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644章

作者:闪烁

在获知布兰王国与洛克共和国正设法拉拢忒尔帝国之后,迢曼帝国不但派大使过去,还把2艘大型战舰派往陆心海,其中1艘是当时极为火热的战列巡洋舰,以此博取忒尔帝国的好感。

结果就是,在大战爆发之前,迢曼帝国成功获得忒尔帝国的青睐,用2艘大型战舰,让忒尔帝国成为了协约集团的成员,并且通过忒尔帝国与梁夏帝国建立起了联系,三巨头由此形成。

其实,即便在最后一刻,同盟集团都还有机会。

可惜的是,在得知忒尔帝国在秘密跟迢曼帝国谈判之后,布兰王国扣押了那艘忒尔帝国出资购买的战列舰。结果是,忒尔帝国的最高统帅在获知此时后,立即在迢曼大使送来的入盟缔约书上签了字。

迢曼帝国给予的不止是2艘大型战舰,还做出保证,环墨海地区,包括北面的克里米亚半岛全都属于忒尔帝国。

虽然梁夏帝国没有参与谈判,但是让忒尔帝国加入协约集团,跟忒尔帝国签署军事同盟协约,表明梁夏帝国也承认迢曼帝国做出的保证与承诺,会在集团义务的框架之下给予必要支持。

可惜的是,协约集团在上次大战当中战败,忒尔帝国也因此分崩离析。

问题就在这里。

虽然很多人都把忒尔共和国当成忒尔帝国的继承人,但是事实中,忒尔共和国并没有继承忒尔帝国的衣钵。

要说的话,忒尔共和国跟波伊国比较相似。

也是忒尔帝国瓦解之后,诞生的众多民族国家之一。

忒尔帝国是非常典型的,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占据了主导地位的多民族国家。

即便是缔造了帝国的忒尔族,在人口中做占比例也没有过半。

最重要的就是,忒尔共和国的领土仅相当于忒尔帝国的五分之一,人口仅有忒尔帝国的四分之一。

显然,不管怎么看,忒尔共和国都继承不了忒尔帝国的衣钵。

这一点跟骆沙联邦有本质的区别。

骆沙联邦再差,也继承了骆沙帝国百分之八十的领土与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因此才被当成是骆沙帝国的继承人。

关键还有,忒尔共和国的缔造者,被称为国父的凯末尔,当初打出的就是反帝与反封建旗号,在“推翻旧制”的口号中率领军队起义,建立起现代意义的忒尔共和国,由此开启了全新时代。

那么,还有什么理由恢复帝国时期的版图?

或者,还有什么理由要求收回代表旧时代的土地呢?

在根本上,还是跟国力有关。

当初的忒尔帝国再差劲,那也是巨大陆与西大陆衔接地带的霸主,为东方与西方交流往来的桥梁,拥有数百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与上亿人口,军事实力也不算太差,至少从兵力规模上是如此。

现在的忒尔共和国,不过是一个二流,甚至只能算三流国家。

那么,还有什么资格跟协约集团讨价还价?

说得更直接点,哪怕要求得到了满足,在战后吞并了环墨海地区,以忒尔共和国的那点实力,也未必控制得住。如果占领区爆发动乱,甚至是民族起义,忒尔共和国还会因此一蹶不振。

类似例子不是没有,而是太多太多了。

不说别的,梁夏帝国就有类似的经历。

当初在击败了骆沙帝国,获得了极北地区,以及巨大陆腹地土地之后,梁夏帝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平乱。

要说的话,陈炳勋在基布要塞外战死殉国,都与此有关。

因为陆军的大部分兵力在占领区平叛,所以一直没向梵炎洋增兵,派往玄大陆的兵力更加是少得可怜。

梁夏帝国尚且如此,忒尔共和国会好到哪里去?

只是,这个问题根本就绕不过去。

按照白止战的判断,双方在最后都会做出妥协让步,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忒尔共和国收归克里米亚半岛,并接受既成事实,不再谋求墨海周边的土地,放弃重现帝国时期辉煌的梦想。

要说的话,这或许也是双方能接受的唯一结果。

第596章 胜利的烦恼

忒尔共和国在这个时候漫天要价,可以看成协约集团内部矛盾的冰山一角。

不管是一直三心二意的罗利王国,还是突然变得积极的斯班王国,以及现在要清算历史的忒尔共和国,反映出来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在协约集团的内部,围绕着分配战争红利所产生的矛盾。

不过,这样的矛盾根本无法避免。

用郑江明的话来说,这是“胜利的烦恼”。

必须承认,郑江明难得的乐观了一回。

只是,白止战一直觉得,现在还没有到乐观的时候。

大战真的就要结束了吗?

显然,还远没有到说结束的时候。

不说别的,三个主要敌对国,即纽兰联邦、骆沙联邦与布兰王国,都还在奋战,没有一个被打败。

即便是洛克共和国,也不是那么太平,拖住了迢曼帝国百万大军。

狭夷皇国要稍微好一点,不过几千万狭夷人的吃喝问题,同样是压在帝国肩膀上的一负重担。

哪怕胜利唾手可得,跟已经取得胜利依然有本质的差别。

如同上次大战,到了最后几个月,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同盟集团已经是胜券在握,肯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结果在守望者海峡大海战之后,同盟集团不得不接受现实,跟梁夏帝国进行谈判。

要说的话,就算骆沙联邦与布兰王国已经战败,只要纽兰联邦还没有投降,就不能说已经取得了胜利。

跨洋远征,绝不是说着玩的事情。

在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每年都在战略层面上,针对下一场全球战争,跟陆军进行联合兵棋推演。

前前后后的十多次推演,哪怕方法与过程不同,结果却如出一辙。

哪怕孤军奋战,帝国都能够在世界岛,以及世界岛的周边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是在跨洋远征几乎都以失败收场。在后面几年的推演中,还加入了迢曼帝国的成分,也就是借道迢曼帝国,从夕落洋这边进军孤大陆,并开辟第二战线。只不过,推演结果没多大差别,远征依然以失败收场。

不是帝国军队不够厉害,而是跨洋远征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从东望洋这边出发,即便前期的行动一切顺利,获得了北马群岛与霍瓦依群岛等立足点,后勤保障的海运航线畅通无阻,投入150万到300万大军远征纽兰本土,也要动用大约2000艘万吨级货轮,安排上千艘护航战舰,并且在沿途岛屿上部署数千架执行反潜任务的巡逻机。

为了驾驭这些舰船,守卫航线沿途的军事据点,还要投入大约100万兵力。

此外,能否用300万大军征服拥有近2亿人口,本土面积超过800万平方千米,横跨整个北孤大陆的纽兰联邦,依然存在很大的疑问。真要说的话,这也是在推演期间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

按海军的观点,陆军提出的远征行动,实在是太乐观了。

就算让能力最强的将领去指挥远征纽兰联邦的作战行动,这点兵力也不够。

其实,陆军并不是盲目乐观。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三国第一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