霸世界,而是守护华夏。
在此基础上,推动科学的发展,造福全人类。
至于是否会有野心家混入其中,如何防范,这些只能等以后真正实施再说。
如此庞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他可以边干边学。
人类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存在,全是科学家或者科研人员组成的城市。
那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如何自保等等。
哪怕李奇维是穿越者,他也不可能有这方面的经验。
所以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另一个让他放下种族偏见的原因则是:个人的力量太小了。
华夏的崛起不单单需要科学,更需要科技。
两者虽然一字之差,包含的内容却大相径庭。
李奇维有自信,凭一己之力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但是要想把理论化为实际的力量,单靠一个人只是杯水车薪。
他能推导出各种复杂的公式,但总不能让他自己去手撕偏微分方程的解吧。
更别提那些复杂的化学工艺,物质合成等东西。
李奇维前世就是因为讨厌穿白大褂配试剂,最终才选择读物理专业。
西方世界在这些基础领域,已经积累了几百年,哪怕给华夏二十年,也不可能超越。
所以,他必须借助外力,借鉴和吸收西方的底蕴,然后配合他的先知,少走弯路。
以星火计划为核心,点全华夏的科技树,覆盖所有领域,从此不会受到西方的制裁。
这就是李奇维对于科学之城人员组成的初步思考。
当然主体肯定是华夏人,管理权他会牢牢地把持在手里。
想通了关键点后,李奇维开始给这些未来的大佬们回信。
信中,他先是谦虚了一番,然后表示对他们在做工作的关注,并透露极大的兴趣。
接着在结尾,顺理成章地邀请他们,如果有意愿,可以参加8月底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会议,大家一起畅聊学术。
写完这些信后,李奇维又开始了按部就班的生活,抄.不.写论文,教学生,撩妹子。
不过,突然传来的两个消息,打乱了他的计划。
感谢新老书友的月票和推荐票。老虚求收藏求追读,拜谢了,现在追读太重要了。
第67章 暴富从调教飞利浦开始
当李奇维在准备青年学者交流会时,他突然收到了居里夫人和索尔维的信件。
居里夫人邀请他参加在法国举办的会议,欧洲放射学会议,时间定在8月15号。
受到柏林物理年会和伦敦量子讨论会的启发,现在的物理学家们突然喜欢开会了。
李奇维心道,这才对嘛,哪有科研工作者不开会的,况且还是物理领域的大佬们。
只有多开会,才能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自从卢瑟福发表放射性的本质后,全世界都掀起一股放射研究热。
法国的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作为放射性的发现者,看到如此喜人的突破,于是一合计,干脆也办一场会议吧。
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支持,要钱给钱,要场地给场地。
各国已经发现了,这年头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物理学家这种超高端人才,能吸引一个都是赚的。
信中,居里夫妇热情地邀请李奇维,虽然他不是研究放射性的,但是名气太大,属于跨界大佬。
李奇维心里美滋滋的,他还没有考虑好去不去。
不过这倒是一个接触放射领域的机会,铀盐、提纯、同位素,大概也只有他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了。
甚至第二天,卢瑟福就写信问他去不去,如果愿意,可以同行前往,李奇维表示等决定后告知对方。
至于另一个消息则是,钨丝灯泡专利终于找到合作者了。
索尔维在信中详细介绍了这家公司,李奇维定睛一看,嚯,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飞利浦!
皇家飞利浦,1891年成立于荷兰埃因霍温,主要生产照明系统、家用电器、医疗系统方面的产品。
后世,飞利浦的员工有十几万人,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产品售往150多个国家,是真正的跨国巨头公司。
知名家用产品有:手机、平板电脑、剃须刀、空气炸锅、咖啡机、面包机、榨汁机、电水壶等。
2023年的营收达到了200亿美元。
尤其是旗下的医疗设备,那就是高端的代名词。
李奇维在穿越前,华夏还在提倡医疗领域的国产替代呢,代的就是飞利浦等公司。
由此可见,飞利浦公司的强横实力。
如果不是索尔维在信中描述,李奇维真不敢相信,这么牛逼的公司,竟然是做碳丝灯泡起家的。
没错,如今刚刚成立十年的飞利浦,已经是欧洲最大的碳丝灯泡生产商之一。
它的创始人是杰拉德和安东尼奥,现在公司就已经有100多号员工。
但是当前公司的发展也遇到了困境。
一方面是因为碳丝灯泡质量太差;另一方面则是公司产品单一,无法拓展更多的收入来源。
真实历史上,飞利浦在1914年成立了第一个研究实验室,专门研究物理化学现象,企图促进产品创新。
并且在X射线和收音机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至于灯泡,则没有什么进展。
如今,创始人之一的杰拉德,忽然从好友索尔维那里,了解到李奇维的钨丝专利,简直是如获至宝。
杰拉德恨不得立马就要找李奇维,最后被索尔维拦住,表示他先写信给对方,如果同意,双方可以约见面。
李奇维当然同意,而且是太同意了。
现在的飞利浦感觉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公司一样。
第一,总部在荷兰,避免了接下来第一次波及世界的战争,因为当时的荷兰是中立国,所以受影响很小。
第二,生产的产品全都是民用,降低了后面自身被盯上的风险,安全性得到很大保障。
第三,专业对口,李奇维的物理知识,几乎可以帮助飞利浦更新换代所有的产品。
第四,现在的飞利浦还是小公司,没有大企业的傲气,自己很容易拿到话语权,分得更多的利益。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喜,李奇维没有头脑发热,上赶着去求对方合作,商业谈判他还是懂一点的。
而是简单写了一封信给杰拉德,表示如果对方有兴趣,可以考虑见面详谈。
结果第三天他就收到了杰拉德的加急信件,对方准备立刻启程来剑桥拜访自己。
李奇维会心一笑,看来钨丝灯泡专利,对这些碳丝灯泡厂商的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大。
毕竟谁都不是傻子,这种一看就是代差级别的产品,其利润根本无法想象。
于是,李奇维让杰拉德可以在7月20号到剑桥,届时他会招待对方,详谈专利授权问题。
几天后,在剑桥郡一家有名的咖啡厅内,李奇维见到了杰拉德。
杰拉德·飞利浦,今年43岁,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飞利浦公司的名字就取自他的姓氏。
他出生于荷兰一个富商之家,没有兴趣继承家里的烟草咖啡贸易生意,反而对科学技术十分着迷。
于是跑去理工学校读机械设计专业,毕业后,以爱迪生为偶像,开始创业。
由于做的是高科技产品,因此杰拉德对于科学家十分敬佩,很想结识领域内的大佬。
所以当他见到李奇维本人后,显得非常激动,语气急促,倒把李奇维搞的不好意思了。
“原谅我的失礼,布鲁斯教授,您看起来实在是太年轻了。”
“索尔维和我说过您的伟大成就,如今一见,简直是惊为天人,我感觉自己以前都白活了。”
李奇维顿时乐了,果然是企业家,张口就把客户拍的舒舒服服的,怎么可能还谈不好生意。
“杰拉德先生,你还是叫我布鲁斯就行,我暂时还不是教授,只是剑桥的一名博士。”
“我们还是直接进入主题,讨论一下专利的使用问题吧。”
杰拉德微微一愣,他还从没见过这么直接的物理学家。
之前见到的很多学者,都是羞于谈钱的,而是专注技术。
他不敢怠慢,连忙问道:“布鲁斯博士,不知道您是什么想法?”
李奇维道:“杰拉德先生,你是灯泡领域的专家,虽然现在灯泡的市场普及率还很低,但是你很清楚,它的未来是一片光明。”
“现在全球人口约16亿,如果10年后,所有人都能买得起一支灯泡,伱想想这是多少利润。”
杰拉德听完不由得认真起来,不是因为16亿的大饼吸引了他,而是他没想到李奇维竟然还懂商业。
他以为像对方这种物理学家,都是不食五谷,不懂人情世故的。
即便想赚钱,杰拉德自信也能通过商业手段,合理地压缩对方的利益。
然而,李奇维开口的两句话,没有急着证明自己的技术有多么先进,而是先说市场有多大。
一种熟悉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