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85章

作者:顾止

  而他们这些儒家之士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重用的话,那么秦国真正的高官厚禄也将与他们无缘。

  而这,可以说是绝大部分的儒家之士都难以接受的。

  毕竟他们作为儒家博士,除了想要传承、推广自身学习的儒家学说,践行孔夫子提出的仁政、礼教之外,同样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学识来获得相应的名与利的。

  毕竟天下熙熙攘攘,谁不是为名利而来,为名利而去呢。

  如果他们真的不慕名利的话,那么今天他们就不会站在这里,与其他诸子百家一起向始皇帝兜售自家的学说,希望始皇帝能够采用他们学派的学说来治国了。

  最多就是他们会在名与利的外面,披上一层“德”与“礼”的外衣来,用来掩饰一下他们对于名与利的渴求。

  当然,真正不慕名利的儒家之士也不是没有。

  但是,不慕名利的儒家之士总归也要为儒家未来的生存与传承、发展考虑一下的。

  毕竟他们儒家与法家之间的关系,可与其他诸子百家不同。

  其他诸子百家即便占据了秦国治国思想的主流地位,也不一定大肆打压他们儒家,更加不会说灭绝他们儒家的道统。

  但是法家如果继续占据秦国治国思想主流地位的话,那么法家是真的会大肆打压他们儒家,甚至于是尝试灭绝他们儒家的道统的。

  毕竟像这样的事情,在秦国可是已经有过先例了的。

  昔日的商君是真正做过“燔诗书而明法令”这种令他们儒家之士愤怒到发指的残忍之事的。

  所以哪怕此前得到了始皇帝的保证,保证他们儒家与其他诸子百家学派在秦国都会有一席生存之地。

  但是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也不敢将希望完全放在始皇帝的口头承诺上。

  所以即便是为了维护、保证儒家学说的传承与发展,他们也必须要继续和法家争上一争。

  但是争到现在,法家不仅通过太子扶苏革新了自己的学说,使得自己更加具有生命力与影响力,同时也更加得始皇帝的重视与重用,而他们儒家反而越发的遭人厌弃。

  这种争不过,辩不赢,只能够一步步看着自家学派学说渐渐走向落寞的情况,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又如何能不感到绝望呢。

  现在他们只能将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寄托在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以及天幕上的另一个“他们”身上了。

  按照他们这个世界过往发生过的事情来看,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应当就在这一、两年便会接触到他们了。

  只要太子扶苏接下来能够表现出对于他们儒家治国思想之言的赞同与重视,那么他们儒家未来在秦国便还有一丝丝希望。

  而另外一边,正在潜逃中的张良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列举出的秦国与其他诸侯国在国君、储君、臣属才能、兵戈之利、甲胃之固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也是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因为真的是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

  正如太子扶苏所说的那般,其他六国与秦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已然是云泥之别。

  几乎凡是能够想得到的地方,六国都没有哪一点是能够比得上秦国的。

  在这样巨大的国力差距下,天幕上的“秦国”未来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不是什么才智之士的某些谋略计策,又或者是什么世之名将能够扭转得了的。

  因为有着如此可怕国力的秦国,即便征伐六国失败十次,甚至是一百次,秦国也仍然有余力可以再组织起第十一次,第一百零一次的征伐。

  但是其他六国只要失败一次,那么它便会被秦国所覆灭。

  在这样的情况下,六国拿什么来抵抗秦国?

  什么叫做绝望?

  或许这便叫做绝望!

  至少现在将他丢到天幕上的那个世界,让他取代天幕上的那个“自己”,并且保留现在的所有记忆,他也依然看不到翻盘的希望。

  甚至即便让他合纵连横,成功在六国覆灭之前组织起六国抗秦联军,他也完全没有自信能够打得赢秦国。

  因为有着如此雄厚国力做底蕴支撑的秦国,即便在正面战场上打不赢六国联军,秦国也可以和六国联军拖着打消耗战。

  甚至秦国一直保持这样的战备状态,拖个三年、五年都没什么问题。

  但是六国呢?

  六国又能够保持这样的六国联军多久?

  顶多也就是一年半载罢了,就算六国想要维系六国联军更长时间,六国的国力也无法允许。

  所以在这一刻,张良也是颓丧地看着天幕悲叹道:

  “六国,又亡了!”

  在这一刻,除非秦国的秦王是如同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君,使得秦国陷入到内乱动荡之中。

  否则就算是放一头彘犬在秦王王位上,又或者是天降陨石也最多只能够延缓秦国覆灭六国的时间,而无法真正阻止得了秦国覆灭六国的大势。。

第三百五十四章:被强迫造成与秦国“勾结”交易事实的李牧【求订阅,求全订】

  【而当李斯这边考校着太子扶苏对于法家思想之言的理解的时候,另一边秦国也正在通过战场上以及战场外的手段齐齐对李牧出手,并且算计也即将落入尾声。】

  【赵国代郡,大军营帐之中,作为主将的李牧,以及副将的司马尚,一脸严肃地看着下方的巴清等一行人。】

  【而巴清则是脸上带笑地看着李牧、司马尚,语气温和道:“不知将军可要购买这一批粮食?”】

  【李牧并未说话,一旁的司马尚则是一脸嗤笑道:“你们秦国会这么好心给我们赵国送粮食?”】

  【巴清摇了摇头,重申道:“不是送,是卖!当然,将军愿不愿意买则是你们的事情。”】

  【“又或者如果将军想要强取豪夺,甚至直接杀了我们而夺取粮食的话,也同样仅在将军的一念之间。”】

  【“毕竟我等只有随从侍卫百八十人,自然无力与将军麾下的数十万将士相匹敌。”】

  【听到巴清这话,司马尚还想要继续说些什么,但是看到李牧一挥手之后,当即便闭口不言。】

  【而李牧则是看着巴清这一介妇人,眸光锐利道:“如今秦、赵两国正在相互攻伐,你却给我们赵军卖粮食,难道你就不怕事情传回秦国之后,秦人~说你叛国吗?”】

  【巴清再次摇了摇头,坦诚道:“秦、赵两国,乃是兄弟之国。赵国子民,亦算是秦国子民。-”】

  【“而赵国黔首百姓遭遇天灾,赵王却又无力赈济灾民,秦王闻之又怎能-无动于衷。”】

  【“所以秦王特意让我等将这批粮食送过来,廉价卖给受灾的赵民,而并非是卖给赵军。”】

  【“不过,将军如果非要强夺代郡受灾之民的活命口粮的话,那么我等也没办法。”】

  【“只能说,秦王与我等皆问心无愧!”】

  【反正在进入军营之前,他们就已经将秦国送来赈灾粮食给受灾灾民的事情给大张旗鼓地传了出去。】

  【不过后面赵军是花钱购买,还是以武力强抢,最后他们都会得到一份不错的名声。】

  【听到巴清这话,司马尚也是被气笑了,忍不住再次开口讥讽道:“呵,秦、赵两国是兄弟之国?”】

  【“若是兄弟之国,那秦国又为何出兵攻伐我等赵国?”】

  【“还有,赵国黔首百姓的天灾虽然不是由尔等秦国造成,但是赵国黔首百姓的兵灾人祸,却是尔等秦国亲自造成的!”】

  【“若无秦国出兵攻伐赵国,即便赵国黔首百姓遭逢天灾,又怎会死伤惨重!”】

  【说到这里,司马尚更是拔出腰间利剑,作势欲斩巴清一行人。】

  【然而巴清却是神情严肃无畏朗声道:“自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已经整整打了数百年。”】

  【“因此而死的秦国、赵国、韩国、燕国、楚国、齐国、魏国的黔首百姓尸骸,若是铺陈开来,足以铺满整个中原大地。”】

  【“难道因此而死的各国黔首百姓还不够多吗?”】

  【“秦国历代因此而死伤的黔首百姓已经够多了,赵国历代因此而死伤的黔首百姓也够多了,燕国、楚国、齐国、魏国历代因此而死伤的黔首百姓也都够多了。”】

  【“太平!”】

  【“太平!”】

  【“无论是秦、赵、燕、韩、魏、齐、楚的黔首百姓都需要太平,也都无比渴望着太平!”】

  【“但是,只要天下一天不能归于一,那么这场绵延于诸国之间的战争,便会继续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

  【“而天下的黔首百姓也将永远不能得享太平,整天生活在各国毫无来由爆发的战乱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这样朝不保夕、永无安宁的日子,秦人已经受够了,赵人应当也已经受够了,燕人、韩人、魏人、齐人、楚人也都应当已经受够了!”】

  【“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

  【“彻底结束诸国之间永无休止的战争。”】

  【“彻底结束天下黔首百姓动荡不安的生活。”】

  【“彻底结束家中父、兄、子皆死于战场的悲剧。”】

  【“而天下诸国之中,唯有秦国才有这个资格、才有能力做到这一切!”】

  【“只有秦灭六国,才能结束这场自春秋战国数百年以来的乱世!”】

  【“只有秦灭六国,才能让天下黔首百姓都过上没有战争威胁的太平日子!”】

  【“只有秦灭六国,才能创造出一个没有国界的划分,没有语言的误解,没有信仰的隔阂,各国黔首百姓人人皆可以安居乐业,融洽地生活在一起的伟大国家!”】

  【“所以为了结束天下诸侯各国之间的战争,为了让天下重新归于一而定于秦,为了让天下太平百姓能够永享太平!”】

  【“秦国必须攻伐六国,也必须忍痛杀死那些凡是阻碍这个伟大目标实现的六国将士!”】

  【“哪怕因此造成六国将士与黔首百姓再多的伤亡,秦国也在所不惜,更九死而不悔!”】

  【“以武止戈,为万世开太平,这是秦国与秦王的最终目的,更是秦国上下势不可挡的大一统意志!”】

  【当日太子扶苏和巴清说的话语,此刻再度借由巴清之口说了出来。】

  【而在场的李牧、司马尚等将士,即便身为秦国的敌国之人。】

  【这一刻也是不禁为巴清说的这一番话而感到心潮澎湃,甚至胸腔更是有一股难言的热血在隐隐激荡。】

  【毕竟,在当今诸侯各国中,可没有哪一个诸侯国胆敢喊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征伐口号。】

  【一是因为,当今除了秦国之后,其他的诸侯国并没有这样崇高的思想认识。】

  【大部分诸侯国想的都还是昔日春秋诸侯的那一套,也就是今天从这个诸侯国那里攻占几座城池,占点便宜,然后明天又从其他诸侯国那里攻占几座城池,占点便宜。】

  【并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应该肩负起更加重要且伟大的使命,同样也没有想过自己要不要去追求天下大一统。】

  【二是因为,当今大部分的诸侯国就连在其他诸侯国的攻伐之下,勉力自保都有困难,更加别说胆敢奢望吞并其他诸侯国,彻底完成天下大一统了。】

  【同样的话语,在实力强劲的国家口中说出来,那叫自信、豪气,甚至是预言!】

  【而在没有实力的国家口中说出来,那就是一个惹人发笑的笑话了!】

  【而在如今,或许还有其他的诸侯国拥有这样的底气,敢喊出这样响亮的征伐口号。】

  【但是他们赵国从实力上而言,自从被昔日秦国的武安君一战坑杀四十万将士之后,却是再没有这样的实力与底气可以喊出这样响亮的征伐口号了。】

  【否则,他们赵国,又或者说李牧、司马尚等将士又何尝不想像巴清说的那样。】

  【去结束诸侯各国之间永无休止的战争,去结束天下黔首百姓动荡不安的生活,去结束家中父、兄、子皆死于战场的悲剧呢。】

  【以武止戈,为万世开太平,这或许便是一个将士所能够做到的最高成就了吧。】

  【过了片刻,司马尚方才神情复杂地看着巴清轻哼道:“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谁知道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同时,李牧也是开口道:“来者是客,将剑收起来。”】

  【司马尚听到李牧的吩咐,也是顺势收起了剑。】

  【又或者说,刚刚他本身就是为了威吓一下巴清等人,想要看看能不能从巴清等人脸上看出慌乱之色,好借此从巴清等人口中获得更多、更有用的消息。】

  【然而却没想到,他们反而被巴清的话语给重重震荡了一番。】

  【巴清闻言亦是脸色不变道:“是真是假,将军尽管拭目以待便知。”】

  【说到这里,巴清顿了顿,又看向主事的李牧温声道:“这批粮食以及我等,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处置呢?”】

  【话语间,巴清并不担忧自己等人的安危。】

  【毕竟,在来之前她们就调查好了赵国大将军李牧的为人处事性格。】

  【那就是一个得众多赵国黔首百姓夸赞、认可、信赖的好人、好将军!】

  【这样的好人、好将军也许在战场作战上,可以做到兵不厌诈,慈不掌兵,当杀则杀,冷酷无情。】

  【但是在非战场作战上,李牧则是一个道德水平比较高的人,甚至可以称之为一个君子。】

  【所以像这样的人,除非她们主动露出欲要坑害赵国的心思,否则李牧可能会为难他们,但是基本不会对她们下杀手的。】

  【即便她们此前估计错误,李牧对她们痛下杀手,那么死则死矣。】

  【今日她们若是因秦国之事而死,那么来日秦王必然会厚待、重用她们的家眷子嗣。】

  【如此一来,也算是用自己的性命,为他们各自的家眷子嗣谋得了一份更好的前程,这也不亏。】

  【李牧微微低头凝思,如果可以的话,他是真的不想要秦国送来的这批粮食。】

  【毕竟他虽然不知道秦国特意送过来这批粮食有何谋划,但是他知道秦国不会真的有这么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