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止
【听到相里季肯定的回答,太子扶苏脸上的笑意更甚道:“如果季师能够管理好一、两千人的话,那么便假设每一个墨家门人子弟都有管理好一、两千人的能力。”】
【“而这样的墨家门人子弟如果有两千人,并且每人也都各自管理一、两千人的话,那么这两千墨家门人子弟最后所能管理的人数全部加起来是多少呢?”】
【太子扶苏的话语刚一落下,本就非常精通术数的相里季当即心中当即有了答案,随即一脸难以置信之色道:“两百万到四百万人!”】
【“两千墨家门人子弟,如果每人管理一千人到两千人的话,那么所以墨家门人子弟最后所能管理的人数全部加起来是两百万到四百万人之间!”】
【太子扶苏点了点头,感叹道:“是呀,两百万人到四百万人!”】
【“而如今整个秦国加起来的黔首百姓人口数量,也不过是四、五百万之间。”】
【“换句话说,如果墨家有两千名门人子弟,并且每一个人也都能够管理好两千人的话。”】
【“那么由这两千名墨家门人子弟分别去管理好各自的两千人,然后季师再去管理好着两千名墨家门人子弟,那么季师便可以管理好整个秦国了。”】
【“如此,季师还觉得治理一个数百万人口的国家困难吗?”】
【相里季猛地摇了摇头,以往他是真的觉得想要治理好一个数百万人口的国家非常困难。】
【毕竟单单是数百万人的衣食住行,就已经是一个他无法解决的大问题。】
【但是在听完太子扶苏的讲述之后,相里季心中却是蓦然升起了一种原来治理一个数百万人口的国家,是这么简单的想法。】
【不过是管理两千人罢了,他又不是做不到!】
【然而太子扶苏却仍不满足,继续进一步说道:“不过同时管理两千人的话,仍然还是比较麻烦。”】
【“毕竟两千人,一人提交一件事上来给国君解决,那么国君便有两千件事情需要解决,这显然仍是非常繁琐的。”】
【“所以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地优化一下,比如说将这两千人提交上来的各种事情,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处理。”】
【“比如说,像宗庙祭祀一类的,我们可以设立一个部门来专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
【“又比如说,像负责宫廷警卫、统领和监督下级属官、殿中议论、宾客迎送等等一系列重要事务的,我们也可以设立一个部门来专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
【“再比如说,像负责修改律令,管理刑狱,审判和逮捕关押犯人的事情,我们也可以设立一个部门来专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
【“又再比如说,像负责宫门安保警卫,守卫宫禁,管理宫内车马的事情,我们也可以设立一个部门来专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等等。”】
【“这些部门设立好之后,便由这些部门根据各自所负责处理的事务,去管理那两千名墨家门人子弟。”】
【“而国君则是负责管理这些部门,以及对这些部门大致分类处理好的事务,进行最后的审核与决定。”】
【“如此一来,季师觉得会不会更加方便一点呢?”】
【相里季点了点头,肯定道:“这自然要比原先方便许多!”】
【另一旁的秦王嬴政在听到这里,已经是嘴角微微抽搐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太子扶苏所说的这些部门是什么了。】
【而太子扶苏则是看着相里季,温声道:“季师觉得这些部门需不需要取个名字呢?如果取个名字的话,那么又应该叫什么比较好呢?”】
【听到太子扶苏的询问,相里季也是下意识地垂眸思索起刚刚提到的那些部门都应该取个什么名字。】
【如果掌宗庙祭祀的话,那么这个部门或许可以叫做奉常。】
【如果负责宫廷警卫、统领和监督下级属官、殿中议论、宾客迎送等等一系列重要事务的话,那么这个部门或许可以叫做郎中令。】
【如果负责修改律令,管理刑狱,审判和逮捕关押犯人的话,那么这个部门或许可以叫做廷尉。】
【奉常、郎中令、廷尉......这几个名称怎么这么熟悉?】
【下一刻,相里季抬眸一脸苦笑地看着太子扶苏道:“殿下说的这几个部门,就是九卿吧!”】
【虽是询问,但是相里季的语气却是无比的肯定。】
【太子扶苏也是一脸赞赏道:“季师猜对了,奖励便是现在季师就可以通过管理九卿诸臣,去管理九卿各部的事务。”】
【“然后再由九卿各部臣属,去管理那两千名墨家门人子弟。”】
【“最后再由那两千名墨家门人子弟,去治理四百万的黔首百姓。”】
【“恭喜季师,现在你已经可以治理天下了!”】
【太子扶苏说的轻巧,但是相里季这会却反而不敢相信道:“治理国家,便当真如此简单、容易?”】
【太子扶苏笑道:“治理国家,便是如此简单!”】
【“因为一个国家少则数十万人口,多则数百万人口,甚至是上千万人口770。”】
【“这么多的人口,单单凭借国君一人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真正全面深入管理得了的。”】
【“毕竟国君能力再如何强,他也只有自己这么一个人而已。”】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且也必须要有一众官员来辅助国君治理天下百姓,而国君则是负责治理官员。”】
【“最终形成国君治理中央官员,中央官员治理地方官员,地方官员治理天下黔首百姓的层级治理模式。”】
【“哪怕把国家的人口数量翻上十倍,变成四千万人;又或者是翻上一百倍,变成四万万人也依然如此。”】
【“或许在治理的细节上会有所不同,但是从治理方式的本质上来说,也依然不会与孤方才所说的层级治理有什么不同。”】
【“可以说,天下的治理之道,皆在于此!”】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话,其实即便是国君能够直接命令的也不过是数百人、千余人罢了。”】
【“只不过有了这数百人、千余人的辅助管理之后,国君便能够将自己的命令层层传达下去,最终调动数十万人,甚至是上百万人。”】
【“不过,如果真要说治理容易的话,其实也不容易。”】
【“虽然看似国君只需要管理好数百位官员、上千位官员即可,但是实际上这数百位官员、上千位官员的身后都有各自的家族亲友。”】
【“而这些家族亲友都各有各的利益诉求,而作为这些家族亲友利益诉求代言人的官员,也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主张。”】
【“但是由于这些家族亲友的利益诉求极有可能是相互冲突的,所以也就导致了这些官员各自不同的主张,也很有可能会有所冲突。”】
【“甚至在这些家族亲友的背后也还有其他的家族亲友,而其他的家族亲友也同样有其他的利益诉求。”】
【“同样这些利益诉求,也是极有可能相互冲突的。”】
【“而这样的利益冲突又再通过彼此之间的姻亲、门客、好友等方式,传递到官员背后的家族亲友身上。”】
【“然后这些家族亲友又再姻亲、门客、好友等方式,传递到朝堂上的官员身上。”】
【“最后这些官员便会因为这些利益诉求而产生不同的主张,然后这些主张便极有可能会相互冲突,进而导致官员彼此之间产生矛盾,甚至是仇怨。”】
【“而作为国君,要如何调理好这数百位官员、上千位官员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乃至于是调理好天下所有人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便成了一个非常考验国君能力的问题。”】
【“所以治理国家,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二百四十二章:人是有极限的,直接治理人数的上限【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秦皇嬴政看着太子扶苏瞳孔骤然一缩,眼中尽是震惊之色。
上一次如此震惊,还是从【大秦长公子扶苏】那里听到大秦将亡的时候。
而秦皇嬴政之所以会如此震惊,是因为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方才那一番话语,真真正正地道破了治理的本质!
一个人,能够直接治理的人数是有限的。
当然,有些人的天资比较好,可能能够直接治理的人数多一些。
但是哪怕天资再好,只要他还是人,还处于人这一范畴内。
那么他能够直接治理的人数,便绝对不可能超过一千人。
事实上,就连直接治理一百人都已经是绝大多数人可望而遥不可及的天花板了。
直接治理十几人、几十人,才是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可能做到的事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要直接治理一个人的话。
那么最起码你要能够记住他的样子,并且一见面也能随口叫得出他的名字,知道一些他的过往经历事迹,以及清楚他的家庭成员组成吧。
如果连这些最基础的信息,你都不清楚、记不住的话,那么你又如何能做到直接治理这个人呢?
万一在直接治理这个人的时候,叫错了他的名字,又或者是记错了他的过往经历事迹,亦或者是搅混了其他人与他的家庭成员组成等等。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够直接治理好这个人吗?
又或者说这个人能够对你心服口服,顺从你的治理吗?
很显然并不能!
只有当你记住一个人最基础的信息时,那么你才具备直接治理好这个人的基础。
而想要真正直接治理好一个人,你还得要对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比如说,你要知道他大概擅长些什么,目前比较渴望的是什么,比较惧怕的又是什么等等。
只有将这些更加深入的详细信息也都记住的情况下,那么你才能够真正有能力去直接治理好这个人。
因为只有你知道他擅长些什么,才可以安排他去做些什么。
同样也只有你知道他目前比较渴望什么,才可以用他渴望的东西来诱惑、激励他。
同样也只有你知道他比较惧怕什么,才能够用他惧怕的东西来迫使他听从你的命令,从而屈服于你。
以上,便是直接治理好一个人的大致要求。
而如果想要直接治理好十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乃至于是一万个人、十万个人,甚至是上百万个人的话,便有两点要求。
第一点要求与直接治理一个人的要求类似,差别不过是从原来的要记住一个人的基础信息,以及要对一个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变成要记住十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乃至于是一万个人、十万个人,甚至是上百万个人的基础信息。
以及要对十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乃至于是一万个人、十万个人,甚至是上百万个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但问题是,十个人的时候,你可以一一准确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基础信息,以及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会搅混、记混他们每一个人。
但是一百个人的时候,你还可以一一准确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基础信息,以及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不会搅混、记混他们每一个人吗?
如果一百个人也依然不会出错的话,那么一千个人呢?一万个人呢?十万个人呢?上百万个人呢?
只要还是人,而不是神,那么在面对这种浩渺如烟海一般的繁杂信息时,便终究会记混、搅混。
而当你开始记混、搅混的时候,便意味着你能够直接治理的人数已经达到了自身的上限。
当然,也不是没有变相拓宽这个上限的方法。
比如说,将每个人的基础信息,以及更加深入了解到的信息用外物,比如说竹简、纸张之类的统统记录下来,然后等到需要用到的时候,再翻出来看。
只不过这样比较麻烦,在准备去见什么地方,又或者是去见什么人时候,得要带上这么一份信息记录表,以便随时查找观看。
又或者是在预想可能会见到什么人的时候,便在那之前需要先提前翻看、记忆一遍。
第二点要求就是信息交互的并发处理能力。
举个例子,你直接安排一件事情给某一个人处理,然后对方遇到了一个问题反馈给你,接着你再答复对方相关问题的解决意见。
这么一来一回,便一条信息处理线。
而十个人的话,那么便是十条信息处理线。
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乃至于是一万个人、十万个人,甚至是上百万个人的话,那么便是一百条、一千条,乃至于是一万条、十万条,甚至是上百万条信息处理线。
如果同时并发几条信息处理线的话,那么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能够处理的过来。
但是如果同时并发十条信息处理线的话,那么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便要开始手忙脚乱起来,不知道应该先回复哪条信息处理线了。
如果同时并发二十条信息处理线的话,那么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这个时候脑子就应该差不多要宕机了。
说的直白点,就是一个人的脑子只能同时思索处理几件事情。
如果一下子涌入二十件事情的话,那么脑子便会思索处理不过来。
最后的结果,要么是脑子变成一团浆糊,不管是哪件事都思索处理不了。
要么是脑子将这二十件事情给主动分批次处理,先思索处理十件事,然后再思索处理剩下的十件事。
这还仅仅是同时并发二十条信息处理线的结果,如果同时并发三十条信息处理线,并且也都能够同时处理得了的话。
那么这个人绝对称得上是天赋异禀的存在了。
若是同时并发五十条信息处理线,并且也都能够同时处理得了的话。
那么这个人只要不早夭,不管干些什么,都绝对能够凭借自己的天资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如果说同时并发一百条信息处理线,并且也都能够同时处理得了的话。
那么这样的人,在古代基本都是堪称神仙之流的人物,而在现代的话,基本都会被称之为真人形计算机。
至于说同时并发一百条信息处理线以上,并且也都能够同时处理得了的可能,则是不需要考虑了。
因为正常来说,不可能有人能够做得到。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