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哦,我的老天,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也太不可思议了,等等,我再想想。”
“爱因斯坦,不如你和我一起完成这篇论文吧,前期你写给我的信,对我也有很多的启发。”
“我认为,这份成果中,应该有你的位置。”
“等我回到英国后,我会给你写信详细阐述其中细节。”
爱因斯坦闻言,呼吸加促,口干舌燥。
他不敢相信,如此重要的理论,李奇维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要带上他。
他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不过却没有觉得受之有愧。
因为公式最重要的物理意义,是他赋予的,这甚至比公式本身还要重要。
于是,爱因斯坦重重点头,按捺住激动,又回到了座位上。
一双睿智的眼睛始终停留在李奇维身上,嘴角噙着好看的笑容。
李奇维顿时一惊,心中想象王路遥那可爱的模样,这才避免被爱神掰弯。
这时,威尔逊出来打圆场,他知道这个公式已经涉及到机密了。
物理学家们虽然喜欢分享,但也会注意一定的隐私,威尔逊始终为李奇维考虑。
“布鲁斯,你这个理论哪都好,就是我看不懂。”
“我觉得你得回去好好完善一下,等到我能看懂了,说明它才是对的,就跟量子论一样。”
说的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李奇维朝他投去心领神会的笑容,然后对众人说道:“如果大家对光速不变感兴趣,可以单独找我聊。”
“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发言,或者上前分享你目前的研究成果。”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和推荐票,谢谢大家。
第78章 无线电通讯的难题
有了卢瑟福和李奇维的珠玉在前,在场的小年轻们不免有些紧张,不敢第一个上台。
然而马可尼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反正他是一个工程师,就算讲的东西浅显,也情有可原。
现在他创办的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就遇到一个棘手的难题。
在座的都是物理领域的专家,正好可以向这些大佬请教。
于是,他站起身,走到白纸前,语气谦逊地说道,“各位尊敬的老师,你们好,我叫马可尼。”
在场有人好像认出了他,“你是发明无线电通讯的马可尼吗?据说你已经实现了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无线通信。”
马可尼一愣,没想到自己挺出名,于是笑道:“正是在下,那是前年的事情。”
他顿时有了信心,准备先介绍自己,说道:“人类自从发明电报和电话后,信息传输的速度比以往快了无数倍。”
“但是它们都需要电流在导线内传输信号,高山、大河、海洋会给线路的搭建造成很大困难。”
“甚至需要开尔文勋爵这样的物理大佬出马,才能解决海底电缆的问题。”
“即便不考虑经济因素,把全球几块大陆都铺上电线,但是那些会移动的交通工具,如海洋中的船舶等,却依然没有办法通信。”
“因此,我就在想,能不能设计一种,不需要依赖电线的通信手段。”
“从赫兹教授发现的电磁波那里,我找到了灵感:电磁波以光速在空气中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所以我设计了一种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电磁波发射器,一个是电磁波接收器。”
“1895年,我利用这种装置,成功地将电磁波信号发送到1.5英里外的地方,并用接收器收到了信号。”
“这使我非常振奋,我不断改进装置,测试不同波长的电磁波,通过调节它的振幅和周期,去实现莫尔斯码,从而传输信息。”
“我把这种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装置,称作无线电台。”
“终于在1899年,我在英法两地分别架设了无线电台,成功地实现了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无线通信。”
听到这里,在场之前不知道无线通讯的人,全都忍不住惊呼。
那岂不是说,未来有可能相隔一个大洋的人都能实时通信?
而且这种通信不需要复杂的电路,只要人手一个电台就好了。
众人看马可尼的眼神都变了,对方虽然不是物理学家,但是这种天才般的发明,比顶级物理学家也差不了多少。
一时间,大家都对他的研究充满了好奇。
李奇维也是万分感慨,马可尼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当时做无线电通信试验时,是在自家的庄园内完成的。
他父亲有私人图书馆,他母亲给他找了一个私人教授在家学习。
所以他阅读了无数电磁学的书籍,做了无数电磁试验,这才有了无线电的发明。
毫不夸张地说,无线电改变了世界格局。
因此他本人也被评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排名第41位。
然而此刻,27岁的马可尼却脸有愁容,“但是目前我的研究却遇到几个问题,导致无线电通信的实用性不足。”
“第一个是,调制电磁波的频率、振幅、周期等非常困难。”
“目前我公司的产品,全都是靠人工手动调节,误差大,耗时长,而且很容易出错。”
“第二个是,由于电磁波是直线传播,考虑到地球表面的曲率问题,好像无线电无法实现全球通信。”
“所以我到现在一直没有做过试验。因为要做一次跨洋试验,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太大。”
“如果从理论上都不可行,我很难说服公司的其他人支持我。”
众人呼了一口气,果然全球通信没有那么容易,同时也敬佩马可尼善于钻研的精神。
理论到实践,中间宛如隔了一个天堑,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和汗水。
有时还需要一丝运气。
房间内的都是物理学者,如果问他们电磁波的性质,绝对能说上三天三夜。
但是对于这种现实中的物理实际问题,不少人也只能抓瞎了。
在场的只有李奇维知道,第一个问题需要通过电子管解决。
只有小型化的电子管,才能高效率实现整流,放大,振荡,混频,调频,调幅,检波等等功能。
至于第二个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其实是可行的。
因为地球虽然是圆的,但是高空表面全是电离层,它可以放射电磁波。
真实历史上,马可尼在今年的12月份,实现了从英国到加拿大的超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试验当天,加拿大那边遭遇了强烈的风暴,接收天线都被吹跑了。
马可尼用风筝拉起天线,经过焦急的等待,他本来都不抱有希望了。
结果,忽然,微弱的信号传来,试验大获成功。
马可尼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无线电能不受地球弯曲的影响,传播那么远的距离。
如今看,当时的马可尼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勇气,难怪能够成功。
李奇维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看向长桌边的其他人。
他们有的低头,有的手托下巴,都在思考马可尼的难题。
这时,一直没发过言的郎之万说道:“马可尼先生,我认为第一个问题可能需要一种系统的设备。”
“我设想,它应该是通过电压电阻等各种电路设计,进行电磁波的调制,但是目前市面并无这种产品。”
不少人赞同郎之万的观点,处理如此复杂的电磁信息,肯定不能靠人工。
第一个问题确实有点难了,相当于要凭空发明一个调制器。
在场的物理学者们都不擅长这个,给不出好的建议,只能靠马可尼本人去摸索了。
这时,威尔逊说道:“马可尼,第一个问题我不知道,但是第二个问题,我有一个想法。”
“可不可以通过建立中转站的方式,每隔一段距离就建造一个电台,只要保证两个电台之间能正常通信,那么再远的距离都能续接上。”
众人眼神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密立根给威尔逊竖个大拇指,心道威老弟果然精通实验物理,瞬间就能想到可行的办法。
威尔逊环顾一圈:基操,勿6。
但是,理查森忽然又提出一个问题,“可是在大西洋、太平洋内,如何架设中转站以及保证不受破坏呢?”
这.还真是个问题。
一时间,大家都想不出什么好点子。
李奇维看时机差不多了,轻咳一声,说道:“我有一点不同的想法。”
最近追读下滑有点严重啊,是不是大家不喜欢看这种平淡的学术剧情。
说实话这十章左右写的我脑袋都快大了。
看来我的书友们都想看主角快速装逼,别急。
马上就有一波大高潮了,诺奖要来啦!
最后,感谢大家的月票和推荐票支持,谢谢。
第79章 上架感言
刚刚接到编辑通知,明天中午十二点,本书就要上架啦!
感谢责编透明巨把我捞了,本来以为签不了约,准备放弃了。
感谢各位书友的大力支持,我才能越写越带劲。
这本书能走到这一步,我是非常满足的。
闲话少叙,先说下上架后的更新情况。
以后改成4000字大章,说实话新书期的2000字一章,写的我很憋屈。
还要经常故意删减压缩一些内容,这下终于可以放开了。
1、上架当天:争取3章。(上架突然,实在没有存稿,历史文又难写)。
2、平时:争取每日2章,根据情况加更。
3、加更条件:盟主加一更,如果当天就有(就当做个梦),后面会补上。
最后,老虚求首订!求订阅!求月票!
至于这些数据如果好的话,怎么加更,老虚暂时没有经验,但肯定后面会补上。
我会把成绩汇报给大家。
总之一句话,成绩越好,老虚越疯狂。
求求各位读者大大们的支持,给我来个首订吧,感谢你们。
第80章 指点方向(跪求首订!第一更)
第80章 指点方向(跪求首订!第一更)
当李奇维要发表意见时,众人齐刷刷地看向他。
马可尼更是双眼火热,满脸兴奋。
作为痴迷物理的年轻人,李奇维的成就让他望尘莫及,随便一句话能让自己受用终生。
虽然家里很有钱,自己又开个公司,但是李奇维这种人永远都是马可尼羡慕的对象。
看着众人的反应,李奇维轻轻一笑,开始画饼,说道:“第一个问题郎之万说的很对,需要单独的器件去控制。”
“以我对目前工业界的了解,最多五年,应该就会在电子产品方面实现突破。”
“最近我和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合作,准备成立科学实验室,其中一个研发目标就是类似的产品。”
“因此,我才有这个把握,给出预言。”
思来想去,李奇维还是准备不再藏着掖着,直接提前搞出三极管。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