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岳父 第275章

作者:断雪落

  跟随李承乾的仆从以及护卫同样不少,只不过李承乾一出宫廷之后,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新鲜的神色。

  一路之上可以说四处张望,自从父皇登基了之后,李承乾出宫的次数可是越来越少了。

  上一次还是关于安爷爷的时候,对于长安之中很多东西,李承乾都感觉有一些别样的新奇。

  明明这一些东西都是自己认识的,而且比起之前长安,给李承乾同样有不同的感觉。

  秋天本来就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时节,田野之间的金灿灿,还有树木的硕果。

  这一些都是李承乾之前不曾体验得到了,现在一看到这农庄,李承乾面色之上倒是十分兴奋。

  怎么说也是皇家的农庄,原本李世民对这农庄并没有花费多少的心思。

  然而去过亚父农庄之后,哪怕是这一位帝王也忍不住自己规划了一番。

  加上皇家农庄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比起舒安的农庄倒是各有千秋。

  舒安是胜在了底蕴和积累以及技术等方面革新,而李世民就胜在农庄的规模和种类了。

  一进入农庄之中,李承乾似乎想到了什么,则是亲自下手开始采摘了。

  “太子殿下,您可是千金之躯,不可动手。”

  李承乾的动作同样是吓坏了不少下人,可惜这一位太子可不是会从听这一些人的人。

  舒安虽然没有教导过李承乾几次,但若说没有一些影响的话是不可能的事情。

  加上舒安对待李承乾同样也不错,自然不会让这一位太子有任何反感的地方。

  在农庄之中一路走走停停,李承乾不知觉之间已经汗流浃背,不过这一种充实感觉倒是让这一位太子十分满足。

  “咦,那是什么?!”

  李承乾目光不由落在了远方的一处田地之上,因为田地之上的植物十分特殊。

  只不过田地之中的这一些植物有一半已经发黄了,明显已经枯萎了。

  要知晓农庄之中可是有诸多人看护,竟然有植物枯萎,哪怕是李承乾都觉得不可思议。

  “殿下,这叫做棉花,是陛下早春时候让人种下的。”

  一位看守农庄的负责人面色之上恭敬出声道,当然话语之中还有不少苦涩。

  因为不知晓是什么植物,所以他们只是按照正常的方法种,可惜还有不少枯萎了。

  要知晓农庄之中,若是有枯萎地方,那么就找一些差不多的植株的填补。

  但关键的是这一个植物他就从来没有看见过,到哪里移植都不清楚,最后只能就放在这里枯萎了。

  若是将这一些枯萎的植株移除的话,那么就剩下没有几株了。

  “棉花,难道是一种花草么?!”

  李承乾轻声呢喃出声道,话语之中似乎带着一丝肯定。

  “来人,将这一亩田地换成其他蔬菜瓜果。”

  不过很快李承乾的声音便响起,显然认为这一些花草不应该占据粮食的位置。

  “殿下,这是陛下交代的。”

  “无妨,若是父皇问责的话,就是说本太子所说的。”

  ......

  皇家农庄之中,棉花植株则是一株株连根拔起,可惜的是李承乾并不知晓自己这一次又闯祸了。

  当然李世民有不少的责任,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李世民几乎快忘记了棉花事情了。

  哪怕当初舒安郑重交代,可惜随着图谋安南,还有西南等事情的发生,棉花早就被抛在脑后了。

  自然这一些农庄负责人根本就没感觉陛下对这一些棉花有多重视,最后在太子命令之下并没有任何的反抗。

  事实之上这一些农庄负责人和李承乾的看法是一样,可能是某一些珍贵的花朵,以前陛下并非不是没有过。

  

第五百零七章 猜测,棉花成

   李承乾在皇家农庄之中的作为目前并没有人知晓,哪怕是长孙皇后同样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跟随在太子身边的下人可是将太子的一举一动都汇报了,长孙皇后面色之上可是十分温和。

  不得不说李世民对于这棉花同样有一些半信半疑,自然不会跟长孙皇后说了。

  当然若是跟长孙皇后说的话,那么说不定就是另外一个结局,原因很简单,若说这一个世界之上谁最信任舒安的话。

  那么自然要非这一位长孙皇后莫属了,可惜不同的过程同样代表了不同的结果。

  现在的这一位皇后,大概同样认为棉花应该是一种观赏的花朵吧。

  随着李承乾这一次经历,同样代表着秋闱的落下,不过走出了考场的这一些士子面色之上都是一片凝重。

  “没有想到今年的题目和去年大不相同。”

  “不仅仅不相同,而且难度比起之前还大上许多。”

  “特别是最后一道题,仿佛是要我们站在大唐臣子立场之上看待这一个问题。”

  ........

  这一些士子同样是议论纷纷,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感叹,还有一些无奈。

  哪怕不是第一次见过类似的题目,但这一种题目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当今陛下的想法。

  又比如这一次评分之人的想法,可以说这一些都很关键,会影响到这一次分数。

  就算是书院的这一些学生一回到书院同样是愁眉苦脸,其中一行人之中的苏大山更是不用多说了。

  哪怕是听了半年的课程,苏大山的应变能力还是没有上一年学生来得快。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苏大山的身份注定不可能只一心学习,不过对于苏大山来说已经很满足。

  曾经他为了学一点点知识,不知晓被人赶出来多少次,也不知晓多少次遭受人白眼。

  现在的环境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仙境一般,若是不能够读好书的话,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书院之中的学生心事重重,似乎在担忧着什么。

  而这一切都在被舒安看在眼底,不过舒安并未提醒什么,原因很简单,他也不清楚这一次科举会如何。

  这三个评分人可是各有特点,多分少分话,舒安是真的猜测不出来。

  更不用说舒安虽然能够猜透李世民内心的一些想法,但是也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

  难道这一位帝王就那么着急么,还是有着其他的原因。

  或者说边境又开始不安分了,算起来的话冬天也不过是两三个月之后。

  那一些北方的异族必然再度南下,尽管历史之上没有记载,但舒安知晓这一些算是历史之下不曾记载的阴霾。

  毕竟这一些事情对于帝王来说记载下来可是有一些不好的名声。

  本来李世民名声就不怎么样了,现在自然是更加珍惜了,自然不会记载了。

  “若是以往的话,李世民必然不会有什么想法,但现在的大唐钱粮可是不少。”

  舒安默默想道,要知晓李世民会安分几年,毕竟钱粮虽然是主要方面,但士卒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若是一不谨慎引起诸多异族联合的话,哪怕是大唐都有一些不好抵挡。

  倒不是舒安高看这一些异族,而是这一个时代异族确实严重,哪怕是历史之上到了武周时期异族依然不少。

  想到了这里之后舒安就没有继续思索了,那一位帝王应该不会那么不智。

  更不用说就算是李世民想要这样做,长孙无忌等人也会阻止,根本不用轮到他来提醒。

  “老爷,棉花农庄传来消息,棉花已经采摘就等着制作了。”

  正当舒安思绪的时候,一道恭敬的声音响起,正是舒狂虎了。

  自从舒狂虎回来了之后,自然跟在了舒安身边了,倒是舒狂狮说去接应商队跑了出去。

  哪怕是舒安也是有一些无奈,也就随他去了,不过现在的舒安倒是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对于棉花,舒安可是十分重视,要知晓棉花种植可是有很多讲究,其中收获时节一般在夏秋两季。

  其中什么时候收获就和棉花的品种还有生长的环境有关系了。

  而这一些天竺带回来的种子一般都是在秋天收获的,也就是现在的时间点了。

  棉花有了之后,那么就是制作能够保暖的棉衣了,尽管现在棉花种植出来的数量不多。

  但是做出几件来还是没有问题,若是不让这一位帝王看到成品的话,怕是以为他在骗他。

  尽管李世民并不在意一位勋贵的爵位,或许在别人眼中十分你难得,但在李世民眼中也就那样而已。

  “让人速度制作,早一点送回来长安。”

  听到了这一些话语之后,舒安马上出声道,话语之中带着一丝迫不及待。

  “是,老爷!”

  舒狂虎没有犹豫出声道,下去就会马上让人去通知。

  “另外在海边买田地的事情如何了?”

  当然想起了关于棉花的事情,舒安自然不会忘记海盐的事情了。

  虽然他不会从盐矿之中提纯食盐,但他可以选择海水晒盐的方法。

  哪怕是这一些盐不算是纯正,不过在这一个时代比起那一些醋布之类东西好上了太多了。

  “根据穿回来消息,已经和当地的人达成了协议,不过我们人手则是不够了。”

  舒狂虎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苦笑说道,这件事情之上可没有那么容易,必须让信任的人去做。

  只能从他们这一些护卫之中挑选,但关键的一些护卫刚刚成婚,还有的人子嗣刚刚出生。

  无论选谁去的话都不太合适,可以说这又是一个难题。

  “这件事情你去安排。”

  可惜的是舒安同样知晓这里面的难处,不过还是装作不知晓直接出声道。

  因为让舒安做选择的话也没有那么容易,还是交给舒狂虎头疼吧,上一次他可是已经选择了一次。

  手心手背都是肉,舒安对于这一些护卫基本上都是一视同仁。

  但谁让这件事情没有人去做又是不行,盐这一种东西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是,老爷!”

  舒狂虎只能面色之上带着苦笑答应了下来。

  

第五百零八章 妥协,分歧的分数

   随着安南粮食的涌入,整个天下的米价下跌了不止三层,以往百姓可能只谋求一个半饱,现在的话至少也有一个温饱。

  尽管李世民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但自然还是躲不过一些人的探查。

  毕竟整个天下突然涌入了那么多的粮食想要不吸引注意力都困难。

  最后调查的结果都指向了安南,而安南背后的人不用想都知晓是谁。

  可以说李世民此举可是让这一些世家咬牙切齿,甚至传播了一些关于这件事情的谣言。

  “其实这一些粮食就是陛下带来了。”

  本来想要在朝堂之上给李世民一些压力,不过没有想到这一些流言传入了百姓耳中。

  倒是为李世民增添了不少的声望,尽管朝堂之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对于李世民不利的弹劾。

  可惜的在这件事情之上,李世民可没有任何退让的想法。

  所以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么多钱财的入库可是给这一位帝王太多的信心。

  以往不敢做的事情,现在这一位帝王可都是毫不犹豫。

  当然这自然让世家有一些不甘心,不过短暂时间之中又找不到什么对付这一位帝王的方法。

  除此之外也有世家之人注意到了安南这一个特殊的地方。

  有了岭南的前车之鉴后,对于安南的情况这一些世家之人很快就了解清楚了。

  “一年两季,多出一倍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