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第72章

作者:曾不想离开

“也不仅仅是设备的问题,咱们的冶金铸造工业根本不行,而且没有无大型锻压设备。发动机的质量一直提高不了。”万伟苦笑一声说道。

“大型锻压设备?咱们没有大型锻压设备么,我记得他们说过生产线是全套的啊?”张安乐记得当时苏联人说的是全套设备。

“是全套的设备不加,可是不是新设备,而是他们淘汰下来的全套设备。老毛子自己的设备都不怎么样,他们淘汰的更是次品了。”万伟对这事知道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老毛子居然拿破烂玩意来糊弄咱们。”张安乐听说给自己的是次品有些生气。

“毕竟这是他们援助的项目,不可能拿好东西给咱们。”万伟提醒张安乐,你这不是花钱买的,是人家白送的。

“他们不给咱们,咱们可以自己搞。你是搞这个的,对于新技术新设备应该了解很多,想要什么东西打个报告上来。我看看能不能给你搞来,不要怕花钱,搞飞机本来就是花钱的玩意,只要能出成果我不怕花钱。”张安乐再三强调不怕花钱,也强调要出成果。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会尽快做好报告然后给您看的。”万伟一听张安乐说不差钱,心中十分高兴。

“这种飞机是扔炸弹用的还是侦察用的?”比张安乐还门外汉的林长民在一帮突然问道。

“回林主席的话,这战斗机,主要是用来空中侦察,以及消灭敌人飞机的飞机。您说的那个扔炸弹的是轰炸机,轰炸机正在试验中,样机也已经下线了。今天试飞的这个飞机是第四架样机,没什么问题就可以量产了。”万伟耐心的给林长民解释道。

“我以为这个飞机既能扔炸弹,又能侦察战斗用呢。”门外汉一点没有门外汉的自觉。

林长民此话一出,张安乐都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飞机发展的速度很快,这才20多年就发展到了这种程度。咱们不能落后,一定要不断创新和学习,可以说未来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是由空军来决定的。空军能发展到什么样子,归根到底还是飞机能发展到什么样子,也就是说你们可以决定未来战争胜负。”张安乐不想在什么是轰炸机什么是战斗机的问题深究,转而将决定战争胜负的担子给了万伟。

万伟听到张安乐这么一说,顿时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很大。

“当然了,飞机的作用不仅仅是用于战争。更大的作用在于运输和客运上,所以咱们不仅要搞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和客机也不能落下。”张安乐一番话说完,万伟觉得自己的担子里有多了很多东西。

“张主席这种飞机还没有名字,您看叫什么名字好。”万伟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办,连忙问道。

“没有名字?这个飞机不是叫福克d11么?”张安乐记得很清楚,刚才苏联专家介绍的时候,万伟就是这么翻译的。

“福克d11是外国人给它起的名字,在咱们中国还是换个中国的名字吧,叫起来顺口,听起来也好听啊。”万伟解释了一下。

“这个嘛……”说实话张安乐不想为这种自己看不上眼的飞机起名字,但是人家提出来了,自己还不能拒绝。

“叫鹰怎么样。”另一旁的门外汉林长民开口了。

张安乐真想问问林长民,如果这种飞机叫鹰的话,以后搞出来的飞机该叫什么?不过仔细想想也没有更好的名字了,鹰就鹰吧,大不了以后的飞机都叫鹰。

“恩,林主席说的对,鹰不错,要不就叫鹰吧,以后咱们的战斗机都以鹰命名,这种型号就是鹰-1。至于你刚才说的已经下线的轰炸机,就叫轰-1吧,咱们的轰炸机就叫轰系列。”张安乐没有更好的主意,就同意了林长民的意见,他随口把轰炸机的名字也给取了。

“鹰击长空,鹰式战机,这个名字好。”万伟听了张安乐的话,连连点头。

飞机很快检查完毕,下面的人打了旗语,一切正常可以起飞。

“张主席,现在飞机已经准备完毕了,可以起飞,咱们什么开始试飞?”万伟自己现在做不了决定,他得向张安乐请示。

“9点起飞吧,现在8点50分,再等十分钟。”张安乐看了看表说道。

在他们身后,有台摄影机正在对着台上的人摄影,跑道上也有一台摄影机。这些东西张安乐一早就有准备,去年的西北区各界代表会议就有摄影机摄影。这些东西以后都是珍贵的影视资料,可以告诉后人先辈们的创业多么的不容易。

十分钟的时间转眼即逝,已经知道起飞时间的飞行员,准时拉动了操纵杆,飞机开始在跑道上缓缓的跑了起来。

不一会飞机加速完成,腾空而起。虽然张安乐看不上这种飞机,可是飞机起飞的一瞬间,他还是觉得一股难以名状的激动之情涌上心头,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

众人见张安乐鼓掌,也跟着大声鼓掌,甚至有人高声叫好!一时之间观礼台掌声雷动非常热闹,这架飞机的升天,代表着中国飞机制造业的起步,也标志着中国空军的起步。

这次试飞非常成功,飞机在天上溜达了一圈又飞了回来。张安乐亲切的和试飞员拍照留影,还和刚才所有一起忙碌的机组人员一起拍照合影。

来宾们也学到有模有样,他们纷纷的找试飞员合影。张安乐在万伟的陪同下,和林长民一起参观了西安飞机制造厂,对于工人们提出了表扬,中午还和大家一起用饭。

最后在万伟的死缠烂打之下给西安飞机制造厂留了一幅墨宝,上面写着鹰击长空四个大字。

书香门第

第五十七章李景林下野

第五十七章李景林下野

参观完飞机制造厂,张安乐的注意力再次放到了战事上。他关心的不是山西的战事,而是河南直隶地区的战斗。

自从李景林因为冯玉祥的不守承诺愤而再次倒戈,致使原本一片大好形势的反奉战斗急转直下。就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奉系消灭了郭松龄,打败了孙传芳,拉拢了吴佩孚,原本声势浩大的反奉联军,如今只有冯玉祥和阎锡山这两股势力在苦苦的支撑着。

奉军也从一开始的绝对劣势,变成现在的绝对优势,整个战争的战局开始变的对奉系有利。张作霖为了对付冯玉祥也是为了安抚李景林,便将直隶和山东的军队合编为直鲁联军。任命李景林为总司令、张宗昌为副总司令。

张宗昌对于这个任命非常不满,他私底下对手下说“李景林这个家伙,打仗不行不说,还不讲义气,老子不稀罕和他一起共事。这直鲁联军就让他自己玩去吧。”

由于张宗昌的不配合,李景林空有直鲁联军总司令的头衔,能调动的还是自己手底下还是部队。

吴佩孚和张作霖谈好了条件之后,将‘讨逆联军’的‘逆’由张作霖变成了冯玉祥。他调集了6万部队到枣阳、随县,准备向信阳进发。姜登选为了感谢张宗昌帮他夺回安徽,也派了两个师到安徽和江苏听候张宗昌的调遣。

这样一来冯玉祥和阎锡山就成了饺子了,四面被围。冯玉祥开始心虚了,阎锡山在山西的节节败不但没帮上他什么忙,自己还得调集部队去帮他。

如今直奉联军一共50余万,自己的20万军队根本就不够看,更何况张作霖在东北正在整合大军,不一定哪天就挥师南下。阎锡山看这个样子也撑不了几天,到那时候再加上西北军足足80万部队,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在这种情况下,冯玉祥的最大愿望就是尽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他派段其澍携其亲笔信到汉口会见吴佩孚,他先自己承认自己之前的种种不是,希望玉帅可以原谅他。并且表示20万国民军愿意接受玉帅的领导,愿为玉帅马前卒。又言现在部队已经打到保定,不日即可攻占北京。到那个时候把段祺瑞和张作霖赶下台,以吴佩孚为大总统再建新政府。

可是吴佩孚此时对冯玉祥已经彻底失去了信任,之前反奉形势良好。冯玉祥却按兵不动,坐看孙传芳和张宗昌拼个你死我活。郭松龄都快打到沈阳了,他也没有挥兵北上支援,反而和李景林打起了仗。他认为正是冯玉祥的短视才使得反奉之战的失败,因此他认为要自己接受他的部队可以,但是冯玉祥必须下野。冯玉祥的部队必须无条件投降,接受缴械改编,再谈其他的问题。

收到吴佩孚的条件,冯玉祥差点没拍桌子跳起来,这个吴老三,真是想好事啊。

这个时候他手下的一个幕僚给他出主意“我听说李景林和张宗昌因为总司令的事情,闹得很不好,张宗昌对李景林的意见很大,咱们不如将部队从山东边境撤出一部分。集中攻打北京,占领了北京之后将段祺瑞赶下台,如果玉帅答应新建政府,几家的部队合到一处也不怕张作霖。他要是不同意,咱们可以北上热河,再攻黑龙江,苏联人可以帮助咱们在那边立足。河南现在怕是呆不住了。”

幕僚的话让吴佩孚有些心动,但是北上热河这是最后的打算,现在是想着怎么保全部队,保住河南的地盘。

既然吴佩孚说不通,那找张作霖试试。于是他派张树声去奉天见张作霖议和,张作霖正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又怎么会和他和谈。

两面碰壁冯玉祥只能想办法找外援牵制敌人的部队,以获取局部的优势,将敌人各个击破。首先是山东的部队,冯玉祥派人去和张宗昌谈,说自己不愿与山东为敌,自十月以来未侵山东一分一厘,现在自己主要是想收拾李景林,希望张宗昌可以保持中立。

张宗昌本来就对李景林不爽,现在冯玉祥想收拾李景林。他自然高兴,但是又不能明说,对于冯玉祥派来的人避而不见。特使连续三天去见张宗昌,下面的人都回答大帅在整编部队。

冯玉祥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自然明白张宗昌的意思,整编部队自然就不能出兵。

于是冯玉祥将山东和河南边境的部队抽出五个师,两个师调到信阳防着吴佩孚,三个师调到了保定,这样一来保定有七个师的兵力,他将这七个师分成两个方面军,第一方面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杨虎城。第二方面军军长鹿钟麟,副军长李虎臣。

第一方面军三个师主攻天津,第二方面军四个师主攻北平。

12月10日鹿钟麟带领四个师进军固安、房山,这里镇守的是李景林去年收编的直系的杂牌军六个师,人数不少,足足有十万之多,但是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很弱。再加上这些部队是收编的部队,并不是李景林的嫡系所,因此这几支部队的缺饷的情况很严重。

这个时候当兵的脑子里并没有什么保家卫国,现在的情况也不是保家卫国,军阀混战为的是争夺地盘。当兵打仗为的是养家糊口,在他们的脑海里跟着谁打仗都是一样,只要有军饷跟谁都行。可是一旦缺饷对士兵的士气打击很大,军饷都没有还想当兵的给你卖命,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所以这场的仗打得那叫一个干脆,两兵相接,仗打了还不到2个小时,防守的部队就开始就往后退。当官的拦都拦不住,他们也没有想拦。开玩笑缺饷几个月,他们要是敢乱来,士兵阵前倒戈就麻烦了。

有些士兵不愿意再给李景林卖命的,当场就扔了枪投降。六个师的部队一上午逃了一部分,投降了一部分,大部分都在后撤。

拱卫北平的防线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打破,两天之后鹿钟麟部队来到北平城下,守城的军官非常识相的开门投降。

12月12日,中华民国国民军占领了北平,在北平的段祺瑞政府官员全部落网。幸好冯玉祥反的是张作霖并没有反段祺瑞,否则段祺瑞还真不知道怎么收场才好。

上一篇:崇祯本科生

下一篇:重生之北洋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