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70章

作者:顾止

  同样的道理,不管法家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但是只要他李斯还有始皇帝看重的能力,只要法家还能够辅佐始皇帝好好治国。

  那么在没有将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真正转化成这样的行动之前,始皇帝便都不会对他李斯,又或者是对法家有什么特别的不满与打压。

  而且出于对他自己的了解,李斯相信天幕上的“自己”必然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太子扶苏的疑问三。。

第三百三十五章:君主权力的来源,以更大的权力制约君主王权【求订阅,求全订】

  【面对太子扶苏的第一点疑问,李斯神色认真道:“虽然法家妄图追求法在君主之上,但是亦正如殿下所说的那般,法家之法推行与执行下去的权力来源于君主!”】

  【“所以这便注定了,只有在君主甘愿受到法家之法限制的时候,法家之法才能够看似凌驾于君主之上。”】

  【“一旦君主不愿意受到法家限制的话,那么君主亦随时可以一念重新凌驾于法家之法之上。”】

  【“对于法家而言,君主终究是一个位于法家之法之外的特殊存在!”】

  【“面对这样的特殊存在,法家可以利用富国强兵、加强君主集权、维护君主统治等等理由来利诱君主,从而使得君主甘愿暂时屈居于法家之法之下。”】

  【“但是,法家永远无法威逼君主一直屈居于法家之法之下,更加无法强行使得君主必须服从法家之法。”】

  【“这大概便是法家在面对君主时的矛盾性与脆弱性吧。”】

  【说到最后,李斯也是不由得轻叹了口气。】

  【虽说法家是为了君主而服务的,并且也主张加强君主集权、维护君主统治。】

  【但是,法家同样也有很微妙的,想要强调法律在君主之上的想法。】

  【因为在法家看来,虽然法律主要是君主为了治理黔首百姓而设立的,但是法律一经公布之后,便是规范社会的统一标准。】

  【那么即便是君主,以及在君主之下的百官也不能够逃避守法的义务。】

  【同时,也因为法律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更是天下间的最高标准。】

  【那么法律就更应该在君主,以及其他文武百官、普通黔首百姓之上。】

  【就像管子曾言:“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

  【意思是:在所有统治国家的重要手段中,没有比法令更重要的。法令有权威,则君主有尊严,君主有尊严则国家安定,法令没有权威则君主没有尊严,君主没有尊严则国家就有危险。】

  【在这里,管子便通过“令重则君尊”来强调君主的尊严权威是通过尊重法令来实现的。】

  【换句话说,只有法令先获得权威与尊重,君主才会跟着获得权威与尊重,以此来强调法令重于君主。】

  【又比如说,管子同样曾言:“明君不为亲戚危其社稷,社稷戚于亲;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不为重宝分其威,威贵于宝;不为爱民亏其法,法爱于民。”】

  【意思是:明君不为至亲危害他的国家政权,关怀国家政权甚于关怀至亲;不为个人私欲改变法令,尊重法令甚于尊重人君;不为重宝分让权力,看重权力甚于看重宝物;不为爱民削弱法度,爱法更甚于爱民。】

  【在这里,管子同样通过“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来强调虽然法令自君主而出,但是法令却又高于君主意欲的思想。】

  【还有韩非所提出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同样也体现了制约君主以及贵族公卿权力的思想。】

  【只不过法家虽然提出了法令高于君主意欲,甚至是重于君主的思想,但是法家并没有真正提出能够使得法令可以明确高于君主之上,并且不受君主意欲而破坏的方法。】

  【所以也就导致了法家在面对君主主动破坏法度时,会显得特别脆弱与无能为力。】

  【这也是李斯为什么会感叹法家在面对君主时具有矛盾性与脆弱性的原因。】

  【然而,太子扶苏却摇了摇头道:“不,其实法家也是可以威逼君主一直屈居于法家之法之下,甚至亦是可以强行使得君主必须服从法家之法的。”】

  【听到太子扶苏这句话,李斯当即精神一震,目光炯炯地看着太子扶苏道:“请殿下赐教!”】

  【他早就听农家许子、墨家相里季,以及兵家王翦、蒙武、尉缭等人说过太子扶苏拥有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的能力了。】

  【并且在太子扶苏的帮助下,也对农家、墨家、兵家的思想学说都做出了革新。】

  【而革新之后的农家、墨家、兵家的思想学说,也比以往更加逻辑清晰,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能够让人为之信服。】

  【所以他自然也是很期待、好奇太子扶苏能够对法家的治国思想之言做出什么样的革新。】

  【而太子扶苏也没有藏着捏着,说出了自己的理解道:“正如方才所言,因为法家之法推行与执行下去的权力来源于君主。”】

  【“所以法家才无法真正制约得了君主王权,无法真正做到法在君主之上!”】

  【“那么,如果换一个赋予法家权力的来源,用远比君主王权更大的权力,从而迫使君主一直屈居于法家之法之下,强行使得君主服从法家之法。”】

  【“若有不从,便以法家之法废除这个君主,李师觉得是否可行呢?”】

  【太子扶苏这话一出,李斯尚未回答,一旁的秦王嬴政则是听了眉头挑了挑,不过倒也没有开口说什么,反而是继续静静听着。】

  【李斯听完之后细细思量,而后点了点头,但是又摇了摇头道:“殿下所言,理论上可行。”】

  【“若是能够有远比君主王权更大的权力作为法家之法的支持的话,那么的确可以以此来约束君主,使得君主屈居于法家之法之下,强行使得君主服从法家之法。”】

  【“但是实际上,却不太行得通。”】

  【“因为君主王权,本就是当前最至高无上的权力,又何来比君主王权更大的权力呢?”】

  【“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种远比君主王权更大的权力的话,那么这种远比君主王权更大的权力,则必然会成为一种新的、实质上的君主王权。”】

  【“而原来的君主王权,则是一种虚假的、名义上的君主王权。”】

  【“依靠那个新的、实质上的君主王权所赋予法家之法的权力,或许法家的确可以对旧的、虚假的、名义上的君主王权进行行约束与限。”】

  【“但是新的、实质上的君主王权呢?”】

  【“法家之法又是否能够对这个新的、实质上的君主王权,同样做到强行的约束与限制呢?”】

  【“如果不行的话,那么新的、实质上的君主王权与原来旧的、虚假的、名义上的君主王权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并没有真正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只是通过套框的方式,表面上解决了问题罢了。”】

  【法家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之中,最早同时也是最清楚认识到权力的重要性的几家学派之一。】

  【所以法家非常清楚,如果想要约束与限制他人,使得他人服从法家法令的话,那么就必须要获得权力的大力支持。】

  【支持法家的权力越大,那么法家的法令便能够约束与限制得了越多的人。】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家从一开始便直接选择了在一个国家之中拥有最大权力的君主,作为赋予法家权力的来源。】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法家所想的那般,在有了君主王权的大力支持下,法家之法的确从上至下的约束与限制了除了君主王权之外的其他所有人。】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当是不会有远比君主王权更大的权力存在的。】

  【如果有的话,那么按照法家的行事作风,早就选择了远比君主王权更大的权力作为赋予法家权力的来源。】

  【而且就算通过远比君主王权更大的权力限制住了君主王权,使得君主屈居于法家之法之下,并且不得不服从法家之法。】

  【但是法家也同样没有任何办法能够限制得了那个远比君主王权更大的权力,这对于法家而言,依然属于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

  【听到李斯的话语,太子扶苏则是微微一笑道:“在讨论是否有远比君主王权更大的权力时,我们则需要先弄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君主权力的来源!”】

  【“对于文武百官来说,它的权力来自于君主的赋予。”】

  【“但是对于君主来说,它的权力又来自于何处呢?”】

  【“又或者说,是谁真正赋予了君主可以统御国家的权力呢?”】

  【“是传说中的仙神赋予了君主可以统御国家的权力?”】

  【“还是过往君主的父辈赋予了君主可以统御国家的权力?”】

  【“如果是传说中的仙神赋予了君主可以统御国家的权力的话,那么又是否可以借助传说中的仙神来限制君主的权力.0

  ”】

  【“从而使得君主屈居于法家之法之下,并且不得不服从法家之法呢?”】

  【“如果是过往君主的父辈赋予了君主可以统御国家的权力的话,那么过往君主的父辈一直追溯上去,最初的君主的祖辈便也是君主吗?”】

  【“如果君主的祖辈最初并不是君主的话,那么又是什么使得君主的祖辈成为了君主呢?”】

  【“如果知道君主最初的祖辈如何成为了君主的话,那么又是否可以以此来限制君主的权力,从而使得君主屈居于法家之法之下,并且不得不服从法家之法呢?”】

  【听到这里,李斯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太子扶苏也不开口打扰,给予了李斯片刻思索的时间。】

  【直到片刻之后,李斯方才抬头看向太子扶苏回答道:“仙神之说虚无缥缈,不足以为信,更加无法赋予君主权力。”】

  【“否则若是仙神真实存在,并且可以赋予君主权力的话。”】

  【“天下就不会是诸侯各国之争,而是传说中的仙神之争了。”】

  【说到这里,李斯顿了顿,而后小心翼翼地看了一旁的秦王嬴政一眼,方才接着说道:“而据臣所知,陛下与殿下之先祖柏翳乃是大禹之臣。”】

  【“因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后柏翳有一后代名曰飞廉。”】

  【“飞廉又有两子,其中长子曰恶来,乃是秦国的祖先;次子季胜,则是赵国的祖先?。”】

  【“而恶来有一后代名曰非子,因其有功而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

  【“后秦国历代先祖又再披荆斩棘,一步步从昔日周朝辅臣成为天下诸侯之一。”】

  【“及至如今,秦国已然成为天下间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国,更是有望在陛下与殿下的手中彻底扫平其余诸侯国,彻底统一天下!”】

  【李斯不露声色地夸赞了一下秦国历代先祖、秦王嬴政以及太子扶苏之后,方才下结论道:“由此看来,君主祖辈的权力,亦当是由其他君主所赋予。”】

  【对于李斯做出的结论,太子扶苏摇了摇头反驳道:“李师总结的乃是秦国君主祖辈的权力来0.3源,并非是最初之最初的君主权力的来源。”】

  【“若要追溯最初君主权力的来源的话,那么我们就要追溯到更加久远之前。”】

  【“就像如今天下诸侯国君主的权力来源于昔日的周天子,而昔日周天子的权力则是来源于被推翻了的商天子帝辛。”】

  【“而商天子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的权力,是因为商天子汤推翻了夏朝桀的统治。”】

  【“而商天子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的权力,是因为启建立了夏朝。”】

  【“而启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的权力,是因为其继承了其父大禹的权力,并且在大禹去世之后,通过武力取代伯益继位。”】

  【“而禹的权力,乃是继承了禅让的舜帝的权力。”】

  【“而在舜帝之前的历代人族共主,其权力也都是通过上一代人族共主的禅让继承而来。”】

  【“而禅让的人族共主的人选,则是通过天下四方部族黔首的共同推荐、认可抉择出来。”】

  【“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知晓,君主最初的权力是由天下四方部族黔首所赋予的。”】

  【“换句话说,是天下四方部族黔首百姓赋予了君主可以统御国家的权力。”】

  【“而在知晓了君主最初权力的来源之后,那么我们便可以尝试利用这份赋予了君主权力的权力,来制约君主王权。”】

  【“从而使得君主屈居于法家之法之下,并且不得不服从法家之法。”】。

第三百三十六章:民赋王权?权力的本质,获取暴力的支持【求订阅,求全订】

  【是天下四方部族黔首百姓赋予了君主可以统御国家的权力?】

  【李斯细细琢磨着这一句话,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毕竟以往有关于君主权力的来源,要么是天赋王权,也就是自己有天命在身,得天命庇佑,天命赋予了自己作为君主统御国家以及黔首百姓的权力。】

  【要么是祖赋王权,也就是因为自己的先祖是君主,所以自己也理所当然地继承了先祖可以统御国家以及黔首百姓的权力。】

  【而太子扶苏刚刚的说法,则是提出了第三种君主权力的来源,他暂且将之命名为“民赋王权”。】

  【也就是黔首百姓认可某人的功绩,然后共同推举他为王,赋予了对方可以统御国家以及黔首百姓的权力。】

  【虽然像“民赋王权”这样的说法,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

  【但是如果顺着太子扶苏刚刚所说的追溯思路逻辑去思考的话,那么这种匪夷所思的说法也的确是成立的。】

  【这一点,在李斯看来非常有意思。】

  【甚至李斯觉得可以将“君主权力的来源”这一点,写进他准备编撰的《李斯子》一书中。】

  【刚好他觉得自己的《李斯子》一书,缺乏一些超越前人(主要是超越集法家之大成的师弟韩非),别开生面的法家思想观点。】

  【而太子扶苏所提出有关于“民赋王权”的这个说法,就非常独特且自成逻辑,甚至隐隐有着在法家里面自开一道,自成一派的韵味。】

  【所以若是能够将这样的法家思想观点加入到他的《李斯子》一书中,那么不说他所编撰、著作的《李斯子》一书彻底压过他师弟韩非的《韩非子》。】

  【但是至少也可以凭此和他师弟韩非的《韩非子》,做到平分秋色,不相伯仲。】

  10【想到这里,李斯撇了一眼不远处的章邯,确认对方有将刚刚太子扶苏所说的那番话语,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之后,李斯又接着继续思索下去。】

  【而如果“民赋王权”的说法是成立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君主的权力是来源于黔首百姓的赋予。】

  【而黔首百姓若是能够赋予君主权力的话,那么同样也就意味着黔首百姓可以将赋予君主的权力给收回。】

  【若是能够将赋予君主的权力给收回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君主的权力并非至高至大,反而是黔首百姓的权力凌驾于君主的权力之上。】

  【所以如果法家能够获得黔首百姓所赋予的权力的话,那么法家就可以以此来制约君主的权力。】

  【又或者说,如果法家能够搞清楚黔首百姓是如何收回君主的权力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