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头大宝剑
在大将军何进的扶持下,刘辩登上帝位,可当时的上军校尉蹇硕却说,先帝遗诏上,是要传位给小皇子刘协。
后来蹇硕死了,便再无人提及此事。
新帝登基之后,十常侍风光不再,由何家把持朝政。
那时候天子尚且年幼,什么也不明白,朝中大事全是何家兄妹说了算数。
一次朝堂之上,群臣因某件小事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天子却吓得在帝位上尿湿了裤子。殿内群臣全都跪地请罪,私下却说天子怯弱,难堪大任。
正是因为这份懦弱,才使得后来的董卓,进行了废黜天子的谋逆之举。
如今十年过去,这个在史书中已经化为尘埃的弘农王,也长成了英姿卓越的青年模样。在他脸上,再也不见当年的怯弱,取而代之的是镇定和淡然,好似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曹将军乃忠义之士,当年刺董、讨董的壮举如今仍旧为人言传。今汉室遭难,主上蒙尘,曹将军定不会坐视不理,所以吾此番厚颜来此,就是想请曹将军发兵西进,讨伐奸贼!”
刘辩先夸上曹操一番,然后说明此番来意。
曹操听得这话,点头称是,同样说得义正言辞:“吾辈身为汉臣,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曹某虽然不才,却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奸臣窃国,改朝换代!”
刘辩心中一喜,以为曹操立马就能答应下来。
然则曹操话音一转,叹了口气,很是颓然的说着:“只是,去年吾和吕布在兖州大战数月,结果却是我败给了吕布。折了爱子、大将不说,麾下将士更是死伤惨重,元气大伤,以致不得不退出兖州。
曹操很是无奈的说出现状,现在他手里只有不到三万兵马,粮食补给之类的物资,只能勉强度日,根本无力再与吕布一战。
反观吕布,其势力已经越来越大,握有并州、河内、河东、司隶、西凉、汉中等地,加上新拿下的兖州,整个汉王朝的半数疆土,都在他的管控之下。
麾下将士多达有数十万之众,又降服了西域诸国,羌人、匈奴亦是唯其马首是瞻。
这样强大的实力,连一向自信的曹操都有些望洋兴叹。
“看来曹将军是不愿出兵伐吕了,既然如此,吾也不必强求。只是可惜了陛下予我的诏书,唉……”刘辩叹上一声,从位置处站起身来,作势转身欲走。
“您有天子诏书?”
曹操急忙道了一声。
他不肯出兵,自然也有他的顾虑。
刘辩虽然存活于世,但世人皆知他已经‘死’了,就算自己相信,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最重要是的,没有东西可以证明刘辩身份。
这要换作以前,曹操还是兖州牧时,他可能还会拥立刘辩,以刘辩的名义号召天下诸侯讨伐吕布。
可现在,他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万一那些诸侯不信或是惧于吕布,不敢发声,曹操肯定会落得个谋逆头衔,遗臭万年。
吕布甚至会放弃河北,以最快的速度,将曹操踏平。
可倘若有了天子诏书,性质就全然不一样了。
这个年代,凡事都讲究名义二字,有了正当理由,才能赢得舆论上的支持。
否则,必遭世人唾弃。
“实不相瞒,这些年来,吾也结识了不少有志之士。其中有人已经成功混入宫廷,与天子取得了联系。”刘辩半真半假的说着,即便未羊死了,也并不妨碍他以后的计划。
“陛下知道您还活着?”
“当然。”刘辩点了点头。
他的那位弟弟,不仅知道兄长存活于世,还已经感觉到了他存在的威胁,正想借吕布之手,除之而后快呢!
刘辩心中冷笑,这些话,他自然不会说与曹操。
第八五六章 积水为海,共抗吕布
“恕曹某斗胆,弘农王可否将陛下诏书,借与臣下一观。”曹操微低头颅,眼底闪过一抹狐疑,并没有当场承认下来。
之前讨伐董卓可以矫诏,但眼下局势,和当年讨董又有所不同。
董卓执政那会儿,残暴嗜杀,横征暴敛,惹得天怒人怨。有没有皇帝诏书,诸侯和百姓都想把他赶下台去。
可吕布不同,虽然世家对他的支持率不高,但他在民间却享有极高的威望。倘若没有天子诏书,仅凭红口白牙,很难让百姓相信吕布是欺君之贼。
所以,所谓的天子诏书,曹操还是想亲眼确定为好。
“曹将军怕吾诓骗,也是情理之中。如此,吾便将诏书拿出给曹将军一观。”
说着,刘辩将早就准备好的诏书从怀中取出,递过去的同时,心中也对曹操性格有了大致了解:谨慎多疑。
曹操上前恭敬接过,然后缓缓打开浏览起来。
信诏中,历数了吕布欺君、嗜杀等诸多罪状,每一款都是可以杀头灭家的罪名。故号召天下忠良之士,共同起兵讨伐,匡扶汉室江山。
诏书末尾,盖着大红的玉玺章印,清清楚楚印着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曹操心中点头,的确是玉玺无疑。
将诏书还于刘辩,曹操抱拳很是诚恳的认真说来:“弘农王,曹某是相信你的。只是如今的吕布势大,天子和朝廷也都握在他的手中,靠曹某一人不行,必须把散乱的力量集合起来,积水为海,共抗吕布!”
“曹将军所言甚至,吾也是这般想的。”
刘辩赞赏的看了曹操一眼,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然后又问:“对抗吕布的其他力量,曹将军心中可有人选?”
曹操略作思量,随后笑说起来:“徐州城里,不是就有位汉室宗亲么?”
刘辩闻言,嘴角带笑,彼此心照不宣。
…………
徐州城,州牧府。
自从刘备接管徐州以来,数年如一日,勤于政务,礼贤下士,又在当地广施仁义,深得徐州百姓爱戴。名声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愣是从一个小有名声之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举国皆知的重量人物。
在外人看来,刘备可谓是风光无限,不仅是一方大佬,也是朝廷认证的封疆大吏。
然则这其中的愁苦艰难,只有刘备自己知道,他在徐州底蕴太薄,处处受世家掣制,若非有糜家给他撑腰,恐怕很难坚持到如今局面。
至于头上顶着的汉室宗亲身份,朝廷从来没有给他正名。像出身显赫的袁术之流,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公众场合,讥讽刘备为织席贩履之辈,十足的虚伪小人。
对于这些,刘备默默忍了。
在他麾下,武有关、张等世间猛将,文有孙乾、糜竺、陈登这些杰出人物替他出谋划策。但刘备清楚,他还差了一个可以总揽局的谋主,就像吕布麾下的陈宫,曹操手下的荀彧,可以为他们的主公指明前进道路,好让吕布、曹操放手去博。
我的谋主,又在何方?
刘备吁了口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