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而“太子扶苏”的太子之位,也会随之更加稳固三分。
至于说隗状、王绾、李斯几人会不会不收“太子扶苏”送的礼,这个倒不可能。
因为单从另一个“自己”执意要将年仅五岁的“扶苏”立为太子这件事,隗状、王绾、李斯几人就可以看出另一个“自己”对“太子扶苏”的宠爱。
所以哪怕是看着“秦王嬴政”的面上,隗状、王绾、李斯几人也会高高兴兴地将“太子扶苏”送的礼物收下。
甚至,如果隗状、王绾、李斯几人再“懂事”一点的话。
那么在收下“太子扶苏”送的礼物之后,他们还会额外帮“太子扶苏”扬一扬名,吹捧一下“太子扶苏”。
如此一来,在外人眼中看到的便是“太子扶苏”深得人心。
不仅“秦王嬴政”对“太子扶苏”宠爱有加,就连一众文臣武将也是坚定支持“太子扶苏”。
一旦外人眼中形成了这样的印象,那么“太子扶苏”的太子地位又会再更加稳固三分。
而这样的心思,居然只是一个年仅五岁的幼童自己想出来的!
并且,在这期间没有任何人给过他提点。
这样恐怖的天资,秦皇嬴政甚至已经不是感到震惊,而是感到一丝可怕了。
至少,他在同样五岁的时候,远远不及。
一个天生的帝王!
这便是秦皇嬴政对天幕上“太子扶苏”的最新评价。
不过秦皇嬴政还有一事没想明白,那就是“太子扶苏”要千金做什么?
因为如果只是要送礼给隗状、王绾、李斯几人的话,那么先前准备的珍稀药材补品、先贤手书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再送千金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但是那样一来就过犹不及,显得俗了。
因为“太子扶苏”送药材补品、先贤手书给隗状、王绾、李斯几人,这些都可以说是“太子扶苏”对他们几人的一个慰问、关怀。
这事即便传了出去,也没有人会说双方半点不是,甚至说不定还会被当成一件风雅有礼之事来赞颂。
但是如果送了千金的话,就难免沾染上一点贿赂、收买之意了。
传了出去的话,即便其他人明面上不说,但是暗地里说不定也会嘀咕个几句,进而让这件事变得没那么完美。
难道是太年轻了,所以考虑事情不够周全?
而后方才意识到“太子扶苏”如今才五岁的年龄,秦皇嬴政的脸色也是不由得一滞。
刚刚不知不觉中,他就下意识地把“太子扶苏”当成了一个真正的一国太子来思考对待。
结果回过神来才发现,“太子扶苏”才五岁而已。
五岁便已经能够思虑到这些东西,清楚的知道需要什么来作为自己的太子四架!
就这样的表现,他如果还不满意的话,那就真的是连他自己都看不过去了。
站在秦皇嬴政身后的王翦、隗状、王绾、李斯等少数几位文臣武将,在看到天幕上“太子扶苏”所要求准备的东西之后,他们心中同样也是隐隐有所猜测。
但是那个猜测太过于离谱,反而让他们不敢肯定。
毕竟如果他们心中猜测是真的话,那么天幕上的那个“太子扶苏”就当真是太可怕了。
【在准备好东西之后,太子扶苏当即便命刚刚成为他属官的章邯,带上礼物,第一个去拜访右丞相王绾。】
【秦国以右为尊,所以左右两位丞相,如果真要论个身份高低的话,那么右丞相是要比左丞相高出一些的。】
【这也是太子扶苏第一个先去拜访右丞相王绾的原因。】
【听到太子扶苏前来拜访的消息,右丞相王绾震惊之下,亲自到府门口迎接太子扶苏。】
【而后右丞相王绾便与太子扶苏在府邸内畅谈了一上午,及至中午,右丞相王绾又脸带笑意,亲自将太子扶苏送出到门口。】
【在王府门口,左右所有路过旁观的人都可以看到太子扶苏特别尊敬的称呼右丞相王绾为“王师”,并且表示自己愚钝,还请王师多多教导之类的话。】
【而右丞相王绾则是连连摇头表示,太子殿下天资聪颖,堪称大秦麒麟子,又怎么可能会愚钝呢!】
【同时右丞相王绾更是表示只要太子殿下愿意学,那么他必定对太子殿下倾囊相授。】
【又是一番依依惜别之后,太子扶苏方才坐上马车渐渐离开。】
【而右丞相王绾则是一直站在府门口,目送太子扶苏的车架离开直至看不见之后,方才转身回府。】
【下午,太子扶苏同样命章邯带上礼物,然后去拜访左丞相隗状。】
【两人同样在府内畅谈了一下午,待至傍晚,左丞相隗状亲自送太子扶苏到府门口。】
【同时,左丞相隗状也是毫不掩饰地当众称赞太子扶苏为秦国之未来,有太子扶苏在,秦国未来无忧矣!】
【接着又是一番依依惜别,然后左丞相隗状同样站在府门口,一直目送太子车架远至看不见之后,方才转身回府。】
【次日上午,太子扶苏又带上法家先贤的手稿去拜访廷尉李斯。】
【及至中午,廷尉李斯也是亲自送太子扶苏到府门口,而太子扶苏也是一口一个李师留步。】
【同时,廷尉李斯也是当众对太子扶苏大加赞叹,表示未来光大秦之门者,太子扶苏也!】
【在告别了廷尉李斯之后,下午太子扶苏又带上一份据说是昔日孙武亲笔所著的《孙子兵法·残篇》去拜访王家王翦。】
【当然,完整的《孙子兵法》在秦王府库里面也有,甚至王翦自己家里也有好几份。】
【只不过不管是秦王府库里的完整《孙子兵法》,还是王翦手里的完整《孙子兵法》,都不是昔日孙武亲笔所著,乃是后人重新抄录下来的。】
【所以如果单论意义价值的话,太子扶苏送的那份据说是昔日孙武亲笔所著的《孙子兵法·残篇》,也是比较有意义价值的。】
【太子扶苏与王翦同样也在府内畅谈了一下午,最后王翦也是亲自送太子扶苏出到府门口。】
【同样王翦也是当众对太子扶苏大加赞叹,表示未来秦国在英武神武的秦王,以及在天资聪慧太子的带领下,必将扫平六国,统一天下!】
【在告别了王翦之后,又次日上午,太子扶苏带上另外一份据说是昔日管子亲笔所著的《管子·兵法·残篇》去拜访蒙家蒙武。】
【太子扶苏与蒙武同样也在府内畅谈了一上午,最后蒙武也是亲自送太子扶苏出到府门口。】
【同样蒙武也是当众对太子扶苏赞不绝口,并且表示自己两个儿子就是棒槌,若是能得太子殿下的一分聪慧,那就是蒙家祖坟冒青烟了。】
【太子扶苏则是表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向蒙师多多学习。】
【最后太子扶苏也是暂别蒙家,向着宫内方向而去。】
【而蒙武也是同样站在府门口,一直目送太子扶苏车架直至看不见之后,方才转身返回府内。】
第二十五章:有资格影响立太子的文武四大派系【求收藏,求鲜花】
武成侯王翦侧头看向右丞相王绾,以诧异的眼神示意:
“太子扶苏只是去给你送了一份药材补品,然后默默听你讲了一上午的秦国往事,中间再说了几句以后有机会想要向你多请教的话语。”
“出了门你就敢当众吹嘘太子扶苏是大秦麒麟子,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能吹呢?”
右丞相王绾则是回以一个理直气壮的眼神:
“就天幕上那个太子扶苏的表现,我说他是大秦的麒麟子,难道说的不对吗?”
“还是说你武成侯的眼光已经高到了这个地步,以天幕太子扶苏的表现都当不得你武成侯一句麒麟子之称?”
武成侯王翦眉头一竖,再回了一个眼神:
“我等旁观者清,知道天幕太子扶苏的天资与表现,说太子扶苏是麒麟子完全是当之无愧。”
“但是天幕里的那一个你可还不知道!”
“最多也就此前册封太子典礼的时候,见过太子扶苏一面而已。”
另一边的左丞相隗状,察觉到两人的眼神交流,同样也是插了一个眼神进来:
“武成侯在说别人之前,不先看看自己吗?”
“天幕上的你可是同样在和太子扶苏吃了一顿炙肉之后,出了门就开始当众吹捧太子扶苏的。”
“在那之前,你可同样也只是见过太子扶苏一面而已。”
武成侯王翦视线一移,不仅给左丞相隗状甩过去一个眼神,还同时给廷尉李斯也甩过去一个眼神:
“那都是你们开的头,一个称赞太子扶苏是麒麟子,一个称赞太子扶苏是秦国之未来,还有一个称赞太子扶苏可光大秦之门!”
“我本来是想低调、简单一点的,结果被你们逼得也不得不跟上了。”
而廷尉李斯,这会则是完全没有接收到武成侯王翦丢过来的眼神。
因为这会他都还沉浸在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喊他的那一声“李师”,所带来的一种莫名的舒畅之感中。
不知道为何,他在听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喊他一声“李师”的时候。
他的腰就隐隐激动的在颤抖,就好像改变了某个不太好的未来一般。
蒙恬、蒙毅两兄弟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又悄悄撇了一眼不远处的长公子扶苏,然后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
真的是没有对比,就看不出差别。
一旦真的对比,便会发现真的是天差地别。
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很显然一开始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为太子应该拉拢、巩固哪些朝堂势力作为对自己太子身份地位的支持。
而长公子扶苏呢?
文臣之中,贵族代表的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没见长公子扶苏和他们如何亲近过。
法家代表的廷尉李斯,长公子扶苏别说亲近了,甚至于还多次上书指责对方执法严苛。
说句不好听的,这都是直接与廷尉李斯交恶了。
你扶苏还只是一个长公子,都还没有正式成为真正的太子,就直接与深得始皇帝信任器重的廷尉李斯交恶了!
这脑子真的正常吗?
而且廷尉李斯的性格,也并不是那种宽宏大量的人。
直接交恶廷尉李斯,长公子扶苏这是担心自己成为太子太容易,所以主动给自己上一上难度?
而武将这边,说句自大点的话,算是以他们蒙家和王家为首。
但是不管是他们蒙家,还是王家,也没怎么看见长公子扶苏多来和他们走动一二,反而只知道一昧地过于偏近、亲近儒家博士。
如果不是蒙恬、蒙毅还谨记着君臣之别的话。
蒙恬、蒙毅是真的想摇着长公子扶苏的脑袋,看看他的脑子里面装的是不是儒家博士灌进去的水!
以及问一问他,到底知不知道谁才是真正可以支持他成为秦国太子,乃至于是成为秦国的王的人!
在秦国,真正能够决定谁能够成为秦国太子的人,自然是始皇帝,也只有始皇帝。
但是,如果说除了始皇帝之外。
还有谁有能力可以影响到某一个公子是否可以成为秦国太子的话,那么就是他们文臣武将里面的四大派系势力了。
他们这四大派系是真真正正有能力,也有资格在始皇帝决定立谁为太子的时候,提出自己建议的国之重臣。
并且在他们提出建议之后,即便是始皇帝也要认真思虑一二的那种!
当然,他们虽然有这个资格。
但是作为臣子,尤其是懂进退、知分寸的臣子。
他们是肯定不会在始皇帝决定立谁为太子这等意义重大的事情上面开口发言的,不然反而有可能招来祸患。
毕竟有时候你虽然有资格发言,但是也并不代表着你就真的可以随意开口发言。
不过,即便他们四大派系的重臣不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开口发言。
但是,始皇帝在真正立太子的时候,也肯定是要考虑他们这四大派系的臣子对新太子的想法的。
说的直白点,就是始皇帝不可能立一个对四大派系文臣武将都不亲近,又或者是四大派系的文臣武将都不认可的公子为太子。
否则没有四大派系的文臣武将对新太子的全力支持,那么新太子又真的能够坐的稳自己那个太子之位吗?
坐不稳的!
所以始皇帝一直不立长公子扶苏为太子,除了长公子扶苏的表现不尽如始皇帝之意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长公子扶苏并没有真正拉拢到文臣武将四大派系中的某一派系,或某几派系的全力坚定支持。
想要成为秦国太子,不说得到文臣武将四大派系的全部支持,但是至少也要得到其中一、两派系的全力坚定的支持。
这样太子日后成为天子的时候,才能够借力打力,拉拢一批、打压一批,进而做到掌控整个朝堂。
然而长公子扶苏这些年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与他们文臣武将四大派系势力越走越远。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