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第450章

作者:董家老五

阎老西幽深的目光扫视一圈,沉声问道。

“混蛋!”

见众人皆低头不语,阎老西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咆哮道:“你居然敢质疑杨团长?

他以区区一个团的羸弱之兵,先后覆灭了日军第一军,以及日军土肥原师团!

期间甚至还重创了日军板垣师团。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杨尘,和他的警卫团在前面扛着,忻口、甚至整个山西,只怕都已然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

试问这份战功,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谁人可与之比肩,又有谁人能出其右?

你们集合我第二战区全军之兵力,连区区一个被打残的板垣师团都对付不了!

现在遇到一点挫折,你们想到的,居然就是撤退!

可曾想过那些为国战死的将士们?可曾想过那些那些惨遭小鬼子欺凌践踏的祖国同胞?可曾对得起你们身上的这身军装?”

阎老西的愤怒三问,问得在场众军官羞愧不已。

良久,傅宜生也终于硬着头皮站了起来,开口道:“总座,非是我军作战不利,实在是日军的战斗力太强。

这一点,相信您也能够感受得到。

据可靠情报显示,这一个旅团的鬼子,不过是日军的先头部队,如今正有大批日军朝着忻口方向开赴过来。

看小鬼子这架势,似乎不将我第二战区全军歼灭,是不会罢手了。

没错,杨尘是歼灭了日军第一军和土肥原师团,但这也彻底激怒了日军。

如果我们现在撤退还来得及,若是等到日军大部队开赴至忻口,只怕我们想撤退都没有机会了。

还请总座明鉴啊!”

“傅宜生,你也是想让我下令撤军吗?”

听了傅宜生的话之后,阎老西的脸色越发难看,几乎快阴沉的滴出水来。

“总座,咱老祖宗有一句古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况且南方战场,第三战区都已经开始从淞沪地区撤军。

我们眼下撤军又有什么?纵使委座他也说不了咱什么吧?

毕竟咱第二战区歼灭的日军,可不比他第三战区少!

另外,我不否认杨尘和警卫团的厉害。

但是总座你想过没有,连日来,杨尘的警卫团一直在同小鬼子恶战,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哪怕一天。

虽然他们取得了不世之战功,但长时间的奔袭作战,警卫团现在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加之一直没有得到兵员补充,现在的警卫团其实战斗力经过应县一战之后,其实已经没剩下多少,恐再难对小鬼子造成有效的杀伤和威胁!

抗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需要时间,杨尘和他的警卫团更需要时间。

正是因为杨尘和警卫团的勇武无敌,才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现在,我们更应该保存己方实力,尤其是警卫团的实力。

而不是过分压榨杨尘和警卫团的潜力。

只要给与杨尘一点时间,卑职相信,杨尘定能将警卫团的实力再提升一个档次!

一个天下第一团尚且能全歼日军第一军和日军土肥原师团,试问如果是一个天下第一旅,甚至是一个天下第一师,又该能爆发出怎样的恐怖战力?

只要让杨尘麾下的天下第一团发展起来,我们还怕不能收复忻口、收复大同,乃至其他失地吗?”

不得不说,傅宜生的这番话是彻底击中了阎老西的要害,也彻底打动了他。

正如他所说,忻口之战,其实早该战败。

之所以能一直坚持到现在,几乎全凭杨尘的一己之力在前面顶着。

他第二战区能有这么多高光时刻,也全都是杨尘的功劳。

所以,在阎老西看来,整个忻口地区,甚至整个第二战区,都远不如一个杨尘重要!

“现如今忻口县城失陷,大军的后路被截断,就算我军想要撤退,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吧?”

傅作义一听,知道总座阎老西基本同意了他的建议,心头一喜的同时,又接着说道:“这个不难,只要我军将忻口县城夺回来,就可以了。”

“夺回忻口,哪有那么容易?”

阎老西闻言忍不住蹙眉:“据可靠情报显示,驻守忻口县城的,可有足足一个步兵联队的鬼子,总人数将近3000。

这么多鬼子,纵然正面对垒,我们一个整编师都未必是其敌手,更别说攻坚战了。

现在我们哪里还有这么多的兵力去攻打忻口县城?难道将前方战场之上的主力部队撤回来不成?”

“不,前方的主力现在可还不能撤回来,否则就会落入被小鬼子前后夹击的险境。

他们不仅不能撤退,相反还必须在前面顶着,顶到我军夺回忻口县城,打通后撤的路线。”

傅宜生淡笑着解释。

“如果不将前方主力撤回,我们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难道将太原城的守备部队派上去吗?”

“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我们将太原城的守备部队派遣出去,万一小鬼子趁机突袭的话,后果可就严重了。”

……

()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第394章 忻口失陷

见傅宜生啰嗦半天,都还没有说到主题上,阎老西登时不耐烦的催促道:“前方主力部队不能派遣,又不能调动太原城的守备部队,我们哪里还有多余兵力?”

“警卫团!”

傅宜生缓缓吐出三个字。

“警卫团?”

“没错,就是警卫团!”

傅宜生重重点头,末了又继续道:“为了保证警卫团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卑职建议,调一个补充营给其补员。

另外,总座还需要下令,让前线主力部队再坚持几天,坚持到警卫团夺回忻口县城!

上一篇:朕不是宋钦宗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