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第580章

作者:坤琳婶

没有群众基础的郑家想在北海道立脚,说穿了有点不自量力。他们经营福建也没能掌控全局,顶多也就是一个海边上的富商,经营一个岛的能力确实很一般。哪怕后来郑家经营台湾,带去了几十万军民,水平也就那样。

何况郑家在这个时空的最近几年,因为失去了倭国贸易,拿什么来撑?要不是大明的是还护着点,恐怕早被日本皇室的力量给赶下海了。

“这都是被皇上给算计了。”田川次郎对朱由检意见蛮大,他就是感觉自己被利用了。

“这怪不得皇上,是我们郑家的胃口太大,想一口吃个胖子,反被噎住了。”郑芝龙摆摆手说:“皇上那是明明白白的阳谋,我明知道不能急,却还是偏偏要钻进来。失误啊!”

郑家是大明最大的地方势力这不假,而郑家的功劳也有点功高盖主了。之前郑芝龙担心朱由检会对郑家下手,可是朱由检没有这么做,相反还很重用郑成功。郑芝龙明白一件事,离了岸的郑家什么也不是。他当初以为后金势力强,那是因为没想到南京会有崛起的实力。

后来朱由检收复了实地,整个大西和大顺军队都被南京收编了,如此力量,岂是郑家能抗衡的?

后来的郑芝龙就盼望着有个岛能过太平日子算了,台湾一直得不到,南洋又不想去,倭国成了最佳选择。

朱由检够大方,也瞅准了郑家老太爷的心思,硬生生地把北海道给了他们,这让郑芝龙欢喜如狂啊!

“可是大哥,咱郑家已经没钱了。”郑鸿奎站在田川次郎的身后,不合时宜地说到。

“是啊!天下的地盘都不好得。”郑芝龙仰天长叹。想当富家翁,那容易,对于郑家来说有很多条路。可是想裂土封王,那可不是一般人玩的,就算划你一块地盘,你稳都住吗?

郑家是有钱人,可是一样填不满北海道这个无底洞。大把的银子花了进来,越填越深,现在眼看着这个洞就要吞噬郑家了。

“皇上会不会不管咱们了?”田川次郎有一种担心,他怕朱由检就此把郑家抛弃了。

“不会。如果他要抛弃北海道,当初就不会来这么一手。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的。”郑芝龙眼睛一亮,很肯定地说。

他的确是最近才想明白,朱由检要北海道肯定是有用处的。如果郑家当初不急着抢先进入北海道,朱由检也会用其他办法来对付倭国的。可是他郑芝龙非抢着当了出头的椽子,那怪谁。

“报!启禀国主,思明急报。”几人正感慨着,一个通信士兵快马送过来一个军报。

“父亲,大哥来信要我们尽快”田川次郎当然不会当街把重要的事说出来,但是看他的表情,郑芝龙已经猜到有好事来了。

没错,郑成功已经得到朱由检的口谕,让北海道联合德川家,请求大明出兵平叛。或者说,三年的内战,已经割裂了日本社会。存在几千年的皇族实力差不多已经彻底现形了。这个时候,大明以帮助幕府的目的,出兵日本,一举解决日本问题再合适不过了。

何人不利用日本本国的固有势力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抢攻战略,最终都会损失惨重。中原对日本最大的失败,就是习惯性地把日本看成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这是严重的战略误判。

第六百六十二章:对倭攻略一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势力和组织是铁板一块的,想彻底打败一个有实力的对手,就必须尽可能地瓦解对方。

朝鲜对倭国的战争,只是朱由检消耗倭国的一把火,相当于烧掉对方的屋子,让对方变穷;而刺杀天皇,相当于挖了对方的地基,让对手连重建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的幕府就像是已经众叛亲离的家长,说任何话都没人听了。幕府想要维持住自己的地位,只能求助大明。因为幕府的无能统治正摇摇欲垂,可惜的是,在这件事上面,幕府比日本皇室有远见。

这不是倒幕运动时期,日本面临的政治外部环境,日本的对手也不仅仅只是想作贸易的米帝,而变成了一心想要它命的朱由检。好在朱由检的第一步棋,就是斩断了荷兰和日本的贸易联盟,整个世界也没人那个国家会向日本伸出援手,这是倭国的外部矛盾。

有一点是明确的,日本皇室推出的天皇和幕府现在政治对立,信任天皇要替前一任天皇报仇;而幕府不承认信任天皇的继承权,同时保皇派也意欲倒幕。这就是朱由检让天地会刺杀天皇以及下一任天皇的原因。

早在八年前,德川家光死后,倭国国内就爆发了著名的“庆安事件”即浪人动乱。就有很多流浪武士对幕府不满,这些人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已经在和皇室接触了。他国人不知,但是朱由检却看得很清楚,这就是倭国的国内矛盾。

在江户,德川将军府里,掌握倭国最高权力的十八岁的第四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和叔父保科正之、酒井忠胜、松平信纲、阿部忠秋正跪坐在一起,商量幕府统治的未来。

“这是明国提出的出兵条件。”阿部忠秋双手呈递外交文书给保科正之,因为德川家纲是个弱智(据记载,智商不高),叔父保科正之实际掌权。

“纳尼?要我们承认九州和四国立国?”保科正之敲打着桌子,一脸的怒气。而坐在上首留哈喇子的德川家纲,完全不晓得出了什么事,一脸害怕样。

“八嘎,这是要肢解我大和啊。”酒井忠胜也是愤慨异常。这样的卖国条约,任谁听了都受不了,就譬如几百年后,日本逼迫满清签订马关条约一样。赔偿两亿两白银,这种屈辱,就像是活活在脸上扇了十巴掌。

“不签,又有何用?难道现在的九州和四国是向着我们的吗?”松平信纲脸憋得通红,但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京都在西面,江户在东;而九州和四国也在西。从一开始,这两个岛就采取了观望态度。而幕府的兵力现在正在名古屋一带和保皇派主力作战。

这场战争,从最开始幕府占上风逐渐变成了旗鼓相当,而且一些极端的流浪武士还不停地向东部聚拢,逐渐偷渡到北海道,给郑家造成麻烦。

这就是日本,一个把天皇当神的地方,就像后世最后定战争罪的时候,真正有罪的人却逃脱了。

有人说,幕府为什么不直接带头向大明宣战?那是因为幕府看得更远,以现在日本的实力,碰大明简直就是以卵击石,毫不影响最终结果。而日本右翼,说白了就是这群保皇党。

“签了吧!起码,还能留下本岛这点血脉。”保科正之痛苦地闭上眼睛,他终于想通了一个问题。

如果在北海道被分割出去之时,幕府动员全国力量抗争,可能明国想要得手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而如今,怕是更抵不过了。

最可恨的就是朝鲜这个帮凶,直接迷惑了幕府的判断,让幕府误以为明国只是想做中间人要点好处费。

说这一切都晚了!

当幕府的条约送到南京之后,朱由检长舒一口气。因为这张纸,代表着大明可以毫无顾忌地对日本用兵了。而所谓的天皇,已经跌落神坛。

对日本用兵是一件谨慎的事,战争不大不小,而且还是水陆并举,是灭国之战,同时也是大明用武力走向世界的一场预演。

朱由检觉得,大明用日本祭旗,宣告武力的强盛是再合适不过的。

这一仗,大明国内最有可能替日本说话的郑成功,因为郑家的关系也只会赞成不会反对,而其他大臣,根本不会反对。

十日内,大明国内两大少壮派主帅李定国和郑成功以及三大将郝摇旗、白文选、李来亨被召回南京,开战前最高军事会议。而进一步的大范围通告会继续公布。

而同一时期,大明已经知会了朝鲜国,要求朝鲜派出部队协助作战。朝鲜国主一听,乐疯了,这简直就是狐假虎威的好机会,摆明了去发财的。所以,朝鲜决定出精兵八五万,任明国随意调遣。

另外,琉球王国也请求出兵一千人,表明立场。

而作为大明特区的南洋省,也抽调五十艘战舰归入即将组建的联合舰队。

郑家就不用说了,他们倾其所有,动员了在福建老家能动员的所有力量,恨不得连老宅都卖掉来打这场战争。

可以说,大明已经事实上包围了日本,剩下的就看怎么打了。

“依我看,就采用一种打法:一路强攻,用大军碾死小矮子们。”郝摇旗压根瞧不起倭人,他开口动不动都是碾死别人,口气很大。

“日本多山,大军登陆之后补给是个大问题。”李定国可不是郝摇旗,他一直在研究地形。

这一句话就切中重点了,一直以来日本本土就没被直接攻占过,愿意就是地形复杂。要是最终能拿下,谁都承认。可是用多大代价拿下,那就是问题了。

为了这群小矮子,大明愿意牺牲十万人吗?当然不愿意。

“控制住所有的城镇,剩下的让他们自己解决吧!”一直闷不做声的郑成功,终于开口说了一条最有建设性意见的话。

日本的核心就是几个城镇,而且这些地方大多靠海。控制住了城镇,就等于控制住了经济命脉,其他人想当野人,由他们去吧!

第六百六十三章:对倭攻略二

从兵力上讲,对日作战主要依靠登陆作战,如果不打打规模陆战(实际也不需要),兵力根本就不需要很多。

十七世界的日本,武器装备很差,战术就别提了,用高晓松的话讲,这时候的日本打仗,顶多就是村斗的级别。两百个人的冲锋,就已经算是大战了。

何况现在的大明,已经全面换装,正式列装后膛枪。就是夏塞波步枪。经过十年的不断改进研发,大明也终于推出了类似后世的第一代后膛步枪,采用油纸加亚麻包裹圆弹丸的后膛转动步枪。栓动的思路都是朱由检提出来的,这一点不能怪枪械设计组的人不聪明,而是科技树需要按部就班,如果朱由检不点破,照正常发展,太慢。

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不能要求一步到位地采用铜壳子弹,毕竟加工技术跟不上。就比如后世的印度,枪械能做,子弹一样还得进口。而其他很多小国,能制造子弹的又有多少?

这种步枪已经采用膛线,但是密封性不够好,射程跟燧发枪远不了多少。不过,射速提高了,这就是后膛枪的优势。口径大,威力也不小,就油纸包的弹丸,在有效射程内打死一匹马不在话下。中弹的人,非死即残,这玩意说穿了有点不地道。朱由检打算让日本人首先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