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第218章

作者:江湖无水

“殿下,他们速度太快,跟不上。”蒋震满头大汗地说道。

赵桓目光牢牢地盯着乙字号,道:“全速跟近,务必不能丢失了踪迹。”

“殿下。”费保道:“我等借的是风力,此时乃是逆风,只能走之字形借力。

乙字号乃是鲸鱼拖曳,速度快捷,又是直行,绝无可能跟得上。”

短短几天,费保已经对海上航行有了不少的了解,因此替蒋震解释了一句。

突然,蒋震又道:“乙字号旗号,于登州汇合。”

言下之意,便是让其他三船先回,他们完成任务再回。

赵桓并不甘心,令道:“沿着血迹追踪,或有所得,待彻底失去踪迹再说。”

追了半个时辰,乙字号已经彻底失去了踪迹,血迹自然也是找不到了。

“殿下,我等已经远出外洋,目下天色将黑,必须回转。”蒋震谏道。

赵桓思忖片刻,道:“即刻起,乙字号船上将士,皆为东宫亲卫。若其不能回返,其家小皆有东宫奉养。”

“喏。”周云清记下。

眼看是真的找不到了,赵桓方才怏怏不乐地下令回航登州港。

于是,船只调转航向,直直向北行去。

因为追着鲸鱼行了两个时辰有余,船队早就失去了自己具体方位,只是估计在田横岛东面大约百十里处。

若是寻常商船,直接往北走便可,左右不会错过陆地的。

然而东宫在船上,当然不能冒险。

待看到海岸,再行折向北方,基本上贴着海岸再走。

这搁浅的风险不小,然而搁浅便登岸,其实危险不大,总比错过陆地直接撞进大洋来的安全。

过了田横岛,便是东北向,弯弯曲曲随着海岸,绕过成山,便是山东北面海域。

到了这里,不时遇见船只经过。

本朝海贸发达,山东至高丽、东瀛船只无数,遇见实属正常。

“殿下,此地距离登州还有四百余里。”蒋震汇报道。

赵桓看了眼船帆,问道:“还需多久?”

“此时顺风,若风向不变,至多两天。”蒋震答道。

算下来,一天二百里路。

默默盘算一阵,赵桓道:“我等从云梯关至登州,耗时十一天,比陆路快捷了许多。”

“且损耗更低。”费保道:“船上人员不过百余,还是因为保护殿下增设了许多。若是运输粮草货物,二十人足矣!”

“海运便捷,可见一斑!”赵桓叹道。

全程沿海,航程大约两千里。

算下来的话,一个时辰大约走了十五里的样子。

这个速度其实真不算慢。

便如大军行进,一日正常不过一舍三十里地,平均一个时辰两三里而已,其关键在于士卒体力有限,夜间需要休息。

商旅速度快一些,不论马车牛车,一日五六十里差不多便是极限,原因相同。

海船平均速度快,且能日夜兼程不需停下,确实比陆路快捷。

相同货物,海船需要的人也少,自然能极大地降低成本。

其实运河速度也不慢,然而单船运输量不及海船,同样不如。

可惜,因为利益牵扯严重,漕运一直走的运河。

当然,赵桓最关心地是马平的情况,漕运入海的事,想操心也办不了,只能由赵佶决断。

一百三十六 沙门岛上

登州港,山东半岛北海滨,黄、渤两海交汇处。

早在汉代,该地就为山东半岛至辽东航线的主要进出港。汉武帝及隋、唐等王朝用兵去朝鲜,曾在此造船、出海。

庆历二年,朝廷于登州港置刁鱼巡检,并屯战舰驻水师一部,沙门岛便由登州水师节制。

此时,按照罪行轻重,处以不同刑法,因为少杀慎杀原则,重刑犯大多为流放。

其分为三等,即2000里、2500里和3000里,其实距离相差不多,若非遇赦基本都是客死他乡的结局。

然而,有一个地方,乃是流放者避之唯恐不及的。

这便是沙门岛。

沙门岛有多恐怖?

生辰纲被劫,梁中书怒不可遏,为了破案,派人去恫吓济州府尹,只一句“请相公去沙门岛走一遭”,该府尹就吓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玉麒麟卢俊义遭管家李固陷害,被判处的也是刺配沙门岛。

威吓官员,构陷仇家,沙门岛都是上好的选择,原因何在?

刑法志有载:“配隶重者沙门岛寨,其次岭表,其次三千里至邻州。”即判处发配流放最重的就是发配沙门岛。

其原因在于,“罪人贷死者,旧多配沙门岛,至者多死。”

嘉佑三年,京东路转运使王举元向仁宗奏报,道:“计每年配到三百人,十年约有三千人,内除一分死亡,合有二千人见管,今只及一百八十,足见其弊。”

死亡率超过九成,简直骇人听闻。

九死一生不过如此。

这也是没办法的,岛不大,人口不多,粮食供应不上,登州每年只提供三百人的口粮,因此,牢管为保证供养,会定期杀囚。

惨固然是惨,只是到这里的都是重罪犯人,若不是被冤枉的,说一句罪有应得亦无不可。

那么,赵桓为什么选择穷凶极恶的沙门岛开设分基地?

毕竟海岛那么多,不乏条件更加优越却未曾纳入朝廷管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