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118章

作者:宸庭

  在那狭小的沙盘空间之中,三万余蓝方兵力战死至最后一人。

  至于红方的兵力损失……一万六千余人。

  随着这个结果出来,脑力消耗过度乃至于浑身大汗淋漓,身体发软得有些站不起来的郭图只觉得羞耻之极。

  但是那诸多目睹了整个沙盘推演过程的士子们,却是无有一人出言耻笑郭图。

  易地而处,将他们换做是郭图,他们未必能做得比郭图更好。

  甚至,郭图在沙盘之中的奇谋百出,让不少士子都为之赞叹不已且感悟良多。

  只不过,那是绝境,那是仅凭着不断挣扎的战术奇谋所不能破解的绝境。

  以三万余蓝方绝对弱势兵力,硬生生地拖延了四十余万重兵的二十余指令时间,换算下来大体也就是两个月。

  若是在现实,在这已经是相当辉煌的战果。

  而在片刻的静寂过后,众多有志于兵家之道的士子,随之可谓是爆发了极高的热情,纷纷讨论了起来。

  “公则先生所进行的推演,充分地说明了原地驻守绝无生机!”

  “没错,除非是如光武帝那般被天命所照,天降陨石助之破敌,否则那就是自寻死路……”

  “突围,一定要突围,在红方未曾完全合拢之前突围出去。”

  “只是,怎么突围?往哪里突围?四处关口、道路、渡口皆有兵力驻守,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局。”

  “难怪李子坤称之,能破局者,必是数千年一出的神人!”

  “难!难难!!”

  ……

  而同样也是抱着一雪前耻之心抵达吴郡的许攸,此刻的内心却是一阵拔凉拔凉的。

  许攸自问,若是刚刚自己替代郭图执蓝方推演,未必能做得比郭图更好。

  可突围?

  怎么突围???

  许攸看向已经重新布置成初始状态的“四渡红水”沙盘,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更让许攸为之挫败的是,李基自认能率领超过万人突围至沙盘边缘。

  然而,目睹了一次推演过程的许攸,却是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方能做到那种程度,更遑论真正破解之。

  只是纵是千难万险,无疑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

  很快便又有一士子进行“四渡红水”的沙盘推演,这一次他选择的是突围,倾尽全力突围……

  两个指令……

  寄!

  等那士子垂头丧气地下场之时,众多士子再一次意识到了郭图坚持了二十多个指令的含金量。

  而看着诸多士子尽数被“四渡红水”吸引得爆发了极大的热情与兴趣,李基的脸上不禁地露出了笑容。

  不仅仅是为今后自己可以安静许多,不用忙于每日接待自四方而来,各怀目的的士人而浪费精力了。

  想见李子坤?想要挑战李子坤?

  还请先到“四渡红水”一试!

  更重要的是,“四渡红水”可以不断筛选出真正具备用兵才能者。

  纵使李基并不公开承认按照“四渡红水”可以对天下人的用兵能力进行分级,但随着“四渡红水”的名声越来越大,且参与到破解“四渡红水”的士人越来越多,这亦将会成为一个默认的规则。

  譬如:等已经头晕脑胀的郭图反应过来,纵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这种聪明人也绝不会踩低“四渡红水”,反而会吹捧“四渡红水”继而抬高自己。

  起码,按照“四渡红水”的战果分类,郭图好歹也算得上“人中英杰”。

  然而可以预料的是,“四渡红水”将会替代李基吸引天下士人蜂拥而至,且“四渡红水”也将会征服每一位不服之人,且如同筛子一般过滤出一个个真正的大才。

  “主公,如此一来,天下英才将尽在彀中!”

  李基一边与刘备离开,一边满脸笑容地道了一句。

  “通过‘四渡红水’可吸引且筛选出真正的大才,‘仁德书院’又将会为主公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基层可用之才。”

  “子坤所言极是!”

  刘备同样也是满脸欣喜地答道。“如此一来,可使有才者不至于埋没,亦能使之为子坤治理吴郡臂膀。”

  “待到吴郡开发成子坤所言的丰饶之地后,那诸多对于治理一方颇有心得的大才亦必会被朝廷所看重,将他们放到大汉各处便能源源不断地回报大汉,治理一方。”

  刘备越说越是激动,似乎已经看到了那一景象,那种通过这个方式回报社会,回报大汉的景象。

  对此,李基笑了笑并没有搭话,更不担心当真会出现那种人才流失的状况。

  当今天子的身体还能撑几年,腐朽不堪的大汉又还能撑几年,那诸多早就野心勃勃的野心家又能撑几年?

  等待“仁德书院”第一批学子真正培养出来,且不说那些被李基亲自安排的“思想教育”学科中毕业的学子愿不愿意离开刘备。

  待到那时天下早已大乱,亦到了刘备扶起“匡扶汉室”的旗帜,到了再造大汉的时刻。

  而“仁德书院”有着蔡邕、司马徽以及管宁等一众大儒名士主持,李基倒是丝毫不关心后续还会出现什么大纰漏。

  如今只需等待“仁德书院”后续些许建造工程完毕,且筛选出第一批学子,“仁德书院”便能真正运作起来了。

  不过待李基随着刘备一同返回到吴县之内,才骤然感觉到似乎少了什么,问道。“主公,季常何在?”

  满脸欣喜的刘备目不斜视地答道。

  “季常去忙点正事。”

第141章 无墙之城

  忙点正事?

  对此,李基并没有多想。

  夏侯博如今在刘备集团之中无疑也算得上是重臣了,不仅仅负责着刘备的保护以及吴县治安,如今更是锦衣司指挥使。

  在一应武将之中,尽管夏侯博没有统兵权,也不适合走到战场之上统兵,但夏侯博的权势与地位如今已然仅次于关羽之下。

  这无疑是刘备在为曾经夏侯博所付出的恩义所做出的回报,给与着夏侯博足够的信任与地位。

  因此,在大量士子涌入吴县以及“仁德书院”成立之初,夏侯博确实有着大量事情需要处理也不奇怪。

  旋即,李基与刘备一并返回府衙之内,细细商议着关于士子们担任临时官吏的问题。

  大汉显然是没有“临时工”这种说法的,官吏的位置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这对于李基而言无疑仅是一个变通的问题。

  甚至就连……俸禄?

  省了!

  士子们应当心怀感激地感谢刘备给予了一个验证自身能力的平台,且这也是一场作为进入“仁德书院”内门学习的考核。

  刘备没有索取士子们参加考核的费用,已然是有心照顾寒门学子,心怀仁德了。

  那些要求俸禄的……是什么想法?

  保证一日三餐,发放象征临时官吏身份的袍子,那已经是极限了。

  且在李基的提醒下,刘备今后的工作重心也将着重放在收拢流民、士子之心上。

  流民暂且不用说,相对于收拢本土百姓的民心,刘备无疑更容易赢得那些颠沛流离的流民之心。

  当外来流民不断稀释进吴郡之内,那么将会不断酿造出一个尊崇刘备的氛围,带动着更多的本土百姓,继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当一个上位者被无数百姓所尊崇追随之时,所能爆发出的力量到底能有什么程度,这一点李基再清楚不过了。

  莫说是再造大汉,便是改天换日也不过是等闲之间。

  至于收拢士子之心,则是能让刘备牢牢地把控住官吏的忠诚。

  这既是为了刘备掌控吴郡着想,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李基为了自己着想,以及整个刘备集团的未来着想。

  只要刘备对于中层以及基层的官吏有着足够的掌控力,那么纵使李基等重臣再如何身居高位,再如何大权在握,也不会引起刘备丝毫的忌惮。

  当然,或许刘备如今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这不重要。

  身为臣属,李基会提前扼杀着任何一丝丝会威胁到主臣相知的风险,也以此回应着刘备的信任,证明自身并没有辜负刘备的期待。

  ‘主公,或许需要等到若干年后,你才能意识到收拢中层以及基层更多官吏之心会带来什么好处吧……’

  李基心中暗暗地想着,目送着刘备离去府衙,方才走回到府衙正厅之中。

  毕竟,李基又有好几天没有出现在府衙之中,还需看看自家的小工具顾雍怎么样了,免得当真要猝死过去了。

  当然,顾雍要是敢偷懒的话,李基也绝不介意再敲打一下顾雍。

  不过,当李基进入正厅之时,发现除了顾雍正在埋首处理政务之外,糜竺同样也在其中,并且似乎正在帮顾雍分担着处理一些琐碎政务。

  “子仲!”

  李基喊了一声。

  糜竺见状,连忙站了起来朝着李基行礼道。

  “郡丞大人。”

  李基上前拉着糜竺坐下之余,说道。“子仲无须多礼,你我年龄相近且今后又是同僚,直呼表字即可。”

  只是明明是作为商人的糜竺的做派,似乎更为在意规矩,依然是相当客气地拱手道。

  “是,子坤先生。”

  李基见状,也不在意,转而取来茶具泡上了香茗,亲自给糜竺倒上一杯,方才问道。

  “子仲看来总算是清点完府库粮仓了啊?”

  此前李基所需忙碌处理之事可堪是多如牛毛,且府衙之内的官吏人手也是严重不足。

  因此大量钱粮送入到府库、粮仓之内,李基却始终没有精力进行具体清点,只能是派遣重点把守两处,并且钱粮出入皆需有刘备或李基二人之一的手令才可,以着这种方式进行严格管制。

  而在糜竺接手吴郡财政之后,第一要务自然便是清点吴郡的府库与粮仓。

  “正是,这是具体账目,请子坤先生过目。”

  糜竺道了一声,方才从袖子中拿出一份被小心保管着的竹简递给李基。

  李基眉毛一挑,拿过竹简打开看了起来。

  糜竺在财政上的能力显然是毋庸置疑的,竹简之上所记载的种种明细可谓是相当之清楚,就连此前府库一应出入都尽数补充造册完整。

  当李基一路看了下来,并且与记忆之中的钱粮消耗进行大体对照,确认有没有问题,直至看到最后竹简上所登记的钱粮数目。

  纵是李基对于这个数字早有着大体预估,但看着被清清楚楚地盘算出来,还是忍不住喜上眉梢。

  十位数……

  世家永远值得期待一手!

  只可惜,这一次连根都彻底拔了出来,不能像是韭菜那样割了又长,长了再割。

  以后,同样也不会再有这等好事了。

  为了稳定,则需要讲规矩,就算想要割韭菜也需要找到足够合理的由头。

  而糜竺看着李基久久都似乎维持着思考的状态,忍不住问道。

  “子坤先生,吾有一点始终不得其解,那便是子坤先生到底是如何使府库在极短时间内充盈至此?”

  糜竺对于钱粮的敏感程度极高,且糜家的生意横跨数州之地,对于吴郡的钱粮赋税收入同样也是有所了解。

  可以说,如今吴郡府库粮仓的钱粮,就算是吴郡十年加起来的赋税一次性收完也没有这么多。

  “子仲无须在意那种旁枝末节……”

  李基打了个哈哈,也不便跟糜竺这种君子谈什么“杀人放火金腰带”的话题。

  毕竟就算教会了糜竺在财政赤字的情况下怎么迅速敛财,糜竺也做不来这种事情。

  且真到了那一步,李基便将贾诩扶上去负责财政,且想办法坑贾诩立一道保证财政的军令状。

  做不到,那就砍贾诩的头。

  想来,贾诩自然会想办法将财政的窟窿迅速补上,也无需糜竺费心。

  当然,在李基为刘备与吴地所铺设的道路之中,道路之下已经埋了大量吴郡世家的尸骸,几乎不会再出现财政崩溃的地步。

  在如今的府库粮仓之中钱粮耗尽之前,李基便会让吴郡进入到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