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第22章

作者:干卿底事

  是这样的没错。

  小陆丞相果然是个很温柔的人,见此,也没有责怪他什么,反而在李渊一杯接一杯饮酒的时候,回去给他拿了一些糕点。

  “吃吧。”

  他顺口问:“你是哪里人?”

  李渊:“陇西成纪。”

  小陆丞相颇为讶然:“陇西,那么远?”

  “远吗”,李渊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从北魏末年起,陇西就是关陇贵族的大本营,是不折不扣的权力中心。

  后来隋文帝杨坚南下灭陈,扫平天下,重心依然在北方。

  对于李渊来说,江南,包括陆秀夫出生的楚州,才是比较神秘、难以触及的地带。

  陆秀夫沉思说:“陇西是李唐皇族的龙兴之地。”

  李渊竖起耳朵:“李唐如何?”

  陆秀夫温声说:“万国衣冠拜冕旒,那是汉人最好的时代,也是天下人最好的时代。”

  李渊忽然骄傲起来:“正是如此!”

  陆秀夫又说:“对我来说,大唐是一场遥远且美好的梦寐——我出生时,天下已是日暮西沉,风雨飘摇,只剩江南方寸之土了。”

  李渊沉默许久。

  “你一天都没有见过真正的盛世”,他想起陆秀夫最后的结局,声音有了细微的波澜,“却甘愿为了理想中的不存在之物,献上自己的一生?”

  陆秀夫微笑说:“我知道,前人曾见过盛世,在我死后,后人也还会迎来盛世——这便足够了。”

  李渊叹了口气:“你要是生在大唐就好了。”

  “你若在大唐,定然是一代名相——当然,我不是说你现在不是一代名相。只是,你若在大唐,你可以亲眼见到自己所缔造的盛世,一切努力都会有好结果的,而不是……”

  只能沦亡在崖海的风涛碧浪之中。

  自他进入【崖山海战】副本,一直在敷衍。

  只有此时此刻,这番话,确然出于肺腑。

  他手中最缺文官,陆秀夫的才华和品格都十分绝尘,如果跟他生于同时,那妥妥就是钦定的未来开国宰相。

  可惜了。

  李渊举起酒盏,一敬陆秀夫。

  陆秀夫端着杯盏,却并未饮下。

  李渊怪道:“怎么了?”

  “这杯酒,本不是给我自己准备的”,陆秀夫望着波光静谧的海面,轻轻一笑,“我更希望有一日,我等的那个人能亲自归来,饮下此酒。”

  李渊一听,顿时惊悚,事情居然往鬼故事的方向发展了!

  “丞相本来不是在祭奠战死的亡魂?”

  陆秀夫:“……”

  换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在这里,李渊此刻已经被扔到海里喂鱼了。

  “他还没死!”陆秀夫瞪了李渊一眼,“我只是想遥敬一杯文山。”

  他看着远方,轻声说:“此刻,文山定然就被关在某一条船上,远远地看着我们,今日大胜,他一定很高兴。”

  李渊:?

  这位文山又是何许人也。

  很快,天幕给出了答案。

  【崇祯皇帝朱由检】:

  “文山先生文天祥,是祥兴年间的右丞相,和左丞相陆秀夫是同榜进士,少年同窗,半生至交。”

  “文天祥,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貌美,才高,风华绝代,碧血丹心。”

  “他在最艰难的年代,只手撑起山河一片天,成了宋人的脊梁和精神支柱。”

  “现在这个时间点,张弘范正把文天祥关押在船上,逼迫他旁观崖山海战,趁机劝降。”

  “然而,天下皆可降,唯独文相不可降。”

  “独自抗争三年后,文天祥最终还是殉国而死。”

  “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

  大明崇祯位面。

  崇祯皇帝发完了这么多字,望着天幕,长叹一声。

  紫禁城上空一弯清冷的孤月流转,照着他身影萧瑟,鬓染霜华。

  他甚至有些羡慕宋末的小皇帝赵昺。

  同样是危难之际。

  赵昺有陆秀夫等人扶持,有文天祥等人甘愿为之赴死。

  怎么到了他这里,就是满朝公卿皆如仇寇,势同水火,甚至很多人都做好了准备,开门迎闯王入城。

  朕,是大明的罪人啊……

  崇祯皇帝慢慢阖上眼,一滴清泪无声滑落。

  天幕上,交流还在继续。

  【宋仁宗赵祯】:唉,朕的眼泪不值钱。

  【宋英宗赵曙】: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大宋能拥有他们这些人,何其有幸!

  【景泰皇帝朱祁钰】:文山先生他,也是于谦一直以来的偶像。

  【宋孝宗赵瑗】:朱祁钰,你够了。

  【宋孝宗赵瑗】:朕发现每次你一发言,必然要提到于谦。

  【宋孝宗赵瑗】:这几天交流下来,别的人,朕是一个没记住,就光记住于谦那什么日月争光了。

  【永乐皇帝朱棣】:于谦本就是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你有何疑问?!

  【明仁宗朱高炽】:于谦本就是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你有何疑问?!

  【明宣宗朱瞻基】:于谦本就是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你有何疑问?!

  【宋孝宗赵瑗】:……

  【宋孝宗赵瑗】:得,说不过你们老朱家几个,溜了溜了。

  李渊看到此处,微微愣神。

  【天下皆可降,唯独文相不可降】

  江山唯系此一人之身。

  这既是认可,也是一种举世无人的悲哀。

  不知我大唐覆灭之日,是否也有文天祥这样的忠魂英骨,甘愿为国而死?

  陆秀夫白衣浅淡,缓缓起身,向半空中伸出手,举杯。

  素白的指尖交叠着璀璨星辉,仿佛想要隔空握住一个朋友的手。

  就像年少时曾做过的那样。

  但今日的崖海之上,故人已不再,只有冷风回荡。

  陆秀夫最终,也只是远远地敬了一杯酒,然后独自饮下。

  李渊在一边坐下:“丞相无需忧心,我们最后定能大获全胜,将文山先生接回来。”

  陆秀夫轻轻一叹:“难。”

  张弘范用兵太谨慎,此番只派出了小股兵力试探。

  这一战,看似大胜,却并未真正让元人伤筋动骨。

  张世杰极有分寸,军民们宴饮到夜半,便被他赶回去休息,轮番戒备。

  第二日,宋军阵营依旧纹丝不乱。

  张弘范也没有再轻举妄动,驻守在海湾,形成两军对峙。

  看似陷入僵持,但情势正在向对他们极端不利的情况发展。

  从崖山通往陆地汲水取柴的路,都被切断了。

  必须尽快突围,否则他们失去饮用水和食物,将会被活活耗死在这里。

  为此,张世杰制定了一次突袭计划,趁夜色掩饰,小船轻舟,夺取海门。

  李渊这次依旧负责守卫龙舟,在小皇帝赵昺身边,占据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

  这时,天幕上浮现出了一行字迹:

  【明宣宗朱瞻基】:李渊,朕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你那里是二月六号对吧。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这一天是张弘范发动总攻的日子。

  【北齐神武帝高欢】:历史肯定会发生改变的,不然挑战副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宋仁宗赵祯】:是啊,伪元政权之前的进攻已经被世杰和君实打散了,今日肯定不敢再来了。

  【明宣宗朱瞻基】:希望如此。

  【宋神宗赵顼】:明宣宗你多虑了,大宋现在气势如虹,怎么可能会输?

  【明宣宗朱瞻基】:是于谦他刚才说,元军阵型有问题,朕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宋孝宗赵瑗】:???

  【宋孝宗赵瑗】:又是于谦,你们大明到底有几个于谦。

  【明宣宗朱瞻基】:过奖,也就四朝,还没有富裕到人手一谦的地步。

  【宋孝宗赵瑗】:你觉得朕是在夸你吗?!

  【魏武帝曹操】:孤等着张世杰大胜,为孤正名!

  【魏武帝曹操】:赤壁之战才不是因为铁锁连江输的,分明是因为那吴贼、蜀贼太过奸猾!

  【汉昭烈帝刘备】:呵呵。

  【吴大帝孙权】:呵呵。

  总之,皇帝们大多对张世杰的本次行动怀有信心。

  龙舟船上,小皇帝也在和陆秀夫说着类似的话:

  “丞相,太傅这么厉害,这一次很快就能得胜归来吧。”

  从他们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张世杰专挑元军薄弱处下手,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一转瞬,就杀到了海门通道前。

  元军一路丢盔弃甲,四散逃跑,几乎没能组织起来什么像样的抵抗。

  不知怎的,李渊的脑海中忽然就闪过了四个字:“围师必缺。”

  兵法说,当包围一支队伍的时候,一定要示人以弱,包围三面,留下一处缺口。

  如此,才能一战破之。

  现在,宋军就是那个被三面包围的队伍。

  而张世杰前往的海门通道,就是那个缺口。

  陆秀夫没听清:“什么?”

  一种极端危险的预感攀爬上脊背。

  李渊立刻转头,厉声道:“请丞相速速下令!”

  陆秀夫会意,拔出佩剑,通传整个营地:“全军戒备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