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赵平道:“他们肯定是事先迁走了!”
“既然如此,他们总有一个去处吧?不可能凭空消失吧?除了东路军、中路军最开始还扫平了一些柔然小部落,后来也再也没有遇到过其他部落,那么其他柔然部落到底迁徙到哪里去了?大漠南北都被我三路大军扫荡搜索了一遍,全无发现,那么那些柔然部落只有可能迁徙到了柔然西部高原,除此之外他们还能躲到哪里去?”
赵平一拍脑门,“父皇说得没错,那些柔然部落既然不在大漠南北,肯定只能躲在西部高原地区。儿臣听说柔然西部高原也同样有大片草场,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只不过柔然西部高原每年冬天的气候比东部大漠南北还要寒冷,柔然王族不愿意把可汗庭建在这一带!”
大军行军一天后宿营,第二天早上,根据抓来的向导所说,宿营地距离河云只有一百余里了。
赵俊生经过一番考虑,决定向把河云地区围困起来,防止柔然可汗吐贺真再次逃走。他命常昆带五千人绕过西海去河云的西面,又命源贺带带兵五千绕到河云的北部,他自己带剩下的两万人马从东南方向杀过去,并约定两天之后的早上辰时正从三个方向包围河云并由赵俊生的主力率先发动进攻。
赵俊生所率主力距离河云的距离最近,因此也不太着急行军,距离河云太近了还容易被吐贺真发现。
这天夜里,赵俊生和赵平一起吃晚饭。
赵平吃着饭问:“父皇,河云这个地方应该就是汉朝时北单于最后的王庭所在地吧?当时汉朝的带兵将军是中郎将耿谭,对吗?”
赵俊生点头:“史书典籍上的确是这么记载的。当时耿谭带部将和南匈奴献记载也不一定全面和真实。还有,史册毕竟是官方编修的,使用春秋笔法抬高某人、故意忽略、抹掉、模糊某人的功绩再正常不过!
就拿窦宪来说吧,他是窦太后的哥哥,可从相关记载来看,他从未有过从军的经历,如果说一个人可以指挥一场小战斗大获全胜,那可以说他有军事天赋,但要连续指挥几场大型国战,没有丰富的指挥作战经验、作战计划、排兵布阵和协调各部大军的能力,仅靠临时抱佛脚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时掌权的是窦太后,和帝说不上话,但女人掌权自古就遭到非议,所以窦太后想把权利牢牢掌握在手里就必须要掌握军队。大汉王朝决定北击匈奴这个想法刚开始是遭到全体朝臣们反对的,窦太后想打,想以此控制军队,但是没有人支持她,后来她想到了征西将军耿秉,这可是一个作战经验丰富、战功赫赫的将军,而且耿家乃是军武世家,在朝中的势力雄厚,所以她拉拢了耿家,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窦太后又把自己的哥哥窦宪任命为车骑将军充当北征匈奴的总指挥,但是实际上窦宪只不过是一块牌子,前后几次战役的筹备、谋划、指挥全部都是他的副手耿秉在做,但当时的舆论都故意忽略和模糊了耿秉的作用,这其中未尝没有窦太后的意思!”
赵平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问道:“父皇既然是这种看法,那您前一段日子为何还特别肯定窦宪的功绩呢?”
赵俊生笑道:“一个民族需要英雄,有英雄就有精神,有精神就有信仰!耿秉有将才,他在北击匈奴的功绩是板上钉钉的,但他只是一个副将,如果当时的大汉朝着重宣扬耿秉的作用和功绩,那么把窦宪摆在那儿?他才是北征匈奴的主帅啊,人们就会胡思乱想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如果让百姓们知道北征匈奴并大获全胜如此震动天下的大事只是窦太后想掌握军队巩固权利的一个手段,只怕天下百姓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赵平听了赵俊生的分析,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揖道:“父皇真知灼见,儿臣受益良多!”
赵俊生告诫道:“所以说书上说的也不一定是真的,也不一定是对的!甚至有时候你亲眼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而是别人想让你看到而故意为之!对待任何事务,你自己都要有自己的看法,要学会去剖析这件事情本质,分许它的来龙去脉,如此才能不被他人或外界的言论所左右”。
“儿臣谨记!”
两天后,黎明时分,赵俊生率主力抵达了河云外围。
拂晓,主力大军两万骑兵毕竟河云,柔然可汗吐贺真收到消息迅速集结人马迎战,但他收到消息时稍晚了一些。
他新集结的一万兵马还没有来得及摆开阵势,赵俊生就亲自带兵冲了过来。
吐贺真知道不能再逃了,如果再逃,他就算不死,这可汗之位也保不住了,他仓促迎战,却被赵俊生的两万大军击败。
一万余柔然军被打得溃散,在大军溃散之后,万念俱灰的吐贺真本想拔刀自刎,却被国师昙无耶一记手刀砍昏过去,他们在百余亲卫的护卫下避开乾军的追杀向西边奔逃而去。
河云以西三十里外的河谷上,常昆的五千兵马已经在此严阵以待。
百余骑柔然骑兵护着吐贺真和昙无耶气喘吁吁逃进了河谷之中,正巧一头撞进了常昆大军的阵前。
昙无耶本以为可以摆脱身后乾军的追杀,谁知道到头来还是被乾军堵住了,当昙无耶看见前面军阵队列整齐的乾军骑兵,他就知道他和吐贺真逃不了了。
吐贺真早已从昏迷中醒过来了,他已萌生死志,拔出弯刀对昙无耶说:“国师,你武艺高强,若是一心要逃,想必乾军也抓不住你,你走吧!”
昙无耶苦笑:“可汗太高看贫僧了,这些乾军骑兵都不是吃素的,他们的厉害贫僧亲自领教过,与其在奔逃过程被擒,还不如与可汗再次与乾军决一死战!”
吐贺真扭头看了看昙无耶,深吸一口气,“那好,左右是个死,那就不如轰轰烈烈战死!儿郎们,随我杀——”
“杀——”昙无耶和仅剩的百余名柔然骑兵向乾军军阵冲过去。
“杀——”常昆举着长槊向前一指,五千骑兵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刹那间就将吐贺真、昙无耶和百余名柔然骑兵淹没。
第917章 屠灭柔然君臣
“咚咚咚······”在河云的乾军大营里响起了鼓声。
一队队柔然俘虏被押往俘虏营地看管,大营里,一个个乾军骑兵方队整整齐齐的,刀枪林立,庄严肃杀。
从大营门外通往帅帐的途中有一条宽阔的通道,两侧骑兵肃穆,战马不时甩着头,一些兵士押着吐贺真、昙无耶、忽合罕、阿布干元和其他一些柔然大臣武将们从营外走向帅帐。
帅帐的门前,赵俊生坐在一张宽大的椅子上,两侧是随军大臣、武将和充当护卫的龙卫军甲士。
柔然战俘们被押了过来,一个个被强行按倒跪在地上,唯独国师昙无耶冷着脸硬撑着不跪,牛大力抢过旁边一个骑兵的长矛一招横扫过去砸在昙无耶的膝盖窝。
“扑通”一声,昙无耶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他想再站起来,拼尽全身力气挣扎,按住他的两个甲士几乎按不住他,牛大力冷哼一声,双手扬起大刀架在他的肩头用力往下一压,昙无耶再也挣扎不动了。
常昆走过来抱拳对赵俊生禀报:“陛下,跑了几个柔然将军和大臣还有一千多柔然骑兵,其他包括柔然可汗吐贺真、国师昙无耶、大将忽合罕、阿布干元等一干人等尽数被擒,臣臣等特来缴令!”
赵俊生摆了摆手,常昆、源贺等人退到了一旁。
赵俊生目光在俘虏们脸上一扫,落在了吐贺真脸上,问道:“你就是吐贺真?”
吐贺真面无惧色的看着赵俊生,“我就是吐贺真,落到你的手里,我就没指望能活了,给我一个痛快吧!”
赵俊生突然问道:“朕听说你们柔然人有喜欢把敌酋的头颅做成酒器的习俗,这种行为被视为伟大的武功,朕把你的头颅做成酒器,你觉得怎么样?”
吐贺真听了之后脸色不停的变化,最后变得一脸的漠然,“成王败寇,你有这个权利!我吐贺真并不是一个很有名的柔然可汗,说不定死后会因为头颅被制成酒器而闻名天下,我应该多些你给我这个机会!”
这时大臣卢玄站出来行礼说:“陛下,老臣有一言,这吐贺真可汗年纪轻轻,才做柔然可汗没多久,他也没什么功绩,更没有什么显赫的武功,陛下就算命人把他的头颅制作成酒器也无法彰显陛下的盖世武功,世人还会认为陛下残暴野蛮,他这样的人不配做陛下的对手!”
赵俊生道:“如果连柔然可汗都不配做朕的对手,那么这世间还有谁够资格做朕的对手呢?”
这时许彦站出来说:“陛下,臣听说遥远西方的北方草原上有一个匈奴帝国,疑似汉朝时期西迁的北匈奴人的后裔,现在的匈奴王叫阿提拉,匈奴帝国在他统治下空前强大,南方的东西两个罗马帝国被他打得连年称臣纳贡,人们称呼他为上帝之鞭,他的名号能让小儿止啼,他的帝国版图不亚于我大乾!臣以为当今世上如果还有谁有资格成为陛下的对手,非他莫属!”
“阿提拉吗?朕倒是期望有一天能够来一场对决!”
赵俊生说完看了看吐贺真,问诸臣:“诸卿以为朕该如何处置吐贺真呢?”
卢玄拱手说:“臣以为如果吐贺真愿意投降我大乾,并尊陛下为主,陛下可以绕他一命,给他一个官职,以此彰显陛下威严和仁德!”
许彦当场反驳:“真是可笑,我只听说过君王以仁德之心对待天下子民,从未听说过君王要以仁德之心对待敌酋!这不是仁德,而是养虎为患!”
卢玄又反驳过去:“陛下,臣不同许彦的说法,吐贺真毕竟是柔然可汗,一国之君,如果他能臣服于陛下,这岂不更能彰显陛下的天威浩荡吗?”
赵俊生看向吐贺真,“吐贺真,你愿意臣服于朕吗?”
吐贺真冷笑一声,把头扭向一侧。
赵俊生眼神中杀机毕现,问儿子:“赵平,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他?”
赵平躬身回答:“儿臣以为就算他此时表示愿意臣服,也不能信,在这种情况下他并不是真心臣服,而是形势所迫。世人皆知,王不见王!所以,吐贺真必须死!”
所谓王不见王,意思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两个王见面,必须要有一个死,如此方能说明君王的权威天下无双!
赵俊生略作沉思,对牛大力摆手:“让他走得痛快一些!”
牛大力得令,扬起手中大刀斩下,“噗嗤”一声,吐贺真的人头落地,鲜血喷洒出来,按住尸身的两个甲士松开手,吐贺真的尸身扑倒在地上,抽搐几下不动了。
几个柔然大臣吓得瑟瑟发抖。
赵俊生扫了他们一眼,“有谁愿意归降臣服的吗?”
忽合罕立即道:“我是柔然别部首领忽合罕,我愿率部族所有归顺大乾、归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