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第392章

作者:江湖无水

一夜之间召唤雷霆轰塌城墙,大军随之进入皇宫,实在是太凶了。

见无人动弹,蔡京喝道:“蔡权,速速押皇后来!”

蔡权是他家生子,一直随侍左右,最是忠心不过。

只是此时此刻,蔡权也不愿动。

看他如此,蔡京气的喷出一口老血,顾不得擦去血迹,又喝道:“押来皇后,逼太子退军,方有一线生机,否则……”

“杀蔡京,请降!”

突然爆发的呼喝让蔡京心中一惊,尚未等他反应过来,便觉得胸口一凉,随即剧痛传来。

蔡京低头一看,一截枪尖已经露了出来。

待要回头去看谁下黑手时,已经没了力气,噗通倒地,当即凉凉。

“贼子,胆敢弑主!”

吴敏怒喝着举剑,就要与蔡权拼命。

“给事中也是大官,一并杀了领赏!”

呼喝中,十余军兵拦住吴敏,刀枪齐下,当即大卸八块。

“兄弟们,还有许多文臣,都找出来杀了!”

“哪些将官也不能放了!”

纷乱的呼喝中,军兵终于对昔日的上司动了手。

“城头乱了,立刻攻城!”

赵桓一挥手,身后大军齐齐向前。

井阑、冲车貌似不需要了,百余军兵推着十数辆云车向前狂奔。

不是前后夹攻,而是四面围攻!

城头乱糟糟的,全无半根箭矢落下,云车顺利到了城下。

砰~云梯落下,军兵争先恐后往上爬去。

当縻胜跳下城头时,只见一浑身血淋淋的都头捧着蔡京的头颅跪倒在地,道:“小人吴胜,杀蔡京在此,请将军明鉴。”

縻胜扫了一眼,当即就看到了蔡京那无头的尸体。

其周围,散落着十数具尸体,还有十多个伤员怨毒地看着吴胜。

显然,他们是经过一番争夺后,方才确定了杀蔡京者

二百六十 监国第一事

太子虽然是储君,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实际上,太子及其东宫办事机构亦非朝廷各衙司法的法定机关,因此朝廷的正常运作体系中,没有太子参与政务由头。

当太子加上监国的称号,便立刻成了政务中枢,东宫各司也立刻取代了六部。

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君行,太子从,以抚军也。

其制度源远流长,前唐时,有十七任皇帝出现太子监国事,累计监国的时间长达二百余年,比国朝立国时间还长。

本朝时,太子监国事较少,只有太宗亲征时由亲王监国,其原因在于政局稳定,皇帝较少外出。

此刻,赵佶垂死,太子监国合情合理合法。

在皇后郑氏提议,政事堂郑居中、范致虚二人附议下,太子监国事迅速通过。

正德殿已经被清扫干净,赵桓堂而皇之地坐在龙椅上。

对此,无人表示反对。

迟早的事情罢了。

即便赵佶突然好转,必然只能做太上皇。

若是其不识相,非要做皇帝,那么也只能坐先帝。

从内心来讲,赵桓是希望蔡京把赵佶和郑氏一并干掉的。

可惜,没能如愿。

赵佶病危之初,蔡京等人只是矫诏拥立赵杞,并不认为自己乃是谋反。

因此,军纪控制的甚严,皇宫内自然未有滋扰。

随后太子来的太快,蔡京虽然据守皇宫,却也没有纵兵作乱。

但不是说军兵都很老实,而是时间太短,没有反应过来。

前后不过一天,大军攻进皇城,叛军不过将将醒悟过来罢了。

所以,其实皇宫内并未大乱。

仔细统计,水门爆破中死去的太监宫女,比死于乱军中的多了许多。

至于其他人,都是安然无恙。

所以,赵桓看了赵佶后,直接就进了正德殿处理政务。

赵桓看着下面,道:“寡人年轻,世事经历不多,如何治理国政,须得各位爱卿鼎力相助。”

“此乃臣之本分,定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多大臣表明了态度。

本来就是支持太子的,就等着施展本事呢。

赵桓微微颌首后,道:“蔡京等人挟持君上,矫诏谋逆,擅杀亲王,实乃国朝之首例,影响极其恶劣。诸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善后?”

“殿下。”郑居中出列,道:“蔡京等人倒行逆施,确是大逆不道,然当务之急,乃是补全各官,以保证中枢运转效率。”

政事堂原有六位相公,郑居中、余深、王黼、冯熙载、范致虚、张邦昌。

其中,余深、王黼因为赵楷身死之事被连累,都被撸了,冯熙载与平叛中生死身死当场。

张邦昌这货在蔡京等人造反时保持了中立,未曾被关押,也未曾上班,只宅在家里,此时倒是来了。

因此,政事堂需要补三个人。

六部之中,户部尚书唐恪、兵部尚书赵遹、刑部尚书郑寻从贼,唐恪、郑寻被生擒,赵遹身死,显然是要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