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无双战将 第340章

作者:步枪打蚊子

民心的丧失,令晋绥军在扩军上面,也开始受到一些影响。那怕阎西山财大气粗,可随着太原等赋税之地被占,他积攒的那点家当,也在不断的缩水之中。

等到什么时候,他支付不起部队的军饷,或许就是晋绥军彻底结束的时候。现如今,那怕老蒋想拉拢他,一样给不了他足够的军费,更多只是给一些补助。

反观八路军方面,军饷依旧没有供应部队。可即便如此,八路军控制区的年青人,一样希望能参加八路军。得知这种情况,阎西山同样觉得心里酸酸的。

生气之后的板垣征四郎,看着一众不知道说什么好的部下,只能继续道:“目前忻州方面的部队,有没有现八路军有什么异常行动?”

‘报告将军,暂时没收到忻州方面的敌情。八路军在忻州方面,似乎同样采取守势。只要我们的部队不进入他们的控制区,八路军便显得很安静,没有主动进攻我们。

不过,八路军在山西跟河北接壤的地区,似乎活动比较频繁。八路军的115师跟129师,都有部队在那里活动。只不过,都是小部队在活动,尚未现其主力活动的踪迹。’

听完情报官的汇报,板垣征四郎看着作战地图道:“看来八路军,还是热衷于扩大他们的地盘。只不过,他们现在正在不断蚕食我们方面军的占领区。

不论是邢台还是保定以及石家庄地区,都是保障我们山西派遣军的战略通道。一旦这条通道让八路军给堵上,我们只怕也有麻烦。八路军,很擅长谋定而后动啊!”

原本希望借助方面军进剿独立纵队的机会,顺势将晋绥军给消灭掉,让华北跟华中连成一片。可现在看起来,要做到这一点真心有点困难了。

想了想道:“目前第十四师团到那里了?”

‘尚在新乡地区,只是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第十四师团似乎也受到了八路军部队的袭扰。先前土肥原将军,似乎也有打算直接以其一个师团之力,进取郑州。’

面对情报官说出的话,板垣摇头道:“仅凭土肥原师团,只怕很难攻占郑州。当务之急,他们还是要跟我们汇合才对。只有打通这条连接华北跟华中的通道,我们才有优势。

看来我们的进攻,反倒给了八路军扩大地盘的机会。现在看上去,八路军已经在我们控制的华北地区,都组建了反抗部队,甚至如今连山东跟河南都有他们的部队了。”

在板垣征四郎看来,土肥原师团的实力自然很强。可前番开封之战,同样消耗了土肥原师团不少实力。如今有八路军在牵制,他们想前后夹击晋绥军,只怕有点困难了。

相比晋绥军跟八路军,在各自的防区边境都布署了警备部队。晋绥军与中央军接壤的地区,同样也布署了部队。想要打通两个师团的联络,真心有点困难。

其次令板垣有点头疼的,还是晋城跟新乡这些地方,都不算什么战略要地。日军的师团想要快推进,都显得有些困难。毕竟,一个师团的辎重,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想到目前长治的混乱形势,板垣还是下了下狠心道:“从晋中地区,再抽调一个步兵旅团进入长治,加强当地的治安管控。运送辎重的部队,增加到一个联队。”

之前派遣一个步兵大队押送物资,结果依旧让八路军的偷袭部队得手。损失了不少部队不说,还被八路军催毁他们筹集的大量作战物资。

如今正太线依旧未能修通,为了筹集前线的作战物资,板垣征四郎也算是想尽了办法。可以说,此刻活在日军控制区的百姓,确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相比战前他们交纳的税赋,如今在日军控制下,很多老百姓甚至连口粮都被小鬼子给剥削走。这种情况下,也导致不少百姓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

针对这种情况,清楚晋绥军无力接收这些逃难百姓的八路军方面,也觉得那里百姓过的太苦,是不是有必要对太原之敌起进攻。

对于这个计划,八路军总部跟中央都有过讨论。但一番考虑之后,总部一些长都觉得,目前八路军攻占太原的时机,只怕还不是太成熟。

除此之外,攻占太原之后,晋绥军如何处置,也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毕竟,在外人眼中,山西是晋绥军的地盘。太原更是阎西山的治所之地!

若是八路军收复太原,阎西山希望接收太原,八路军是给还是不给呢?

如果不给,只怕晋绥军跟八路军,将真正对立起来。如果给的话,八路军不是徒给他人做嫁衣。这种亏本的买卖,想想似乎也不划算。

此番侦察团进入长治之后,进入邢台地区活动的129师,也在总部的命令下,开始将触角伸到山西的阳泉跟晋中地区。接收百姓的同时,也打击那里的日伪军。

只是对于这些地区的县城,129师的部队还是没有去攻打。根据总部的命令,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对农村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等到山西派遣军,从晋中抽调一个步兵旅团进入长治实施靖安之策,将指挥部设制在邢台的129师,同样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看着悬挂的地图,刘伯诚师长笑着道:“看来小鬼子真觉得,他们已经掌握了晋中的局势,才敢放心的从晋中抽调一个步兵旅团过去。那这里,应该没多少部队了吧?”

‘还是有不少呢!至少在这些县城之中,日军还是布置了不少精锐部队。前番华北方面军,给山西派遣军补充了不少部队。只为应付晋城一战,他们兵力还很充足的。’

听着邓政委说出的话,刘伯诚师长继续道:“是啊!小鬼子在太原,还有整整一个师团的兵力没有出动。看起来,板垣指挥的这个师团,是充当预备部队的。

这个时候,他依旧舍不得将这个师团派遣出来作战。估计也是担心,我们在忻州方面的部队,对其展开进攻。前次吃过亏,他看来也变得小心谨慎了。

若是我们派遣一个主力团,攻打一下晋阳城,你觉得他还能不能按兵不动呢?若是他抽调部队支援晋阳,到时再让贺老部的部队动一下,估计他又要担惊受怕吧?”

尽管抵达邢台地区组建新的抗日根据地不久,可早期派遣到这里的主力团,展的确实不错。将师主力带到这里的129师,确实没打过什么大型的攻坚战。

现在129师的部队,同样扩编的比较厉害。除了两旅一团之外,还有不少新编主力团。手头有近三万主力的129师,也算十个主力师中,展比较好的部队。

这种情况下,刘伯诚也希望部队能多得到一些锻炼。毕竟,只扩充部队,却不让部队去作战,多少显得有些浪费。最重要的,只有通过打仗才能获得更多的武器弹药跟资源。

听着刘伯诚的这个建议,邓政委也笑着道:“若是师长想打的话,那就给总部封电报请示一下。我觉得,派遣一个主力团,攻一下晋阳还是可以的。

至少目前邢台方面的日军,对我们还是形成不了有效的威胁。最重要的,我们这一打的话,估计驻守长治跟进攻晋城的日军,都会担心后路被抄啊!”

对于部队整编之后,获得这样大的展。各师的指挥员,信心跟底气似乎比以前也足了不少。布置起作战任务来,也比以前更有底气了!麾下有兵,心中不慌嘛!(未完待续。)8

第四零九章 小部队,大威胁!

自从冬季攻势结束,担任山西派遣军司令的板垣征四郎,就感觉到手中兵力太过分散。因为驻军点过多,导致他们很多时候都来不及对一些地方进行救援。

有了前次的教训,板垣在冬季攻势结束之后,将华北方面派遣来的部队,大多都分配到麾下各地的驻军中。甚至有意减少,各城伪军的人数。

看上去,这些县城如今驻扎的兵力,跟以前并没什么不同。但这些县城驻扎的部队,比战前无疑增加了不少。毕竟,相比伪军而言,小鬼子的战斗力无疑更强。

正是因为手中部队有所增加,板垣才敢发动对晋绥军的清剿之战。一战拿下长治之后,这兵锋也再次指向临汾,试图一战解决掉晋绥军盘据在临汾一线的部队。

甚至为了打通华北跟华中的战略通道,特意派遣一一六师团猛烈晋城,借机迎接土肥原师团到来。随后两个师团,横扫盘据在临汾等地的晋绥军。

最后甚至可以调转枪头,直接威胁驻守郑州等地的中央军主力部队。至少在板垣看来,这个战略设想还是非常不错,他们也有很大把握能成功的。

手上兵力得到了补充,板垣不是没想过猛攻八路军收复的地区。只是在板垣看来,解决晋绥军同样非常重要。解决了晋绥军,也能让他们的兵锋直接对准陕西。

收到129师发来的请示电报,彭老总看了看地图道:“看来129师有些不甘寂寞啊!若是他们在晋阳这么一打,估计板垣这个老鬼子,肯定会发现129师主力到邢台了!”

反观朱老总想了想道:“晋中相比长治,还是要富裕上许多。根据129师提供的消息,晋阳城日军只驻扎了一个步兵联队。总体实力,也称不上太强。

而现如今,129师在邢台等地,已经站稳了脚跟。只是部队扩编的有点快,武器稍显不足。想来他们也是希望,借这次攻打晋阳城,给部队缴获一批武器弹药。

虽说这样一打,可能会让邢台方面的日军有些警惕。只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相信邢台方向的日军,恐怕也不敢轻易发动扫荡战。眼下他们在华北兵力已经很空虚了!”

根据中央以及八路军总部的计划,今年主要的任务还是发展敌后武装。当然,在发展的同时,也要不断打击跟消耗华北方面军的兵力,积小胜为大胜。

正如毛太祖所说的那样,今年是抗战部队跟日军将形成僵持阶段的一年。而八路军要做的,就是修炼好内功,打牢部队的基础,等待全面反击时刻的到来。

过早曝露自身的实力,在毛太祖看来还是不明智的。那怕就现在的情况看,八路军有能力将太原也收复过来。可那样做,多少还是有些得不偿失。

温水煮青蛙,才是目前八路军对付小鬼子的策略。总体而言,八路军目前还是要在稳固现有根据地的基础上,将部队往河北、山东等地扩大开来。

只有将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的壮大,未来这些敌后武装联合行动的时候,相信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但在这个时候,暂时蛰伏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八路军如果过早曝露自身的实力,除了会让小鬼子对其倾心全力围剿之外,只怕中央军方面同样会对其提高警惕。说不定,也会开始制造一些摩擦拖延八路军发展。

眼下129师派遣一个团进攻晋阳,其实也是为了策应在长治活动的八路军敌后武装。至少这样一打,太原附近的小鬼子,估计就会坐不住,不得不调出来扑火。

相比长治这个刚收复的地方,晋中这个地方对于小鬼子无疑更加重要。因此,综合各方面收集的情报,以及129师提出的建议,朱老总很快批准了129师的作战计划。

只是在回电当中,朱老总也指示129师,此次最好派遣新编主力团发动进攻。至于129师的精锐主力部队,还是低调蛰伏比较妥当。

上一篇:明朝大太监

下一篇:我在唐朝有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