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56章

作者:无垠石

  真的把大唐天下,当做了他们李氏的一言堂了。

  “还得另外做打算,万一陛下要效仿汉高祖刘邦呢?”崔挹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

  “那倒不至于,之前陛下虚心纳谏,我们又不是不知道,宫中的内侍曾传言来,说这一切都是出自太子李承乾之手。”杜敬同说道。

  “那看来,这些年我们都错看了我们这位太子了,心很大,还没上位,便想着独权了。”韦挺冷笑着。

  “不能再等了,学堂已经逐步建设,皇室报社的宣传也越来越广,就连我琅琊那么偏远的乡下村落,都有皇室报纸了,宛如无孔不入,我等的根已经被刨出了,时间一久,想在控制那群愚民就困难了,甚至还会暴发动乱。”

  王崇基说的这才是最为关键,如今他们谁不是在朝廷的税收上提高了几成,借助国家之名义,进行敛财。

  愚民就是为了更好控制,为己所用。

  而李承乾做的,恰恰是和他们的道义相反,开智于民。

  “皇室开办,又是无声无息的渗入乡村,你们说如何做。”韦挺无奈拍手。

  “解铃还需系铃人,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东宫,那么……”崔挹另有所指。

第93章 你到进言无效

  

  “还是稚奴孝顺啊,你这一捏,父皇就感觉浑身舒坦了不少。”

  李世民微微闭着双眼,安静地躺在一张铺有柔软绒毛的靠椅之上,尽情享受着李治轻柔而又恰到好处的按摩。

  李治恭敬地跪坐在地上,他的面容姣好,皮肤白皙,唇红齿白,是天生的贵胄。

  “儿臣是最无用的,不能为父皇分忧,若是能像太子殿下那样领兵出征就好了。”

  李治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失落。由于尚未成年,他得以继续留在皇宫中,无需出宫前去封地王府。

  李承乾出征、李泰被贬走后,李世民时常感到孤独寂寞。因此,他常常将李治召至身边,让他陪伴自己,偶尔也会让他为自己捶背捏肩。

  “哈哈!稚奴你也想带兵打仗啊?”

  李世民抚摸着胡须,爽朗地大笑起来。他深知李治的性格温和善良,并不适合领兵作战。

  “陛下,您可别小看了晋王殿下呀。”

  一旁的武才人微笑着走过来,手中端着一杯热腾腾的茶。她娇声说道:

  “依奴家之见,晋王殿下带得了兵呢。毕竟,晋王殿下可是流淌着陛下你的血,陛下当年能够一战擒两王,晋王殿下再怎么说也应该能够擒一王吧。”

  武才人的话让李世民不禁再次大笑起来。他看着李治,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没错,朕的子嗣们都能驰骋沙场!”

  李治听到武才人的夸赞,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但同时也有些害羞。他迎上武才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不知为何感到有些难为情。

  “陛下,奴家本不该谈论政事的,但宫中最近流传出一些对太子殿下不利的言论,希望陛下不要轻信。”

  武才人轻轻举起茶杯,递到李世民面前。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似乎对这些谣言感到不满。

  “都是这些士族门阀的小动作,想要离间朕和太子。”

  李世民冷哼一声,神色收敛,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一切都是士族门阀为了报复李承乾斩杀他们的子弟而搞出来的小动作。

  但即使明知如此,心中仍不免生出一丝芥蒂。

  “太子殿下,绝对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这些门阀士族当真是胆大包天,竟敢议论太子的不是,妄图挑拨父皇和太子的关系,实在可恶至极,其心可诛!”

  李治一脸愤怒地说道,小脸上满是义愤填膺之色。

  宫中那些嚼耳根的宫女内侍已经不知道被打杀了多少,但关于此事的风言风语却依旧不时传出。

  这无疑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便是要让李世民对李承乾心生不满,从而动摇其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这种手段看似简单,实则阴险狡诈。它利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疑虑与猜忌,让人防不胜防。

  而面对这样的阳谋,李世民心中虽然明白其中的玄机,但仍然无法完全释怀。那一丝波澜虽小,却始终萦绕心头,难以平息。

  “稚奴,你还不懂,若是这群人真的那么容易对付,朕又怎会被他们如此掣肘?”

  李世民拍了拍李治的肩膀,语气沉重地告诫道。

  他深知士族门阀势力庞大,盘根错节,并非轻易可以撼动。

  “这次他们更过分,竟然以三军将士为注,要让朕妥协,也还好李勣和承乾能想到这样的破解办法,反将了他们一军。”

  想到此处,李世民也不由舒心了很多。

  “今天暖阳高照,你们都和朕出去走一走吧。”

  武才人和李治分于左右,分别扶着李世民的手臂,往宫廷之外走去。

  相比于皇宫的惬意,莱州水军大营之中的气氛,却显得异常的凝重。

  水军将士已经全部上了战舰,准备出征。

  “太子殿下,是否再考虑一些战略布置呢?水军的最大用处,就是快速运送粮草,如果分散兵力,会造成极大的不稳定性。”

  长孙无忌在一边,想李承乾谏言道。

  这已经不知道是他第几次进言了,在战略部署之上。

  李承乾将水军一分为三,一百艘战舰,从两河流域运送粮食到各个战区,也包括李勣所率领的陆军。

  而刘仁轨、程名振、程处默则是统领二百战舰直扑高句丽海岸线。

  而李承乾、裴行俭、长孙无忌李震等人,则率领一百战舰前往新罗。

  这战争的导火线,还是新罗的求救。

  高句丽丞相渊盖苏文斩杀高句丽国王,把握高句丽政权,野心勃勃,首先联合百济攻打新罗。

  李承乾这一分兵,让长孙无忌头大如斗,这不是作玩吗?

  李承乾、刘仁轨、裴行俭、李震、李德謇和程处默哪一个不是新兵蛋子,这不是要带领将士们去送死吗?

  不分兵的话,长孙无忌还能谏言一二,但是一分兵,谁知道这些新兵蛋子会走什么棋。

  “这是本宫的决定,本宫为东征高句丽总管,自然会对战局负责的。”

  李承乾无比果断的说道,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这…”

  长孙无忌此时才明白,就是自己在,好像也没有半点用处。

  现在水军已经全部被李承乾的心腹控制,而他这位副总管,却是被架空了。

  “太子殿下,可知道,一旦水军出了闪失,将会是如何的结果?”

  长孙无忌一望而过,都是大唐的精英男儿,是大唐的国力所在,还是不由再次劝告道。

  “本宫知道,所以才要分兵,扩大战果。”李承乾有些不悦道。

  “太子殿下,水军已经整军完毕,可随时出发。”

  刘仁轨一身战甲,大步跨来,此时的他,是一军统帅,踌躇满志。

  “天气都预判好了吧?”

  李承乾点头,张亮当初行军,可是遇到了海上风暴,折损了不少的人马船舰。

  “已经监察,近来时日,无大风,可以启航。”刘仁轨回道。

  “太子?还请三思啊!”

  长孙无忌再次严声道,一旦开船,那么就不可更改了。

  说好的他有监督之权呢?现在成了摆设。

  “开拔,出征!”李承乾大手一挥。

第94章 美艳新罗婢,大唐三享受之一

  

  辽阔的湖面上,数不清的船只如箭般飞驰,一艘艘庞大的战舰正缓缓地离开港口,船帆如云,遮天蔽日,气势磅礴。

  “唉!”

  长孙无忌忧心忡忡地摇着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贞观十八年三月初一,莱州的水军开始出征高句丽。

  “行俭,我们也要出发了!”

  李承乾站在船头,遥望着远方,江风掀起他的披风,像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船头猎猎作响,又仿佛是一杆旗帜,屹立不倒。

  两支船队从莱州出发,驶向那无边无际的渤海。

  “霹雳火带都上船了吗?”李承乾问。

  “都已经安排上船了,一共有一千个。”林志立刻回答道。

  李承乾并不确定自己能否一战而定胜负。毕竟,当年唐太宗亲自出征,攻占的高句丽领土还不足其总领土的五分之一。

  半个月转瞬即逝,在这段时间里,船队没有遇到任何风暴,一切都显得异常平静。

  “殿下,我们已经临近岸边了,斥候小队传来消息,确认这片海岸属于新罗领域。”

  裴行俭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海岸线说道。

  李承乾站在船头,望着那片逐渐清晰的岛屿和陆地。

  他们的舰队整齐地排列着,缓缓驶向岸边。

  “上岸!”李承乾下达命令后,舰队开始靠近岸边。

  “这里是新罗的良州,与百济接壤。”李震快步走到李承乾身边,将最新的情报报告给他。

  新罗分为九个州,这种行政区划制度借鉴自秦朝的郡县制。

  后来,新罗在大唐的配合下灭掉百济后,又进一步参考了唐朝的州道行政划分。

  目前,新罗的领土面积超过十万平方公里,而武州位于南部且濒临大海,是距离倭国最近的地区。

  新罗、百济和高句丽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如同魏、蜀、吴一般的三国时期,彼此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争斗。

  在其历史之上,也被称为三国时期。

  相比于百济,新罗就显得更为强大一些,所有百济不得不求助于高句丽。

  “通知新罗皇室,我唐军十万大军已至,让他们做好配合我们的调令。”

  李承乾站在船头,张开双手,贪婪地吸取着混杂着新泥的气息,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带来的清爽感觉。

  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之后,他终于来到了这片土地。长时间的航行和海风的吹拂,都咸出蛋来了,让他感到无比渴望陆地的味道。

  “十万?”

  一旁的李震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承乾,似乎有些难以置信。毕竟,他们所带的军队数量与这个数字相差甚远。

  “对,就是十万。”

  李承乾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道。他知道自己说出这样的话会让人感到疑惑,但他有自己的打算。

  “把船开远一些,从岸上能隐约看到大致的轮廓就行了。”

  李承乾指着远处的海岸线说道。他不想让新罗人过早发现他们的真实兵力,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他还下达了一道命令:

  “另外做好防备,不得让任何人打探我军军情。”

  这句话让李震的脸皮不由得一抽。他明白了李承乾的意图,原来不仅要欺瞒敌人,还要瞒着自己人。

  然而,在李承乾看来,新罗并不是自己人。虽然新罗曾经归附过大唐一段时间,但后来又纷纷反叛,反复无常,就是一群二五仔。

  新罗金城,亦是新罗首都,距离武州不远。

  在第一时间之内,新罗女皇善德女王也接收到了大唐援军到来到消息。

  这位女王在新罗的历史上很了不得,是新罗历史上的三大女皇之一。

  当然,这都是棒子们评价的。

  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就是被李世民冷落的小媳妇,被打了,动不动就发书给李世民,请求庇护的小怨妇。

  因此,大唐也多次发声,谴责百济和高句丽,才得以让新罗的生活好过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