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闪烁
显然,在反舰导弹问世之后,来自空中的威胁就不可小觑了。
为此,护航航母必须具备搭载与运作重型战斗机的能力,最好还能使用预警机,增强防空作战的效率。
要想获得这些能力,就必须配备大功率蒸汽弹射器。
如此一来,对航母的吨位就有很高的要求。
虽然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研究,能在3万吨级的小型航母上安装弹射器,使其能搭载与运作舰载战斗机,但是要想获得完备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完成截击任务所需的出动率,就得把吨位提高到4万吨以上。
关键还有,要想搭载足够多的舰载机,至少需要5万吨!
显然,这个体量不比大型航母差多少。
此外,为了获得足够强大的作战能力,肯定需要采用大量新技术,比如活塞行程更短的大功率蒸汽弹射器。
把这些因素都算上,排水量在5万吨左右的中型航母的造价,不会比8万吨级的大型航母低多少,作战能力却存在明显差距,因此从效费比的角度来看,建造中型航母其实是一件亏本买卖。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坚持建造“薛远征”级超级航母,并且把大批退役航母进行封存处理。
只是,相对战时的巨大需求,封存的大型航母肯定不够。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统计,哪怕按第二次全球大战的标准组建护航舰队,至少都要30艘护航航母。
显然,实际需要的肯定更多。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帝国海军在战前就启动了“替代型航母”的研制工作,准确说是前期的基础设计。
“替代型航母”最为主要的特点,其实是尽量降低建造价格。
当然,牺牲的不是作战能力,而是生存力!
严格说来,“替代型航母”就是按商船标准建造的中型航母。
具体来说,满载排水量在5万吨左右,飞行甲板的长度在280米到290米之间,最快航速不到24节,配备两部标准蒸汽弹射器,机库能容纳24架舰载机,最多能够搭载48架舰载机。
有趣的是,在进入建造阶段之后,帝国海军没有向造船厂提供统一的设计图纸。
道理也很简单,“替代型航母”根本没有完成设计,而且在大战爆发之前,也没人想过需要完成设计。
结果就是,在决定建造的时候就只有几个前期方案的概念图。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帝国海军只向造船厂提出性能指标,然后让造船厂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建造。第一批6艘“替代型航母”分成了3种,而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往往被当成三个级别对待。
从后勤保障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灾难!
虽然三种设计的主要设备与系统都做到了统一,比如燃气轮机与弹射器都是一样的,但是在装配阶段肯定存在差别,也就得为这3种航母提供3套后勤保障系统,大幅度增加了维护保障的难度。
只是,没人能否定,“替代型航母”解决了帝国海军的燃眉之急。
三管齐下,以及让造船厂去自由发挥,最为突出的好处,也就是大幅度的缩短了航母的建造时间。
第一批6艘“替代型航母”从下达订单到建成交付,均没有超过1年!
在新历151年第三季度,这6艘航母全都加入了帝国海军的战斗序列,而且全在东望洋活动。
6支以“替代型航母”为核心的护航舰队,成为了运输船队的守护神。
此外,通过建造第一批,锻炼了造船厂的工人,也让帝国海军有了更多的选择。
从第二批开始,“替代型航母”采用了统一的设计图纸,而且就是第一批3个型号中的一种。
简单的说,综合性价比最好的那一种。
因为能满足帝国海军的作战需求,所以“替代型航母”的第二批,帝国海军一次性的下达了12艘的订单,此后又增加到了24艘。虽然后来对建造计划做了调整,增加了一些额外要求,最终只建造了20艘,最后4艘被取消,但是算上第一批6艘,总共26艘“替代型航母”成为了帝国海军在大战中的主要护航力量,为数百支运输船队提供了掩护,也为取得大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当然,其中的10多艘,在战后依然十分活跃。
虽然第一批次采用商船标准,但是在第二批次,帝国海军提高了要求,主要是增强在高海况下的作战能力。
正是如此,第二批次的可用寿命都远远超过15年。
因为技术标准较低,而且作战能力算不上强大,所以在战后,“替代型航母”都被当成废品处理。除了状态较差的几艘被直接拆解掉之外,另外的10多艘,都援助或者出售给了友好国家。
显然,对其他国家来说,“替代型航母”是货真价实的中型航母。
在这些航母中,有几艘参加过后来的局部战争,还是所在海军的绝对主力。
当然,对帝国海军来说,这些全都是后话。
即便是在大战期间,帝国海军对“替代型航母”也不太满意,毕竟是按护航作战的要求设计建造。
哪怕在建造第二批次的时候,提高了技术要求,“替代型航母”的作战使用都受到严格限制。特别是在高海况之下,往往因为糟糕的适航性能丧失作战能力,或者是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正是如此,在动工建造第一批“替代型航母”之后,帝国海军就另立炉灶。
准确的说,其实是以“替代型航母”为名,建造一种真正意义的中型航母,以增强舰队作战的战术灵活性!
这就是“增强型航母”计划。
第209章 生不逢时
战争时期,帝国海军对进攻力量的需求是永无止境,而最有力的进攻手段也就是依托于航母的舰载航空兵。
显然,航母肯定是多多益善。
正是如此,如何在战时获得足够多的航母,成为了帝国海军必须认真考虑,并且着手解决的问题。
“替代型航母”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
只是,在开工建造之前,帝国海军就已认识到,“替代型航母”只是应急之作,并不是理想选择。
如果只是用于护航作战,那么按照商船的标准建造,问题还不是很大,毕竟护航作战行动都是在后方进行,很难遇到真正的挑战,而且能获得包括岸基航空兵在内的其他作战力量的支持与配合。事实上,第二次全球大战当中,那些用商船改造的护航航母并不比按照军舰标准建造的小型航母差。
可问题是,要让“替代型航母”去执行其他的作战任务,那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显然,对于满载排水量达到了5万吨,最多能够搭载50架舰载机的中型航母,肯定不止局限于护航作战。
前线指挥官调派护航航母执行其他的作战任务,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统计,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3年里面,护航航母有大约70的时间在执行跟护航无关的任务,比如向前线运送作战飞机,甚至是直接参与作战行动。即便在战争后期,护航航母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做本职之外的工作。关键是,护航航母遭受的损失,仅有不到三分之一跟护航作战有关,另外的三分之二都是在执行非护航任务时所遭受。
可见,实战对护航航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
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帝国海军决定在“替代型航母”的基础之上,研制一种性能更加强大的中型航母。
这就是“增强型航母”。
要说的话,“增强型航母”的发起时间并不晚,几乎是跟“替代型航母”同时开始,只是推进速度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