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11章

作者:顾止

  【“更加具体细致的内容,还需要张卿与孤细细推敲。”】

  【“一切以稳妥为主!”】

  【张苍点了点头,拱手道:“是,殿下!”】

  【“臣必为殿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第一百五十章:李斯:师弟,退至师兄身后,看师兄为你出头【求订阅,求全订】

  “张苍,你这毫无气节的小人之徒!”

  “竟为迎合太子扶苏,而篡改儒家先贤思想之言。”

  “他日九泉之下,汝有何脸面去见荀子先贤。”

  “吾简直羞与汝为伍!”

  “你是儒家之贼!不~配为儒家士子。”

  “荀子有你这样篡改其思想之言的逆徒,当真是荀子之-不幸。”

  “荀子何其可悲,所收弟子竟一个个皆背弃于他。”

  “荀子当真是没有识人之明,竟然什么弟子都收。”

  看到天幕上的“礼部尚书张苍”为了迎合太子扶苏在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从而选择修改儒家经典之言后,

  以淳于越为首的一众儒家博士,纷纷朝着这个世界的张苍痛骂呵斥。

  骂到最后,甚至不仅仅是骂张苍,还开了地图炮,将荀子此前收的其他弟子,甚至就连荀子本人自己也都一并被骂了进去。

  嗯,其中一并骂进去的其他弟子,指的就是李斯和韩非。

  没办法,谁让荀子所收的一众门人弟子之中,就以李斯和韩非的成就最大,名声最高。

  但是偏偏这样成就最大,名声最高的两个弟子,在荀子苦心教导出来之后,居然不是他们儒家的弟子,反而一转头成为了法家的门徒。

  这简直就是在啪啪地打他们儒家的脸!

  好不容易荀子所教导的一众门人子弟之中,再度出来了一个看起来未来的成就、名声有可能不会逊色于李斯、韩非的张苍。

  结果天幕上的“礼部尚书张苍”居然如此没有风骨气节,竟然为了迎合太子扶苏所提出的思想文化大一统,从而选择修改儒家经典之言。

  这又是在啪啪啪地再三打他们儒家的脸呀!

  这传开之后,其他诸子百家怎么看待他们儒家?

  说他们儒家是法家的人才弟子培养基地?

  还是说他们儒家教导出来的弟子没有风骨气节可言?

  而教导出这样背弃儒家,并且没有风骨气节的门人弟子的荀子,在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看来,自然也是有着识人不明,教导不利的罪责。

  若是荀子没有招收李斯、韩非、张苍三人为他的门人弟子的话,那么儒家还会有今日的丢脸之举吗?

  同样,若是荀子在教导李斯、韩非、张苍的时候,能够更多教导他们一些儒家的仁义道德,而非是法家的重利轻义的话。

  那么李斯、韩非二人还会背弃儒家,转投法家吗?

  同样,张苍,又或者说是天幕上的“礼部尚书张苍”又岂会毫无风骨气节,做出篡改先贤经典之言之举?

  再加上,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乃是齐儒,属于是儒家八大派系之中的孟氏之儒,以孔子、孟子为尊。

  荀子虽然也是儒家先贤,但是由于荀子提出“礼法兼治”,在儒家其他派系的士子眼中,其实不太算是正统的儒家先贤。

  所以在一时激愤之下,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在言语上,对于荀子也是越来越不客气。

  站在一众文武百官中下游层次的张苍,听到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一开始对他的斥责,脸上也是泛起了怒色,但是随即又迅速被他强忍了下去。

  他与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士子不同,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士子,乃是秦国的博士。

  虽然博士也是秦国的官员之一,但是其职责并不在秦国正统的三公九卿官员体系之内。

  举个例子,博士更像是过往的客卿顾问,虽然对于秦国的制度建设,制定国家发展等等,他们都有一定的廷议谏言之权。

  但是他们与秦国之间的关系,勉强可以算是一个合作关系。

  如果一众博士觉得秦国不好的话,那么他们也是可以选择直接离开的。

  再加上,从另一种上而言,他们也算是各自学派学说的代表,代表了各自学派学说后面源源不断的人才。

  若是贸贸然降罪或者直接处死他们的话,便有可能会恶了在他们身后,后续有可能投靠秦国的各家学派的学子人才。

  所以为了秦国未来的人才考虑,在淳于越这些百家博士没有触碰到始皇帝嬴政的某一个底线的情况下。

  大多数时候,始皇帝嬴政为了表示对于人才的尊重,也不会直接降罪,或者处罚淳于越这些百家博士。

  所以相对而言,淳于越这些诸子百家的博士,在秦国朝堂上可以相对的放肆一些,不一定要遵守那么多的尊卑规矩。

  而张苍则不同,他是秦国正统的三公九卿体系内的文武百官之一,那么便要守朝堂上的尊卑规矩。

  尤其是在始皇帝前不久刚刚说了下不为例的情况下,如果在这个时候他直接开口与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进行驳斥的话。

  那么就相当于是打了始皇帝的脸面,有可能会恶了始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始皇帝直接降罪、处罚于他,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所以即便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指着自己的鼻子骂,张苍一开始的想法,也是打算强忍下去,等他日有机会再回报回去。

  但是后面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骂他就算了,居然还骂上了他先师荀子!

  这要是忍了的话,日后他还有什么脸面去做先师荀子的弟子?

  所以张苍也是宁愿拼着有可能会恶了始皇帝,甚至有可能会遭到始皇帝降罪、处罚,也要开口维护先师荀子的脸面。

  就在张苍踏前出列一步,准备开口驳斥回去的时候。

  却见前面还有一个人动作比他更快,正是站在一众文武百官最前方的九卿之一,廷尉李斯!

  李斯刚一出列,原本正斥责痛骂的飞起的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当即便如同被人掐住了喉咙一样,一个个都陷入了沉默。

  不管再怎么说,李斯也是秦国位高权重,手握大权,一言可影响天下黔首万民的九卿之一。

  论及身份地位,以及威严气度,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绑在一块都远远不如他。

  刚刚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一时嘴快,骂上李斯几句,如果李斯不与他们计较的话,那么这件事大概也就这么算了。

  但是,如果李斯真的因此而生气的话。

  那么面对李斯这个廷尉有可能会爆发出来的怒火,即便是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现在也不禁有些心生忐忑不安之感。

  而李斯生气吗?

  李斯现在非常生气!

  一开始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斥责痛骂张苍的时候,李斯不禁不感到生气,反而感到开心。

  因为原本他还在想着要如何进一步拉近一下与张苍这个“亲亲师弟”的关系,而现在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却是直接把拉近关系的机会递到了他的眼前。

  所以李斯也是准备等下开口帮张苍说几句话,卖个人情给张苍的。

  甚至因此,即便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后来将他也带上骂了几句,李斯也决定大人不计小人过,不与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计较。

  但是后面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将他先师荀子也带上一起骂之后,这个李斯就不能忍了。

  对于教授自己一身学识,甚至即便后面自己弃儒家而投法家,也不曾斥责过自己半句,依然视自己为门人弟子的先师荀子。

  李斯对先师荀子,谓是有着如父一般尊敬与感激。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李斯真正的父亲在李斯心中的地位,可能也远不如荀子在李斯心中的地位崇高。

  毕竟从某种角度而言,如果没有荀子对他的精心教导的话,那么便极有可能没有他如今的一切。

  所以面对先师荀子被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侮辱,他如果都没有丝毫反应的话,那么便如张苍所想那般,他日后又有何面目去面对先师荀子。

  李斯冷冷地扫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一眼,并没有第一时间朝着他们发作,而是朝着始皇帝嬴政俯身拜下道:

  “禀陛下,如今六国虽灭,天下至此疆域大一统!”

  “但是六国人心尚未覆灭,天下的思想文化尚未同样做到大一统,故而人心有异,六国余孽不息!”

  “臣,奏请陛下,立秦国大一统思想之核心,设大秦之学宫,用以招收天下士子。”

  “凡是认可秦国大一统核心思想的百家学说,即为大秦学宫的官方显学之一,日后天下士子共习之!”

  “凡不认可秦国大一统核心思想的百家学说,即心存分裂,有倾覆我大秦江山社稷之嫌,请定其为隐学!”

  “禁止该学派学说公开授道讲学与招收门人子弟,并且拒其士子入秦出仕!”

  “同时,通谕天下,凡是发现有隐学学说公开讲学授道与招收门人子弟者,赏百金!”

  “并将犯禁之隐学士子,流放四方蛮夷,终生教化蛮夷,永不得归!”

  0求鲜花

  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不是觉得不可以修改儒家先贤的思想吗?

  可以!

  最好一直不要修改!

  他现在就奏请始皇帝立秦国大一统思想之核心,设大秦之学宫,且看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是否能够坚持不变儒家先贤思想到底。

  若能,他立刻便将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所在的儒家孟氏之儒打为隐学,断其兴盛之机,让其人才凋零,慢慢绝其传承!

  同时派人一天十二个时辰,死死地盯着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

  只要他们胆敢当众公开讲学授道与招收门人子弟,他就立刻以触犯禁令为名,将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全部都流放至四夷等死!

  若不能,他转手就将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说一套、做一套,毫无风骨气节之事,传遍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是何等的小人之辈!

  总之,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与孟氏之儒,要么有一个名声尽毁,要么有一个传承断绝!

  否则天下人还当真以为他李斯好欺,先师荀子好辱了!

  在场的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等一众文武百官,看到这一幕也是不禁在心中暗叹。

  果然不愧是李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准、狠、稳地拿捏到了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的致命处。

  只要始皇帝同意了李斯的奏请,那么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便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舍弃自己的名声,换来他们那一派的儒家学说传承不断绝。

  要么维护自己的名声,致使他们那一派的儒家学说传承被断绝。

  选择前者,虽然自己的名声没了,但是好歹他们那一派的儒家学说传承还在。

  日后他们那一派,以及其他派系的儒家士子也不会太过于责怪他们。

  但是如果选择后者的话,纵然一时使得自己的名声高洁。

  但是日后他们也会沦为其他儒家士子口中,致使儒家一派学说传承断绝的罪人。

  而这对于把自身的名声,看的甚至比自己的性命还重的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来说,此举比直接杀了他们还要更令他们难受。

  李斯这番虽不杀人,但却妥妥的诛心呀!

  想到这里,在场一众文武百官又将目光聚焦到了张苍的身上。

  该说不说,李斯与张苍前后脚相继出列。

  其中李斯站在前方,张苍站在李斯身后的模样,隐隐有一种李斯将张苍这个师弟护在了身后的感觉。

  让一众文武百官也是在心中疑惑,李斯和张苍师兄弟两人的交情这么好的吗?

  如果是的话,那么为何李斯与同样作为荀子弟子的韩非,双方之间的关系却那么不好呢?

  甚至都不是关系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李斯亲自送了韩非这个师兄弟的最后一程。

  这个问题,同样也是张苍现在心中的疑惑。

  他拜入荀子门下的时间较晩,等到他拜入荀子门下的时候,韩非师兄早已经出师回到了韩国,想要辅佐韩王,一展抱负。

  而李斯师兄同样也没过多久,便出师入秦,准备在秦国大展拳脚。

  所以对于韩非与李斯这两位师兄之间的往事,张苍知道的也不多。

  并且这不多的消息也是从昔日荀子,又或者是其他同门师兄弟口中偶尔听来的只言片语。

  而这些只言片语之中,也并没有提到韩非师兄与李斯师兄之间有什么解不开的生死大仇大怨之类的。

  只是知道,每当先师荀子提到韩非与李斯这两位弟子的时候,先师荀子总是会先大大夸赞他们二人一番,言他们二人日后可自成一家一派!

  而夸赞过后,先师荀子又会陷入久久的沉默。

  并且他们这些门人弟子询问先师荀子为何沉默时,先师荀子也是摇了摇头并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