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番茄打卡人
不过其中有一个名字,引起了苏尘的注意。
“呵呵,这个名字取的好!有前途!”
苏尘微笑着说道。
是一个韦姓家族的,七岁应该是个男孩。
韦小宝。
张龙拱手一礼,退出书房。
苏尘放下名单思索着,加上村民的九十二个孩童。
三百七十人,可以分成九个班。
「再看看明天登报招生,会有多少长安百姓带小孩来学校报名。
最好能凑足十五个班。」
苏尘起身正要离开书房,马周却来找他。
“见过侯爷!”
“马周,昨天去了趟皇宫感觉怎么样?”
苏尘微笑着问道。
“回侯爷,马周昨日已与魏大夫商定好报社事宜。
今日早朝时,陛下授予门下省参事,便于马周出入皇宫。”
马周将一些事情对苏尘作了汇报。
“嗯,那就好,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来,坐下说。”苏尘点点头,问道。
刚才见到马周走来时,好像有些匆忙。
“谢侯爷!”
马周拱手一礼,坐在苏尘对面。
“侯爷那日曾说,第一期长安日报发行两千份。
马周此来受陛下所托,想请教侯爷。
长安日报是仅限于长安城内售卖,或是长安辖下所有县。”
今日早朝结束后,李世民将马周叫到御书房,问了一下关于明天发行报纸的事。
当李世民得知只发行两千份的时候,很是疑惑。
长安辖区可不小,两个京县长安和万年,郊县二十余个。
两千份报纸应该是少了点。
但是李世民不清楚苏尘具体意图,所以派马周来问一下。
李世民心中猜测,苏尘肯定是不清楚长安究竟有多大。
当时李世民的原话是:
‘那小子不学无术,定然不清楚长安涵盖郊县几何。
马周,你去给那小子上上课,免得以后被人取笑!’
李世民冤枉苏尘了。
苏尘就连长安城内的两个京县,长安县和万年县也不知道。
蓝田和泾阳县他倒是听说过,但不知道归长安管辖。
苏尘认为的长安就是城墙围起来的,叫长安城。
城墙以外的一律叫长安郊外。
“哦?长安有几个县?”苏尘好奇的问道。
“回侯爷,长安下辖郊县二十二个,长安县和万年县为京县,府衙设立于长安城内。”
苏尘听完有些意外,这些他倒是没有想过。
思索片刻后,说道:
“马周,这样吧。你自己考虑发行多少份报纸,卖不出去也没关系,报纸可以回收后重新造纸。
还有今天早上,程伯伯带了五十位卖报的老兵,也给你去安排。
另外,造纸和印刷方面你找一个有能力的人,你不在的时候让他负责管理。
你也不用天天往庄园跑,有事可以派人传信。
对了,你住哪里啊,我让管家拿些钱给你,你在长安找个地方往下来。”
苏尘一推二五六,全让马周自己去搞。
“多谢侯爷,马周感激不尽。
马周一直居住于好友常何家中,因此不必侯爷破费。
造纸及印刷之事,现在已交于与我一同来庄园的好友子俞。”
马周恭敬一拜。
“常何?中郎将常何?”苏尘惊讶的问道。
“侯爷认识?”马周疑惑的看向苏尘。
在庄园待了一段时间,苏尘有些事马周也听说过一些。
苏尘应该谁也不认识才对啊!
虽然常何现在已经不是中郎将。
但贞观元年之前,常何确实是中郎将。
主要职责是守卫玄武门。
“认识啊!……呃,不认识,只是听说过。”
苏尘立即改口,确实只是听说过。
马周点点头,忽然想了什么。
从袖口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上交给苏尘。
“侯爷,此乃陛下让马周转呈侯爷,说是受皇后所托。”
苏尘接过书信,立即拆开。
内容简短,主要是和钱有关。
看完书信,苏尘张大嘴吧像是很震惊。
“马周,这信陛下有看过吗?”
“回侯爷,陛下确有御览。”马周回道。
“那陛下可有说什么?”苏尘再问道。
马周犹豫了一会,拱手说道:
“回侯爷,陛下看完后只说了一个字。”
苏尘听了微微点头,不用问也知道是什么字。
“对了,这篇学校招生广告明日登报!报纸都编辑好了吗?”
苏尘将写好的开学招生广告交于马周。
“已经编辑好,魏大夫已审核通过。”
马周接过手稿回答道。
苏尘想了想,已编辑好了另一份投稿就不好再投了啊。
“我这还有一份原本要投稿的,你拿去看看。”
马周接苏尘递来的稿件,字数不少。
不到两分钟,马周看完面露思索之色。
“侯爷,恕马周斗胆多言,若是这篇文章印发出去,世家声望在百姓心中必然提高不少。
因此,恐怕陛下……”
马周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苏尘微笑着摆了摆手。
“你说的没错,世家名声确实会提高不少。”
苏尘对马周所言,毫不否认。
……
第253章 丈母娘为女婿争利
长安城大部分百姓都知道,长安城外在修建一条通往山西的水泥路。
但却不知道具体细节,都以为是朝廷和那位神奇的庄主修的。
因为有很多百姓,是第二次参与修水泥路。
而且他们也知道那位庄主,其实是位侯爷。
那位侯爷可不简单!
细盐之所以卖五文钱一斤,也是这位侯爷的功劳。
当初在朱雀门外当众审判世家,有不少的百姓在场观看。
正因如此。
更需要这篇报道,来挽回一下世家的名声。
……
苏尘大大方方承认是给世家赚名声,让马周更加不解。
“敢问侯爷,既是如此,这篇文章登报莫非另有深意?”
马周疑惑的问道。
苏尘点点头思索着,如何说才能让马周更容易听懂。
这件事需要马周回到皇宫后,向李世民等人解释。
否则魏征绝不会同意,这篇文章刊登在报纸上,增添世家在百姓中的声望。
那样做岂不是打李世民的脸。
“主要有两个原因。
你记一下,回皇宫后有必要向陛下作个解释。”
马周立即拿起书桌上的铅笔,准备好记录苏尘所说的话。
还好马周也适应了用铅笔写字。
见马周已准备好,苏尘慢慢开口,说道:
“第一:虽然看上去是在帮世家宣传,好人好事赚名声。
但,文章中已讲明那条路,是在陛下的推动下,世家响应朝廷的号召出资修建。
而且参与修路百姓的工钱,也是由陛下裁定。
因此,百姓在称赞世家的同时,对朝廷的信任度也会跟着增加。
第二点也是最主要的,这是一个铺垫。
为明年长安试点,实施田地回收做准备。
此前我们已经和世家谈妥,明年会将他们家族田地,全部收归国有。
通过这次修路的事情,让长安百姓对世家产生一个良好印象,到时可以为收回他们手中的田地,省去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