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26章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第35章 求官

赵俊生走到门外一看,只见作坊门口站着兴源染布坊的东主王兴源,笑着上前拱手道:“原来是王东主,我一直等王东主过来取剩下的五十缗钱的货款,奈何王东主一直不曾前来,走走走,我们回铺子里把账结了!”

王兴源却是脸上颇为尴尬,拱手连连作揖道:“实在对不住赵掌柜,上次讨债之事实在是王某有不得已的苦衷,当时姚德生仗着自己财雄势大,逼迫我与他同谋,就是想逼着赵掌柜把店铺卖给他,王某也是没办法,不得不屈从于他,至于那五十缗钱的货款,不着急,不着急!”

赵俊生笑道:“我也知道王东主有苦衷,可以理解,我也不怪王东主。王东主这次既然不是为讨债而来,又是所为何事呢?”

王兴源连忙拱手道:“王某为上次之事一直深感不安,好在姚德生也算是恶有恶报,不再为害。今日王某在德胜楼订下一桌酒席,特地过来请赵掌柜明日酉时前去赴宴,是为赔罪,还请赵掌柜一定要赏脸!”

赵俊生推辞道:“这就不必了吧?又不是什么大事,我很理解王东主的难处,也不会怪罪!”

“不不不,这是王某的一点心意,赵掌柜若不去,就是还不原谅王某,王某实在没脸再见赵掌柜了,那五十缗钱的货款不要也罢!”

赵俊生见对方这么说,只要答应道:“好好好,我去,我去!不过一码归一码,欠款还是要还的!走,咱们向去店里把欠款结清!”

“那······那王某就却之不恭了!”

赵俊生在铺子里把欠王兴源的五十缗欠款结清,站在铺子屋檐下看着王兴源钻进马车离去,他心下不得不感叹王兴源这个人不愧是一个商人,当时两人实际上已经闹翻了,如今此人却还能够舔着脸过来赔罪,脸皮够厚。

风三走出来说道:“姑爷,我怎么感觉这人有些不怀好意呢?”

赵俊生诧异道:“不会吧,我怎么没看出来?”

“我也看不出哪儿不对,不过您想想,这种人的城府太深了,跟这种打交道必须得小心谨慎,若是被他卖了都不知情那才叫一个惨!”

赵俊生笑道:“放心吧,只是吃顿饭而已!”

傍晚时分,几个做试验的堡丁回来向赵俊生报告:“姑爷,我们找牛皮和羊皮摩擦马裤几万次,手都磨得脱力了,也不见把这裤子磨破,我们看这裤子足够用了,您看看,牛皮都磨光亮了,裤子啥事都没有!”

赵俊生拿过牛皮和几件马裤一一看了一遍,这几件马裤上没有起毛,看来耐磨度比一般的布料还要好,点头道:“不错!”

赵俊生为了增加马裤的耐磨度,原本是想在裤子的臀部和裤管后部缝上一层薄羊皮,但是用羊皮的成本要高出一半以上,这让赵俊生放弃了这个打算。

通过实验的结果看来,这马裤的耐磨性是够用了,接下来就是要拿去给万度归过目,征得他的肯定,如果获得通过就能大规模生产了。

事不宜迟,赵俊生当即带着几件半成品前去求见万度归,为何是半成品?因为这件马裤是用没有染色的布料缝制而成。

来到太守府时已经是华灯初上,赵俊生递了帖子给门前在站岗的兵士,很快被引到太守府的后堂见到了万度归。

“小生拜见将军!”赵俊生上前拱手行礼道。

万度归显然是刚刚吃完晚饭,正喝着茶,他放下茶杯问道:“赵俊生,你这么晚来见本将军所为何事?”

赵俊生道:“将军,小生已经命人做出了几件马裤的半成品,只是还没有染色而已,今日拿样品过来给将军过目!”

“哦,这么快就做出了样品?快拿过来给本将军看看!

”万度归很是惊讶,连忙说道。

“是,将军!”赵俊生说着把包裹递上去。

万度归从侍卫手里拿过一件马裤,拉了拉布料的弹性,又看了看质量,他不由点了点头,弹性和韧性都很不错。

穿马裤不会磨破大腿的原理万度归也已经搞清楚了,就跟农人拿锄头锄草一样,如果手握锄头杆不紧,手掌很快就会被磨破。

万度归问道:“赵俊生,这么一件马裤的成本是多少?”

赵俊生回答说道:“回将军,普通百姓穿的一条粗布襦裙算上手工费用价值大约一百二十枚钱,军中将士们所穿的一件裤子也要两百多钱,但这样一件马裤算上所有成本也就是一百二十枚钱左右,您想想普通百姓的粗布襦裙的质量怎么能跟这种布料相比?这样一件马裤就算卖两百四十钱也是不贵的!小生认为,卖给军方的价格可以定在两百钱,向民间出售的价格可以定在三百六十钱,一般普通百姓家中也没有马,有马的人家境都会比较殷实,不缺这点钱,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万度归想了想说道:“价格定在两百钱似乎太低了一些,这布料的质量比军中将士们现在配发的裤子质量要好得多,若价格定得太低,只怕······”

“那不知将军以为定在什么价位合适?”赵俊生问道,他明白万度归的意思,价格定得太低肯定会得罪很多人,也会引来很多人的觊觎。

万度归说道:“给军中的价钱可以定为两百十钱,出售给民间的暂且定为六百十钱,不过要先满足军方的需求,有剩余才能向民间出售!”

赵俊生没想到万度归的胃口比他大得多,直接把价钱提高了一大截,向民间出售的价钱更是军中的三倍,黑心啊!

“将军英明!如果将军认为样品质量过关的话,明日小生就让女工们正是开工?”赵俊生拱手问道。

万度归当即同意道:“那就这么定了,争取早日让我梁郡驻军将士们都穿上这种马裤!”

“是,将军!”赵俊生答应,迟疑了一下,又拱手道:“将军,如今这马裤已经做出了样品,一旦它面世,势必会引起不少有心人的贪婪之心,肯定会想办法把它的纺织之法弄到手,虽然有将军的虎威在,那些人不敢太过分,但是他们难保不对小生下手,若是他们以重金收买纺织女工,获得纺织技术,那我们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假以时日,这种纺织之法必将传遍天下,我们的财路就会断绝!”

万度归皱眉道:“你说的有道理,如何才能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赵俊生当即道:“小生想向将军求个一官半职,小生若有了官身,某些人就会有所忌惮,小生也行事也能多了一些手段,至少小生有官职在身可以镇住那些女工,让她们不敢轻易把纺织技艺泄露出去!”

第36章 宴无好宴

万度归打量着赵俊生,“你?你一介商贾求官?这不怕不妥,别人会以为我大魏实在无人可用了,一介商贾都可以为官的话,普通农人岂不是也可为官?”

赵俊生没想到万度归也对商贾如此轻视,他很是不爽,据理力争道:“将军莫要瞧不起商贾,连当今皇帝陛下都鼓励民间发展商贸,并下诏令允许民间与南朝加强商贸往来,互通有无!将军可以去打听打听,那些地方官员有哪一个家里不经商的?就靠着一点微薄的薪水和几亩薄田的收入岂能维持他们庞大的花费开销?”

“再说了,小生并非是真正的商贾出身,小生的父亲当年也是在漠北打过柔然人的勇士,只不过是受伤才被迫退出军中回到了家乡,为了维持生计才不得不开了一件成衣铺子。小生从小就有先生教导,是一个人,也是因为家父去世才不得不接手铺子!如今小生的铺子已经有了掌柜,只要再请几个掌柜负责各个作坊之事,小生在背后指挥操控,就能让它们一直运转下去,钱财就能源源不断流入进来!”

“今年三月时,县里曾经有官员举荐小生入县衙任职,只是当时家父刚刚去世,小生要守孝,无奈拒绝了。今小生毛遂自荐,将军却拒之门外,这官不做也罢,告辞!”赵俊生气愤的说完转身就走。

身后传来万度归的声音:“等等!”

“将军还有何见教?”赵俊生停下来转身问道。

万度归疑惑道:“你真是人?”

赵俊生冷哼道:“这还能有假?”

万度归伸手摸了摸长须,沉吟一番后说道:“皇帝陛下登基已有几年,一直大力提倡任用文人为官,既然你是人,本将军也不能埋没人才。这样吧,太守府法曹一职尚有空缺,你就先当任法曹吧,明日过来领官凭、官服!”

这近几十年来,河北河南之地朝代更替频繁,战乱也是频繁发生,人口损失严重,特别是汉人,经常有满城汉人全部被屠的事情发生,文明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北魏虽然已经建立了三十多年了,但很多地方施行的依然是军事管理,武官也是文官,既管军又管民,但那些蛮族将领又哪里会治理地方?会治理地方的文官很少,北魏朝廷不得不任用汉人文人为官,但总的来说,有学问的人还是太少,连从南朝逃入北魏的文人,北魏朝廷都是如获至宝,只要有文人投靠过来,没有不受重用的。

赵俊生对法曹这个官职不太清楚,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但他却不能问万度归,否则万度归就会怀疑他这个人是不是太差劲了,连法曹都不知道,你的什么?

他连忙拱手作揖:“多谢将军!”

当天夜里,赵俊生就按照当初招募女工所登记的花名册通知那些女工们,纺纱女工和几个杂工先行开工,等过几天纺出一些纱锭之后再让织布女工开工织布,等纺织而成的布料有了一定的数量就通知染布坊的工人们开工,等染好的布料晾干再通知裁剪和缝制的女工开始裁剪缝制,如此流水线进行作业。

从混合原料、纺纱、织布、染色、裁剪、缝制,熨烫、装袋、入库等这些工序依次进行,形成一条龙产业链。

这条产业链耗费的钱财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以赵俊生给人缝制几套定制的高档服饰还不足把这个摊子撑起来,好在他从田朗那里弄来了一千金和大量的金银珠宝,才有足够的资金。

次日一早,负责纺纱的三十多个女工和几个杂工接到通知赶到了纺纱作坊,一堆堆混合而成的原料已经被弄到纺织作坊,这些原料的混合都是由赵俊生安排花家堡的几个堡丁们做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原料配方的泄密,让花家堡的堡丁们做这件事情是最好的选择,换做其他人就不太放心了。

女工们

到齐之后,赵俊生召集女工们说道:“在我这里做工不是按每日或每月算工钱,而是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比如你们纺纱女工,每人纺出一个纱锭,得一枚钱,你纺得越多,得到的工钱越多,你若每日纺出三十个纱锭,就得三十枚钱,纺出五十个纱锭,就得五十文钱,依次类推!早上辰时准时上工,中午食堂供应一段午饭,中间有半个时辰吃饭和休息,下午继续上工,一直到酉时三刻下工,下工时把你们自己纺出来纱锭交给你们的队长给你们记录数量,队长是你们的头儿,我有什么事情多数都会由队长传达给你们。私自把纱锭带出作坊被视为偷盗行为,一经发现送官查办!好了,关于作坊的具体章程,我会写出来张贴在墙壁上,每日上工之前,队长会带着你们一起学习和诵。现在,开工吧!”

“是,东家!”女工们答应,纷纷开始了纺纱。

上一篇:我娘子天下第一

下一篇:大明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